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搗蛋的墨索里尼

雖然沒有得到威廉二世的正面答覆,但是林威知道,威廉二世心裡對林威的建議是歡迎的,而這對林威來說已經足夠,得賴於國社黨在德國執政的時候,德國取得了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勝利。德國民衆現在幾乎全部對國社黨持支持的態度,雖然軍官團在國防軍的實力無可撼動,但是在政府中,國社黨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力量,雖然無法對國防軍做出什麼控制,但是卻可以對黨衛軍提供幫助,比如在軍費和各種武器的裝備上,對黨衛軍進行政策傾斜。這也導致黨衛軍在武器裝備方面大大超過國防軍,雖然希特?勒現在已經不在了,但是政府仍然控制在國社黨手裡。

在林威回到自己的總部,並且利用來之不易的時間忙裡偷閒的陪着自己的妻子。其他人仍然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只有林威好像一瞬間就與戰爭無關了,這倒不是林威不重視英國,只是現在英國強大的海軍和頑強的空軍都已經被消滅殆盡。英國並不強大的陸軍在林威的眼中根本沒什麼威脅。雖然有可能出現的巷戰可能對德國帶來一些麻煩,但是林威可不認爲倫敦具有成爲斯大林格勒的潛質。蘇聯地域的廣大迫使德國必須控制住各種大城市和交通樞紐,英國可沒有這種優勢,德國不一定在英國重兵防守的大城市和英隊死磕。

種種因素讓林威對即將到來的登陸戰脈哪怕一絲的關心,各種各樣的有利條件德國現在都具備,相反英國卻陷入到了幾百年來最危險的時候。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仍然無法獲得成功,那就算林威再怎麼努力,德國也一樣失敗,況且林威自認爲還遠遠達不到天才的程度,可以去影響一個國家的成敗。到目前爲止林威只是儘量的保持德國全勝的姿態,挽回一些致命的錯誤。至於戰爭中德國會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林威心裡一點把握也沒有。

雖然絞刑架的威脅仍然沒有擺脫,不過好在看起來離自己遙遠了一些,趁着這種機會,林威享受一下生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來到這個世界三十四年了,林威的第二個孩子馬上就要出生了。雖然已經有過一次的經驗,不過事到臨頭林威才知道,什麼經驗都是狗屁,該緊張一樣會緊張。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說不緊張是假的。雖然林威自己的婚姻有些政治聯姻的嫌疑,不過好在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甚佳,在外人面前絕對是最佳的夫婦。

在林威一直過着自己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時候,戈林仍然在卡琳莊園拍着桌子大喊大叫,已經失去了空中防禦能力的英國,也絲毫激不起戈林的同情,每天仍然有上千架的德國飛機飛往英國,軍事基地、機場、公路、火車站、政府機關,只要是德國空軍飛行員認爲可以轟炸的目標,都可以自由的轟炸,這種無差別的打擊讓英國承受了慘重的損失。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輿論,特別是美國對英國今天的慘狀報以同情。

美國的各大報紙同聲譴責德國這種無差別轟炸的野蠻行徑,甚至美國總統羅斯福也發表了強硬的抗議,譴責德國空軍對倫敦的野蠻轟炸和德國潛艇部隊實行的無限制潛艇戰,特別是無限制潛艇戰,讓美國人民的財產受到了慘重的損失。不過受限於國內的孤立主義,羅斯福也僅僅能做到這樣。

羅斯福的這番言論,讓英國首相丘吉爾心中燃起一份希望,只要能夠頂住德國人一年左右,美國人就可以參戰。不過對於德國來說,羅斯福的講話所具有的威脅力就十分有限了,威廉二世雖然顧及美國強大的工業潛力,但是到了這種時候,英國只剩下一口氣了,只要德國在努力一把,掐死英國易如反掌。只要德國強大的陸軍能夠登陸英國,英國的戰爭也就意味着結束。到時候威廉二世自然不在乎美國人的介入,因爲歐洲沒有美國人可以落腳的地方。所以威廉二世對羅斯福的言論裝聾作啞,就好像沒聽見一樣。

