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

“也許在英國人眼中,可能真旳相信這是我們的總進攻,很多英聯邦國家的輿論確實是這麼說的。”謝列平的忠實擁躉還在做克格勃主席呢,自然是很清楚現在各國輿論上的動靜。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堪稱是有利有弊。”葛羅米柯一愣然後道,“非洲和亞洲方面的事情加入進來,我們談判的籌碼會變多,如果古巴導彈危機偃旗息鼓的話,毫無疑問需要在這兩個問題上拿分,不然無法對其他盟國交代。”

勃列日涅夫陷入到思考當中,最後搖頭道,“亞洲的事情我們不能參與,不論是站在哪一邊,最後都會遭到埋怨,更何況我們的東方同志可不聽話,處在非理性的狀態當中,可能我們說任何一句話,他們都是在認爲我們干涉內政。至少在公開場合,外交層面不適合表態。”

原來親密的東方盟國,在現在的莫斯科眼中已經成了徹頭徹尾的問題兒童。給蘇聯找了不少麻煩,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聯絡都是不可取的。

“實際上除了這三點之外,我們還必須注意到東南亞,蘇加諾因爲美國站在英國荷蘭的一邊,加上澳大利亞對獨立後的印尼有着強烈的敵意非常不滿。印尼共的力量膨脹的很快,如果能夠在這一次的危機結束之後,在印尼事務上取得決定性進展?應該可以爲這一次的危機畫上一個好的句號。”

福爾採娃在這個時候娓娓道來,闡述自己對印尼事務的看法,然後話鋒一轉道,“但通過伊朗摩薩臺的命運,我們也應該知道幾個要素,那就是很多國家的領導人,例如摩薩臺根本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在基本盤上也有問題。”

“就算是蘇加諾現在傾向於印尼共,印尼軍方每年都接受美國所謂的援助,這和之前的伊朗政變情況極其類似。”

不知不覺,所有中央主席團成員都被福爾採娃的話吸引,文化沙皇極少對涉外事務表態,但有限的這麼幾次,效果都不錯。

“一旦發生政變的話,蘇聯的劣勢和這一次的古巴導彈危機一模一樣,那就是我們缺乏力量來支援一個羣島國家。”福爾採娃說起來頓感無奈,“從最惡劣的角度上來講,說不定英美推翻印尼的計劃早已經提上日程,如果出現政變,我們如何救援。”

中央主席團委員都沉默了,蘇聯要是有辦法的話,就不會在古巴導彈危機上這麼尷尬。

可能英國皇家海軍不如美國海軍這麼犀利,但實力仍然在蘇聯紅海軍之上。

“風險這麼大,而且一旦出事我們根本無法救援,那就只有一個辦法,我們要搶先動手,爭取最大的勝利。”

福爾採娃說到這看向謝列平,“舒裡克,克格勃在印尼的工作沒有進展麼?其實對於很多國家,其實進行政變不需要多麼強大的力量,一支精幹的作戰部隊指揮權就能把事情辦成,就像是在剛果那樣,我們控制或者說讓盧蒙巴傾向於我們,現在就在加丹加把英國支持的獨立勢力壓着打。”

“就算是真的成功了,把蘇加諾放在臺前仍然是第一要務。”勃列日涅夫順着福爾採娃的思路繼續道,“我們的遠程投射力量還不夠強大,和富有威望的國家領袖合作,並非是不能做的選項。如果把蘇加諾也一併撇在一邊,無法控制整個印尼的局勢。”

“在給美國一個教訓。”比起別人,赫魯曉夫的心情最爲急迫,他已經想到了古巴導彈危機可能出現的後果,但卻沒有想到美國把蘇聯卡在了極爲難受的位置上。

這一次要是退縮的話,他幾年來開口導彈閉口導彈對美國的訛詐,就等於是破產了。

可是真的妥協,哪怕是英法已經主動出擊給了臺階下,仍然是難以接受。這對他的權威有着巨大的損害。

所以就算是最後妥協,蘇聯也必須在另外一個地方取得成績才行,“舒裡克,卡佳同志的看法極爲重要,考慮到伊朗的前車之鑑,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尼蘇加諾的情況確實是很危險的,同志們是否同意這個判斷?”

