第069章分散投資(爲護法20171017105859573加更)

對於此次閱卷,冉明給了王猛和盧偃二人同樣的大的權力。每人有權在這一千四百多名考生中選擇五十名成績優異者爲進士。

由於盧偃是范陽盧氏盧諶的四子,這是世族名門,范陽盧氏出身的世家子弟,他作爲世家子弟,多多少少有點偏向世族子弟。雖然這次科舉參加的世族子弟都是在家族不受待見的旁枝或者是庶出子弟,不過,盧偃通通給了他們機會。

而王猛則是寒門出身,他在審卷時比較同情寒門子弟,除非才學差距特別明顯,否則王猛都是把心不由自主的偏向了寒門仕子。

主審卷官心思不正,也造就了這次科舉的不公平。不過再不公平,也比壟斷的門閥制度要先進得多,況且寒士還有大量的機會!

這樣以來,兩人的名單各不相同,盧偃的五十名名額中,其中四十名是名門世家子弟,而寒門子弟僅佔了十名,王猛則恰恰相反,他的錄取名單中僅四名是世家子弟,其他皆是寒門出身!

對於這一百名進士中的前十名,盧偃和王猛二人一合計,把決定權交給冉明!

冉明拿着名單一看“第一名滎陽鄭容!”

滎陽鄭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隋唐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爲五姓七家。在中國封建歷史上佔據着重要的歷史地位。

滎陽鄭氏起自西漢大司農鄭當時,鄭興、鄭衆父子是東漢名儒,鄭渾歷任魏郡、上黨太守是曹魏名臣,鄭泰是揚州刺史漢末名臣,鄭衝西晉太傅開國元勳,鄭袤是密陵候西晉初名臣。鄭袤子孫四世都是西晉重臣。

魏國的原洛州刺史叫鄭系,當初呂護叛魏,把鄭系捉起來送到了建康,後來被晉朝在建康斬了頭!冉明拿着名單問道:“這第一名鄭容和前洛州刺史鄭系是何關係?”

王猛對鄭系不太熟悉,他沒有發言,而盧偃是盧諶的四子,屬於魏國開國元勳的後代,對於鄭繫有一定的瞭解。盧偃抱拳道:“鄭容是鄭系最小的幼弟,不過考得非常好,幾乎是滿分,只是書法略遜一籌!”

王猛趕緊將鄭容的試卷遞給冉明,冉明拿起了鄭容的策論題目是“安青州八策”他從息兵戈、獎農耕、興水利、薄稅負、輕徭役等幾個方面入手,引據經典,一篇文章八百餘字,寫得甚是流暢。即使王猛親自寫這樣的東西,也比他強不了幾分。最主要的是,這篇文章和王猛當時的提議有異曲同工之妙!

冉明又看着名單問道:“這第二名是琅邪王捷!第八名是琅邪王元。他們二人都是琅邪王氏族人?”

王猛道:“臣看過他們的履歷,他們雖然都是琅邪王氏,不過和王導卻是遠親,並沒有隨王導南遷,而是留在了青州!”

冉明看了看其他名單,前十名僅二人是寒士出身,第五名的歷城秦郎,第十名是曹縣郭亮!冉明揹着手沉思了好久,對二人道:“第一名可定爲歷城秦郎,第二名鄭容,第三名爲郭亮,其他名次照舊!”

次日廣固城刺史衙門前的告示欄前,人山人海,一千多士子帶着緊張、激動和期望,翹首以盼。就在時,刺史衙門裡出來一個穿四品文官模樣的人,此人正是盧偃!

盧偃向衆人舉手示意安靜,然後淡淡的笑道:“魏國科舉秋考,現在成績已經出來了,此次青州六郡六十五縣共有六千七百四十三人蔘加科舉,其中實考爲六千五百四十一人,複試一千四百二十三人,共錄取進士一百人。名單如下!”

說着,衙役將黃色的綾子寫着的名單貼在告示牆上!盧偃隨即離開。

衆仕子立即涌撲上去。

第一百名進士廣固馮碌。實授安民縣丞!

