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冉明的民心爭奪戰

襄陽位於南陽盆地的南部,地勢險要,襄陽和樊城南北夾漢水互爲依存,“跨連荊豫,控扼南北“,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要提起襄陽,不得不提起蒙古與南宋之間圍繞着襄陽進行長達三十八年的爭奪戰。儘管襄陽最後丟失,但是襄陽無愧於他鐵打的稱號。

冉明看了一夜的情報,天剛剛亮,他就拖着疲憊的身軀,抵達到了總參謀部。此時正在職守的參謀們,根據各軍各地傳來的軍報,根本每一分軍報,參謀們便將軍事動態顯示在沙盤上。紅色代表着魏國的旗子,藍色代表的是晉軍。

到目前爲止,進度最快的莫過於張溫所部的鎮南軍了,此時鎮南軍的六個馬步軍營包圍了襄陽,其中四個馬步軍營包圍了襄樊。十五個剛剛完成集結的新軍也陸續半個月內抵達戰場。結合綜合情報,各方面的進展還算不錯。

不一會兒,新晉總參謀長籍羆得到冉明駕臨總參謀部的消息後,馬上趕到了總參謀部。

冉明伸手製止了正欲向冉明叩拜的籍羆總參謀長,笑道:“朕已得知,我魏國各軍各項戰前準備已經完成,現在就要看上天是不是在站我們這一邊了!”

“陛下,現在就要等謝艾所部的最新消息了。”籍羆笑意盈盈的道:“一旦鎮西大將軍謝艾在巴蜀取得突破,就是我百萬大軍一舉出動的時候了!”

“情況,不會這麼樂觀!”冉明愣了一下道:“這次作戰,我們不是對待胡人,需要儘量多考慮綜合因素。晉國也在展開了最大限度的軍事動員,預計將有超過六十萬的青壯被徵召入伍,晉國就會擁有超過八十萬的兵馬。”

籍羆朗聲道:“陛下過慮了。晉軍總部隊人數接受五十萬人,其中三十餘萬直屬蜀王桓溫,司馬聃可以控制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萬人,就算他可以組建六十萬新軍,那些沒有見過血的新丁,縱然擁有百萬,又有何懼之有!”

“六十萬晉國新軍士兵,朕的確沒有放在眼中,朕相信我們魏軍軍士,在這些新軍面前,絕對可以所向睥睨。”冉明沉吟道:“朕所憂者,其實不在戰場上面,而是戰後的善後問題!”

“善後問題!”

“不錯!”冉明點點頭道:“我們魏國今年全國動員,糧食生產至少要減少三分之一,晉國的影響更大,他們的糧食生產甚至會影響到三分之二。即使這場仗不打,光這八十萬軍隊就能把晉國拖垮。那麼問題就來了,晉國的百姓和我們魏國百姓都是一樣的,都是漢家苗裔,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流着同樣的血液,說同樣的話,雖然各爲其主,不得不戰,但是朕實在不願意看到我漢家子孫屍橫遍野。”

籍羆衝身邊的參謀道:“快去計算一下,如果晉國減少一半的糧食產量,他們的糧食缺口會有多大。”

不一會兒,一個參謀道:“回稟陛下,總參謀長,卑職已經計算出來了,晉國一旦糧食生產減少一半,那麼他們的糧食只能堅持半年,預計十月底將是出現大面積缺糧。如果要填補這個缺口,在保證人均每天六兩的情況下,每天需要耗費一萬八千石糧食,如果支撐到明年的秋收,那麼就需要五百萬石糧食!”

