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249 帝國鐵器時代

248、249 帝國,鐵器時代

古拉曼緊緊的看着衆馬來西亞玩家將領,卻沒有一個人表態,不由怒道:“我馬來西亞聯軍這麼多將領,難道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攔截遠征軍?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推進到王城腳下?那我們辛苦這大半個月不是白費了?說,誰去?”

有一名馬來西亞玩家將領低聲嘀咕道:“古拉曼,你的兵最強最多,你自己怎麼不去?就知道讓別人去送死,也沒見你的部隊有什麼表示!”

古拉曼頓時瞪圓了眼睛,怒視着那發話的玩家將領。那玩家將領縮了縮腦袋,鑽進人羣裡去了。

他一拍桌子,大聲道:“城西、城東,各調十萬軍隊前往城北,堵住城北的兵力空缺,不能讓他們和文萊王城進行合併。其餘部隊從側翼、後翼,將遠征軍完全合圍,不惜代價務必要將遠征軍全部消滅掉,否則這支遠征軍將給我們帶來長期的巨大威脅!成爲我們心頭的利刃。”

遠征軍在文萊的海岸上扎穩腳跟之後,一直採取游擊戰術的菲律賓部隊見形勢大爲有利,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登陸,出動了數萬部隊跟隨着遠征軍上了岸。

菲律賓玩家們對解救文萊王國的積極性不亞於遠征艦隊,倒不是他們對文萊有多少好感,只是能給馬來西亞玩家制造一些麻煩,陷入困境之中,他們是十分樂意地。

遠征軍的十萬兵團迅速的朝文萊王城推進。而菲律賓部隊則負責搬運食物——文萊王城被圍困長達半個月,最缺的就是糧食補給和軍需品補給。

他們的前進速度很快,就跑完了一半三公里的路程,已經可以看見文萊王城的城頭了。

而此時,馬來西亞聯軍部隊在古拉曼的高壓下,不得不行動起來,進行攔截。儘管他們對古拉曼地命令有些不甘情願,還有些對遠征軍的敬畏。但是他們依舊開始對遠征軍進行合圍。因爲他們也不甘心把即將到手地勝利拱手想讓。

數量高達百萬的軍隊,擠在不足十公里的地盤上。這多少顯得有些擁擠。但是沒辦法,文萊王城周邊就這麼大點的地盤,超過十多公里,周圍三面就是大海,很容易被擠下海里去。沒有任何縱深可言的地方。也很難發揮出什麼高超地戰術,只有一句話——衚衕裡打仗就看誰更兇悍,不夠兇悍就要完蛋。

遠征軍登陸部隊僅僅十萬,但絕對是兇悍異常的軍隊,拼刺刀、拼防禦、拼遠程殺傷力,他們根本沒有把馬來西亞的七八十萬大軍放在眼裡。軍隊多又怎麼樣,兩軍相互接觸的兵力大致是一樣的。多餘的兵力在這種狹小的地形發揮不出足夠地戰鬥力來。

遠征軍在抵達王城腳下之前,和馬來西亞的一支匆匆趕到城北的部隊發生遭遇。

“殺——!”

沒有任何猶豫和遲疑,一接觸就是你死我活的血戰。抽出利刃,拿起盾牌,達弓上箭矢,十多萬大軍猛烈的撞在一起。

由於現在是黎明,完全可以看清楚兩軍是如何作戰的。不像昨天晚上一樣,打的稀裡糊塗,大部分遠征軍玩家、馬來西亞玩家連自己怎麼勝利怎麼戰敗都沒能看清楚。

兩軍作戰的模式截然不同。

遠征軍團的列陣極其嚴整。十個萬軍團分爲三角“品”字型衝鋒陣,每個大“口”又分爲三個“品”字萬人陣。每個萬人軍團之間相隔大約百米地間距。最中間一個萬人軍團的則是帥旗。採取的是正規步兵軍團的推進作戰方式——前進,扎住陣腳,射箭,清除敵軍,繼續前進。重複以上過程。整個推進過程緊密有序。保持軍團之間的配合。

再看前面的馬來西亞地玩家部隊,近二十萬地軍隊毫無秩序的擁擠在一起。每支部隊都由他們自己地首領率領。少則數十人,多着上萬人,並不統一。最糟糕的是,這二十萬軍隊居然由數十名馬來西亞玩家將領統帥,而不是由一名將領進行統帥。發起衝鋒的時候,二十萬大軍幾乎在同時撒開大腿,叫囂着,揮舞着他們手中的石矛、木槍,鋪天蓋地的往前衝。

