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轉世爲人

話說舞蝶仙童與百花仙子雙雙跳入輪迴池,經歷輪迴之苦,轉世爲人。

在一鄭姓貧苦的百姓家中,今天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呵呵,鄭大哥,怎樣了?”一名樵夫對正在門外走來走去的鄭林問道。

“啊,是張田老弟啊,唉,都進去半個時辰了。還不見動靜啊。”鄭林皺着眉頭搖着頭回答道。

“哎,別擔心,肯定是母子平安。”張田安慰的說道。

“生了生了。母子平安。”只聽從屋裡傳來。

“你看看,我說什麼來着。”張田也是滿臉高興的說道。

鄭林一聽此言,心裡懸着的一塊石頭終於是落了地,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鄭大哥,還不快進去看看。”張田說道。

“對對對,那我就先進去了。”說着鄭林滿懷激動的心情走進屋內。

“恭喜呀,是個男孩,你看看長得多俊俏。”接生婆看鄭林進來說道。

一聽此話鄭林激動之情難於言表,大聲的說道:“謝謝你了,李大嫂。我,我鄭家後繼有人了,我鄭家後繼有人了。哈哈。”

在屋外的張田聽罷,衝屋內說道:“恭喜鄭大哥了,等孩子滿月我等一定前來喝侄兒的滿月酒。”說罷,張田也是興高采烈的離去。 屋內鄭林看着孩子看了良久,越看越喜歡。

然後突然走到牀前彎着腰,雙手緊緊的攥着,她娘子的手,喜極而泣的說:“娘子,娘子,真是,真是辛苦你了。”

“相公說的哪裡話。”躺在牀上的鄭氏也是滿懷愉悅之色且虛弱的說道。

“別動,好好躺着。”鄭林關懷的說。接生婆李大嫂問道:“趕緊給孩子娶個名字吧。”

“對,該取個名字。”鄭林一邊說一邊低頭沉思。

想了半響忽的擡起頭一臉興奮的說:“就喚作毅兒。”

然後走到牀前:“娘子,我們的孩兒就叫作毅兒。望他長大後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鄭氏點了點。微笑着說:“聽相公的。”

時光流逝,一轉眼,就到了鄭毅的滿月日子,左鄰右舍,紛紛前來祝賀。

“哎,嶽大哥。快來請坐。”鄭林見到嶽和到來,就上前迎接,“這是賢侄飛兒吧?”鄭林看到嶽和身邊跟着一個約有十來歲的小孩,小孩看上去氣宇不凡,四肢健壯。

此子正是岳飛,因爲在岳飛出生之時院子上空有幾隻大鳥在不停地飛旋,故取一個飛字。取字爲鵬舉。

“飛兒,快叫鄭叔叔。”嶽和對身邊小孩說道。“鄭叔叔。”岳飛鞠了一躬。

“飛兒真是知書達理啊。”鄭林笑着對嶽和說道。嶽和也客氣的說道:“哎,過獎了,過獎了。恭喜鄭老弟啊。”

“同喜同喜,嶽兄你先坐,我還要去幫忙。”鄭林說罷拱了拱手。

嶽和站起身來拱着手笑道:“客氣了,鄭老弟只管去。”一番言語,鄭林就轉身離去,開始忙碌起來。

一天的時間轉眼即逝,前來道賀的鄰居也都吃飽喝足而離去。一切都收拾好後,鄭林剛轉身要走進屋中。

只聽:“無量壽佛。”鄭林一聽心帶疑惑轉身看去。

則是一位頗有道骨仙風之彩的長鬚老道。

鄭林上前問:“道長,道長從何而來,來此做何啊。”