聽到這話,籍羆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魏國的準備非常充分,那是在不接濟百姓的情況下,如果把五百萬石糧食運到江南,如果從水路倒好點,損耗不大。可是如果從陸路運輸,要想運輸過去,至少需要多準備三百萬石糧食,那就是八百萬石糧食。

如果沒有糧食,恐怕就是飢孚遍野了。

這是魏國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同樣冉明也絕對不會看到這個情況。冉明清楚,晉國與魏國的戰爭其實不在軍事層面,軍事層面魏國很容易戰勝晉國,或者說徹底打敗晉國。最重要的還是人心爭奪方面。

魏晉南北朝是門閥政治的巔峰時期,在這個時候的門閥勢力甚至比大唐時期更強強橫,他們既擁有自己的田地、店鋪、奴僕、佃戶,還有自己的家兵私兵。每一個龐大的門閥家族,其實就相當於一個諸候國的國王。

要想讓他們放棄手中的權利,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以爲這個時候搞什麼階級鬥爭,誰弄那個誰死。別以爲士族子弟不受百姓待見,事實上這些士族子弟都有着非常高的人脈、威望。就像歷史上石崇的金谷園二十四友之一的劉琨,早年的劉琨跟着歷史上以奢侈聞名天下的石崇混,石崇在金谷澗有一處無比豪華的別墅,成了這些人的聚會場所,他們常在這裡飲酒賦詩。劉琨平時就是喝酒嗑藥(服食寒食散),加玩女人。用現在的話說,劉琨簡直就是一個混吃混喝的二世祖。

然而,當國破家亡的時候,劉琨帶着一千餘人從洛陽離開,輾轉來到了晉陽。在那裡劉琨安撫百姓,恢復生產,漸漸讓晉陽有了生氣。作爲周圍都是胡人的勢力,晉陽就像一個孤島,但是劉琨依靠着自己的威望和才能,抵抗前趙近十年。同樣還有祖逖。祖逖出身范陽祖氏。少年時期,祖逖喜好武功,喜歡打報不平。在洛陽失陷之後,他和衆南遷百姓一樣,向江南逃亡。但是他僅憑晉元帝司馬睿給的千人口糧,三千匹價值大約三百多萬錢。可是祖逖卻依靠這點物資,平定了豫州,就在他想謀謀河北時,結果晉元帝司馬睿擔心祖逖威望太大,不受控制就派出人前來奪權。

南北朝時候的士族貴族子弟喜歡空談、安逸的生活是沒有錯的,可是一旦他們面臨威脅時,他們也會挺身而出,承擔着他們的責任。氐秦百萬大軍南下,鎩羽而歸就是明證。儘管在這個時空,謝氏肯定不會像歷史上那樣了,可是冉明卻不敢保證,歷史會給他開一個什麼玩笑。

晉國沒有謝安,說不定還會出現什麼樣的變態牛人,或許可以以一已之力扭轉整個局勢。

事實上冉明猜測的不錯,謝安不可能在晉國出現了,也不可能像歷史那樣給晉國力挽狂瀾,不過晉國還是出現了一個新人才,那就是蘭陵蕭氏的蕭樂子。

早年魏國向晉國宣戰之時,蕭樂子就向司馬聃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向魏國滲透。魏晉兩國的邊境長達數千裡的邊境線上,自從兩國宣戰,處於戰爭狀態時,都會有晉國百姓拖家帶口向魏國逃亡。

這些百姓大部分都是真正的百姓,可是卻有部分是司馬聃的禁衛軍將士,混進其中。汝陰郡相城,也就是後世的淮北,這裡原本是徵南軍的駐地。不過此時隨着戰爭的臨近,這裡卻成了流民的聚集地。

圍繞着相城,蕭縣、豐縣等十幾個城,建立了無數個流民安置地點。冉明明旨下發邊境各城,不得拒絕流民過境,對於缺衣少食的流民,必須皆盡全力救濟。

從晉國逃難過來的百姓,在官吏們帶領下忙着建立營房,修治道路,開墾農田,興修水利等。雖然很多人仍是衣衫襤褸,但他們臉上帶着笑容,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晉國各地的百姓的麻木大不相同。

常年的災害,兵荒馬亂下,沉重的負擔讓百姓不堪重負。晉國很多地方不說千里無人煙,百里無人煙也是正常,往日一個個興旺的城鎮廢棄。但魏國卻不相同,似乎見縫插針,只要適合生存耕種的地方,各樣房屋便拔地而起,形成一個個大小屯堡。

興建屯堡,需要大量木料石料,大量貨物。圍繞這些屯堡周邊,各樣商鋪作坊也在興建,忙忙碌碌皆是運糧運貨的商人,可以想象,以後這些地方,都將形成繁盛的村鎮。

伐木廠,採石場,還有各樣廠礦,畜廠也隨處可見,到處可見招工的商人士紳。似乎一夜之見,整個魏國都進入大規模建設浪潮。加上大量的人口聚集,來來往往的商賈,一個字:“興盛!”兩個字:“人氣!”