赫魯曉夫詢問同意的時候,並非是徵求其他人的意見,而是決定的事情隨口習慣。在座的人自然是很清楚這點,都點頭表示同意。

散會之後,勃列日涅夫離開克林姆林宮,福爾採娃在旁邊跟隨,就聽到勃列日涅夫說道,“一旦妥協,影響將是巨大的,我們國家的國情容不得一個軟弱的人領導。”

“嗯!”福爾採娃嗯了一聲,勃列日涅夫是說的事實,俄羅斯人的性格就是如此。對於軟弱的人沒有忍耐力。兩人都心照不宣的沒有繼續討論下去。

英國大使館,艾倫威爾遜正在和範西德分析,關於蘇聯接下來會怎麼辦。範西德這個名字引起了艾倫威爾遜的興趣,詢問之下也沒什麼特別的,荷蘭裔。

“以我對蘇聯人的瞭解,感覺蘇聯讓步的希望不大,常務次長這一次來莫斯科,可能沒有希望中的結果。”範西德對艾倫威爾遜的到訪持悲觀態度,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上,容不得軟弱的人。

“那不一定,其實擅長戰略收縮,遠比擅長戰略進攻更加考驗一個領導人的能力。戰略進攻誰不會?但是戰略收縮就很困難了。”

艾倫威爾遜有感而發,戰後英國開始戰略收縮,說起來可能不太光榮。可也是權衡利弊的辦法,硬撐着日不落帝國的框架,估計早就被美蘇組合拳拖垮了。

大方向上,英國的戰略收縮是正確的,艾倫威爾遜也知道這一點。只不過他不信任美國而已,他就覺得美國在外交上明顯不如英國來的圓潤。

以他現在的年齡來說,早點掛還好,萬一比較長命,就算是戰勝了蘇聯,難道看着美國戰勝蘇聯之後,順便轉頭錘了英法,然後眼睛一閉無敵於天下的氣概,把英國帶溝裡麼?

在他看來美國和蘇聯在戰略收縮上,就大哥別說二哥了,蘇聯把自己收縮崩盤了。美國看見了這個後果,就在二十一世紀硬頂着不收縮,可這不是硬頂就能解決的問題。

問題不會因爲硬頂着不管就消失,遲早會爆炸的,到時候別連累被挾持住的英國。

在大使館討論的兩人,此時還不知道,蘇聯人現在正準備開闢另外一條戰線找回場子,還是艾倫威爾遜眼中的文化沙皇提議的。

謝米恰斯內拿着印尼事務的彙總,找到了謝列平,將印尼現在的情況進行彙報。

美國和蘇加諾的關係並不和睦,其中也因爲美國站在英國一邊,對蘇加諾政權的不結盟運動採取敵意,畢竟忠誠的不絕對,就是絕對的不忠誠。

印尼總統蘇加諾開始實施他所謂的“指導式民主”改革後,美國因爲怕蘇加諾與印尼共的關係日益密切所以向印度尼西亞右派軍人和分裂分子提供軍備,包括幾十架戰鬥機。

主要軍備接受者爲兩個不同的組織。第一是位於蘇門答臘島的印度尼西亞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第二是以美娜多爲基地的反叛運動。

美國政府不僅向這兩反叛組織提供軍備,而且向他派遣了特工人員到印尼幫助此兩個組織實現自己的分裂夢想。印尼方不明美國的意圖,請求美國的軍事援助,也被美方拒絕。

在整個過程的當中,蘇加諾政府已經發現了美國是這兩個組織的後臺。

“可以確定的是,蘇加諾因此對美國疏遠。”謝米恰斯內向謝列平介紹道,“並非沒有把蘇聯影響力擴大到印尼的機會,事實上還相當的合適。”

“一點我們有動作的話,美國方面可能會採取對付摩薩臺的手段。你也說了,美國每年對印尼軍方採取所謂的援助。蘇加諾知道美國是兩個分裂組織的後臺,仍然無動於衷,可見他這個人的政治水平也不高,或者說過於對自己的獨立之父的超然地位自信。”

“上一個這麼自信的人,已經在德黑蘭被巴列維幹掉了。”

謝列平搖頭道,“這種情況相當危險,最危險的是蘇加諾可能還認識到這種危險。”

此時謝列平還不知道,福爾採娃手裡有應該清除的印尼軍方將領名單,還在爲怎麼找到切入點傷神。

正在謝列平傷神的同時,蘇聯中央主席團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給肯尼迪寫了一封親筆信解釋蘇聯在這一次危機當中的立場。

很快,在白宮的肯尼迪接到了赫魯曉夫的信,在這個時候肯尼迪帶着炫耀之心,把赫魯曉夫的親筆信在英法兩國外交部長的面前亮了出來,“事實證明,赫魯曉夫對我們的海上封鎖沒有辦法。”

“如果是這樣的話,事情就有了和平解決的空間,這也是我們兩個國家所希望看到的。”拉博·巴特勒鬆了一口氣,想着回去之後如何把古巴導彈危機結束的功勞,放在這一次英國的斡旋上面。

巧了,法國人也是這麼想的,不過肯尼迪並不這麼想,他不想讓這兩個過氣霸主,藉着這一次美蘇兩國對抗,來提升自己的威望。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1565章 停戰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戰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1565章 停戰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