這種散漫的衝擊方式,令遠征艦隊的玩家幾乎出現一種錯覺,感覺是在跟原始社會的野蠻人作戰。遠征軍的玩家們似乎明白過來,爲什麼昨天夜裡會死掉這麼多的馬來西亞士卒。這種毫無秩序的狂野衝擊方式,順利的時候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對手,但是失敗的時候很容易全軍覆沒。

簡單的說,這是一羣烏合之衆!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羣軍隊,用來形容眼前的對手,絕對是歧視,而是精確的描述。

雙方大軍間隔數百米。

遠征軍的指揮官們大聲怒吼:“全軍停止前進,前方列陣,扎穩腳跟!後方弓箭手上箭,瞄準前方最大五十步射程!”“盾牌手,半跪姿勢,狠狠的紮在地上。戈戟、長槍兵豎立槍陣,槍頭一致朝外,不要留下間隙!”“弓箭兵齊射,上揚45度,準備!”

轟!

雙方大軍衝撞到了一起,馬來西亞的部隊以二十萬之衆,衝擊遠征軍十萬軍團。

那種感覺,就像是海邊的狂風大浪在衝擊巨巖一樣,洶涌的波濤拍打在岩石上,爆發出一陣震天撼地的聲音。但是大浪退去,巨巖依舊巍然不動,絲毫不損分毫。

馬來西亞的部隊雖多,卻撼不動遠征軍的萬人兵團的陣腳。一個齊射。十萬支箭矢如同暴雨一般密集覆蓋了馬來西亞衝鋒部隊,硬是將衝鋒部隊打了一個停頓,令數以萬計地馬來西亞NPC士卒損血過半。繼續衝鋒,等待他們的是密集的槍陣,數以萬計的士卒在密集的槍陣中穿了個透心涼。第一輪衝擊還沒能給對方造成損失,就已經摺損了近萬士卒。

後續的進攻,更是讓馬來西亞的玩家們心裡冒出寒氣,幾乎想轉身就逃。

遠征軍的萬人兵團完全不動。紮根在地上,仍由對方肆意衝擊。

馬來西亞地數萬士卒們衝到大陣前。拼命的刺。但是石器刺不動青銅盾牌,也刺不動青銅鎧甲。青銅盾牌還沒有被刺穿,他們地石矛就已經崩裂了。他們被擋在萬人兵團的外面,根本無法衝進大陣的裡面。如果這樣也就罷了,但是不要忘記了遠征軍的青銅弓箭手。NPC弓箭手們不斷的進行齊射。

鋪天蓋地地青銅箭矢,令大陣外的馬來西亞士卒們就像是待在鯊魚的嘴邊一樣,三兩下功夫,數成千上萬計的士卒就在齊射中陣亡。箭矢指向哪裡,哪裡的士卒死的比割稻草還快。農夫割稻草是一束一束的割,他們割士卒是成片成片地割。

有一些馬來西亞的部隊自作聰明,跑到遠征軍各個萬人軍團的間隙中間。想要將這十萬人軍團分割開來,逐個消滅。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間隙是有意留下來的。那些跑到玩家軍團之間的部隊死的更快,在這些間隙裡會遭到雙重覆蓋式的箭矢攻擊。

不到數十分鐘,遠征軍的十大萬人兵團沒有一個被衝破。而馬來西亞的二十萬大軍已經被屠殺地七零八落,死的死,傷的傷。剩下不足十萬。

終於有一些馬來西亞的玩家首領受不了,大叫一聲,帶着自己的NPC部隊撒退往回逃跑。不幹了,%¥¥##。簡直就是和一羣戰爭機器在作戰。

一個馬來西亞玩家開始逃跑之後,很快周圍的其它玩家見勢不妙,也開始逃跑,殘餘地十來萬馬來西亞地軍隊迅速崩潰,在一片鬨鬧中瘋狂後撤。

其餘六十餘萬馬來西亞玩家部隊的首領們得知攔截部隊崩潰之後,面面相覷。立刻停止前進。以免被崩潰地軍隊衝散。太太駭人了。怎麼這支遠征軍的戰鬥力這麼強悍。

遠征軍輕鬆的擊潰了馬來西亞的攔截部隊,迅速朝前推進,抵達數裡外的文萊王城的城北腳下。整個文萊王城的城頭爆發出無比熱烈的歡呼聲。遠征軍勝利和文萊的玩家部隊會師,從這一刻起,他們不再被圍困,不再是獨立作戰。