如果平時,想種地的百姓就給他們土地種,想做的工就給他們工作做,反正儘可能的滿足他們的條件。但是現在卻不同了,相山一下子涌進了數十萬百姓,其中老弱居多,這些人做工肯定不行,年紀太大了,學技術都學不了了,勉強可以種地。

在古代生產力非常低,一戶百姓要想養活自己需要至少六十畝旱田,魏國的授田法規定丁男授田百畝,丁女六十畝。除去士族和貴族佔據的土地,一個縣內能擁有百萬畝良田,也僅僅安置萬餘戶百姓。作爲魏國經濟最發達的東部地區,這裡的荒地開墾力度很大,大規模的墾荒已經不可能了。

相城的官吏儘管也非常盡心,可是他們也感覺頭大。每天都是成千上萬的百姓越境而來,這些餓瘋了的百姓,過來就跪在地上求吃的求喝的,錢糧和各種物資開支非常大,郡庫和幾個常平倉很快就見底了。

面對數十萬快要餓瘋了的百姓,這些官吏非常有經驗,知道如果出了差池,他們就像乾柴一樣,一點就着。這個時代的百姓可不像明清一樣,被收拾成了綿羊,他們可是餓極了就敢玩命的狠人。

這不,相城的糧食快要見底了。太守溫輝趕緊去見徵南將軍石越,請求他的援助。

古代官職大多重疊,和現代其實也是一樣的,如果同樣的級別,入沒有入常區別是很大的。同樣的級別,職務不同,區別也是非常大的。

郡太守和州刺史其實都是一個級別,通常情況下都是正四品。徵南將軍屬於四徵將軍,算是正二品武官。按說一個四品的太守不敢在堂堂二品武官面前擺譜。可是溫輝出身太原溫氏,頭上也有一個侍御史的頭銜。這個侍御史也是二品官,偏偏侍御史又可以隨時彈劾大小官員。

這下,溫輝不僅敢跟石越擺譜,而且他的架子也很大。溫輝見了石越,捏着嗓子傲慢的道:“奉聖諭,本太守需要不惜一切代價接濟流民,如今郡所有府庫皆見底了,需要請徵南將軍調配一批糧食,用於接濟流民!”

聽了溫輝的話,石越有點悅。暗付道:“好你個溫太守,你也好不知趣,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了,大戰再既,居然跑到這裡要糧。”

其實,石越手中的糧食還有很多,足夠徵南軍全體將士食用七個月以上,臨時分給溫輝一些沒有什麼,只是石越惱了溫輝的態度。如果溫輝可以好言好語的說,石越分給溫輝幾千石或許幾萬石糧食也不是不可能。

石越是降將沒錯,可是自從他降了十二年,早已自己在心中把自己當成了魏臣,再也沒有內心的隔閡了。況且他也成了徵南將軍,屬於魏國有名有號大將軍了。何況大戰在既,不是太平時候,這個時候可是武貴文賤。

石越也打着官腔,緩緩的道:“溫使君贖罪則個,越很想幫助溫使君,只是大戰在既,軍中糧食不能輕動!”

溫太守與石大將軍的會面很自然的不歡而散了。冉明爲了避免在魏國形成事實上的藩鎮,就在制度上着手。各地駐軍,平時無權過問地方事務,同時,地方太守、刺史也無權過問軍方事務,雙方是互不干涉。

所以,溫太守不怕得罪石大將軍,同樣石大將軍也不怕得罪溫太守。這個時期魏國的地方官不像宋朝,管着軍權的錢糧,可以託軍隊的後腿。溫太守沒有辦法,只得向各士紳大戶尋求幫助。

