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同仁書院

鳥語花香,小花園內瀰漫着濃郁的香氣。鄧子軒漫步在小花園內,心情十分愉悅。眼下同仁書院已經形成規模,這裡不僅僅是交流各種思想的場所,同時也漸漸的萌發出新的思cho。今年又招收了十幾個書生,並使同仁書院的書生數量達到50多人。

這幾年從同仁書院走出了幾十個秀才,其中除了鄺佳志、李桐外,另有5人在鄧子軒的斡旋下,擔任一方縣令,有三人高中進士。因此同仁書院有了小小的名氣,鄧子軒告誡趙久明和裴宣,從今年開始,同人書院正式採用嚴格的考覈,書生方能進入書院學習。聽說今年招收的書生素質很高,因此鄧子軒便迫不及待想見見他們。

眼下同仁書院不僅思想活躍,而且還教授現代科學知識,有幾名洋教師在書院內擔任講師,專門教授數學和格物。如此這般,在大清朝絕對是首屈一指,沒有第2家書院與之相比。在這裡可以探討任何問題,沒有人干涉你。可以說書生一旦進入這裡,其不一樣的氛圍便再也不想離開。

前面涼亭傳來幾名書生的辯論聲,吸引了鄧子軒。信步走近悄悄的聆聽,各位,大清國若想圖強,唯有走變法之路,否則只能是一潭死水沒有出路。我們的東鄰ri本現在正在進行明治維新,採用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最可行的一個辦法。一名師書生侃侃而談。

君主立憲?變法?鄧子軒聞聽微微有些吃驚。他觀察發言的書生,年齡大約有十七八歲,臉頰有些肖廋,而且眉清目秀。劉弟說的有道理,鄧先生的書我拜讀後,同樣大徹大悟,沒有想到鄧先生高論如此深邃、博大。如果大清朝不實施變革,總有一天要亡國滅種!又一位侃侃而談的書生年齡有二十七八歲,表情顯得很穩重。

君主立憲內閣制,想法不錯可是朝廷是不會妥協的。因此我更喜歡鄧先生書中介紹的共和制,只有採用暴力的手段砸碎一箇舊世界,才能創造新世界。林兄、劉弟,你們二人溫和的變革似乎一廂情願、不切實際。一名方臉的書生持反對意見。

我贊成李兄的想法,鄧先生介紹的法蘭西的巴黎公社,也許是未來最理想的社會模式,但是前提必須採用暴力手段,推翻舊有的體制,建立一個暫新的社會。採用暴力,真正受到傷害的是黎民百姓。而溫和的變革更能彰顯理xing。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吏,至高無上的皇帝,是不會與你談什麼理xing!洋人的東西未必就是適合我們,現在的洋務運動,無非是一種洋爲中用,中學爲主,也許隨着現代思cho的洗禮,我們或許能找到更好的辦法······。

鄧子軒感覺他們的思想有些過激了,這種苗頭任其發展或許會引來禍端,必須敲打他們一番。仔細觀察,發現他們都面生,想必是今年招來的書生。鄧子軒輕輕咳嗦了一聲走了出來。見四位書生的jing惕的望着自己道:對不起打擾各位了,敝人叫鄧子軒。

四人聞聽立馬jing神大振。弟子叫劉光第,是今年新來的書生。先生的大作震耳yu聾,弟子頂禮膜拜!學生林旭,今見鄧先生氣宇軒昂,拜讀其大作果然名不虛傳。弟子李默然,拜見鄧先生,先生的思想,令學生幡然醒悟,先生的高風亮節令人欽佩。弟子張士昭,拜見鄧先生。弟子到此月餘,初步領會先生的思想,才知道什麼叫做憂國憂民!這都是哪跟哪?難道自己介紹西洋各國的政治體制,居然讓他們產生如此想法。

鄧子軒審視劉光第、林旭心裡暗暗吃驚,這二位不是赫赫有名的戊戌變法六君子其中的兩位嗎?看樣子自己的到來,這些人的生活軌跡都將發生重大變化。正可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也許這就是一種規律吧!看樣子你們都是有遠大志向之人!都有自己的duli見解,方纔聽到你們發言,我感覺很欣慰。鄧子軒笑道。