人羣中出現一個瘋狂如魔症一般的年輕人,他狂笑道:“咦,我中了,我居然中了,我現在是官了!”

“恭喜馮兄,十年寒窗苦讀終於得償所願!”一個認識馮碌的人道!

馮碌從瘋狂中回過神來,整整衣冠,咳嗽了一聲道:“原來劉兄,碌總算祖宗保佑,如今有了官身。”

劉兄卻道:“這不是馮兄祖宗保佑,而是楚王殿下之功,若非殿下創科舉,我等寒門士子焉有出頭之日!”

馮碌點點頭道:“楚王殿下對碌有再造之恩,如同碌之父母,今生碌爲楚王殿下效力,至死不渝!”

揭開後九十名進士,幾乎同時造成了九十個范進,好在這時人的思想承受能力要強些,總沒有出現大亂子。

這後九十名進士,大都是寒門士子居多,他們實授官職也大都是縣丞、主薄、爲主,最好的莫過於下縣縣令或郡從事佐官。

僅僅一次微不足道,極不成熟的科舉,冉明就得到了無數寒門士子忠心的擁護!哪怕沒有高中的士子,他們還打聽着,原來此次科舉形成定製,往後每三年舉行一次。春試在各郡治舉行,通過郡試的可進入廣固城中參見解試。當然這其中會漸漸完善科舉制度和細節!

至於前十名進士,則沒有授於官職,而是統一進入楚王府。授爲楚國佐官。

雖然冉明的科舉考試極不成熟,漏洞也多,但是不可否認,他的意義卻是非常巨大的。九品中正制,斷絕了寒門士子的出頭機會,世族門閥壟斷了做官的途徑,現在冉明開創了這一舉動,無疑給無數寒門仕子一個出頭的機會。

特別是成績公佈出來以後,百名進士,超過半數是寒門子弟,更讓無數寒門子弟爲之瘋狂,儘管下一次科舉還有三年,但是士庶平等的舉措,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無數燕國、代國、秦國、涼國、晉國治下的寒門士子開始涌向青州。

儘管此時魏國僅一個名義上的洛州,實際控制的魏郡和青州,地盤在諸國中屬於實力小地盤小的國家,可是仍擋不住衆寒門士子對魏國的關注!

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建康,建康也就是後世的南京,在淮河南岸的夫子廟南,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烏衣巷,這是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的部隊營房所在地。當時軍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烏衣”爲巷名。烏衣巷西北角有一棟佔地二十畝的大宅,這是東晉開國功臣,太保王導的府邸。此時王導已死,而琅邪王氏並沒有因爲王敦之亂而受到牽連,王導的從弟王彬爲度支尚書,王彬之子王彪官至尚書令,位任不衰,琅琊王氏仍然是當時最大的望族。

琅邪王氏是當時最大的名門,比謝鯤主持的陳郡謝氏還要興旺。此時王導死了,王氏的撐門人變成了王洽。王洽是王導的三子,長子王悅早死,次子王恬是一個武夫,不問世事!而掌舵王氏的重任就落在了王洽頭上。

其實王氏在東晉地位也非常尷尬,有道是盛極必衰,這是必變的定律,自從王敦叛亂,王氏一門就開始沒落了,王氏又接着遇到了更大的挫折,就是王導死了。現在王氏雖然依然地位顯赫,不過已經被排除了晉朝核心權力的之外!

對於王氏的出路,王洽甚是憂心。此時王洽在房子中默默的翻看着族譜。青州科舉的消息已經傳來,他們琅邪王氏有兩名子弟高中,進入魏國楚王府翰林院。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逸少老爺來了!”

“逸少是王羲之的字,他是王導的堂侄,和王洽是堂兄弟!”

王洽點點頭,衝門外道:“請他進來!”

