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

一旦全面失敗,付出的代價會十分慘重,出於英美特殊關係的考量,英國也要提醒一下美國,做到這一點纔是真正的盟友。

以布爾戰爭爲例子,英國對付一個小小的布爾人都無法取得速生,但最終的結果還是達成了和布爾人的協議,哪怕得到了表面上的體面,英國也失去了震懾其他列強的光環,更何況這一次的美國呢?

把威克叫到辦公室,艾倫威爾遜準備讓威克代替自己闡述英國的看法,沒錯,希臘人又要教羅馬人如何處理問題了。

美國這個新時代的羅馬肯定不會接受,但無上權威可不管美國是否接受,忠言逆耳美國人也要聽着,誰讓你打輸了?

把威克打發去巴黎,艾倫威爾遜則開始進行年初的工作計劃,按照日程他要去一趟國防部,詢問造艦計劃的進度。

半個小時之後,拿着枸杞的無上權威,就坐在國防部常務次長的面前,對美國這一場越南戰爭進行了肆無忌憚的嘲笑。

“這麼一想,說不定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必須讓河內方面保證南越的安全。這樣才能體面離開。”馬金斯聽了之後,也覺得問題不會隨着戰爭結束而結束,說不定纔剛剛開始。

“沒用!”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黎筍可是一個政治強人,他想要統一越南的心決定着越南的未來。

再者說已經有一個南北分治的朝鮮做例子,黎筍肯定不會讓越南也變成這樣,但凡是有一點可能,黎筍都會爲國家統一進行爭取。

這不會因爲其他國家拖後腿就失敗,事實上黎筍一定會倒向蘇聯把這個國家統一的任務完成,誰阻止都沒用。

就算是暫時答應美國,一旦美國撤出大部分軍力,北方還會重新開戰,除非美國把原子彈立在邊境線上。

不過已經捱了這麼多年轟炸,連橙劑都消化了的越南,說不定真敢扛着核威脅繼續打,那樣的話尷尬的就是美國了。

“不過現在我們應該關心的是孟加拉的重建,聽說韓國對派出勞工參與重建持開放立場。”馬金斯轉移話題,他也能看出來艾倫威爾遜興致不高。

“朴正熙是一個很厲害的政治強人。”艾倫威爾遜點頭,“韓國正在用所有的力量,抓住賺錢的機會。這樣的國家在全世界也不多見。”

韓國人是奇葩了一點,但不可否認高層還是有腦袋的,雖然把底層人洗的和白癡一樣,但頂層還明白自己國家的真實情況,沒把虛構出來的歷史當真,上下層隔離不可避免的,就塑造了油管五常在網絡上的精分精神世界。

“東方世界確實有意思,怪不得我們的東方學權威,熱衷於東方問題。”馬金斯哈哈一笑道,“看起來比和平教世界有發展。”

“和平教世界但凡有一點發展的趨勢,就應該直接下場扼殺這種趨勢,我們可不想基督世界被包圍的歷史重演。”艾倫威爾遜輕哼一聲,“以色列是有作用的,只不過處於現實利益出發,英國還是要和阿拉伯世界搞好關係。”

又當又立有什麼奇怪的,這纔是外交的精髓,英國不希望阿拉伯世界發展的好,和現階段維持和阿拉伯世界的友好關係並不矛盾。

誰不喜歡利益更大的一方呢?整個東南亞印度文明的影響都很大,除了越南,在這個事實基礎上,東南亞國家都更加重視和某大國的關係,並且不願意和有聲有色的大國扯上關係,根本原因就是印度太窮,還不如東南亞國家富裕。

美越和談和英國本來不發生關係,但此時的英國輿論卻對此展開了超乎尋常的關心,其意義相當於自己撤退的時候往美軍頭上打照明彈。

在威克前往巴黎冒充導師希臘人的同時,英國輿論正在把越南戰爭的失敗和布爾戰爭的意義相比,英國外交部開始緊急闢謠,表示談判是一種雙贏,絕對不是美國向河內低頭,而且一定會保住南越的安全。

用深信不疑的口吻平息了,或者說假裝平息了這種往美軍頭上打照明彈的討論,英國外交部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表達了對緩和大環境的期待。

對這種期待的具體辦法就是,必須和東歐做生意,東歐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東歐的貿易商機器、設備、運輸工具以及燃料、礦砂和金屬等商品在蘇聯東歐各國的外貿總額及其增長額方面佔的比重最大。