感謝先生賞識,是你的書讓我們受到啓發!林旭道。鄧子軒話鋒一轉道:不過你們談論時政爲時過早,這是非常幼稚的。你們現在的任務是潛心學習現代科學知識,你們要思考的是洋人爲什麼遙遙領先於我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請先生訓導!四人一口同聲。同仁書院的宗旨是,順應時代cho流,不拘泥於刻板和守舊,提倡ziyou之風。但是你們在這裡首先要做到jing通現代科學知識,眼下西洋各國已經進入蒸汽時代,現代工業的浪cho必然會產生深刻的社會變革,因此你們要做好準備迎接這種變革,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不能到外面去鼓譟明白嗎?

四位書生點點頭,鄧子軒接道:有強烈的願望是好事,我希望你們少說多做。也許未來有一天需要你們挺身而出,到那時候才能真正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古人云,修齊治平,第一點就是修身,也意味着你們的道德觀念的沉澱。ri後若想一展抱負,必須把傳統的和現代的東西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方能事半功倍。你們要仔細的揣摩我的話。

這功夫趙久明和裴宣匆匆而來,四位書生見校長、副校長來了便匆忙告辭。鄧先生!聽說你去廣州了,這麼快就回來了!鄧先生,你來也不通報一聲,讓我們好狼狽!二人見禮。聽說今年招收的書生素質不錯,因此來看看。方纔見你們忙故沒有打擾。

趙久明笑道:鄧先生,今年招收了10名書生,個個都是頂呱呱。李彤也笑道:鄧先生,由於同人書院名氣越來越大,因此前來報考的書生素質越來越好,另外我們嚴格把關,不合格的一律不要。現在共有55名書生在此學習。

洋教習怎麼樣?鄧子軒問。趙久明答:洋教習表現不錯,他們都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方纔我和新來的書生簡單的溝通了一下,他們的素質的確很高,思想也很活躍。可是你們要嚴加註意,肆意妄加評論朝政非常危險,要知道言論會招來災禍。ziyou討論學術可以無拘無素,但是發表敏感話題要有度。我希望ri後同仁書院走出去的才子,既要讓他們具備傳統觀念,又要具備現代思cho,這是我們同仁書院的辦學宗旨。我們要培養現代人才,而不是一批造反勇士明白嗎?

是的鄧先生,怪我疏忽!趙久明自責。鄧先生說的在理,社會變革不在一朝一夕,或許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方能奏效,我們確實有些co之過急。裴宣附和。你們要記住,我們同仁書院培養的是未來具有新思cho的官員體系,而不是衝殺的莽漢,這一點尤爲重要。

諳熟歷史知識的鄧子軒心裡非常清楚,打造同仁書院,是爲打下江山後坐江山而量身定做。ri後讓武將擔任治理一方的官員不可取,因此培養現代文官體系是他的另一項舉措,這項舉措將關係到未來帝國迅速安定,迅速走向繁榮的不可缺少的重大決策。何爲武將安邦、文官治國,這是歷史反覆論證的結果。

說這話他們走進辦公室,裴宣親自給鄧子軒漆上茶水道:鄧先生,目前我們同仁黨員已經發展到115人,每個人都經過嚴格的審查,絕大多數都是貧寒子弟。鄧子軒接過花名冊簡單翻看了幾眼道:同仁黨的宗旨是科學救國,洋爲中用、中學爲主,這一點要列入重點。尤其是這一點迎合洋務派的口味,一定要把握好。

鄧先生,你撰寫的教材,我們認真拜讀、仔細領會,按照你的謀劃不會出現差錯的。裴宣道。鄧先生,現在ziyou空氣非常濃厚,如果現在打壓是否不妥,這樣會挫傷書生的積極xing,趙久明有些擔心。鄧子軒沉吟一下道:我看這樣,既然書生們jing力過剩,你們可以半一個刊物,我看就叫自然物語。鄧先生,多長時間爲一期,內容是什麼?裴宣問道。

