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閃擊波蘭(2)

餘額不足

經過請示,裡賓特洛甫對意大利大使說,雖然";德國必然要拒絕英法的聲明,但是元首正在研究意大利領袖的建議,如果羅馬證實英法聲明並非最後通牒,元首將在一兩天內給予答覆";。與此同時,羅馬的";和談";活動也在加緊進行。9月2日下午2點,齊亞諾接見了英法兩國大使,並且當着他們的面用電話把阿託利科大使同德國外交部長的談話,告訴了哈利法克斯和龐納。龐納滿腔熱情,一如既往。他熱烈地向齊亞諾道謝,感謝他爲和平所作的努力。哈利法克斯卻比較冷淡,他證實英國照會不是最後通牒。不過,他接着又說,他個人認爲,除非德國撤出波蘭,英國不可能接受墨索里尼關於會談的建議。而在這個問題上,這一次龐納又一聲不吭。哈利法克斯答應齊亞諾,把英國內閣對這個問題的決定用電話通知他。

晚上7點剛敲過不久,英國內閣的決定傳來了。英國接受意大利首相的建議,但是條件是,希特勒必須把他的軍隊撤回德國境內。意大利外交大臣知道,希特勒決不會接受這個條件,因此正如他在日記裡寫的那樣,";現在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可想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點點希望,現在已經煙消雲散了。

1939年9月3日,星期天,陽光燦爛,空氣中飄着馥郁的芳香,這是夏秋之交柏林少有的好天氣。天剛一亮,英國大使館就收到了哈利法克斯勳爵發給漢德遜的一份電報,指示他設法同德國外交部長在上午9點舉行一次會晤,把一份英國政府的照會遞給他。

張伯倫政府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它在大約32小時以前照會希特勒,如果德國不從波蘭撤軍,英國就將宣戰。可是一直沒有答覆,於是英國政府決心履行它的諾言。正如法國駐倫敦大使查理·考平在頭一天下午2點30分給那位躊躇不定的龐納的報告中所說的,前一天英國政府就擔心希特勒可能故意遲遲不作答覆,以便儘量攫取波蘭領土,等到把但澤、走廊等地穩穩地抓在自己手裡以後,他就可以提出一個所謂";寬宏大量";的和平方案來。爲了不上這個圈套,哈利法克斯要法國人考慮,如果德國政府不在幾小時之內對9月1日英法兩國的聲明作出令人滿意的答覆,這兩個西方國家就對德國宣戰。英國內閣在9月2日下午作出了明確的決定後,哈利法克斯就具體建議,在當天半夜由兩國一同向柏林提出一個限於9月3日上午6點以前答覆的最後通牒。

事實上,四分五裂的法國內閣在上星期經過了重重難關,才勉強決定首先要履行法國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但是,在9月2日,當英國人催促法國人同意在半夜就向希特勒提出最後通牒的時候,甘末林將軍和法國總參謀部卻躊躇起來了。他們認爲,如果德國人在西線立刻發動進攻的話,不得不孤軍作戰的將是法國。沒有一個英國兵會來支援他們。總參謀部堅持要求再等48小時提出最後通牒,爲的是";順利地進行動員";。

下午6點,哈利法克斯打電話給英國駐巴黎大使埃立克·菲普斯,並對他說,";英國政府不能再等48小時。法國的態度使英王陛下政府深感爲難。";兩小時以後,英國政府的處境之難已經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張伯倫在下院站起來講話的時候,大多數議員,不論屬於哪個黨派,對英國方面遲遲不履行它的義務都已經感到極不耐煩。等到聽了張伯倫的發言之後,他們幾乎快按捺不住自己了。張伯倫告訴議會,英國政府還沒有收到柏林的答覆。除非德國給予答覆,並且保證從波蘭撤退,否則英國";必將採取行動";。如果德國人果真同意撤退,那麼,英國政府";就願意認爲局勢依舊同德軍越境進入波蘭以前一樣";。目前英國政府正在同法國就兩國對德最後通牒的時限問題進行聯繫。

