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國企

“實際上,精鑄廠的問題,同時也是繡城、乃至中國絕大多數地方國企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只是‘工廠’,而不是企業。”

周碩看了看周圍,乾脆在馬路牙子上坐了下來。而何夕和趙培德兩個人,就好像聽課的小學生似的,自然而然、全神貫注的蹲在了他的對面。

“工廠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自然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則,出現普遍的經營困難也就不足爲奇了。你們看,南方好多鄉鎮企業都能賺錢、都能發展壯大,那難道我們東北這些企業差什麼嗎?”

“不,要我說都是中國人,一張嘴一雙眼。爲啥人家就能賺到錢,我們的國企就要成批的倒閉、破產?不是人的問題,那就是體制的問題。現代企業不是把產品生產出來就行的,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爲主的經濟,產品想變成商品,這就需要一個過程。而我們的國企,恰恰是缺少了這個過程。競爭力比不過那些小企業,並不是我們的產品不行,而是我們的商品不行。”

周碩探尋的看着對面的兩人,見他們低頭深思起來,點頭說道。

“他們是技術比我們好,還是工人素質比我們高?都不是,要我說,差就差在兩點上。一是私企沒有沉重的包袱,南方的私人企業沒有退休工人,不用管工人的福利開支,成本上自然就少了一大截。即使技術上不如我們,但成本上卻能把國企完敗。”

國企的包袱大這個是目前國企公認的問題,倆人都沒有什麼意見的點了點頭。看着他說出第二點。

“二是國企產權不明確,政府可以隨意的抽取利潤。而管理層也不會把企業當做自己的事業來經營。最終的結果,就是企業的利潤被抽乾。而管理層把企業弄破產,自己拍拍屁股調去別處,甚至是升官發財——”

周碩說着,還看了看不遠處正在躊躇不已的王鐵軍,再看了看何夕,讓他不由得窘迫不已。如果今天沒有發生這種事情,王鐵軍八成,可能就會走上這條道路。最後說不定,還會因爲思想開放、思路活躍、懂經濟之類的原因。高升一兩步。

當然,這兩點多少算是當時研究國企問題的共識。這裡面關鍵不在於發現問題,而是在於解決問題。

國企有問題國內早就發現了,但這個尋找答案的過程,卻貫穿了整個改革開放初期。

即使是二十年後,國企的境況已經好轉,甚至被人叫做國進民退的時候,這兩個問題也不能說就解決了。

國企本身屬於國家、屬於全民的公共性質,和它作爲企業本身追求利潤的本質是衝突的。這也就讓它偏公共服務的話。利潤無法保證。偏盈利能力的話,公共服務不能保證,負擔重並非只是甩掉冗官冗員和退休職工就行的。

“所以,想從根子上解決國企問題。必須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完全競爭領域裡國企是比不過私企的。”周碩的目光炯炯有神,注視着何夕說道:“國企改革究竟怎麼改。現在上面也是摸着石頭過河,允許犯錯誤的。但國企是否就只有劣勢。沒有優勢了呢?我看不是的,起碼國企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規模龐大。一家精鑄廠也許價值只有幾百萬,但繡城的國企總價值有多少?幾十億都擋不住吧?”

“你們可別小看這個規模優勢!”周碩見到何夕不以爲然的神色,正色道:“要說起來,像福特、豐田這樣的跨國大企業,負擔和官僚程度並不會比國企更低,但爲何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縱橫披靡?就是有規模經濟在這裡。”

何夕心裡有些驚訝,周碩的泛翰集團一直以來都是以技術取勝。但顯然,他也正在補上管理這一塊短板。聽他說的這樣頭頭是道,他倒也真的有些相信,周碩確實是研究過這些問題。也真的是在爲泛翰集團成長成這樣的組織,積蓄着他個人的能力。

原本他心裡對泛翰集團急速擴張,可能會導致根基不穩、以及組織內部氣氛浮躁的可能而惴惴不安。如今看到周碩自身對此也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多少也算是鬆了口氣。

“所以說,國企想要擺脫目前的困境,首先要明白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道理。”

“要想做好國企,我認爲需要做到兩點。一是壯大規模,鼓勵國企之間的合併,通過合併提高自身的體量和規模優勢,以及完善現代企業的經營功能。二是確立產權和管理權,政府不能把國企當做提款機。產權明確了之後,然後再要規範管理人員和企業的關係。國企管理人員或者官位和企業狀況掛鉤,或者收入和企業掛鉤,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周總說的這些話,我趙老頭聽懂了。”趙培德插進話來,打斷了周碩道:“不過這些大道理畢竟只是大道理,我想請問我們精鑄廠現在這個情況應該怎麼辦?”