鄧子軒隨口而道:半月爲一期,內容不要涉及到朝廷、朝政。主要介紹西洋各國的風土人情以及現代工業發展情況。另外普及自然科學知識,儘量做到通俗易懂、短小jing悍。爲了讓大多數人一看就懂,在文言文的基礎上註解,每個標題都要註解成白話文,讓那些老古董和守舊派挑不出毛病,今後我們的文章一定要跳出八股文的框框,向白話文過度。

鄧先生可謂是深謀遠慮,此舉妙不可言,讓市井俗子都能看懂,影響力肯定非凡!趙久明興奮異常。不錯!這樣普及自然科學知識更有效,可以趁機打破洋人的神話,增強黎民百姓的自信一舉兩得!裴宣分析的更透徹。

這功夫一名講師進來告知,書生們已經集合完畢,請鄧先生演講。當初首批進入書院的書生,有幾個人死心塌地留了下來,現在他們都擔任講師。也許形成慣例,每次鄧子軒來書院視察,都要和書生們溝通一番。鄧子軒淵博的知識和獨到的見解,早已經讓書生們神魂顛倒。

走進教室,書生們站起來見禮。鄧子軒道:大家坐下,不要拘謹。今年我們又招收了10名書生,我們又增加了新鮮血液。現在同仁書院越辦越好,校長趙久明先生、裴宣先生功不可沒。很多書生慕名而來,說明同仁書院的成功和吸引力。

今天我要主將科學知識!知識是什麼?知識就是力量,而科學知識是給力量插上翅膀,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爲什麼要讓你們掌握自然科學知識,目的就是,將來在座的各位有可能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你們具備了自然科學知識,就能更好的爲黎民百姓謀福祉,就能如魚得水治理一方,就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

當天晚上,幾位新來的書生情緒依然激動。我的啓蒙先生jing通曆史,知識淵博。可是與鄧先生比起來差遠了。別看鄧先生與我的年齡相仿,可是他的遠見卓識遠在我的先生之上。遺憾呀!我要早來幾年就好了。不過現在也不晚,真可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林旭感慨。

今天聆聽鄧先生的教誨,真可謂如雷貫耳。鄧先生不是尋常人也,他的學識擔任禮部尚書都綽綽有餘。劉光第也忍不住唏噓。李默然道:鄧先生大才,通曉古今不說,而且見解深刻、入木三分一針見血,讓人豁然開朗。我感覺慶幸,能作爲鄧先生的弟子,此生無憾。各位仁兄,讓我們共同努力,不要辜負鄧先生的殷切希望。黑暗中,四個人的手握在一起,心裡默默起誓。

