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

曹丕再怎麼與大族妥協,也不會把兵權下方,允許大族擁兵的。處理政務多年的曹丕,太清楚只要自己開了一個小口,下面就能執行成大的溝壑,最後甚至變成大的江河,變成不可控制的局面。

原則雖然很是明確,但大族畢竟死傷了人,羣情洶洶,來勢兇猛,曹丕着實需要打起精神應對。

爲了安撫衆大族,曹丕將鄴城負責城防的將軍、校尉換了個遍,也加強了巡邏。另外,曹丕還在朝堂之上,兩次提及鄴城治安問題,要求下面的官員切實加以改善。

除了採取措施,曹丕也想到了大族使苦肉計的可能。對此,曹丕召集大族代表,很明確的告訴他們,擁兵的口子不可能放。沒有任何一個朝廷,會允許下面的臣民擁有私兵。想要擁有私家武裝,等同於造反。

對待這些大族,曹丕不能一味用之以威,訓誡之後,曹丕答應,對鄴城的這些功高勞苦的大族,朝廷會專門派中軍保護他們的宅邸安全。

大族知道曹丕不可能放口讓他們擁兵,他們提出擁兵,也不過是漫天要價。現在曹丕給他們落地還錢,他們自然還要討價還價一番。這回,大族亮出了他們的真正意圖:要求他們的子弟進入軍隊系統,不能只當文官。

經過有一番桌前博弈,最終,曹丕答應了大族們的這一要求,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無論官職大小,大族子弟進入軍隊,一律得經過曹丕的親自批准。

大族目的達到,歡天喜地的拿出一份早就備好的名單交給曹丕,讓曹丕當場審批。曹丕接過名單一看,司馬懿的名字赫然在其中。

司馬懿本人並不在場,曹丕便說道:“仲達不願接觸兵權,自己申請從事文職。你們強邀其入伍,不妥吧?”

馬上有人站出來解釋道:“司馬仲達精通兵法,謀略深沉,是難得的大將之才,屈居文職,不但是司馬懿的損失,更是朝廷的損失。”

此人話音剛落,又有人站出來說道:“烈馬人人畏懼,但只要配上繮繩、馬鞍,高明的騎手照樣能夠馴服,並使之成爲天下名馬。司馬懿就是一匹烈馬,需要高明的騎手發掘他的才能,爲國效力。”

“司馬懿文韜武略,世所罕有,唯雄才大略之主方能御之。皇上志在四方,胸懷天下,司馬之才,正合爲主驅馳。”

……

衆大族如此嘰裡呱啦一頓或明或暗的吹捧,曹丕心裡也有些活動:只要不讓司馬懿單獨帶兵,諒他也玩不出多大花樣。

再說,司馬懿表現一向低調,自己身爲九五之尊,卻顧忌一普通臣民,傳將出去,必將成爲史書上的笑話。

於是,曹丕便提硃筆簽字、用印。於是,隨大流,司馬懿便成爲了中軍一普通軍中主簿。

要司馬懿從軍中主簿慢慢往上爬,西域墨門那幫人可等不及。他們需要規劃出一條司馬懿晉升的坦途大道。

司馬懿缺的就是軍功,要積累軍功,當然不能在中原撈取。中原形勢複雜,牽一髮動全身不說,萬一讓曹氏顧忌司馬懿的能力,那就得不償失。最好的撈取軍功的途徑,便是走曹彰的老路,對一衆外族下手。

司馬懿也覺得,自己留在鄴城,處處受監視,處處受排擠,鬱郁不得志,他也想離開鄴城這個是非地,到一處沒有過多掣肘,可以全力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哪怕偏遠荒僻之地也不在乎。

但要往外調動,需要曹休的點頭。司馬懿身份特殊,他的調動,除了曹休,沒有曹丕的硃筆籤批,是不可能成行的。西域墨門實力雖大,朝堂之上卻沒有多少影響力。對此,西域墨門就有些有力使不出來。

恰恰這時,孫劉交惡,孫權求和納貢的使者來到了鄴城。這讓司馬懿抓住了機會。按說司馬懿的官位,根本不可能到曹丕面前,陳說自己的觀點。但司馬懿身爲河間大族中人,可以以河間大族人的身份,與曹丕見面,陳說厲害。

於是,司馬懿鼓動大族,邀請曹丕出來,就當今時勢向曹丕進言。這回,司馬懿沒有像往常那樣惜言如金,而是鋒芒畢露,侃侃而談。

司馬懿的觀點很明確,就是要藉助此次孫劉交惡,朝廷主動出擊,撿漁翁之利。司馬懿可不是簡單表達一下觀點那麼簡單,他可是拿出了一整套的應對計劃,包括如何調兵遣將,地方如何配合等等。

先不說司馬懿說的是對是錯,是好是壞,他的這個傾向,在曹丕看來就非常危險。如何利用孫劉的矛盾謀利是朝廷的事情,司馬懿不過一區區主簿,有什麼資格在自己面前說三道四。司馬懿如此激進,莫不是想要趁機在軍中伸張自己的權力嗎?

