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

除了火力之外,艾倫威爾遜不覺得前衛號有什麼問題,這一艘戰列艦是英國最後一級戰列艦,各項指標都是頂尖的。小小的火力問題,在當前的年代已經是最不重要的選項了。又不是和美國開戰,震懾一下第三世界國家已經足夠。

肉眼可見的未來,不會有戰列艦再出現,這一艘大炮鉅艦時代的餘暉,能夠有機會落在艾倫威爾遜手中,當然值得高興。

本來,前衛號的退役,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以戰列艦爲核心的皇家海軍爲英國打出了四百年的海權,風帆戰列艦見證了日不落帝國的崛起,“前衛”號見證了這個帝國的沒落。

當“前衛”號的炮管被割斷、桅杆被推倒,就標誌着英國將緊握四個世紀的海權交給了新興的美國。儘管算不上盡善盡美,但是“前衛”號還是爲宏大綿延的英國戰列艦發展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可現在海軍部在想辦法保全皇家海軍的規模,說明英國還沒有放棄海權,哪怕當前美國海軍的規模已經凌駕於皇家海軍之上。

至於戰列艦是否還跟得上時代,艾倫威爾遜覺得沒問題,這個世界上並不僅僅是美國蘇聯,還有一大批不怎麼強大的國家,等着前衛號發揮餘熱呢。

“還有一件事,遠東聯合作戰司令部的司令可能要換人了。比爾頓中將可能要進入北約。”帕梅拉蒙巴頓緊接着又提及了一件事,這件事對馬來亞殖民地而言更加重要。

“這樣?”艾倫威爾遜說驚訝倒也不是特別驚訝,比爾頓中將在他上任之前就是駐軍司令,這麼長時間調換一下位置,也是在正常不過,“繼任者是誰?”

要是一屁股坐在馬來亞再也不動,這不是說明比爾頓中將做冷板凳了麼?

“斯康斯中將,大衛·斯卡斯。”帕梅拉蒙巴頓知道丈夫感興趣,立刻如數家珍的道。

艾倫威爾遜一怔,不確定的道,“斯利姆元帥的部下,英印軍團的師長?”

帕梅拉蒙巴頓點頭,“這也經過斯利姆元帥的認可,斯康斯中將在亞洲服役過,對當地的情況有些瞭解,在新加坡受降的時候,也去過馬來亞。”

“那真是不錯。”艾倫威爾遜感嘆,既然曾經在英印軍團服役過,說明是岳父曾經的部下,配合起來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前任駐軍司令比爾頓,也算是高升了,放回歐洲進入駐德英軍,成爲北約的一部分。對他來說也是好事。

“軍方也認識到了馬來亞殖民地的重要性,畢竟你雖然從來不覺得危險。但威脅是客觀存在的。”帕梅拉蒙巴頓隱晦的表示,軍方對馬來亞殖民地的擔心。

艾倫威爾遜沒什麼好說的,他能明白軍方所謂的擔心,擔心的到底是誰。竹幕嘛!

他雖然是不擔心,覺得倫敦是小題大做,但這麼安排他也不會反對。

前衛號一旦加入太平洋艦隊,整個太平洋艦隊的氣質,完全就是一副上個時代的樣子,八艘戰列艦爲核心的太平洋艦隊,要不是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已經在戰後被拆解,那太平洋艦隊會更加有意思。

在看看蘇伊士運河以西的艦隊,以重型航空母艦爲核心,很難想象兩者同屬於一個國家的海軍。

這就好像現代的英國一樣,處在同樣的矛盾當中,在經濟上戰後的英國在艾德禮內閣的領導下,開啓了療傷之旅,但明顯還是不如美國的成績更加亮眼。

英國雖然頂住了美國的金元攻勢,可其他歐洲國家沒有頂住。

馬歇爾計劃的威力還是相當大的,讓美國經濟在戰後仍然突飛猛進,而艾森豪威爾上臺之後,美國又開始了大基建,現在整個國家真的是處在欣欣向榮當中。

在金融方面,最早建立金融市場並長期扮演世界金融中心角色的英國,在這方面更配得上“人才濟濟”,而近百年來經濟取得長足進步並且逐步取代英國在世界金融界地位的美國同樣擁有大批優秀人才。

這也就難怪,一些聲音認爲,英國在美國面前,就如同是希臘和羅馬的關係。即將不可避免的讓出,長期以來的世界霸主地位。

艾倫威爾遜也知道,憑藉英國現在的情況,想要重新把美國踩在腳下只有上帝能辦到。

他現在求的只不過是獨立自主。說起來有些可笑,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的目標竟然是獨立自主都要加倍努力才能達成。