文萊的玩家首領們紛紛跑到城北,打開城門迎接遠征軍。他們在城頭上目睹了剛纔的那場,震撼程度,比馬來西亞的玩家還更有過之而不及。他們一直認爲馬來西亞的部隊非常強悍,把文萊國的部隊給打的擡不起頭來。他們甚至在擔心遠征軍會不會被馬來西亞的百萬大軍給啃得連骨頭都不剩。

但是看到剛纔中國遠征軍和馬來西亞部隊的作戰,那簡直是夢幻一般的戰爭。鮮明的軍旗,整齊劃一的動作,轟隆的腳步聲,紀律嚴明青銅步兵大陣作戰方式,鐵打的營盤,狂風暴雨覆蓋式的箭矢攻擊。以至於在他們的眼中,一向強大無比的馬來西亞的部隊,竟然顯得像是小白兔一般的脆弱,一觸而潰,敗的這樣乾脆利落。

文萊的玩家首領們似乎有些明白,爲什麼中國古代會這樣強大。一個能夠稱霸亞洲中央大陸長達數千年的民族,就算在數千年之後的今天,其素質在不經意的瞬間,便能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他們大開北城門,歡迎中國玩家進城。

遠征軍十萬軍團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北紮營,整個城北方向已經看不到馬來西亞的部隊。只有菲律賓的數萬部隊,看到遠征軍作戰大捷,馬來西亞的部隊退去之後,正在興奮的趕來。他們帶來了大量的食物等補給,緩解文萊王城的糧食危機。

遠征軍的首領水上梟雄,邀請了文萊的首領代表、菲律賓首領代表。共同商議反擊馬來西亞部隊,將他們驅趕出文萊境內。

馬來西亞還有六十多萬部隊在城東、城西和城南三個方向,爲了保證安全,甚至退後了數裡。聯軍地首領們在激烈的爭辯是否要繼續圍城,或者還是繼續攻擊遠征軍。

馬來西亞的玩家們此刻心頭髮麻,昨夜哪一仗敗的稀裡糊塗,但是今天清晨這一仗他們卻是看的一清二楚,想要讓他們向遠征軍發動自殺式的進攻幾乎是不可能。而繼續圍城城北已經被遠征軍給佔着了。文萊的玩家部隊現在不缺糧食、不缺兵、不缺補給,這城圍着還有意思嗎?

古拉曼親眼看到那二十萬大軍是如何崩潰的。整個大軍地士氣低落,軍心動搖。

他知道這種局面,勝利無望,不由嘆道:“有中國的遠征軍保護着,文萊王國是滅不了了。征服文萊地任務失敗。如果我們不想繼續和遠征軍打下去,那些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個臺階下,爭取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咱們和中國的遠征軍進行談判,諸位以爲?”

衆將領們默默點頭。

馬來西亞聯軍派出一支數十人的玩家代表團,前往城北,找中國地遠征軍首領談判。

遠征軍的首領水上梟雄正在和文萊首領、菲律賓的玩家首領商議如何繼續進兵,得知馬來西亞的玩家來議和談判。有些驚訝。沒想到馬來西亞的部隊這麼快就主動要求議和。

不過也好,能儘快解決文萊的問題,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遠征軍代表、馬來西亞代表、文萊代表、菲律賓代表,另外還有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地玩家代表,一起參與議和談判。不過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雖然出了兵,但是沒有在這場戰爭中做什麼貢獻,他們只是名義上出席議和談判,並不實質性的參與談判。

馬來西亞的代表開出價碼:一半領土歸還給文萊王國。一半領土歸馬來西亞所有,然後雙方結束戰爭,休兵停戰。畢竟他們打一場仗也不容易,總要得到一些好處才行。

文萊的代表大怒,強烈要求將所有的領土都退還給文萊,否則這場戰爭要繼續打下去。文萊的玩家絕不屈服。一直打到最後的一兵一卒爲止。

馬來西亞的代表顯得十分不屑。文萊總共纔多少兵,如果不是中國的遠征軍來了。文萊不用多久就要滅國,還談什麼打到一兵一卒,現在能保留一半領土算是好地結果了。

遠征軍的代表考慮了許久。文萊玩家的情緒,需要照顧。但是馬來西亞方面的情緒,也需要照顧。否則撕破臉皮,還得繼續打下去,這並沒什麼好處。遠征軍不是來替文萊恢復領土的,只需要確保文萊王國不被滅國就行了。

