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興建渡口

14 興建渡口

秦小白和自己同在一個島嶼的鄰居取得共識之後,沒有耽擱時間,立刻離開了她的營地,急匆匆穿越白霧迷漫的叢林,往自己的營地跑去。他在陸冰的營地待了十七分鐘,路上來回跑耗費了二十三分鐘。他趕回營地的適合,營地內21個野蠻人農民砍伐的木頭正好超過了造一座渡口所需的100木頭,達到103木頭。

清晨九點十分,叢林裡的白霧漸漸散去。

秦小白帶上9個野蠻人農民,拖着營地內所有的木頭,拉往最近的海岸線,興建渡口。

這處港灣他已經在周遊全島的時候就選好了,距離他的營地約1.5公里的海岸線的一塊巨巖處。那裡是離營地最近的海岸,剛好可以容納一座渡口,適合停泊數量衆多的木筏。另外還可以在巨巖上建一座哨所,方便眺望海上的敵情。

把103木頭堆積到巨巖旁邊,讓5個野蠻人農民在巨巖附近伐木,把渡口周邊的地方清空擴大。

他自己則和4個野蠻人農民一起造渡口。

秦小白已經計算好了時間,5個人一起造渡口只需要1個小時。等這座渡口造好,其餘16野蠻人農民在這一個小時內新砍伐採伐的木頭是48單位。50木頭便能造一艘小木筏,正好足夠。

馬上開始動手。

秦小白和4名野蠻人農民,在海岸打樁,造渡口。

渡口的構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排木樁延伸到水裡去,然後在上面鋪上一層結實的木板,並且在旁邊搭建一處簡易工房和魚倉,用於造木筏和囤積魚。

造這樣一座渡口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是讓捕魚的小木筏非常方便卸載糧食,不至於擱淺。

他們大木棒和石斧,用力把一根根的粗大的木樁捶打下泥地裡去,打兩排木樁爲基,鋪木板,用木釘釘牢固,一直延伸到海水中。

渡口所在的海岸線有些深。

野蠻人農民對海水深處似乎很畏懼,不敢過去。秦小白二話不說(說了對野蠻人農民沒什麼用),直接跳下海水中,游到最深處,把最外圍的幾根木樁打上,釘上木板。

然後在岸邊搭建了一處簡易的木筏工房和魚倉。

約一個小時,一座簡陋而實用的渡口造好了。渡口,石器時代建築,耐久度600。可以造三種船隻:小木筏(0/1人)、運輸木筏(乘坐0/10人)、戰爭木筏(乘坐0/2人)。

小木筏:50木頭一艘。1人型,可供一名野蠻人農民下海捕魚,每小時可捕獲10單位的魚。

運輸木筏:250木頭一艘。10人型,需一名野蠻人戰士操縱木筏,一次可運送九名戰士前往其它海域。也可用於運送物資到其它地方。(由於是棚狀密封船身,運輸途中,無法攻擊,遭到敵軍攻擊也無法反擊。)

戰爭木筏:250木頭一艘。2人型,需一名野蠻人戰士操縱木筏,另外一名野蠻人投石兵在木筏上進行遠程投石攻擊。戰爭木筏是石器時代海上唯一的戰爭工具。

渡口是船塢的雛形,可以造的東西實在是不多。等升級到銅器時代,修建專門的船塢,造船種類便會逐漸多了起來。

野蠻人農民們把新砍伐來的木頭都陸續搬運到渡口來,一共50木,正好夠造小木筏。

石器工具的耐久度非常低,只有不足10耐久。短短的一個半多小時裡,因爲砍伐木頭和建造渡口,已經報廢了好幾把石斧。剩下的也破損嚴重,用不了多久了。

秦小白不得不抽調了幾名的“靈巧的”野蠻人農民,和阿呆一起工作,專門製作石器工具,以免工具不夠而延誤工作的效率。

說實話,“強壯的”野蠻人農民確實笨的夠可以,讓他們幹狩獵、伐木之類笨重活還行,但是幹精緻細膩的活就不行了。

“靈巧的”野蠻人農民動作靈活敏捷,是批量製造生產工具的最佳勞動力。而“思考的”野蠻人農,偏重技術創造發明,掌握知識快。只要是看到智慧型和靈巧型的,秦小白都會將他們招募下來。

秦小白除了最初招募了八名“強壯的”農民增加砍伐工作效率外,接下來都是偏重招募這些心靈手巧的農民,讓部落的整體的AI智商增高——這對部落將來重點發展手工製造業,發展軍火貿易,有很大的好處。

開始造小木筏。

小木筏的製造工藝非常簡單。將多根木頭捆紮結實,做成木排,再加一根漿就可以下海。

秦小白指揮幾個野蠻人農民從草叢裡找來結實的草藤,捆紮木筏,打上死結。

......

陸冰在指揮衆農民砍伐木頭的時候,忽然有一種衝動,想到鄰居的營地去看一看。他是不是真的先造渡口?萬一不是怎麼辦?一個大意可能導致全盤覆滅。

她決定去看一看。

穿越過稀鬆的叢林,花了近半個多小時才找到秦小白的營地。她在營地內外轉了一圈,卻發現只有十一個野蠻人農民在營地伐木。

讓她吃驚的是,營地內甚至還有三頭栓在樹根下正在悠閒吃草的綿羊——爲什麼不殺了它們招募農民?這三頭綿羊足夠招募個七八個農民了!如果都割肉,他的農民數量可以直接攀升至最令人震驚的數量,他爲什麼要有所保留?