在波蘭戰事已經進行了39小時之後,下院再也不能接受這種拖延策略了。議員們紛紛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工黨臨時議會領袖阿瑟·格林伍德站起來憤慨地說,";在這樣的時刻,英國和英國所擁有的一切以及全人類的文明都遭到了威脅,我不知道我們打算猶豫到什麼時候,我們應當和法國人並肩前進。";

問題就在這裡。當時,事實證明要推動法國前進是很困難的。下院怒氣沖天,使張伯倫如坐鍼氈,他不得不打斷激烈的爭論爲自己辯護說,要通過電話同巴黎磋商,使";看法與行動取得一致是需要時間的";。他接着說,";如果下院竟有人認爲我所提出的聲明流露出對本政府或法國政府有絲毫的動搖,我就不免感到震驚";。他說,據他所知,法國政府";這時正在開會";,";幾小時以後";將可得到他們的消息。他向激憤的議員們保證,明天他只有一種答覆給下院,讓大家相信他說的";完全是實話";。張伯倫非常瞭解,英國人民很不滿意他,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政府很有可能被推翻。

張伯倫從下院出來,馬上就給達拉第打了個電話。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最後通牒於明日上午8點發出,限中午12點以前答覆。達拉第回答說,除非英國轟炸機羣準備立刻出動,否則法國認爲,最好把對德軍的進攻推遲幾個小時。

過了不到一小時,哈利法克斯在夜晚10點30分也給龐納打了一個電話。他極力敦促法國政府接受英國的折衷方案,即於9月3日上午8時向柏林提出最後通牒,最後期限爲中午12點。法國外交部長不僅不同意,而且還對哈利法克斯提出抗議說,英國方面堅持這樣迫不及待地行事會給人造成";一種十分糟糕的印象";。他要求倫敦再等一等,至少在中午以前不要向希特勒提出最後通牒。

下院將在9月3日(星期日)中午開會,從星期六晚上那次會議的情緒看來,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都明白,如果這個政府想存在下去,他們就必須給予議會所要求的回答。第二天凌晨兩點,法國駐倫敦大使考平警告龐納,張伯倫內閣如果不能給議會以確切的答覆,就有被推翻的危險。於是,哈利法克斯在電話中最後告訴龐納,英國打算";單獨行動";。隨後,英國外交大臣於凌晨4點左右電示漢德遜大使,叫他將英國的最後通牒在9月3日上午9點遞交給德國政府。這份通牒提到英國政府曾在9月1日的照會中宣佈,如果德國軍隊不立刻撤退,英國就要履行它對波蘭承擔的義務。這份通牒接着指出,";在今天9月3日英國夏季時間上午11點以前,如果德國政府不對上述問題作出令人滿意的保證,並送到倫敦英王陛下政府,則從該時起,兩國即處於戰爭狀態。";

在總理府會議室中,希特勒還有國防部長馮.布隆貝格將軍、陸軍總司令馮.布勞希奇將軍正在談論攻擊波蘭的進展。戈林、赫斯一干高官,也在旁邊旁聽。氣氛十分火爆,希特勒對着兩位軍官團的大佬說道,:“尊敬的將軍閣下,我們必須儘快的拿下波蘭,如果我們拿不下來,那麼戰爭的規模就不好控制了”。

“元首!”馮.布隆貝格將軍一個立正,嚴肅的說道,:“既然戰爭現在一切順利,您爲什麼不能在等一下呢,畢竟現在的國防軍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打過仗了,讓他們積累一下戰爭的經驗不是很好麼?”馮.布隆貝格將軍說的的確是事實,不論是奇襲萊茵蘭、還是吞併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基本上都沒有發生衝突,陸軍也僅僅只有幾萬人,參加過西班牙內戰,得到了一點可憐的實戰經驗。