遠征軍的代表和文萊地代表私下商議,道:我們地軍隊來的太少,補給也不多,無法持久作戰。這裡距離馬來西亞太近,馬來西亞地部隊作戰非常方便。暫時讓出西文萊王國的領土,換的文萊王國實力的恢復。等中國的後續部隊來了,再逼迫馬來西亞的玩家完全退出文萊的領土也不遲。否則要是真的繼續打下去,遠征軍敗亡是小事,文萊完全被永久滅國纔是大事。

文萊的代表們呆滯了半響,才反應過來。雖然有中國遠征軍給他們撐腰,但是遠征軍距離中國本土太遠了,跨海作戰十分不利。打個十天半個月,誰勝誰敗還不一定。

菲律賓的代表們也趁機和遠征軍進行配合,大談作戰如何的困難,軍需品消耗的多麼厲害,糧食補給如何的困難。繼續打下去,恐怕用不了十天就要完蛋,文萊將要亡國。

文萊的代表們變色,終於勉強點頭,同意讓出一部分領土,換取暫時的和平。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遠征軍的代表這才正式和馬來西亞的代表進行商議,拒絕了平分文萊王國領土的方案,而是開出新的價碼:東文萊王國依舊歸文萊,西文萊王國歸馬來西亞。另外。西文萊地NPC國王和玩家部隊,都必須轉移到東文萊,放棄西文萊的領土。

文萊王國,被馬來西亞的砂拉越王國分兩部分。東文萊王國,也就是目前遠征軍所在的地方,領土是西文萊的三倍。西文萊王國,領土較小,另外一座王城就是在西文萊。

遠征軍的代表的這個方案。其實犧牲了西文萊的利益,保護了東文萊地利益。這也是東文萊的代表們。勉強同意了這個方案地原因。

馬來西亞的代表依舊試圖說服遠征軍,按照原先的平分文萊領土議和方案,但是遭到遠征軍的一口拒絕。馬來西亞的代表們私下磋商考慮了許久,選擇了妥協。

中國遠征軍就在東文萊,要吞併東文萊。不把遠征軍打垮是不可能。可問題是他們打不垮遠征軍,只有遠征軍打垮他們地份。但是西文萊並沒有遠征軍,長久佔領西文萊很容易。

八國玩家的代表正式簽署議和協議。

1.東文萊依舊歸文萊王國,西文萊則歸馬來西亞。西文萊的NPC國王和玩家,必須前往東文萊得到妥善的安置,絕不允許出現任何問題。

2.亞洲六國聯軍(中國、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不再對馬來西亞聯軍在西文萊的行動進行任何干涉。

至於馬來西亞玩家首領古拉曼,如何說服他們的NPC國王接受這份議和協議。那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除了現在地這支馬來西亞玩家聯軍,沒有其它的馬來西亞軍隊能夠爲他們的NPC國王提供服務。

馬來西亞砂拉越王國征服文萊王國的軍事行動,在中國遠征軍的干涉中被強行中止。

另外,亞洲聯軍由和文萊王國單獨簽署了一份保護協議。由中國遠征軍、菲律賓軍隊爲首的聯軍,將在文萊王國最東側的海灣港口上長期駐紮,確保文萊王國的安全。文萊王國的海上安全,由中國遠征艦隊接管。文萊地漁場,暫時由聯軍來組織進行捕撈,補償聯軍的出征損失。

協議簽署之後。馬來西亞聯軍開始從東文萊王國全面撤軍,進入西文萊王國。西文萊王國的王城已經破敗不堪,剩下大約不足十萬餘NPC,無力繼續和馬來西亞的軍隊抗衡。

一日之後,西文萊的NPC國王和玩家們被迫放棄王城,全體遷入東文萊王國。東王城舉行大型的歡迎儀式。歡迎西王城地NPC國王和玩家們地到來。

東西文萊的玩家合併之後。整個文萊還剩下近1萬5千多玩家、30萬NPC士卒、10萬NPC農民,數量少地可憐。

在遠征艦隊大首領的水上梟雄強烈要求下。在王城的大殿之中,在衆多的玩家和NPC大臣的見證下,西文萊NPC國王正式向東文萊博爾基亞氏王室的NPC國王稱臣,交出國王權杖,尊東國王爲全文萊的大國王。

