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悄然改變的格局

德國武裝部隊裝備的全部武器,現在基本上都經過了實戰的檢驗。從單兵武器到重型裝備,可靠性都好的讓人驚訝。

現如今,毛瑟98K型栓動步槍已經在縮小生產規模了。現在這種武器基本上都在爲二線部隊生產,很少運往前線作爲主力部隊的武器使用了。

要知道,現如今的德國裝甲部隊規模已經相當龐大了,新組建的機械化步兵師裡面,也配備了大量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這些可以充當半個坦克使用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給予了步兵有力的支援,也讓步兵的火力結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雙方裝備的武器射程都是越遠越好,一直到二戰中後期,大家才追求起火力傾瀉能力來。

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原因,就是裝甲車輛的普及。如今德軍提前完成了裝甲部隊的大規模普及,所以在火力要求上,也有了改變。

1941年的9月,德軍武器生產部門爲前線提供了4萬支STG-44突擊步槍,這個數字讓前線野戰部隊的兩萬多個步兵班每一個班都多了兩支STG-44突擊步槍。

同一時間,也就是1941年9月,德軍還爲前線部隊換裝了兩萬支G43半自動步槍,進一步提升了步兵班的單兵火力。

此時此刻,德軍前線的主力部隊,比如說原來的G集羣,如今的古德里安B集團軍羣,大部分的部隊每個步兵班都有4支左右的STG-44突擊步槍了。

加上G43,每個步兵班如今只有4到5人使用德軍原本普遍裝備的毛瑟98K型步槍。

如果算上拎彈藥箱的士兵,還有配備了鐵拳火箭筒的發射手,以及支援班組作戰的MG-42機槍手,一個步兵班裡正面作戰的人員,差不多都已經用上了STG-44和G43兩種武器。