王羲之被太尉郗鑑相中爲“東牀快婿”。初爲秘書郎,後由徵西將軍庾亮薦爲寧遠將軍,改任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今浙江紹興)內史。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

王洽和王羲之的關係極好,因爲他們二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王洽的書法被王羲之評價甚高“嘗與羲之變章草爲今草,韻媚宛轉,大行於世。”《晉書本傳》

王羲之四十餘歲,做事穩重,已經是王氏一門的抵住之一了!進門之後,王羲之便笑道:“吾猜敬和賢弟應該在找族譜?”

王洽苦笑一聲,把族譜合上,“你也是爲青州科舉之事來吧!”

“正是!”王羲之道:“不用找了,他們都是留北支屬於。其實他們屬於同父兄弟,他們的父親,賢弟還認識。琛叔公次子王侃的兒子。算是你我同輩兄弟!不過他們都是庶出!”

“實在想不到啊,這兩個王氏庶子居然會給王氏帶來這麼大的被動!”王洽道:“陛下現在是我們王氏百般打壓,若是這事情被陛下得知,恐怕會更加爲難王氏!”

王羲之搖搖頭道:“也不盡然,帝王之術,就是維持平衡。他先前打壓我們王氏,是因爲我們王氏太強勢了,但是他絕對不會再次爲難我們王氏,因爲陛下需要用我們王氏來牽制陳郡謝氏、還有威懾江南顧氏、周氏,賀氏、紀氏四大家族!”

“伴君如伴虎,帝心難測啊!”王洽無奈的道:“我們王氏現在經不起折騰了,必須與琛叔公那一房劃清界線!”

王羲之搖搖頭道:“我勸賢弟還是不要這樣做的好!”

“爲何?”

“因爲我從陛下那裡看不到他北伐的決心!”王羲之苦笑道:“既然陛下無心北伐,我們晉朝就沒有北歸之期。自古以來,江南各國從來沒有統一天下之勢,晉朝同樣如此,我們江南雖然有長江天險,不過南民積弱,不比北方悍勇,況且我們缺乏馬匹,就註定無進攻之力!”

“而且!”王羲之眯眼笑了起來,“賢弟不覺得冉明和他父親冉閔完全不一樣嗎?”“此子年輕雖然輕,卻敢心狠手辣,一下子盡屠慕容恪十四萬大軍威懾了燕國,而且強勢進入青州之後,沒有再少年心性,爭勇好勝,而是穩定青州,悶頭髮展!吾倒感覺冉明此子成就會比他父親更大,此科舉一法既出,讓衆寒士爲他所用,豈能是一匹夫之勇可及的?”

王洽沉思了片刻,他不得不承認,王羲之比自己看得遠,看得深。他說道:“冉明將來如果問鼎天下,我們王氏就在他那裡布一顆棋子,成功固然好,失敗不過是我們王氏的一旁系子弟,影響也是不大。況且說起來,冉明錄取王元、王捷也是對我們王氏釋放的一種友好信號!”

“你說得很對,確實如此!”王羲之又道:“還有一事,不知賢弟可曾知曉?”

“什麼事?”

“中山劉氏!”

王洽說道:“你是說,劉氏商號在江南大量買糧的事情?”

“不錯!”王羲之道:“劉氏商號不僅從北面帶來的數百石上好的青鹽,而且還帶來了大量的金銀財帛,其中一些珠寶首飾還是當初晉國皇宮裡流落出去的東西!”

王洽倒也不傻,晉國被匈奴劉聰所滅,當初劉聰率領兩萬匈奴軍攻打洛陽,必殺洛陽軍民王公大臣三萬餘人,幾乎把洛陽皇宮給搬空了。這些皇室財寶當然落到了劉聰手裡,後來石勒滅匈奴漢國,這些東西又落到了石虎手中,冉閔滅後趙,建魏,這些財寶肯定又到了冉閔手中。

即使散落民間,數量也肯定很少,現在劉氏居然攜帶如此大量的財寶,他們從哪裡得來的?答案隨即呼之欲出。

王洽道:“這劉氏居然是冉魏的人?”