戈林更是沒把羅斯福的言論當回事,當天聽見第二天就忘了,在戈林的眼裡,美國的地位甚至還不如意大利,原來戈林就不止一次的說過,美國人的工業只能生產水果刀具進行作戰,諷刺美國在軍工產業中的落後。戈林的經驗也是來自一戰時期美國的表現,美國在參戰前在美國訓練了整整一年,來到歐洲的時候,還是法國政府提供的武器裝備,要知道當時的法國北方還在德國手裡,可想而知當時美國人軍工業有多麼薄弱,從武器設計道製造都十分落後,和強大的工業剛好成反比。戈林的想法是天真也好,是愚蠢也好,只要德國打敗英國,美國人自然會忍下這口氣,德國也不必在未來實驗一下戈林話語的真實性。

至於歐洲各國對於美國人此舉的反映,也讓羅斯福失望無比,誰也沒把美國人當回事,英國人獨自抵抗德國,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日不落帝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就更不敢挑戰德國了。歐洲現在四個強大的軍事強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蘇聯,法國和意大利爲德國馬首是瞻,蘇聯就目前來說和德國仍然關係十分密切。剩下的歐洲國家根本無法匹敵上面任何國家,況且德國的盟友是如此衆多,羅馬尼亞軍事領袖安東尼斯庫、西班牙軍事領導人佛朗哥將軍、葡萄牙領導人薩拉查、匈牙利保守派領袖海軍上將霍爾蒂親王,保加利亞國王保羅斯三世。這些領導人很多人關係和希特?勒都十分密切,對德國所取得的勝利十分推崇。希望依靠德國來對抗蘇聯強大的壓力。

其中西班牙將軍佛朗哥在德國攻佔直布羅陀要塞之後,明顯立場已經轉變,在說道英國的時候,口氣已經越來越強硬,在各種公開的場合毫不留情的對英國佔領直布羅陀幾百年進行控訴,對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幫助西班牙收復直布羅陀要塞的舉動,更是給予讚賞。雖然現在直布羅陀仍然在德法意的控制下,不過對於西班牙來說,這裡已經不是一個禁區了。至少一些西班牙的士兵可以自由的進入直布羅陀。

就像林威估計的一樣,佛朗哥將軍對於支持英國的本地人毫無好感,直接把剩下的人逐出了直布羅陀。並且對這裡幫助英國的本地人進行了鑑別和逮捕,被帶走人,永遠的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在德國空軍大舉進攻英國之後,佛朗哥也一直關心英德之間的戰事,在戈林調集五個航空隊敲掉英國人空中防線的那天,佛朗哥將軍代表西班牙向英國宣戰。因爲他已經看出來,雙方的戰爭基本上已經沒有懸念了。

除了希特?勒和原來各國的領導人關係不錯之外,很多國家的法西斯政黨都是其在國內的重要勢力,包括羅馬尼亞鐵衛軍、匈牙利的箭十字黨,西班牙長槍黨。都和國社黨關係十分要好,箭十字本身就是馬札兒人的古老標誌,而且與納粹黨的卍字十分神似。國社黨和箭十字黨的關係簡直像是雙胞胎一樣,從領章、領帶、帽子到右臂的袖標,兩個黨簡直看不出來區別。所以箭十字黨也是國社黨在其他國家最密切的黨派。

其中還有像匈牙利那種本身就是一戰戰敗國的一部分,是可想要推翻凡爾賽合約,重新擴大自己的地位。協約國給了匈牙利一個非常苛刻的和約,它被割去了大片土地,被迫繳納賠款,軍隊被限制在三萬五千人等。匈牙利人對和約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爾蒂本人更是對和約奪去了國家的所有海岸線,使他成了一個“沒有海軍的海軍上將”耿耿於懷。