陸冰難以抑制心中的震驚。

她想找秦小白問一問,卻發現這裡的主人和其它的野蠻人農民,不知道哪裡去了。

已經去海邊造渡口?

她越發好奇了,決定去看一看。

可是他會在海岸哪個地方造渡口呢?

整個島嶼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搜索遍周圍的整個海灘,那至少得耗費大半個小時,太浪費時間了。陸冰想了一下,在營地周圍地上檢查了一下草叢的痕跡,東面方向踩踏留下的痕跡最多,應該是往東面走了,她立刻往東面海岸走去。

36 老巫師153 禁青銅武器令335 南非風暴214 參謀處的對策92 三百里緊急軍情393 波斯灣油庫332 叩門中東144 強行撤兵151 青銅時代229 修養生息11 絕色的野蠻人女鄰居394 中東歐美中的火拼136 大雪封山380 振興計劃100 流氓不是罪344 聖彼得堡的三盞酒杯321 日本的賣身契287 琉球演習172 分策略出擊53 曉霧突襲119 明爭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43 憤怒的緬甸玩家384 中國航母特混編隊145 和大酋長的一筆交易112 吸引客戶42 瘟疫研究106 再戰山戎387 血戰南非134 主動請辭49 劇變大遷徙149 獨家經營權10 同島嶼的鄰居199 一份殘缺的渤海攻略構思2 思考的野蠻人230 通往鐵器時代的兩條路徑244 抵達文萊240 佔領對馬島142 聯手合作67 敵軍急撤66 痢疾肆虐300 一箭穿插214 參謀處的對策21 野蠻人戰士51 戰書第三日4 文明3299 大隅海峽遭遇戰346 北美艦隊212 三艦對峙21 野蠻人戰士48 醞釀中的風暴1 帝國時代295 火繩槍311 操縱日本島戰爭9 探索287 琉球演習229 修養生息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137 核心利益338 千里大追襲275 九州島攻勢250 迅速擴散的冶鐵技術339 四大司令部123 總督後勤260 軍工重鎮天津377 北美聯盟的頭疼310 亞洲公約組織347 歐美的密約109 擒拿酋長323 談判305 集結集結337 血戰厄加勒斯角2 地球帝國263 俄日秘密談判72 北區軍營192 薊城艦隊的覆滅318 五國出兵148 交易稅賦方案換北水泉方案86 敲山震虎34 打造木筏艦隊375 反攻112 吸引客戶29 登陸北島212 三艦對峙1 帝國時代197 大舉進入渤海城寨薊城161 造船294 火藥252 新王登基215 逼降242 遠東285 菲律賓對日本宣戰373 三巨頭的憂慮372 棄城382 印度的挑釁312 挺進印度洋253 三司治國340 鐵路大動脈333 只談生意不結盟
36 老巫師153 禁青銅武器令335 南非風暴214 參謀處的對策92 三百里緊急軍情393 波斯灣油庫332 叩門中東144 強行撤兵151 青銅時代229 修養生息11 絕色的野蠻人女鄰居394 中東歐美中的火拼136 大雪封山380 振興計劃100 流氓不是罪344 聖彼得堡的三盞酒杯321 日本的賣身契287 琉球演習172 分策略出擊53 曉霧突襲119 明爭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43 憤怒的緬甸玩家384 中國航母特混編隊145 和大酋長的一筆交易112 吸引客戶42 瘟疫研究106 再戰山戎387 血戰南非134 主動請辭49 劇變大遷徙149 獨家經營權10 同島嶼的鄰居199 一份殘缺的渤海攻略構思2 思考的野蠻人230 通往鐵器時代的兩條路徑244 抵達文萊240 佔領對馬島142 聯手合作67 敵軍急撤66 痢疾肆虐300 一箭穿插214 參謀處的對策21 野蠻人戰士51 戰書第三日4 文明3299 大隅海峽遭遇戰346 北美艦隊212 三艦對峙21 野蠻人戰士48 醞釀中的風暴1 帝國時代295 火繩槍311 操縱日本島戰爭9 探索287 琉球演習229 修養生息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137 核心利益338 千里大追襲275 九州島攻勢250 迅速擴散的冶鐵技術339 四大司令部123 總督後勤260 軍工重鎮天津377 北美聯盟的頭疼310 亞洲公約組織347 歐美的密約109 擒拿酋長323 談判305 集結集結337 血戰厄加勒斯角2 地球帝國263 俄日秘密談判72 北區軍營192 薊城艦隊的覆滅318 五國出兵148 交易稅賦方案換北水泉方案86 敲山震虎34 打造木筏艦隊375 反攻112 吸引客戶29 登陸北島212 三艦對峙1 帝國時代197 大舉進入渤海城寨薊城161 造船294 火藥252 新王登基215 逼降242 遠東285 菲律賓對日本宣戰373 三巨頭的憂慮372 棄城382 印度的挑釁312 挺進印度洋253 三司治國340 鐵路大動脈333 只談生意不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