周碩微微一笑,國企改革早年普遍有一賣了之的舉動。後來改革方式摸索出來之後,爲了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早就已經放棄了九十年代中期這種一賣了之的做法。

他胸有成竹的說道:“賣地獲得一筆資金,除了用來建新廠、引進新設備之外,市裡如果能夠將其他經營困難的企業也合併過來,通過置換工廠地塊能夠拿到的資金就會更多。這些資金合在一起,就可以做一些大事——比如說引進汽車生產線。”

周碩這話嚇了何夕一跳,上汽車生產線?那是誰都能上的麼?一條汽車生產線起碼幾十億,都能頂上繡城一年的整個產值了!

“周總這就開玩笑了吧?不說我們哪來這筆錢上生產線,就算上了技術哪來?生產牌照哪來?人才和體系怎麼辦?”何夕苦笑道:“咱們繡城雖然是工業城市的底子,但從來也沒有造過汽車,連卡車都沒有!唯一沾點邊的,也就是繡城重型機械廠,能造點吊車、叉車和工程車輛。”

周碩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何市長誤會了,我不是說讓咱們一次到位,現在條件不具備,但也可以一步步來啊!比如精鑄廠,如果更新了設備之後,我可以聯繫豐田公司,看看能不能給他們做一些配件。如果市裡有其他的企業也有類似的生產能力,我也可以幫忙拉些紅線。等咱們繡城汽車工業有了點底子之後,就可以嘗試做組裝業務,十年內發展一個汽車工業基地,到時候就可以引進豐田進行合資建廠了……”

周碩其實一直盤算着想要在汽車上面做出一些突破,汽車上的電子產品未來利潤會越來越高,這些技術如果都便宜了豐田那就太可惜了。而且別忘了韓國熱的優勢產業除了電子業和造船業,汽車業也是主流支柱之一。想要扼殺韓國的發展,就要砍斷它的每一條腿。韓國車在技術上不如德國車,名氣上不如美國車,成本上不如日本車,憑的是造型和價格走低端路線。

這條路其實同樣是中國汽車企業要走的路,自然咱們先走才能擠死他們。

“原來是個長遠規劃……”

何夕也說不好自己心裡是鬆了口氣還是失望,雖然理智上知道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但卻還是不由自主的把希望寄託在周碩的身上。

畢竟他也是無數次見證了周碩,如何在電子產業上創造了奇蹟。甚至一條光刻機生產線,直接引來了一號首長的視察。這樣的金手指,總歸是會讓人有所超出實際的期待吧。

“這個路子,我想到是個不錯的發展方向。”何夕重新振奮起來,點頭道:“繡城經濟不斷髮展,未來城區的地價也會不斷上升,工廠遷出城區是大勢所趨。這樣騰籠換鳥之後再強強聯合,倒也未嘗不是一個出路!”

周碩含笑點了點頭,對何夕說的是深以爲然。

未來二十年國企的改革道路早就已經證明,國企抱團做大做強,從完全競爭行業退出纔是可行之路。

“但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必須爲企業選擇一個合適的經營者!”周碩一針見血的指出道:“目前國企發展顯然困境,和經營者自身素質關係非常大!企業是好是壞,對其個人都沒有影響,這樣怎麼有動力發展好企業?所以必須清理管理經營者隊伍,搞優勝劣汰和追責制度!”

“這個我贊同!”何夕還沒說話,蹲在一邊的趙培德卻先眉飛色舞起來:“你看我們精鑄廠可不就是?交給王鐵軍之後本來好好的廠子,起碼還能給老職工報銷點醫藥費,發發退休金,可如今竟然搞的業務骨幹都下崗,依仗的還不是制度上的縱容?”