除了獨裁者之間的關係和國社黨的關係之外,威廉二世的復位給德國帶來了另一批關係,威廉二世復位之初,就像威廉明娜女王保證,只在荷蘭保持象徵性的駐軍,並且在戰爭結束之後撤出荷蘭、對於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三世也是如此。威廉二世公開進行表態之後,兩個國家隊德國佔領軍的抗拒立刻減輕了不少,威廉明娜女王和利奧波德三世也控制住了自己國內的局勢。羅馬尼亞王室和威廉二世的關係最爲親近,米哈伊一世正是和威廉二世一樣,同屬霍亨佐倫王室。作爲現在如日中天中德國的皇帝,威廉二世無疑比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更加擁有威信,歐洲皇室各種各樣的紐帶關係,讓德國穩定了一些對德國恐懼的小國王。經過這三種關係,現在歐洲沒有人敢對德國說個不字。

這是獨裁者的歐洲、這是皇室的歐洲、這是法西斯的歐洲,美國雖然無比強大,但是在整個歐洲,和美國格格不入的力量佔到絕對上風的時候,美國還是被無視了,各個國家的保持只用了幾個字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講話,表達了關注。這次羅斯福總統的言論,在歐洲沒有濺起一片水花。況且現在美國內部仍然有問題,林威執掌黨衛軍之後,對美國的法西斯實力大加扶持,雖然自從羅斯福執政之後,嚮往法西斯的美國人已經很少了。但是仍然有幾百萬人被林威所控制,只要需要,林威就可以命令在美國的大使,讓這些人對美國政府施壓。林威知道羅斯福遲早會把親德勢力瓦解掉,不過林威只希望這些人能夠拖住美國加入戰爭的進度就可以了,只要給德國時間,把自己的計劃都變成現實,美國到時候自然會做出自己的決斷。

林威仍然在柏林街頭陪着妻子游蕩,聽着街頭的大喇叭廣播着戈培爾介紹英國現在的最新局勢,看見街頭巷尾中的人們傳看副元首赫斯親自撰寫的傳單,這是副元首赫斯號召德國全國投入到最後一戰的傳單。戈林仍然不知疲倦的調集空軍的重兵對英國進行轟炸,甚至戈林已經把英國上空當成了德國空軍的練兵場,不斷有經歷過戰爭的飛行員被調到波蘭,而原來駐守那裡的飛行聯隊則調到了西線的機場參與對英國的轟炸。

各個戰場的戰鬥仍然在繼續,沒有人理會美國的呼籲,德國統帥部、法國的總參謀部,意大利的總理府,都在擬定着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根據藍色計劃最新修改的內容,德國除了在第一階段登陸十五萬人之外,還有在登陸二十五萬人,剩下的兵力由法國和意大利進行補充。這主要是貝當和墨索里尼進行的請求,讓法國和意大利發揮更大的作用。

意大利的總理墨索里尼把目光向後轉,瞄向了利比亞東面的埃及。埃及是英國的殖民地,也是大英帝國全球戰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裡擁有蘇伊士運河,是歐洲通往印度和遠動的必經之路;這裡也是通往中東的門戶。埃及還擁有設備齊全的亞歷山大港,爲英國皇家海軍佔有地中海東部的關鍵所在。對意大利來說,埃及也同樣重要:意大利在經濟上嚴重依賴進口,90的進口物資都來自地中海沿岸地區,這裡是意大利的命門。控制埃及就能加強意大利對地中海沿岸的控制,還能打同通往蘇丹的道路,使北非意佔區和東非意大利殖民地連成一片,一舉兩得。

1940年,意大利在利比亞的駐軍有25萬人、1800挺機槍、350輛輕型坦克和8000輛卡車,此外還有150架飛機,力量並不弱小。意軍的地面力量分爲兩個集團:第10軍,指揮官貝爾提將軍,駐地爲利比亞東部的西蘭尼加,擁有3個步兵師、1支黑衫軍和1支由利比亞當地人組成的烏合之衆;第15軍,指揮官加里博爾迪將軍,駐地爲位於利比亞西部的首府地黎波里,擁有6個步兵師和兩個黑衫軍分隊。這樣的部署顯然是爲入侵西北非法國殖民地做準備的。然而現在向西進攻現已無望,主要作戰任務便由西面的15軍落到了10軍的頭上。第10軍得以增強,首先增兵9個師,其後又增兵10個師。從數量上看,貝爾提的第10軍已足以讓非洲的英軍望而生畏了。

