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返回大燕

小樑國皇帝共有五位皇子,而這位則排行老三,在幾位皇子中,長相是最爲出衆,嘴巴靈巧,深得老太后喜歡。

但此子生性頑皮,日日遊玩皇宮之中,皇帝怕他以後無所作爲,這才讓他每日清晨過來早朝,多聽聽天下之事,多瞭解一些民間疾苦,也算是一種歷練。

皇上用心良苦,可三皇子並不領情,經常會跑到皇太后面前去抱怨,撒嬌,老太太拿他沒辦法,後來就哄勸他,這是好事啊,別人都沒這機會呢,你應該感到高興纔是,這說明你父皇器重與你那!

平日父皇訓斥他最多,本以爲對他已經不抱有任何希望,卻沒承想,父皇用意竟是如此之深,儘管每日起的很早,從舒適的被窩中被太監從丑時喊道寅時(他自己吩咐太監如此,若是不然,根本就起不來),心中雖有一萬個不情願,卻還是堅持了一個月有餘。

今日剛上早朝,就聽聞閔南王談起晴兒妹妹之事,怎能不心急如焚,他當時便從旁坐中站了起來,高聲唱到:“父皇,若此民謠是真,幽蘭公主豈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待兒臣去一趟大燕國如何?”

此言一出,大殿中一片寂靜,大家都知三皇子的秉性,此等事情如何交付於他,說不定到大燕國之後還會惹出什麼亂子來,大燕國比我們大出數倍,即使此事是真,也不能撕破了臉皮,他們兵強馬壯,最起碼到現在,我們還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衆臣心中各有思量,三皇子倒是等得不耐煩了:“父皇,您就允了兒臣吧,此事我定能查個水落石出!”

皇上在寶座之上沉吟片刻:“既然三皇子有此意,那朕就允了你,但是要切記,一定不可魯莽,記得三思而後行。”

此言一出,倒令百官心生納悶,這15歲的皇子若將此事弄巧成拙,和大燕國結了怨,那日後當真不好行事啊。

可皇上自有一番深意,他想趁這個機會,正好歷練一下這位皇子,此去只是以探望的名義而去,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再說他們和大燕國也算是聯姻,即使皇子過去,也應該以禮相待。

其實在皇帝內心深處,他始終還是不相信那個民謠是真,他以爲定是有人在其中挑撥兩國的關係。

這時候他想起了那個人,半月之前來面聖之人,那犀利的言辭和話語至今仍清晰的響在耳邊......

“錦兒啊,你若一人過去朕還是略有些不放心,這樣吧,讓伊山陪你一同過去吧。”

當初皇帝給三皇子取名之時,想到了這天下的大好河山,三山五嶽,大江大川,於是出世後便賜名爲樑錦,意欲錦繡河山,永垂不朽之意。

而伊山則是宮中護衛,此人武藝高強,遇事冷靜,讓他陪伴左右,一則保證皇子安全,二則還可以出謀劃策,凡事不可魯莽。

聽父皇如此安排,三皇子倒也欣然應允,他知道伊山武藝高強,有他陪伴左右,必然是萬無一失。

此事已經商議完畢,由小樑國皇上親自寫了一封書信,內容大體是兩國相交甚好,爲表誠意,三皇子奉旨前往貴國交好。

小樑國皇帝又讓總管太監安排了禮單,吩咐下去之後,一切收拾妥當,只等則吉日出。

古時出行,都講究良辰擇日,相士看過之後說三日之後乃大吉,於是將日期定在了三日之後的卯時出。

這樣一來,三皇子去小樑國既不顯得突兀,又能見到幽蘭公主,可以藉機瞭解真實情況,所以萬無一失。

下朝之後,閔南王返回了王府,先去探望汪林,他的眼睛還是沒有絲毫好轉。

閔南王進得房間後,把今日在早朝之上皇帝的決定述說一番,汪林幾位聽後,心中一緊,知道此番三皇子前去,自不會順順利利,如閔南王所說,只是去貴國交好,並無他意,他們心中自然明白一切,只是如窗戶紙一般,大家誰也無需點破。

黃崗笑笑說道:“承蒙小樑國皇帝如此有誠意,我們自是歡迎啊,只是不知何時動身?”

“三日之後,三皇子將和諸位一起返回大燕國。”

“哦,那倒是甚好,路上正好有個照應。”汪林在旁邊無奈說到,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想改變已不是自己所能左右,乾脆順坡下驢吧。

“汪護衛的眼疾,我國實在已無良醫,正好可以返回大燕國,看貴國有沒有可醫治之人,你們地大物博,人才濟濟,也許還有希望啊。”閔南王語氣沉重,沉吟片刻說到。

汪林自知希望渺茫,卻也不忍拂了他的關懷,舉手抱拳:“有勞王爺牽掛。”

汪林幾人在屋內暫時整理行李,又把玉娘喊了過來,告知她三日之後動身,玉娘聽到後滿心歡喜,即將見到女兒了,此時的喜悅之情已難以形容,只是看到汪林眼睛失明,心下難過,暗道,如此好的人兒,怎麼會遭此磨難?