鑑於此,曹丕當然不會同意司馬懿的主張,司馬懿便不依不饒,堅稱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錯過,勢必造成千古遺恨。

曹丕不禁在心中大罵:瞎子都能看出來,這是個好機會,但朝廷辦事自有朝廷的輕重緩急。相比這件事,曹丕此時還有一件更爲棘手的事情要辦理,那就是朝中蠢蠢欲動的反對自己的力量,隱隱有合力的趨勢。

曹丕對此是敏感的,他當然不會忘記,遠在襄陽還有曹彰和曹植,自己雖然成功坐上了皇位,在天下人眼中,自己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在曹氏內部,他首先就管不到曹彰和曹植。而曹彰和曹植卻可以聯手對他的皇位造成威脅。相比於這個,在曹丕這裡,任何事情都要靠邊站。

但這事不明擺在明面上講,既然此事不能說,曹丕在與司馬懿的辯論中就有些落於下風。曹丕初掌大權,對自己的權威很是看重,當然不能容忍司馬懿這種當面頂撞自己的行爲,曹丕勃然大怒,當面呵斥司馬懿。誰知司馬懿並沒有被曹丕的氣勢所嚇倒,反而像受了委屈的婦人,癱坐在地上就開始大哭,邊哭邊數落曹操選繼承人看走眼,數落曹丕昏庸,不聽逆耳之言,數落曹丕忘本,忘了當初大族如何支持他上位等等。

曹丕彷彿頭一次認識司馬懿,怔在那裡半天沒說話。還是其他人,見曹丕臉色越來越難看,便使眼色讓衛士把司馬懿架了出去。

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38章 錯綜複雜第323章 真正的虎豹騎第735章 黃順的想法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390章 言語初交鋒第1118章 曹真第19章 抵達江陵第880章 馬超第1128章 各抒己見第672章 見面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888章 山窮水盡第659章 盜竊第469章 穆府刺客第666章 反戈一擊第923章 老將的遺憾第9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713章 內侍的謀劃第884章 江陵失陷第739章 計議定第715章 西域墨門第888章 山窮水盡第1144章 大戰將起第25章 曹操背鍋第624章 談合作第356章 江東動態(上)第1195章 第二方案第908章 江夏自立?第269章 進展順利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94章 襄陽分舵第562章 效忠第337章 委屈(上)第1024章 出發第1153章 陰謀第154章 華容道犒軍第641章 諸葛恪第464章 補強劉備(下)第770章 意外之喜第1240章 龐尚支招第821章 論自立第1095章 意外之喜第334章 曹仁難纏第364章 癡情漢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859章 思路第183章 呼延人第756章 戰況慘烈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1018章 動作連連第929章 果決的孫權第235章 偷襲得手第107章 馬謖力挽狂瀾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545章 全力獻殷勤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1269章 協商第873章 許府佈置第127章 以退爲進第308章 殺人放火第782章 趕赴涼州城第310章 要回家了第40章 比武第714章 曹氏世子第131章 孫權滅火第1236章 丐幫實力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223章 懦弱公子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564章 摸底丁奉第1028章 名將對決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370章 籌謀第111章 劉備獲勝第356章 江東動態(上)第802章 兩利第273章 遠征準備第201章 曹珊的美人計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534章 國太指婚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358章 密議(上)第1246章 江東的短板第21章 暗算第626章 曹操的遠見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734章 許蒙的謀略第540章 尷尬第1213章 結黨營私案第687章 皇宮的鬥爭第899章 養家的壓力第445章 拾人牙慧第601章 借荊州第233章 瞄準扶余
第649章 曹操的行動第38章 錯綜複雜第323章 真正的虎豹騎第735章 黃順的想法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390章 言語初交鋒第1118章 曹真第19章 抵達江陵第880章 馬超第1128章 各抒己見第672章 見面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888章 山窮水盡第659章 盜竊第469章 穆府刺客第666章 反戈一擊第923章 老將的遺憾第9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713章 內侍的謀劃第884章 江陵失陷第739章 計議定第715章 西域墨門第888章 山窮水盡第1144章 大戰將起第25章 曹操背鍋第624章 談合作第356章 江東動態(上)第1195章 第二方案第908章 江夏自立?第269章 進展順利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94章 襄陽分舵第562章 效忠第337章 委屈(上)第1024章 出發第1153章 陰謀第154章 華容道犒軍第641章 諸葛恪第464章 補強劉備(下)第770章 意外之喜第1240章 龐尚支招第821章 論自立第1095章 意外之喜第334章 曹仁難纏第364章 癡情漢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859章 思路第183章 呼延人第756章 戰況慘烈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1018章 動作連連第929章 果決的孫權第235章 偷襲得手第107章 馬謖力挽狂瀾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545章 全力獻殷勤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1269章 協商第873章 許府佈置第127章 以退爲進第308章 殺人放火第782章 趕赴涼州城第310章 要回家了第40章 比武第714章 曹氏世子第131章 孫權滅火第1236章 丐幫實力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223章 懦弱公子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564章 摸底丁奉第1028章 名將對決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370章 籌謀第111章 劉備獲勝第356章 江東動態(上)第802章 兩利第273章 遠征準備第201章 曹珊的美人計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534章 國太指婚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358章 密議(上)第1246章 江東的短板第21章 暗算第626章 曹操的遠見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734章 許蒙的謀略第540章 尷尬第1213章 結黨營私案第687章 皇宮的鬥爭第899章 養家的壓力第445章 拾人牙慧第601章 借荊州第233章 瞄準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