墨索里尼現在已經按耐不住的自己的理智,迫不及待的準備向英國的殖民地埃及動手了。爲了盟友之間的面子,墨索里尼還是通知了一下威廉二世,墨索里尼的外交部長齊亞諾,親自來到柏林向威廉二世通知了意大利的計劃。

齊亞諾的到來,讓悠閒了幾天的林威終於得到了威廉二世的召喚,雖然黨衛軍只相當於國防軍一個集團軍的兵力,但是裝甲力量卻佔到德隊的百分之四十,林威當然有權利參加這種軍事會議,就算是希特?勒死了,林威還是有足夠的實力參加。

“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的態度了吧,都說一說,對意大利的計劃怎麼看”在最高統帥部中,威廉二世冷然說道,不知道得知了意大利的行動之後是喜事怒,讓人有性不準脾氣。

“從兵力對比來看,意大利佔有明顯的優勢”這種場合下,還是長馮·布隆貝格元帥首先開口,;“英國人的陸軍不強,不出意外的話,意大利將在半年之內截斷蘇伊士運河,徹底封閉地中海,這樣我們德國的腹部,也就徹底安全了”長馮·布隆貝格元帥對意大利還是持樂觀的態度。

“我也認爲意大利將取勝,要知道現在埃及的英國人處在孤立無援的情況”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奇大將說道,:“意大利擁有海洋的控制權,可以把軍隊源源不斷的運進非洲,英國人卻不行”的確,現在的意大利比歷史上的情況好上太多了,掌控了地中海的意大利,完全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軍隊運到非洲,而英國人不行。而且意大利海軍可以協助陸軍對埃及的港口進行進攻,相信有戰列艦巨大的主炮幫助,意大利陸軍會輕鬆很多。各種各樣的優勢讓馮·勃勞希奇大將一下子忘記了,就在兩個月前,意大利陸軍還在法國邊境被只有自己五分之一的法隊打得灰頭土臉的情景。

威廉二世考慮着其中的利弊,衆所周知,現在德國正在準備着登陸英國,而且需要意大利海軍的幫助,要是這個時候意大利把注意力轉向了別的地方。對於德國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意大利海軍依次爲理由協助本國的軍隊登陸埃及,威廉二世還真找不出來什麼理由反對。在內心中威廉二世在沒登陸英國之前,不想出現什麼變故,現在墨索里尼的異想天開無疑讓威廉二世難以決斷。