再算上還沒有根本淘汰下去的MP-40以及MP-38衝鋒槍,德國步兵班的武器自動化比例,已經達到或者超過百分之七十了。

這樣的進步差不多已經可以和兩年後的美軍相提並論了,那個時候美軍依靠M1加蘭德步槍,才勉強可以算是超過了現在的德軍。

值得一提的是,德軍不僅僅是在武器上有明顯的提升,在單兵裝備的細節方面,也有着長足的發展。

在1939年開戰的時候,德軍的標準單兵裝備是Y型揹帶,其攜帶物品的能力很一般。

現如今的德軍,已經差不多都換裝了更符合力學的H型戰術背心,上面還有預設的各種口袋,作戰的時候非常的方面。

除了H型揹帶之外,德軍還有新型的揹包行囊。這種類似後世書包的設計,很受德軍的歡迎。

整體上,德軍的武裝帶還有揹包,也從皮革製品,跨越到了帆布時代——只有在揹包底部,才使用耐磨的皮革作爲加固材料。

如此多的帆布揹包,都是波蘭還有法國以及意大利等紡織工廠生產出來的。生產的主力,是在波蘭的無數個幾乎勞力免費的勞動營。

有了大量不得不做工換取吃喝的戰俘勞工,德國的紡織業得到了恐怖的發展。

利潤雖然微薄,可奈何前線部隊訂製的數量驚人——僅僅是陸軍方面,就下了400萬套的恐怖訂單。

和揹包還有揹帶不同的是,德軍的軍靴卻開始向皮革方向發展,更貼心的繫帶設計,更前衛實用的造型,新的軍靴讓德軍士兵非常喜歡。

化工業因爲有幾乎無限的石油供應,發展起來自然也就飛快。之前不得不小心翼翼使用的橡膠,也成了廉價的材料。

法本集團盈利的數字越來越大,各個工廠夜以繼日的加班生產,也沒有能夠完成訂單上那可怕的數字。

耐磨性差無法全面取代天然橡膠的德國合成橡膠,被大量的使用在了軍靴底子上,進一步提升了德國軍靴的產量。

被廉價化的不僅僅有橡膠製品,還有曾經非常昂貴的塑料——這種新式材料大量的出現在應用當中,走進了平民的生活。

經過一年的發展變化,德軍已經和1940年的時候不太一樣了,他們裝備着迷彩的罩衫,揹着舒服的揹帶和揹包,使用着更強大先進的武器。

隨着步兵火力密度的提升,德軍的進攻能力也發展到了一個讓人恐怖的程度。

如今的德軍裝甲部隊,經常會發動30輛甚至50輛坦克以上的步坦協同進攻,密集和強大的火力,經常一次就擊穿蘇軍的防線。

反應到實戰中,就是德軍在烏克蘭境內的勢如破竹——雖然大部分原因是蘇軍喪失了鬥志,可雙方的火力差距進一步擴大,也是一個原因。

在1941年的上半年,德國後方工業生產,爲前線提供了近乎無限的各種布料,包括傘兵的降落傘、海軍用的帆布、陸軍用的僞裝網等等。

至少在陸軍方面,整個第三帝國的工業生產欣欣向榮,甚至有些物資生產的總量,比此時此刻的美國還高。

根據歷史學家後來的統計,整合了歐洲工業能力的德國,或者說整個軸心國集團,在1941年9月左右的產能,達到了全世界總產能的30%以上。

而同一時期的美國,依舊佔據着全世界至少45%以上的總產能。不過此消彼長之下,德國和美國之間的工業實力差距,正在明顯的縮小。

這個數字並不準確,可反映的情況卻讓人無法忽視。儘管在太平洋戰場上損失慘重,但是美國依舊是無法被動搖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

在軸心國匯聚了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大半個法國和大半個英國之後,依舊還是無法在總產能方面超越美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有元首李樂的全力支持,還有赫斯的農業發展以及各地石油資源作爲後盾,施佩爾這個統籌學大師,還是把德美之間的差距,縮小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至少從產能這個數據指標上來看,德國終於有了和美國一戰的底氣,世界格局也終於有了被撬動的痕跡。

811進城219基礎建設的重要性935失去目標84不上當1109合作207做生意374一路追殺881絕望在繼續861一個驚喜493炮擊馬蓋特1028吃虧1200土崩瓦解798挑起矛盾938榮譽1176 美國坦克822戰鬥下去612遭遇戰120便宜元首508羅切斯特易手782反思983四面楚歌8說服341元首的好人好事585盯緊他們145再入埃及504死也不能後退一步79坦克的差距857又轟炸942神聖的戰爭656不是海軍的海軍69審查1219高地489倒黴的裝甲師311這是你們必須要做的864新的鐵幕845猜到了391菲利普斯的反擊1218追上德國人的腳步730帝國霸主1017兩次轟炸415機場爭奪戰116風水輪流轉956巨人醒來732近在咫尺401把你們第一批送上去618發現目標187齊柏林238相互默契506羅切斯特突圍戰663德國人來了230駝隊762冰山一角763安心1123混亂的艦隊583轟炸明斯克560是福是禍501以力破局289我也要去991幫助日本887技術來自英國1082無法彌補的損失631學校824騎兵般的衝鋒673戰鬥在繼續316李斯特進攻298報復829海陸聯合1000決心486狼和羊372機械的轟鳴560是福是禍143立刻撤退與立刻進攻560是福是禍830藤字號作戰計劃22晉升名單462無法預料的細節804矛盾的人1165三軍大發展274屍體668突破了235他們不能只有信仰485全明星陣容837忙碌的海港622調查小組35吃貨494黎明649半路癱瘓975他回來了472二月209設計無法一蹴而就630談判210人艱不拆121閃亮登場1107眼鏡蛇1200土崩瓦解841四點鐘方向905搞錯了372機械的轟鳴534和平之後的戰鬥416笑
811進城219基礎建設的重要性935失去目標84不上當1109合作207做生意374一路追殺881絕望在繼續861一個驚喜493炮擊馬蓋特1028吃虧1200土崩瓦解798挑起矛盾938榮譽1176 美國坦克822戰鬥下去612遭遇戰120便宜元首508羅切斯特易手782反思983四面楚歌8說服341元首的好人好事585盯緊他們145再入埃及504死也不能後退一步79坦克的差距857又轟炸942神聖的戰爭656不是海軍的海軍69審查1219高地489倒黴的裝甲師311這是你們必須要做的864新的鐵幕845猜到了391菲利普斯的反擊1218追上德國人的腳步730帝國霸主1017兩次轟炸415機場爭奪戰116風水輪流轉956巨人醒來732近在咫尺401把你們第一批送上去618發現目標187齊柏林238相互默契506羅切斯特突圍戰663德國人來了230駝隊762冰山一角763安心1123混亂的艦隊583轟炸明斯克560是福是禍501以力破局289我也要去991幫助日本887技術來自英國1082無法彌補的損失631學校824騎兵般的衝鋒673戰鬥在繼續316李斯特進攻298報復829海陸聯合1000決心486狼和羊372機械的轟鳴560是福是禍143立刻撤退與立刻進攻560是福是禍830藤字號作戰計劃22晉升名單462無法預料的細節804矛盾的人1165三軍大發展274屍體668突破了235他們不能只有信仰485全明星陣容837忙碌的海港622調查小組35吃貨494黎明649半路癱瘓975他回來了472二月209設計無法一蹴而就630談判210人艱不拆121閃亮登場1107眼鏡蛇1200土崩瓦解841四點鐘方向905搞錯了372機械的轟鳴534和平之後的戰鬥416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