至少比起當前的法國而言,不是還看得過去麼?阿爾及利亞戰爭現在已經不是小打小鬧,才過了幾個月的時間,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駐軍又提高了一倍,達到了四十萬人。

巴黎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鎮壓殖民地法國政府絕對是認真的。

根據游擊戰既分散又隱蔽的特點,法軍確定了“重點圍剿,機動搜索,空降突擊”的戰術。

同時,針對民族解放軍裝器裝備主要來自境外的情況,加強了對邊境封鎖,先後在阿爾及利亞同摩洛哥、突尼斯邊境以及阿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多條陸、海封鎖線,配置重兵把守,並派出摩托部隊和飛機日夜巡邏。

出於整個非洲的安全考慮,英國也開始在暗中幫忙,地中海艦隊在一定程度上,肩負着從海上截斷其他國家對阿爾及利亞援助的任務。

雖然表面上和英國無關,但其實英國對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鎮壓異常關注。

而反過來,法國對北非的關注,也源於英美在世界大戰期間進入北非,導致法國在北非第一次見到了其他國家的力量。英國還好說,但美國的角色讓法國十分警惕。

法國壟斷資本的活動地區在縮小,但另一方面,法國的資本愈來愈集中,便更需要出路。

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法國政府要竭力維持並鞏固其在各地的殖民統治,並積極進行“開發”。特別是富饒的北非的三個殖民地——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越發被看成爲它的命根子。

現在阿爾及利亞發現了石油之後,法國更加不能放棄了,比起英國在波斯灣的影響力,以及發現了北海石油的消息傳來,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石油資源變得更加渴望。

法國的土地在歐洲雖然是農業基礎條件最好的土地,但上面的資源卻並不多。和德國拼了命爭奪阿爾薩斯和洛林,也是因爲這個原因。

現代社會石油資源越發的重要,法國在波斯灣本來就沒什麼影響力,現在自然不能放手。

“也許我們發現的石油,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阿爾及利亞人的苦難。”艾倫威爾遜談及這件事的時候,和妻子開着玩笑。

“那沒有辦法。”帕梅拉蒙巴頓不以爲意,反正她的錢是到手了,剩下的事情法國人說的算。

艾倫威爾遜笑容滿面,他覺得馬來亞的石油資源應該提上日程了。這樣更加加重馬來亞殖民地在倫敦眼中的重要性。

比起在北海幾年的地毯式搜索,馬來亞的石油資源應該不難找,繞着文萊附近搜索就行了,範圍比在北海盲人摸象要容易的多。

不過到也不着急,馬來亞的軍事力量還要加強一些,至少要等到前衛號到了再說。

至於什麼時候回去,反正這幾天不行,艾倫威爾遜還要做幾天好父親,他就發現了女兒現在對他有些陌生,這可不是好事。

帕梅拉蒙巴頓現在有一個問題,和安娜的問題類似,那就是關於二胎計劃的討論。

“有的時候魅力太大也沒辦法,優秀的基因被人惦記!”艾倫威爾遜頗爲自戀的道。

一隻手準確的抓住了男人的耳朵,帕梅拉蒙巴頓帶着冷淡的笑容,“我倒是想要聽聽,到底有多少人惦記你的優秀基因。”

“我說的是你,親愛的。”順着妻子的手,艾倫威爾遜絲毫不慌,直接吻在了妻子的紅脣上,而他的手輕車熟路的放在了該放的地方。帕梅拉蒙巴頓是一個很講衛生的女人,就很光滑!

此情此景,帝國專員很想要發聲高歌,“騎上我心愛的大洋馬……”

有時候不是艾倫威爾遜對美色沒有抵抗力,而是羣衆當中有壞人,總朝着他的軟肋進攻,想要腐蝕優秀官員的人當中,甚至有當朝公主。

艾倫威爾遜其實有很多想要要推行,只不過他現在的位置是在殖民地,如果有一天他能夠回到白廳的話,這些想法才能實現。畢竟兩翼齊飛的內容還可以更加的豐富。

珀斯發過來了一封電報,帕梅拉蒙巴頓馬上和自己的丈夫分享,“我的勘探隊,在澳大利亞發現了大型鈾礦。”

“這對國家很重要,如果澳大利亞政府還不知情的話,先封鎖消息詢問一下內閣的看法。”艾倫威爾遜暗歎,世界第一大鈾礦被發現了,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完全是老天賞飯吃,只不過和法國相反的配置,農業條件是真的差。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611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1689章 搞定蘇聯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611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頓的催婚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切香腸戰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1689章 搞定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