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戰(2)第426章 攻擊莫斯科(12)第134章 閃擊波蘭(7)第282章 直布羅陀之戰(5)第255章 完全勝利第75章 初戰卡塞雷斯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218章 強渡索姆河第157章 蘇芬戰爭(19)第129章 閃擊波蘭(2)第362章 基輔會戰(11)第82章 初戰卡塞雷斯(8)第37章 談判第160章 蘇芬戰爭(22)第367章 西方面軍的杯具第435章 攻擊莫斯科(21)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404章 奪權(3)第77章 初戰卡塞雷斯(3)第151章 蘇芬戰爭(13)第293章 不列顛空戰(4)第71章 西班牙內戰第九章第二百八十億章 直布羅陀之戰4第365章 基輔會戰(14)第232章 辦法第363章 基輔會戰(12)第17章 內訌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39章 借刀殺人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235章 敦刻爾克戰役第155章 蘇芬戰爭(17)第425章 攻擊莫斯科(11)第九章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315章 各懷鬼胎的談判第21章 算計第150章 蘇芬戰爭(12)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111章 蘇臺德第143章 蘇芬戰爭(5)第136章 波蘭殘兵第179章 斯圖卡立威第314章 談?談個屁!第160章 蘇芬戰爭(22)第297章 又是擴軍第364章 終於開始了第310章 朴茨茅斯之戰第214章 強渡馬斯河第102章 德奧合併(2)第241章 比利時投降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11章 鹿特丹投降第127章 開戰第279章 直布羅陀之戰(2)第169章 威塞演習第15章 著作第56章 測試(2)第299章 掉線了!第195章 女王的態度第304章 英國戰役(4)第441章 攻擊莫斯科(27)第159章 蘇芬戰爭(21)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戰(2)第22章 婚禮第341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第229章 圍殲的先決條件第400章 基輔會戰(19)第377章 最初的一個月第121章 遠東盟友(2)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341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第70章 柏林奧運會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150章 蘇芬戰爭(12)第402章 奪權第253章 不同以往的海戰第30章 第三帝國第447章 攻擊莫斯科(33)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274章 戰鬥開始第372章 西方方面軍的覆滅(2)第59章 空軍第238章 敦刻爾克戰役(4)第185章 特隆赫姆謀劃第162章 蘇芬戰爭(24)第149章 蘇芬戰爭(11)第425章 攻擊莫斯科(11)第64章 奇襲萊茵蘭第338章 黑手黨的剋星第365章 反擊,不惜代價的反擊第422章 攻擊莫斯科(8)第91章 慶祝第203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2)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101章 德奧合併
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戰(2)第426章 攻擊莫斯科(12)第134章 閃擊波蘭(7)第282章 直布羅陀之戰(5)第255章 完全勝利第75章 初戰卡塞雷斯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218章 強渡索姆河第157章 蘇芬戰爭(19)第129章 閃擊波蘭(2)第362章 基輔會戰(11)第82章 初戰卡塞雷斯(8)第37章 談判第160章 蘇芬戰爭(22)第367章 西方面軍的杯具第435章 攻擊莫斯科(21)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404章 奪權(3)第77章 初戰卡塞雷斯(3)第151章 蘇芬戰爭(13)第293章 不列顛空戰(4)第71章 西班牙內戰第九章第二百八十億章 直布羅陀之戰4第365章 基輔會戰(14)第232章 辦法第363章 基輔會戰(12)第17章 內訌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39章 借刀殺人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235章 敦刻爾克戰役第155章 蘇芬戰爭(17)第425章 攻擊莫斯科(11)第九章第382章 基輔會戰第315章 各懷鬼胎的談判第21章 算計第150章 蘇芬戰爭(12)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111章 蘇臺德第143章 蘇芬戰爭(5)第136章 波蘭殘兵第179章 斯圖卡立威第314章 談?談個屁!第160章 蘇芬戰爭(22)第297章 又是擴軍第364章 終於開始了第310章 朴茨茅斯之戰第214章 強渡馬斯河第102章 德奧合併(2)第241章 比利時投降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11章 鹿特丹投降第127章 開戰第279章 直布羅陀之戰(2)第169章 威塞演習第15章 著作第56章 測試(2)第299章 掉線了!第195章 女王的態度第304章 英國戰役(4)第441章 攻擊莫斯科(27)第159章 蘇芬戰爭(21)第311章 朴茨茅斯之戰(2)第22章 婚禮第341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第229章 圍殲的先決條件第400章 基輔會戰(19)第377章 最初的一個月第121章 遠東盟友(2)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341章 巴巴羅薩?修改一下吧!第70章 柏林奧運會第80章 初戰卡塞雷斯(6)第150章 蘇芬戰爭(12)第402章 奪權第253章 不同以往的海戰第30章 第三帝國第447章 攻擊莫斯科(33)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274章 戰鬥開始第372章 西方方面軍的覆滅(2)第59章 空軍第238章 敦刻爾克戰役(4)第185章 特隆赫姆謀劃第162章 蘇芬戰爭(24)第149章 蘇芬戰爭(11)第425章 攻擊莫斯科(11)第64章 奇襲萊茵蘭第338章 黑手黨的剋星第365章 反擊,不惜代價的反擊第422章 攻擊莫斯科(8)第91章 慶祝第203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2)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101章 德奧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