天吶!希特勒到這個時候真想朝天大喊一聲,任何國家都不喜歡軍隊的人干涉政治,單就這點來說,德國的國防軍做的很好,尤其當年希特勒沒有上臺的時候,陸軍還在掌管一切,不過就算是那樣,他們也沒有廢除魏瑪共和國政府,不過不干涉是不干涉,作爲一個軍方的高官,不干涉政治,那是證明你的操守可圈可點,但是要是完全不懂政治的話,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希特勒現在就十分希望面前的這兩個將軍的政治嗅覺能夠敏銳一點。不過話說回來,希特勒對國防軍某些堅持的原則還是持欣賞態度的,於是他解釋道,:“我們越快解決波蘭問題,就越讓英國人沒辦法插手。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戰爭控制在我們都可以接受的範圍裡,懂了麼?我的將軍們”。

“元首,就算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按照現在軍隊的進度,已經可以說是非常迅速了,這在1914年的時候,簡直是不可想想的事情”,馮.布勞希奇將軍解釋道。

“難道就不能在快一點了麼?”希特勒轉過頭說道,:“赫爾曼,你有什麼看法?”

戈林大腹便便的說道,:“元首,空軍的戰士們,不停的朝波蘭傾瀉着德意志帝國的怒火,所有的交通樞紐和鐵路已經被炸得停頓,所以我認爲,陸軍方面可以利用哪裡的局面,不是麼?”。

國防部長馮.布隆貝格將軍這個時候說道,:“倫斯德的南路集團軍羣以賴歇瑙的第10集團軍爲中路主力,以利斯特的第14集團軍爲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8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面和西南面向維斯瓦河中游挺進;路德維希貝克的北路集團軍羣以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爲主力,向東直插“波蘭走廊”,如果南路和北路的集團軍在華沙會和,波蘭就大勢已去了”。

“那麼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希特勒問道。

馮.布勞希奇將軍指着地圖,對希特勒說道,:“元首,北路集團軍羣現在推進最快的是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裝甲軍,現在他們已經到推進至維斯瓦河一線,只要他們擊敗那裡的守軍,波蘭最北部的的波莫瑞集團軍就會被合圍,德意志本土就會和東普魯士連成一片”。

說完話,又指向了波蘭南部的克拉科夫城,:“而南路集團軍羣推進最快的則是由保羅&豪賽爾指揮的黨衛軍帝國師,現在他們已經到達克拉科夫城下,和古德里安一樣,保羅&豪賽爾只要擊潰克拉科夫集團軍,從波蘭南部通往華沙的路,就打開了”。

希特勒點點頭,:“也就是說,只要保羅&豪賽爾和古德里安分別擊潰現在的對手,南北兩軍集團軍羣就可以在華沙順利會和了?”

“大體上是這樣的,元首”馮.布勞希奇將軍回答道。

砰……

裡賓特洛甫跌跌撞撞的進來,手上還有些微微的顫抖。

“什麼事情!讓緊張成這樣”希特勒惱怒的訓斥道。

“元首!”裡賓特洛甫微帶顫抖的說道,:“英國人送來了最後通牒”說着,把文件遞給了希特勒。

嘶……

希特勒一動不動,呆呆的坐在沙發上,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馮.布隆貝格將軍、馮.布勞希奇將軍

也沉默的一語不發。

啪……戈林點燃了一根粗大的雪茄,吞雲吐霧的說道,:“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打敗了,上帝也會原諒我們的”。

“元首,元首……”裡賓特洛甫輕聲的叫着這個德意志的最高領袖。

希特勒慢慢回過神來,:“將軍們,我們已經無路可退了”,聽了希特勒的話,所有人都沒有反駁,希特勒大叫道,:“所以到了現在,我們一定要儘快擊敗波蘭人,國家的主力部隊全部在波蘭的,如果法國人也摻和進來,西線的部隊絕對抵抗不了太長時間”。

“命令北線的古德里安將軍還有南線的保羅&豪賽爾將軍,要他們儘快擊敗各自面對的敵人”希特勒咆哮道,:“路德維希貝克將軍和龍德施泰特將軍也要,把包圍的波蘭軍隊儘快殲滅,然後在華沙會師”。

“現在我也要出去準備一下”希特勒說道。

“元首,我如何讓回覆英國人?”裡賓特洛甫問道。

“不要來問我,我從來都不知道什麼最後通牒!”希特勒不耐煩的說道。

“我明白了,元首”裡賓特洛甫說道,裡賓特洛甫明白什麼了,當然還是用他的老辦法,拖下去,反正元首都說什麼都不知道,有了元首的話,那麼它還怕什麼?