“呵呵”王羲之笑道:“十有八九!魏國常年征戰,良田幾乎近廢,整個魏國極度缺糧。據北面的細作傳來的消息,魏國的糧食不足支撐三個月,沒有糧食,魏軍再悍勇也軍無戰心,所以魏國就千法設法想尋找糧食,先前的安喜魏燕之戰,說到底就是爲了爭奪糧食。此時燕國戰敗,他們在冀州所搶的戰利品大部分都落在了冉明手中,可是這冉明並沒有要這些財寶,反而把財寶散出購買糧食,以收民心,足可見其志向不小!”

王洽淡淡的道:“糧食在晉朝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各地的糧倉都有大量發黴的糧食,爛在倉庫裡,不如我們王氏投桃投李,送給冉明一個大禮!也算給我們王氏留下一條後路!”

王羲之道:“不光如此,賢弟還應該將琛叔公那一樣立爲王氏嫡長房。作爲我們琅邪王氏的北留嫡支,如果可能,賢弟最好是派一個重量人物北上,與冉明交流一下!”

“可是,冉明發明科舉,他這是要斷天下世族的根基啊!”王洽道:“我們王氏豈能做與虎謀皮?”

“此言差矣!”王羲之道:“冉明得到了青州,對於青州各大世族並沒有觸動分毫。即使是各大世族無人耕種的廢田,他也沒有動,而是派人圈起來。寧願組織百姓墾荒,也不願意得罪各大世族,他是一個很有分寸的人!他明白,世族纔是統治天下之根基!現在北方各大世族大部分南遷,他又無人可用,不得已只好採取使用寒門仕子,等冉明統一北方,我們世族北歸,他一定會合理的安排的!”

家國天下,家放在國前,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就是世族,也是千年世族不倒的根本原因!

就在此時,滎陽鄭氏祖宅中鄭氏家主也同其核心成員招開了緊急會議!

PS:兌現承諾,萬賞加一更,這一章老程絕對誠意滿滿,四千五百字!