但是汝陰郡和別的地方不同。黃易曾經寫過一部武俠小說叫《邊荒傳說》,雖然這部小說是杜撰的,但是有一點寫得很正確。在淮水和泗水之間,有一大片暰橫數百里、佈滿廢墟荒村、仿如鬼域的荒棄土地:南方漢人稱之爲“邊荒”,北方胡人視之爲“甌脫”。名稱雖異,但肯定是當今之世最獨一無二的地方: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卻是刀頭舐血之輩趨之若鶩的樂土。

真如黃易描寫的一樣,這裡不會有什麼士族門閥涉足,同樣,即使是豪強,他們在錢糧方面也實力有限,他們需要養活自己的私兵,本身就沒有多少積蓄,溫太守並非沒有號召力,在他的號召下,汝陰大部分士紳也紛紛解囊,只是隨着魏國的商業興起,農民有了選擇,在負擔太大的情況下,大量佃戶選擇做工,也不願意租種地主的田地。所以,地主爲了留住佃戶,不得不與商賈搶人口,大部分地主選擇了讓利佃戶,普遍田租都降至三成以下,更有甚着在一成半左右。

況且大量的南洋稻米涌入魏國,造成糧食價格非常低廉,地主的利潤自然非常小。地主的日子不好過,就算想支持溫輝也是有心無力。溫輝費勁了口舌,最終得到了五千餘石糧食。那些魏國商賈倒是非常錢,即使沒有糧食,可以用錢去買。不過溫輝不敢亂動,只要稍大一點的商賈不僅向國家交稅,還有冉明的乾股,收拾他們就是跟冉明搶錢,除非溫輝的腦袋進水了,否則他也不敢輕易去動那些商賈。

無奈之下,只要一邊向急報向中樞求援,同時削減流民的糧食供應。從最開始的一日三餐,三天一葷,儘管只是每人半尺長的魚乾,或者是魏國百姓都不吃的肥豬肉,可是晉國的百姓日子苦啊,別說是普通百姓,就算是中小地主,他們也不能保證天天有肉食供應,對於魏國的招待非常滿意,儘管他們不是接受免費的午餐,需要自己付出辛苦的勞動才能換來食物,但是這些流民是非常感激魏國。