繼英國之後,經過反覆討論,法國政府也於9月3日上午10點20分,向納粹政府遞交了與英國內容大致相似的最後通牒。從此,希特勒想用外交手腕,使英、法置身戰爭之外的企圖,宣告徹底失敗。當天下午,希特勒就發佈了";第二號絕密作戰指令";,並命令德國全部工業轉入";戰時經濟軌道";。

3日中午12點6分,張伯倫,這個曾經冒着喪失政治生命的危險,在戈德斯堡和慕尼黑對希特勒一味綏靖姑息的政治家,向下院發表了沉痛的演說,宣佈英國現在已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他說,";今天是我們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沒有一個人會比我更爲痛心。在我擔任公職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爲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毀於一旦。現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盡瘁,使我們必須付出重大代價的事業取得勝利……我相信,我會活着看到希特勒主義歸於毀滅和歐洲重新獲得解放的一天。

9月3日,英法根據法波盟約和英波互助條約,對德宣戰。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作答。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這個時候,已經推進到維斯瓦河的第十九裝甲軍,在古德里安的率領下,開始朝這裡的守軍進行攻擊,古德里安把第十九裝甲軍的兩個裝甲師擺在波蘭軍隊的正面,剩下的兩個輕裝甲師,向下遊行進。

對面的波蘭軍隊對古德里安的裝甲師如臨大敵,在河對岸部署了重炮和戰壕。古德里安也擺出了強渡維斯瓦河的架勢,而先前已經像下游的兩個輕裝甲師,利用九月份已經進入枯水期的有有利條件,通過水淺處,度過維斯瓦河。

這個時候,古德里安正面的兩個裝甲師開始正面強攻,重炮開始轟鳴,在無線電的引導下,空軍的斯圖卡馬上飛過來支援,一枚枚炮彈在波蘭軍隊的陣地上爆炸。飛射的子彈壓的波蘭軍隊擡不起投來。

波蘭人現在就希望古德里安趕緊渡河,好給與古德里安迎頭痛擊,而不是現在像縮頭烏龜一樣躲在戰壕中。古德里安確實準備渡河了,因爲早先出去的輕裝甲師已經發來無線電,已經從淺水區度過維斯瓦河。