第064章奇貨可居第865章爵位改革第668章看不起誰呢第978章沒實力可以忍現在忍個屁第375章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四更)第869章拿下晉朝天下一統第176章不擇手段(三更求訂閱)第1140章笈多帝國分裂第354章野心不小(四更)第295章意外火了(五更)第783章你們不擇手段休怪本宮無法無天第983章賽里斯人好有錢第270章血光之災(一更)第1105章羅馬使團第808章最偉 大的民族第924章欺騙只是一時不能一世第864章冉閔的民心第192章精神鼓勵(三更求訂閱)第480章姑奶奶手一抖你就去跟閻王喝酒(二更)第254章上虞古城(五更)第903章國難思良將第729章冉閔對東晉宣戰第655章歲月流淌靜對夕陽第522章彼其娘之你是找死(二更)第379章魏國夏季軍演(二更)第1123章悠着點別嚇跑了第314章捉拿妖孽(一更)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373章買空晉朝第1009章寸土不讓死戰不退第1084章仁義無雙第588章冉閔的八卦第957章秘密消息第856章求仁得仁第670章孤說過雞犬不留第329章誠意滿滿第610章冉閔想封禪泰山(二更)第969章魏國的學生運動第339章下馬揚威(二更)第1106章褚蒜子的心思第295章意外火了(五更)第817章你必須明白自古以來第195章謝安出山(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二)第241章不計民力(五更求訂閱)第554章內鬥不分時間與場合(一更)第1088章國家發展新戰略第899章人性啊人性第581章只留清白在人間第1134章不二法則第531章族不爲已天誅地滅(五更)第442章冉閔無恙天塌下來也不怕(二更)第184章利益得失(二更求訂閱)第1051章必須給我們一個合理的交待第068章千里尋父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180章煞費苦心(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七)第070章不服就幹第1019章殺身成仁第1136章認祖歸宗第511章謝安出手漢中到手(三更)第086章借勢而起第582章甩得一手好鍋(一更)第837章你是公主當然要住城堡第879章對牛彈琴第250章鳥爲食亡(一更)第596章冉明被綠了(一更)第984章有錢就是原罪第108章花魁大賽第490章寧要狼子不要羊兒(六更)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003章鋌而走險第777章不滅桓溫誓不爲人第998章顧好自個就得了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726章暴雨突擊天降危機第1048章康居公主第907章機會終於來了第1100章急功近利第770章謝道韞殺雞儆猴第1112章天子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26章華夏九服第798章我纔是這裡的主宰第765章一錘子買賣買定離手第216章賤婢找死(二更求訂閱)第053章馬鈞後裔第201章桓氏鷹揚(五更求訂閱)第652章領頭羊的作用(八更)第648章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四更求訂閱)第904章危難自有英才出第207章攻心誘降(四更求訂閱)第668章看不起誰呢第271章箭箭封喉(二更)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491章本宮是熟女嗎第841章羅馬帝國執政官第250章鳥爲食亡(一更)第590章孤教你如何賺錢(一更)第727章邊關烽火狼煙急第1069章民以食爲天第1117章久假成真
第064章奇貨可居第865章爵位改革第668章看不起誰呢第978章沒實力可以忍現在忍個屁第375章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四更)第869章拿下晉朝天下一統第176章不擇手段(三更求訂閱)第1140章笈多帝國分裂第354章野心不小(四更)第295章意外火了(五更)第783章你們不擇手段休怪本宮無法無天第983章賽里斯人好有錢第270章血光之災(一更)第1105章羅馬使團第808章最偉 大的民族第924章欺騙只是一時不能一世第864章冉閔的民心第192章精神鼓勵(三更求訂閱)第480章姑奶奶手一抖你就去跟閻王喝酒(二更)第254章上虞古城(五更)第903章國難思良將第729章冉閔對東晉宣戰第655章歲月流淌靜對夕陽第522章彼其娘之你是找死(二更)第379章魏國夏季軍演(二更)第1123章悠着點別嚇跑了第314章捉拿妖孽(一更)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373章買空晉朝第1009章寸土不讓死戰不退第1084章仁義無雙第588章冉閔的八卦第957章秘密消息第856章求仁得仁第670章孤說過雞犬不留第329章誠意滿滿第610章冉閔想封禪泰山(二更)第969章魏國的學生運動第339章下馬揚威(二更)第1106章褚蒜子的心思第295章意外火了(五更)第817章你必須明白自古以來第195章謝安出山(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二)第241章不計民力(五更求訂閱)第554章內鬥不分時間與場合(一更)第1088章國家發展新戰略第899章人性啊人性第581章只留清白在人間第1134章不二法則第531章族不爲已天誅地滅(五更)第442章冉閔無恙天塌下來也不怕(二更)第184章利益得失(二更求訂閱)第1051章必須給我們一個合理的交待第068章千里尋父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180章煞費苦心(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七)第070章不服就幹第1019章殺身成仁第1136章認祖歸宗第511章謝安出手漢中到手(三更)第086章借勢而起第582章甩得一手好鍋(一更)第837章你是公主當然要住城堡第879章對牛彈琴第250章鳥爲食亡(一更)第596章冉明被綠了(一更)第984章有錢就是原罪第108章花魁大賽第490章寧要狼子不要羊兒(六更)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003章鋌而走險第777章不滅桓溫誓不爲人第998章顧好自個就得了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726章暴雨突擊天降危機第1048章康居公主第907章機會終於來了第1100章急功近利第770章謝道韞殺雞儆猴第1112章天子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26章華夏九服第798章我纔是這裡的主宰第765章一錘子買賣買定離手第216章賤婢找死(二更求訂閱)第053章馬鈞後裔第201章桓氏鷹揚(五更求訂閱)第652章領頭羊的作用(八更)第648章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四更求訂閱)第904章危難自有英才出第207章攻心誘降(四更求訂閱)第668章看不起誰呢第271章箭箭封喉(二更)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491章本宮是熟女嗎第841章羅馬帝國執政官第250章鳥爲食亡(一更)第590章孤教你如何賺錢(一更)第727章邊關烽火狼煙急第1069章民以食爲天第1117章久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