“吾乃一雲遊老道,路過此地,見天色已晚,想借宿一宿。不知,施主意下如何?”老道說明自身來歷。

“原來是這樣,我這裡有一間閒置的屋子,如若道長不嫌棄,我去打掃打掃,讓出給道長住下。”鄭林慷慨的說道。

“只要有一棲身之地就好。”道長摸着長鬚說道。

說着鄭林就把道長領到旁邊的一間小屋。“我去收拾收拾。”鄭林剛想走進去。

只聽道長說:“施主,可否與我一些齋飯。”“你瞧我,還沒問道長是否吃過飯了,我這就去準備。”說着轉身走進屋內。

只見鄭氏問道:“相公,剛纔與誰講話?”“哦,是一位雲遊道長,想來借宿,我來給道長準備點齋飯。”鄭林一邊備齋飯一邊回道。

“那你可得好好把那間屋子好好收拾收拾。”鄭氏一邊照顧孩子睡覺,一邊說道。

“我知道。”鄭林說道。

過了一會鄭林就端着齋飯走出屋內來到偏屋,見屋內有燈光亮着,道長卻不在外面,就走進去,這進去一看,手中準備的齋飯,差點就脫手掉落。

只見屋內是乾乾淨淨,好像被人一番打掃過似的。一張小桌子,那一張牀,看上去就跟新的一樣,道長坐在桌前的一條長凳上,桌上還有一盞點亮的油燈。

鄭林把飯放到桌子上,到處看了看,摸了摸,還揉了揉眼睛,詫異的問道:“這,這是怎麼回事?莫不是道長收拾的?”

道長只笑不語,大口大口的吃着齋飯。吃過後,鄭林找來一張椅子坐在道長面前問道:“不知道道長怎麼稱呼。”

道長捋了捋鬍鬚,緩緩說道:“貧道玄清。”

剛說罷,只聽一聲嬰兒的哭泣聲,鄭林急忙的說道:“是我孩兒,準是餓醒了。道長莫怪啊。”

“呵呵,不妨,不妨。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你又是備房又是備飯,貧道實在是感激萬分。”玄清說道。

一聽這話鄭林說道:“道長說的那裡話,我們呢能幫別人就幫一把,也算是積點陰德。”

“不知貴公子取的何名,生辰八字幾何?”玄清問道。於是鄭林將名字和八字告訴了玄清,玄清聽罷閉上眼睛,掐指算來,嘴裡不知在念叨些什麼。

然後,猛的睜開眼站起身來笑着捋着鬍鬚說:“呵呵,我與毅兒有師徒之緣,不知,能否讓毅兒拜我爲師。也好讓我報答施主的施贈之恩。”

自打看到玄清,鄭林就看其道骨仙風,定然不是凡人,聽到要收自己的孩兒爲徒,高興的說道:“既然這樣,替小兒謝過道長。”

“哎,言重了。這是我應當做的。”玄清說道。

於是,再與玄清道長寒暄幾句後,就離開了。玄清也是興致勃勃。

早晨,鄭林打開門,走向偏方給玄清道長送齋飯,進去一看,道長不見了蹤影,只有一封信。

找到能識字的人一念,才知道玄清已經離去,約定三年後毅兒的生辰之日再來。那時候就收下毅兒爲徒。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鄭毅已從一個嬰兒長成了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小孩子。正直鄭毅生辰一家三口,做好了飯菜正要爲鄭毅慶祝慶祝。

此時門外不知什麼時候站着一人,那人說道:“貧道羈首了。”

真是:三年之期復來此,收徒授業把功傳。

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六回 情圓天河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二回 前往一探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六回 情圓天河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二回 前往一探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十二回 前往一探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六回 情圓天河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
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六回 情圓天河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二回 前往一探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八回 轉世爲人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六回 情圓天河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一回 出手相救第十回 初入錦繡第十二回 前往一探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七回 輪迴轉世第二回 一箭之情第十二回 前往一探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六回 情圓天河第五回 暗中搭橋第三回 埋下禍根第一回 無心插柳第九回 拜師學藝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四回 言表心聲第十四回 龍駒駙馬(上)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第十三回 初遇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