文萊的兩個諸侯國合併,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西文萊國王手中的國王權杖消失,和東文萊國王的權杖合爲一體。文萊王國正式獲得統一,成爲《帝國》中第一個完成統一進程的國家。

接下來,水上梟雄要求文萊NPC國王做一件十分令人驚詫的事情——登基稱帝,宣佈文萊王國施行帝制。當一個國王消滅其它的諸侯,統一自己的國家之後,國王允許稱帝。

只是這個要求非常令人震驚和不解,沒人知道水上梟雄爲什麼提出這樣的要求。

NPC國王遲疑道:“不是那個國王都有資格稱帝,小國冒然稱帝,這會引來很大的麻煩!”

水上梟雄態度堅決,文萊國王必須稱帝,否則他拒絕爲文萊提供支持。或者乾脆換西國王來稱帝。

現任NPC國王只好照做。

畢竟稱帝是一件令任何一個國王都愉快的事情,雖然這會帶來很多的後患。

5月25日,文萊國王正式稱帝,文萊王國升級爲文萊帝國,現任NPC國王自封文萊帝國皇帝。

不久之後,遠征艦隊的一名玩家高級副官,匆匆來到水上梟雄耳邊,帶着難以抑制的興奮的低聲道:“老大,三名已經加入文萊王國的NPC鐵匠,鍊鐵技術已經突破1%!另外,我讓他們傳授其它十七名未加入文萊王國的鐵匠,也成功突破了1%。我們成功了。”

水上梟雄十分平靜,點了點頭道:“很好,將他們嚴密的保護起來,安置在不同的戰艦上,不要走漏任何風聲。將他們分五批逐漸運送會湛江去,確保萬無一失。另外,通知狂龍老大,開始建造鐵器冶煉爐,悄悄囤積鐵礦!現在是大量低價吃進鐵礦的大好時機!”

“是!”

這名高級副官壓低了聲音,極度興奮的點了點頭。然後迅速的離開王城,返回海邊的艦隊,帶着20名NPC鐵匠逐批乘坐戰艦離開,返回湛江。下線之後,他不只是通知了湛江的狂龍老大,也通知了自己在湛江的心腹,開始大量吃進廉價鐵礦。

因爲以前沒有鍊鐵技術,鐵礦價錢低的比木頭還賤。太早購買的話,浪費錢,還佔地方。太遲購買的話,價錢早就漲起來了。

但是他知道,這批NPC匠人返回湛江不久之後,鐵礦毫無疑問將會一路飛漲沖天。光是這個差價,少不了要掙一大筆。只有最先掌握準確消息的一批人,才能大獲其利。

整個遠征艦隊,知道此行秘密任務的,僅僅只有水上梟雄和他的三名高級副官,四人而已。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不得不說,文萊帝國是一個非常短命的帝國。國王才宣佈登基稱帝后不久,系統向全世界的國家、NPC和玩家宣佈了這個消息。東南亞各地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新加坡等等的NPC國王幾乎都被這個消息刺激的跳了起來,強烈不滿,憤怒。

帝國是一個國家強大的象徵。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國也敢自稱帝國?皇帝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叫的嗎?他們自己都還沒資格稱帝,居然有人敢搶在他們的前面稱帝,豈有此理!

周圍各國國王紛紛派出使者,強烈要求、勒令文萊的NPC皇帝立刻退位,恢復國王身份,否則他們將出兵消滅文萊帝國。將這個膽大妄爲的皇帝消滅。

文萊NPC皇帝接到馬來西亞沙巴國王憤怒抗議的國書之後,眼巴巴的望向遠征軍的首領水上梟雄,徵求意見。水上梟雄點頭默認了之後,他立刻宣佈退位。

僅一日,短命的文萊帝國消失,皇帝又恢復了國王的身份。這個時候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各國的抗議使節還在路上,收到消息,半途折返回去。