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在進出口中的比重均佔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再加上燃料、礦砂和金屬,那麼,其進出口的比重則要佔一半以上。

鑑於在貿易上的互補性,以及在兩次黃金購買糧食上的合作,加上當前執政的工黨政府,哈羅得威爾遜首相對蘇聯並不排斥種種因素。

英國在緩和戰略上採取了實質性的一步,爲蘇聯提供兩億英鎊的貸款。

貸款是蘇聯東歐國家利用外資的重要形式,也是這些東歐國家獲得外資的主要來源。通過貸款形式獲得的外資,蘇聯一般用於大型的建設項目,包括用於開發東部地區的資源,用於那些決定科學技術進步的部門以及用來加強對現有企業的改建和技術改裝等。

如利用西方國家的貸款,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加快了蘇聯東部地區資源的開發,解決了一些開發工作中的技術難題。

雙方敲定了貸款,蘇聯則提出補償貿易方式,這是源於孟加拉重建上引申而來的貿易方式,蘇聯同英國簽訂補償貿易協定主要集中在下列兩類:一類是用天然氣和石油換取鋼管和設備,另外一項則是用產品換設備。

一月底巴黎,美國連同河內方面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

爲保證協定的執行,根據參加巴黎和談各方建議,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匈牙利、印尼、波蘭、加拿大、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和越南共和國從二月起在巴黎召開關於越南問題的國際會議。

同一天,英國和蘇聯公佈了關係經貿領域發展的共識。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墨跡未乾,美國就找上門問英國是不是要投共?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和美國方面進行了一次深談,以當前的局勢,自由世界不得不讓對手暫時放下敵意,這樣才能迎來調整的時間。

闡述了緩和是當前的大勢所趨,外交大臣帕特里克馬上倒打一耙,詢問美國是不是已經事實上接受了和蘇聯二分天下,如果真的要東西二帝,那對歐洲國家來說是一場天翻地覆的震動,可能會有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國家,升起投蘇的念頭。

國務卿威廉·皮爾斯·羅傑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些意志不堅定的國家可能會升起投蘇的念頭?現在就英國看起來不可靠。纔剛剛簽訂了蘇聯的經貿發展協議。

“他這個國務卿是徒有虛名的,在外交工作上就是一個橡皮圖章,被基辛格排除在覈心圈之外。”在得知了美國方面的不滿之後,艾倫威爾遜專門來找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指出了羅傑斯的尷尬處境,“連尼克松訪華這麼大的事,都是基辛格在發揮作用。我看他遲早會辭職,不會繼續做這個有名無實的國務卿。”

“當然,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係,我們會給國務卿足夠的禮遇,詳細的闡述緩和戰略的意義,至於他是否接受,倒也不是很重要。”

你美國都能輸越南了,難道英國還不爲了歐洲的安全虛與委蛇麼?這都是爲了大局着想,還不是因爲美國沒打贏,不然英國用得着這樣?

“不過羅傑斯確實抱怨了,英國應該在戰爭當中給予美國更多的支持,從孟加拉的事上,華盛頓認爲英國做的還不夠多。”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嘆了一口氣,轉達了美國對英國的不滿。

“那不是多了一具屍體?美國一個國家輸了,總好過兩個國家一起輸。”艾倫威爾遜一副我大英不吃這套的口吻道,“尊敬的大臣,避免在一些明顯沒有價值的地方使用武力,一直是英國在外交領域上的傑出體現,我們不是美國,總是去打無謂的戰爭。”

艾倫威爾遜讓外交大臣相信,緩和戰略是對的,使用一些貨幣上的政策促進緩和,並不是不可以接受。再說了,美國不也是在糧食上給了蘇聯優厚的貸款?有什麼資格現在過來指責英國?

哦,就算是制裁,也是歐洲必須緊守底線,美國就可以展現靈活的制裁態度是吧?成本英國負擔,賺錢美國來?

“首相也是這麼說的,我們當然不能同意。”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堅定的回答道,心說內閣秘書長的看法和首相這麼一致?

那當然,因爲在見外交大臣之前,艾倫威爾遜不是首選去和首相進行商量麼?不然哪有這一次的經貿協議。

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1665章 首相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
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沒資格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1665章 首相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