第1045章冊立太子第364章利益衝突(七更爲舵主山河有夢萬賞加更)第833章朝裡有人好做官第694章想死門都沒有第1101章謠言滿天飛第737章最後的瘋狂第1110章很長的路第626章這個世界上沒有廢物第160章偷天換日(一更求訂閱)第174章瞬間瓦解(一更求訂閱)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271章箭箭封喉(二更)第087章活着不易第300章暗謀關中(四更)第066章左右爲難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第877章鎮西軍突破第948章富可敵國第702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第1100章急功近利第648章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四更求訂閱)第312章奪妻之恨(五更)第072章高談闊論第423章人死鳥朝天(二更)第999章戰象就是一個笑話第914章死士不怕死就怕死的不值第454章火燒棧道以火拒敵(二更)第1086章體制改革第446章伏火神丹誰與爭鋒(六更)第907章機會終於來了第1000章泰米爾戰士第017章異想天開第742章撲朔迷離的局勢第973章答案是高手在民間第727章邊關烽火狼煙急第807章戰爭紅利第017章異想天開第1094章一百年發展規劃第139章不堪設想(八更求訂閱爲宗師陳應萬賞加更)第318章不死不休(五更)第124章輸血續命第896章疑雲重重第052章驚現陌刀第576章無差別攻擊絕地血戰(一更)第331章襄陽太守第008章命已許國第511章謝安出手漢中到手(三更)第991章當皇帝很痛苦第287章彭城劉翹(三更)第1024章非我族類不降既滅第723章孤要讓他遺臭萬年第895章莫名不安第846章幹得漂亮第877章鎮西軍突破第039章舉國歡慶第1033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第890章城頭變換大王旗第117章洛州歸降(爲冉曦傾城萬賞加更)第261章星光大道(一更)第598章王景略被綁架(三更)第800章抗議是弱者無能的呻吟第1140章笈多帝國分裂第1037章梅花香自苦寒來第662章胸大無腦說的就是你第1137章華夏一家親第290章燕國求和(六更,爲宗師陳應萬賞加更)第935章朕可以饒你天不饒第437章高興得太早了點(三更)第1072章怛邏斯之死戰第959章科技造就了殺人效率第062章可惜晚了第1057章不死小強第494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四更)第1099章上天是公平的第313章齊人之福(一更)第623章連哄帶嚇第702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第544章陌刀面前誰敢言勇?(六更)第947章全方位引進人才第419章滍水絕地反殺(四更)第189章心細如髮(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一)第171章不服既死(八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十萬賞加更三)第671章戰俘都是免費勞動力第035章血流成河第1029章鑽了法律的空子第136章人心相背(五更求訂閱)第862章登基稱帝第136章人心相背(五更求訂閱)第833章朝裡有人好做官第500章郡王守邊疆天子死社稷第017章異想天開第1101章謠言滿天飛第001章附身藩王第1112章天子生氣後果很嚴重第1042章和平的誠意第477章主弱臣強非社稷之福第1044章無法拒絕的交易第058章威震段部(爲書友20171017105859573加更)第115章報仇雪恨第593章巧合絕對是巧合(一更)
第1045章冊立太子第364章利益衝突(七更爲舵主山河有夢萬賞加更)第833章朝裡有人好做官第694章想死門都沒有第1101章謠言滿天飛第737章最後的瘋狂第1110章很長的路第626章這個世界上沒有廢物第160章偷天換日(一更求訂閱)第174章瞬間瓦解(一更求訂閱)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271章箭箭封喉(二更)第087章活着不易第300章暗謀關中(四更)第066章左右爲難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第877章鎮西軍突破第948章富可敵國第702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第1100章急功近利第648章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四更求訂閱)第312章奪妻之恨(五更)第072章高談闊論第423章人死鳥朝天(二更)第999章戰象就是一個笑話第914章死士不怕死就怕死的不值第454章火燒棧道以火拒敵(二更)第1086章體制改革第446章伏火神丹誰與爭鋒(六更)第907章機會終於來了第1000章泰米爾戰士第017章異想天開第742章撲朔迷離的局勢第973章答案是高手在民間第727章邊關烽火狼煙急第807章戰爭紅利第017章異想天開第1094章一百年發展規劃第139章不堪設想(八更求訂閱爲宗師陳應萬賞加更)第318章不死不休(五更)第124章輸血續命第896章疑雲重重第052章驚現陌刀第576章無差別攻擊絕地血戰(一更)第331章襄陽太守第008章命已許國第511章謝安出手漢中到手(三更)第991章當皇帝很痛苦第287章彭城劉翹(三更)第1024章非我族類不降既滅第723章孤要讓他遺臭萬年第895章莫名不安第846章幹得漂亮第877章鎮西軍突破第039章舉國歡慶第1033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第890章城頭變換大王旗第117章洛州歸降(爲冉曦傾城萬賞加更)第261章星光大道(一更)第598章王景略被綁架(三更)第800章抗議是弱者無能的呻吟第1140章笈多帝國分裂第1037章梅花香自苦寒來第662章胸大無腦說的就是你第1137章華夏一家親第290章燕國求和(六更,爲宗師陳應萬賞加更)第935章朕可以饒你天不饒第437章高興得太早了點(三更)第1072章怛邏斯之死戰第959章科技造就了殺人效率第062章可惜晚了第1057章不死小強第494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四更)第1099章上天是公平的第313章齊人之福(一更)第623章連哄帶嚇第702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第544章陌刀面前誰敢言勇?(六更)第947章全方位引進人才第419章滍水絕地反殺(四更)第189章心細如髮(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一)第171章不服既死(八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十萬賞加更三)第671章戰俘都是免費勞動力第035章血流成河第1029章鑽了法律的空子第136章人心相背(五更求訂閱)第862章登基稱帝第136章人心相背(五更求訂閱)第833章朝裡有人好做官第500章郡王守邊疆天子死社稷第017章異想天開第1101章謠言滿天飛第001章附身藩王第1112章天子生氣後果很嚴重第1042章和平的誠意第477章主弱臣強非社稷之福第1044章無法拒絕的交易第058章威震段部(爲書友20171017105859573加更)第115章報仇雪恨第593章巧合絕對是巧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