第36章 遊行第七十八 掌初戰卡塞雷斯4第298章 搗蛋的墨索里尼第437章 攻擊莫斯科(23)第2章 一戰第435章 攻擊莫斯科(21)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125章 走向戰爭(2)第160章 蘇芬戰爭(22)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24章 金融危機第256章 勸降第410章 到達斯摩棱斯克第51章 覲見第313章 凝固汽油彈第268章 黃金第230章 圍殲的先決條件(2)第200章 戰爭開始第349章 和平的曙光(2)第430章 攻擊莫斯科(16)第178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3)第256章 勸降第207章 荷蘭空降(2)第332章 北非的戰爭(3)第343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3)第244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3)第445章 攻擊莫斯科(31)第431章 攻擊莫斯科(17)第49章 挑撥離間第8章 杜邦家族第94章 回國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99章 捷克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214章 強渡馬斯河第366章 基輔會戰(15)第359章 出訪蘇聯(5)第136章 波蘭殘兵第48章 古德里安第338章 黑手黨的剋星第275章 意大利是援軍!第154章 蘇芬戰爭(16)第136章 波蘭殘兵第295章 攤牌(2)第437章 攻擊莫斯科(23)第369章 基輔會戰(18)第193章 火速進軍第306章 英國戰役(6)第276章 米爾斯克比爾海戰第313章 凝固汽油彈第404章 奪權(3)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246章 海軍參戰第276章 米爾斯克比爾海戰第34章 骷髏會第368章 南線,基輔的前奏第455章 德意志高於一切第370章 雷德爾的想法第66章 奇襲萊茵蘭(3)第11章 啤酒館暴動(2)第455章 德意志高於一切第38章 長刀之夜第304章 英國戰役(4)第354章 熱身運動(3)第434章 攻擊莫斯科(20)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451章 攻擊莫斯科(37)第376章 到達戰場第284章 直布羅陀之戰(7)第141章 蘇芬戰爭(3)第73章 西班牙內戰(3)第441章 攻擊莫斯科(27)第366章 基輔會戰(15)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322章 維也納仲裁(3)第337章 黨衛軍法蘭西外籍部隊第135章 閃擊波蘭(8)第334章 北非的戰爭(5)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58章 悠閒地進軍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153章 蘇芬戰爭(15)第368章 南線,基輔的前奏第237章 敦刻爾克戰役(3)第191章 打賭(2)第68章 奇襲萊茵蘭(5)第144章 蘇芬戰爭(6)第62章 下水儀式(2)第178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3)第360章 基輔會戰(9)第370章 雷德爾的想法第402章 奪權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89章 馬德里攻防戰(6)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179章 斯圖卡立威第180章 “俾斯麥號戰列艦”
第36章 遊行第七十八 掌初戰卡塞雷斯4第298章 搗蛋的墨索里尼第437章 攻擊莫斯科(23)第2章 一戰第435章 攻擊莫斯科(21)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125章 走向戰爭(2)第160章 蘇芬戰爭(22)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24章 金融危機第256章 勸降第410章 到達斯摩棱斯克第51章 覲見第313章 凝固汽油彈第268章 黃金第230章 圍殲的先決條件(2)第200章 戰爭開始第349章 和平的曙光(2)第430章 攻擊莫斯科(16)第178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3)第256章 勸降第207章 荷蘭空降(2)第332章 北非的戰爭(3)第343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3)第244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3)第445章 攻擊莫斯科(31)第431章 攻擊莫斯科(17)第49章 挑撥離間第8章 杜邦家族第94章 回國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99章 捷克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214章 強渡馬斯河第366章 基輔會戰(15)第359章 出訪蘇聯(5)第136章 波蘭殘兵第48章 古德里安第338章 黑手黨的剋星第275章 意大利是援軍!第154章 蘇芬戰爭(16)第136章 波蘭殘兵第295章 攤牌(2)第437章 攻擊莫斯科(23)第369章 基輔會戰(18)第193章 火速進軍第306章 英國戰役(6)第276章 米爾斯克比爾海戰第313章 凝固汽油彈第404章 奪權(3)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246章 海軍參戰第276章 米爾斯克比爾海戰第34章 骷髏會第368章 南線,基輔的前奏第455章 德意志高於一切第370章 雷德爾的想法第66章 奇襲萊茵蘭(3)第11章 啤酒館暴動(2)第455章 德意志高於一切第38章 長刀之夜第304章 英國戰役(4)第354章 熱身運動(3)第434章 攻擊莫斯科(20)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451章 攻擊莫斯科(37)第376章 到達戰場第284章 直布羅陀之戰(7)第141章 蘇芬戰爭(3)第73章 西班牙內戰(3)第441章 攻擊莫斯科(27)第366章 基輔會戰(15)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322章 維也納仲裁(3)第337章 黨衛軍法蘭西外籍部隊第135章 閃擊波蘭(8)第334章 北非的戰爭(5)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58章 悠閒地進軍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153章 蘇芬戰爭(15)第368章 南線,基輔的前奏第237章 敦刻爾克戰役(3)第191章 打賭(2)第68章 奇襲萊茵蘭(5)第144章 蘇芬戰爭(6)第62章 下水儀式(2)第178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3)第360章 基輔會戰(9)第370章 雷德爾的想法第402章 奪權第348章 和平的曙光第89章 馬德里攻防戰(6)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179章 斯圖卡立威第180章 “俾斯麥號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