趙培德這話說的何夕有點無地自容,他點了點頭道:“周總這點建議提的對,是我們之前的疏忽。不過這件事情牽涉太大,還得需要慢慢來謀劃。不過精鑄廠這邊,倒是可以先做起來。”

第314章 妥協第100章 合金彈頭第463章 婚事第599章 壓力第216章 浮生第202章 虎視眈眈第405章 操守第88章 競爭第59章 黃雀在後第583章 校園早戀第103章 國賊第269章 見面第49章 火炬計劃第306章 摳分第95章 股份第269章 見面第643章 壟斷第173章 競標登記第109章 裝配第367章 傲慢第461章 忽悠第568章 安哥第621章 成果第526章 疑惑第56章 COMDEX第613章 外經貿第232章 晶圓廠第595章 掮客第653章 待遇第636章 瘋了第204章 我的地盤第219章 沉迷第265章 一茬又一茬第135章 赴日第180章 接入服務第669章 OFDM第208章 再造第500章 瞌睡送枕頭第486章 誠意第212章 覆手爲雨第237章 獵頭第470章 心胸第599章 壓力第26章 收購第442章 退租第409章 刷臉第180章 接入服務第611章 裝睡第137章 冒名第481章 盤算第85章 生源第344章 親戚第232章 晶圓廠第270章 密談第84章 安排就業第191章 雅虎第450章 價格戰第218章 聯衆第28章 起航第273章 恭候第559章 盤活第376章 繡西第512章 親自出手第193章 軟件發佈第237章 獵頭第308章 師資第188章 絕路逢生第433章 窟窿第4章 約會第275章 檢驗第311章 山諾第222章 純如第547章 三角洲部隊第562章 橋牌第1章 重生第664章 超算第4章 約會第261章 私人關係第267章 方劍閣第538章 多空大戰第246章 不速之客第539章 殃及池魚第563章 進退兩難第145章 打電話第412章 視死如歸第356章 人才第274章 照顧第622章 模塊化第37章 勞動光榮第188章 絕路逢生第309章 散步第597章 程序大賽第50章 何夕第644章 技術擴散第184章 威脅第221章 資格第151章 撕膠布第633章 幕後第645章 宣戰第30章 股瘋
第314章 妥協第100章 合金彈頭第463章 婚事第599章 壓力第216章 浮生第202章 虎視眈眈第405章 操守第88章 競爭第59章 黃雀在後第583章 校園早戀第103章 國賊第269章 見面第49章 火炬計劃第306章 摳分第95章 股份第269章 見面第643章 壟斷第173章 競標登記第109章 裝配第367章 傲慢第461章 忽悠第568章 安哥第621章 成果第526章 疑惑第56章 COMDEX第613章 外經貿第232章 晶圓廠第595章 掮客第653章 待遇第636章 瘋了第204章 我的地盤第219章 沉迷第265章 一茬又一茬第135章 赴日第180章 接入服務第669章 OFDM第208章 再造第500章 瞌睡送枕頭第486章 誠意第212章 覆手爲雨第237章 獵頭第470章 心胸第599章 壓力第26章 收購第442章 退租第409章 刷臉第180章 接入服務第611章 裝睡第137章 冒名第481章 盤算第85章 生源第344章 親戚第232章 晶圓廠第270章 密談第84章 安排就業第191章 雅虎第450章 價格戰第218章 聯衆第28章 起航第273章 恭候第559章 盤活第376章 繡西第512章 親自出手第193章 軟件發佈第237章 獵頭第308章 師資第188章 絕路逢生第433章 窟窿第4章 約會第275章 檢驗第311章 山諾第222章 純如第547章 三角洲部隊第562章 橋牌第1章 重生第664章 超算第4章 約會第261章 私人關係第267章 方劍閣第538章 多空大戰第246章 不速之客第539章 殃及池魚第563章 進退兩難第145章 打電話第412章 視死如歸第356章 人才第274章 照顧第622章 模塊化第37章 勞動光榮第188章 絕路逢生第309章 散步第597章 程序大賽第50章 何夕第644章 技術擴散第184章 威脅第221章 資格第151章 撕膠布第633章 幕後第645章 宣戰第30章 股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