半個月後,鄧子軒收到了同仁書院第一期自然物語。

第160章 海上霸主第9章 襲擊第100章 南國麗人2第83章 京城軼事第17章 馬江之戰第83章 京城軼事第25章 西征4第39章 內外形勢第76章 大軍雲集東京灣3第49章 蠻荒之地第21章 心思139章 防禦作戰之敵後浴血第7章 關島海戰2第84章 不是神話2第108章 惡戰第37章 聯姻147章 七月的京城4第113章 團聚第55章 中原決戰之蛟龍過江155章 戰火紛飛的夏季3第82章 空中魔鬼3第94章 鏖戰襄樊第93章 大典前夕3179章 鞏固後方1第14章 遭遇風暴第60章 魂撒蘇里150章 漫長的白晝4第202章 鹽湖城戰役之切斷退路第38章 搞定第39章 代價第80章 寶島迴歸4第91章 圍剿矮寇第55章 禁菸解足115章 登陸第3日第121章 登陸第4日2第56章 中原決戰之蛟龍過江2195章 蛛絲馬跡第75章 有驚無險189章 進攻前的準備第54章 武漢鋼廠2第9章 目標第63章 久攻不下第120章 登陸第4日229章 塵埃落定第156章 秘密登陸第16章 有喜便有憂第23章 出訪第202章 鹽湖城戰役之切斷退路第5章 鏖戰第44章 殘酷的選拔第54章 中原決戰之中心開花3169章 戰局鉅變第230章 將軍罹難第15章 要害第130章 南洋航線第60章 中原決戰之血戰桐柏4第20章 德國使節2第157章 戰火紛飛的夏季5162章 上岸猛虎第49章 北上遇險第36章 暈乎第42章 審時度勢第89章 逍遙紫禁城第1章 帷幄羊城第80章 上海新顏第159章 劍指墨西哥第96章 帶着老婆回家第2章 海南島整軍第78章 魚雷艇第5章 帝國艦隊遠征第41章 舉賢不避親第120章 海軍作戰會議第105海上血戰3第25章 西征4第157章 戰火紛飛的夏季5第24章 求之不得第26章 波斯灣寶藏第30章 過年第19章 受命第65章 不容易第50章 春節話語第48章 掌控第11章 對攻第8章 陳兵新幾內亞第45章 長江艦隊第25章 浮出水面第71章 博愛醫院第66章 震盪第63章 滑稽的京城防禦戰第121章 登陸第4日2第36章 馳騁大西南第110章 秋風掃落葉的空戰2184章 肢解163章 組合拳第7章 穩定大西北第22章 西征第74章 大軍雲集東京灣第4章 生死阻擊第45章 魔鬼訓練第213章 北上
第160章 海上霸主第9章 襲擊第100章 南國麗人2第83章 京城軼事第17章 馬江之戰第83章 京城軼事第25章 西征4第39章 內外形勢第76章 大軍雲集東京灣3第49章 蠻荒之地第21章 心思139章 防禦作戰之敵後浴血第7章 關島海戰2第84章 不是神話2第108章 惡戰第37章 聯姻147章 七月的京城4第113章 團聚第55章 中原決戰之蛟龍過江155章 戰火紛飛的夏季3第82章 空中魔鬼3第94章 鏖戰襄樊第93章 大典前夕3179章 鞏固後方1第14章 遭遇風暴第60章 魂撒蘇里150章 漫長的白晝4第202章 鹽湖城戰役之切斷退路第38章 搞定第39章 代價第80章 寶島迴歸4第91章 圍剿矮寇第55章 禁菸解足115章 登陸第3日第121章 登陸第4日2第56章 中原決戰之蛟龍過江2195章 蛛絲馬跡第75章 有驚無險189章 進攻前的準備第54章 武漢鋼廠2第9章 目標第63章 久攻不下第120章 登陸第4日229章 塵埃落定第156章 秘密登陸第16章 有喜便有憂第23章 出訪第202章 鹽湖城戰役之切斷退路第5章 鏖戰第44章 殘酷的選拔第54章 中原決戰之中心開花3169章 戰局鉅變第230章 將軍罹難第15章 要害第130章 南洋航線第60章 中原決戰之血戰桐柏4第20章 德國使節2第157章 戰火紛飛的夏季5162章 上岸猛虎第49章 北上遇險第36章 暈乎第42章 審時度勢第89章 逍遙紫禁城第1章 帷幄羊城第80章 上海新顏第159章 劍指墨西哥第96章 帶着老婆回家第2章 海南島整軍第78章 魚雷艇第5章 帝國艦隊遠征第41章 舉賢不避親第120章 海軍作戰會議第105海上血戰3第25章 西征4第157章 戰火紛飛的夏季5第24章 求之不得第26章 波斯灣寶藏第30章 過年第19章 受命第65章 不容易第50章 春節話語第48章 掌控第11章 對攻第8章 陳兵新幾內亞第45章 長江艦隊第25章 浮出水面第71章 博愛醫院第66章 震盪第63章 滑稽的京城防禦戰第121章 登陸第4日2第36章 馳騁大西南第110章 秋風掃落葉的空戰2184章 肢解163章 組合拳第7章 穩定大西北第22章 西征第74章 大軍雲集東京灣第4章 生死阻擊第45章 魔鬼訓練第213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