昨日的總管太監擔心一夜,今日在早朝之上,他一直心神不寧,不知道皇上知道此事後會不會怪罪下來。

即將散朝之時,閔南王在殿上將此事說出,並詳細述說了昨日比武之事,皇帝聽後感慨萬千,大燕國王府中的幾個護衛竟然都具備如此高的武功,他們果然是人才輩出啊。

不過聽到後來,知曉了11歲小將肖天大戰李力之事,頓時滿心歡喜,一直讚歎,這孩子果然有出息,日後若是多加磨練,必定是員大將,最後還囑咐閔南王平日多多調教纔是。

最後道出昨日深夜進宮請御醫之事,擔心若大燕國軍士眼睛醫治不好,恐引起對方的誤會,事情緊急,沒有徵得皇上同意,望皇上贖罪,並且此事和總管大人毫無關係,是自己的的主意。

皇上倒無責難,只是詢問病情如何,閔南王輕輕搖頭嘆息,皇上知道其意,不再詢問,連宮中最好的御醫都沒有辦法,那雙眼睛恐就無希望了。

皇上心中只是有些隱隱擔心,在這非常時刻,兩國若是有了誤會,倒真是擔心有人趁機而入啊!

三日之後,一切都收拾妥當,三皇子帶了八百名護衛,還備齊了禮單:

一車綾羅綢緞,一箱子金銀珠寶,一尊玉佛,一顆罕見的東海夜明珠,裝在了一個錦盒之中。這些物什全都裝載上車,浩浩蕩蕩向大燕國方向而去。

一行人離去,只留下閔南王夫人那殷殷期待的目光......

第220章 齊聚張府第232章 另一個女人第106章 同居一室第90章 傷心欲絕第151章 決戰第152章 一癲一死第20章 尷尬的瑜伽第65章 恐嚇第110章 齊爾珍第160章 亦喜亦悲第211章 三個女人第172章 有悖倫理第102章 天下搜尋第261章 虎毒食子第64章 謠言四起第231章 誓死勸諫第102章 天下搜尋第248章 越王劍第257章 人頭落地第257章 人頭落地第269章 巧計脫身第34章 求情第182章 中箭第258章 懸樑自盡第39章 賞銀第105章 巧入王府第210章 鳳戲龍第264章 偷樑換柱第96章 躲過一劫第66章 捉鬼第68章 反抗第233章 徹夜未眠第211章 三個女人第85章 訴苦第15章 古代化妝第260章 龍子第97章 冒充第103章 追殺第99章 心動第126章 猜忌第173章 午夜第173章 午夜第134章 丫鬟被俘第72章 卷軸之迷第245章 貂皮大衣第188章 再遇張英第9章 秦桑曲第43章 書齋第147章 夜襲第137章 偷竊第244章 新的開始第125章 古今聯歡第268章 三個條件第120章 偷食第171章 東方一第157章 出言不遜第71章 勾引第74章 作法第122章 老祖宗第218章 望鄉客棧第58章 無藥可救第244章 新的開始第91章 自殺第183章 被俘第186章 破身第127章 晚來一步第72章 卷軸之迷第155章 問罪第105章 巧入王府第38章 心腹第36章 意外第254章 顏面掃地第71章 勾引第181章 包圍第177章 老鴇第67章 忠心第211章 三個女人第185章 短刀主人第179章 一萬兩第52章 校軍場第53章 九節鞭第179章 一萬兩第238章 妖精迷惑第251章 宮變第138章 壽陽宮第143章 意外請求第109章 陪葬第14章 陪聊第157章 出言不遜第99章 心動第19章 傷疤第32章 詛咒第47章 玉娘第193章 回到燕國第99章 心動第102章 天下搜尋第48章 攔截第155章 問罪第49章 廝殺第102章 天下搜尋
第220章 齊聚張府第232章 另一個女人第106章 同居一室第90章 傷心欲絕第151章 決戰第152章 一癲一死第20章 尷尬的瑜伽第65章 恐嚇第110章 齊爾珍第160章 亦喜亦悲第211章 三個女人第172章 有悖倫理第102章 天下搜尋第261章 虎毒食子第64章 謠言四起第231章 誓死勸諫第102章 天下搜尋第248章 越王劍第257章 人頭落地第257章 人頭落地第269章 巧計脫身第34章 求情第182章 中箭第258章 懸樑自盡第39章 賞銀第105章 巧入王府第210章 鳳戲龍第264章 偷樑換柱第96章 躲過一劫第66章 捉鬼第68章 反抗第233章 徹夜未眠第211章 三個女人第85章 訴苦第15章 古代化妝第260章 龍子第97章 冒充第103章 追殺第99章 心動第126章 猜忌第173章 午夜第173章 午夜第134章 丫鬟被俘第72章 卷軸之迷第245章 貂皮大衣第188章 再遇張英第9章 秦桑曲第43章 書齋第147章 夜襲第137章 偷竊第244章 新的開始第125章 古今聯歡第268章 三個條件第120章 偷食第171章 東方一第157章 出言不遜第71章 勾引第74章 作法第122章 老祖宗第218章 望鄉客棧第58章 無藥可救第244章 新的開始第91章 自殺第183章 被俘第186章 破身第127章 晚來一步第72章 卷軸之迷第155章 問罪第105章 巧入王府第38章 心腹第36章 意外第254章 顏面掃地第71章 勾引第181章 包圍第177章 老鴇第67章 忠心第211章 三個女人第185章 短刀主人第179章 一萬兩第52章 校軍場第53章 九節鞭第179章 一萬兩第238章 妖精迷惑第251章 宮變第138章 壽陽宮第143章 意外請求第109章 陪葬第14章 陪聊第157章 出言不遜第99章 心動第19章 傷疤第32章 詛咒第47章 玉娘第193章 回到燕國第99章 心動第102章 天下搜尋第48章 攔截第155章 問罪第49章 廝殺第102章 天下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