《帝國遠征》中第一個帝國,出現的快,消失的也快。

28 破損的柵欄333 只談生意不結盟304 越南的小動作49 劇變大遷徙168 青銅騎兵34 打造木筏艦隊92 三百里緊急軍情267 大賣軍火227 鉅額虧損105 打造銅器套裝39 草藥術和訓練戰爭木筏328 開拓新的軍火市場188 艨艟鬥艦255 興修水利鼓勵農牧業204 海盜鬥艦292 準備就緒114 競爭對手的出現347 歐美的密約307 血戰布萊爾52 最後的夜晚240 佔領對馬島67 敵軍急撤190 尷尬的遭遇戰22 快速發展387 血戰南非309 大洋彼岸的顧慮286 太平洋海軍司令部143 窘困崩潰的前夜226 泛渤海圈正式建立48 醞釀中的風暴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384 中國航母特混編隊61 水軍遭遇戰265 最高統帥部決議383 流氓戰術244 抵達文萊213 一觸即發117 價格同盟380 振興計劃355 軍備競賽208 最高統帥部308 東亞海權240 佔領對馬島198 黃河攻略325 秀行的判斷279 天下盟150 開發熱潮70 戰略地314 印度內部紛爭228 時代壁壘323 談判382 印度的挑釁78 醉酒俘虜119 明爭134 主動請辭25 報復日本高手284 帝王時代233 坐莊朝鮮半島189 一級備戰365 歐美軍隊的新窩297 霸主國之戰152 絕妙的銅幣替代品58 合縱連橫38 兇狠之計353 鐵甲戰列艦下水182 談判177 沒有最硬只有更硬362 飛艇指路狂轟濫炸71 封地任務23 硝煙東島衝突318 五國出兵101 建營開始耕地342 最原始版本飛機偵查0號123 總督後勤144 強行撤兵171 冷靜的籌算167 盧龍城寨65 巫師上陣32 驚退133 鬥爭白熱化130 戰爭爆發364 搶灘登陸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378 無利不早起的印度59 短暫的休整2 思考的野蠻人253 三司治國237 瘋狂採購49 劇變大遷徙348 烏雲密佈的非洲大陸14 興建渡口311 操縱日本島戰爭110 俘虜343 俄英荷密謀結盟4 圈養綿羊187 談判崩裂216 壓力226 泛渤海圈正式建立229 修養生息
28 破損的柵欄333 只談生意不結盟304 越南的小動作49 劇變大遷徙168 青銅騎兵34 打造木筏艦隊92 三百里緊急軍情267 大賣軍火227 鉅額虧損105 打造銅器套裝39 草藥術和訓練戰爭木筏328 開拓新的軍火市場188 艨艟鬥艦255 興修水利鼓勵農牧業204 海盜鬥艦292 準備就緒114 競爭對手的出現347 歐美的密約307 血戰布萊爾52 最後的夜晚240 佔領對馬島67 敵軍急撤190 尷尬的遭遇戰22 快速發展387 血戰南非309 大洋彼岸的顧慮286 太平洋海軍司令部143 窘困崩潰的前夜226 泛渤海圈正式建立48 醞釀中的風暴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384 中國航母特混編隊61 水軍遭遇戰265 最高統帥部決議383 流氓戰術244 抵達文萊213 一觸即發117 價格同盟380 振興計劃355 軍備競賽208 最高統帥部308 東亞海權240 佔領對馬島198 黃河攻略325 秀行的判斷279 天下盟150 開發熱潮70 戰略地314 印度內部紛爭228 時代壁壘323 談判382 印度的挑釁78 醉酒俘虜119 明爭134 主動請辭25 報復日本高手284 帝王時代233 坐莊朝鮮半島189 一級備戰365 歐美軍隊的新窩297 霸主國之戰152 絕妙的銅幣替代品58 合縱連橫38 兇狠之計353 鐵甲戰列艦下水182 談判177 沒有最硬只有更硬362 飛艇指路狂轟濫炸71 封地任務23 硝煙東島衝突318 五國出兵101 建營開始耕地342 最原始版本飛機偵查0號123 總督後勤144 強行撤兵171 冷靜的籌算167 盧龍城寨65 巫師上陣32 驚退133 鬥爭白熱化130 戰爭爆發364 搶灘登陸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378 無利不早起的印度59 短暫的休整2 思考的野蠻人253 三司治國237 瘋狂採購49 劇變大遷徙348 烏雲密佈的非洲大陸14 興建渡口311 操縱日本島戰爭110 俘虜343 俄英荷密謀結盟4 圈養綿羊187 談判崩裂216 壓力226 泛渤海圈正式建立229 修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