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應召進宮

沈寧不知道,前一世長兄的命運,會不會在這一世重演,相似和不同在反覆交錯,已無法準確預知將來,但有一點很確定的:這不是什麼好事!

她和沈華善一樣,都是臉色憂慮。在書房裡,祖孫兩個都不必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就算父親沈則敬在京兆,皇上和太子有此旨意,也違抗不得。

“長泰四十五年,太子舍人沈餘憲喝下毒酒,以終生殘疾的代價,使得上官長治反擊有名,是以帝立……”沈寧張口,將前一世沈餘憲的命運說了出來。

終生殘疾!聽了沈寧的回答,沈華善憂慮的臉色更是驚怖。一個家族繼續人若是終生殘疾,對於他自己和家族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

隨即,沈華善的憂怖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堅定的守護之心。既然太子旨意已下,嫡長孫就任太子舍人之職已定,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盡心竭力去守護他,終生殘疾的代價,這一世,絕對不會再出現。

長輩爲兒孫長遠計,當爲是,有守護之心,也有無懼之意。

推測出皇上離大行不遠了,無形中,沈家的許多事情就加緊起來。沈寧的婚期,已經是確定的了,不能一改再改,這倒還可以。此外,還有族中的不少喜慶事,原本打算留待年後辦理的,也都一併移到年前了。

詭異地,沈俞氏在打點沈寧嫁妝的同時,也吩咐沈成氏準備着喪禮用品。這樣的狀況,一度讓沈俞氏的心情很低落。唯一的女兒出嫁,這是何等喜慶之事,卻因爲顧慮到皇上大行,還要提前準備這些喪葬用品,真是不吉利!

對此,沈寧並沒有什麼感覺,只覺得,準備着這些喪禮用品還可以。若是紅白兩事撞上了,那就更麻煩!到底是嫁呢?還是不嫁呢?這一耽擱,又要等好長一段時間了吧?這下,他可擔心死了。

沈寧所預料的沒有錯,應南圖也知道皇上的身體狀況,心裡憂心不已。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無比虔誠地祈禱長泰帝能夠撐過這一段時日,等他把大婚的事情,辦完了再說。

自從在別山山腳分別之後,沈寧和應南圖就沒有見過面了。雖然只是短短几天。卻也總有書信往來。應南圖的心急。全都體現在每天一封的書信上,反倒方便了陳成和秋梧。他們兩個互通有無,清平侯府的情況也一一被送到沈寧的手中。

李氏雖是下堂之身,卻對仍對應南圖的婚事頤指氣使。應南圖則是直接將隨身佩劍插在李氏面前,兇狠說道她若再有半句話語,這劍就一定會插到她身上;清平侯府中,該有的準備都有了,雖然還有不少醃漬之事,卻總體無礙……

對這樣的狀況,沈寧也深感無奈。應南圖這些年基本都不在清平侯府居住,如果不是爲大婚,他根本就不想返回清平侯府。只要這婚事順利完成,估計他就將清平侯府扔在一邊了。

他對於府中的情況,根本就不在意,或許,他也無意在京兆多呆了。

他覺得。相安無事就是最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沈寧隱隱可以猜得出他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嫁入清平侯府之後,會遇到一些什麼樣的人和事。

不過,無論是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足爲懼,不過是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而已。

她正想着成親之後的事宜呢,忽而秋書就匆匆走了進來,神色還有點緊張。原來,是鍾粹宮有內侍傳話了,容貴妃有旨,宣沈寧進宮!

接到鍾粹宮的旨意,沈寧並不覺得意外。容貴妃在這個時候召見,想必是因爲沈寧即將大婚了。

這些年來,容貴妃頗爲重視沈家,雖然有榮平郡主那點小齟齬,卻無損鍾粹宮和沈家的良好關係。在沈寧離開京兆的期間,容貴妃也時不時有賞賜給沈俞氏的。現在沈寧即將大婚,這召見,就理所當然了。

況且,當年沈寧及笄禮,容貴妃也去觀禮了,還爲她帶來了長泰帝的賜婚旨意,讓上官長治的算盤落了空。撇除了其他,就這一點來說,沈寧對容貴妃頗爲感激。

如果不是她所出的太子時時犯抽,那就更好了……

再次進宮,沈寧的心情很平靜。

前一世,她最輝煌最悽慘的歲月,都是在宮中。這一世,雖然沒能和這裡完全沒了關係,但是這裡,已經不能真正影響到她了,或者說,不能對她有什麼實質傷害了。

她不是皇宮主子了,只是一個過客。不關己,才能袖手開外,以閒適的心態看着這裡的起起伏伏。

“臣女給貴妃娘娘請安,給太子妃請安……”沈寧來到鍾粹宮的時候,恰好,太子妃也在。原本她還打算,去了鍾粹宮之後,還去東宮拜見太子妃的,現在,倒省事了。

容貴妃的樣子,和年前相差不大,因爲保養得極爲得當,也因爲一直都舒心如意,臉上依然是容光煥發。她的樣子,比她真實的年齡還要年輕十來歲。

想來這後宮主子都是這樣,駐顏之術,實在太過厲害。

“快起快起!你終於也到了出嫁的時候了,及笄禮都過去那麼久了……”容妃笑着說道,讓沈寧不必拘禮,又讓大宮女疏枝給沈寧搬來墩子——自從太子妃入主東宮,大宮女疏枝又回到鍾粹宮了。

容貴妃開始打量着沈寧。眼前這個姑娘,低垂着頭,看起來甚是恭敬內斂。尚未出出嫁的姑娘家,說不上什麼風姿綽約,只是周身有一種待嫁的歡喜氣息,這是隱不住的。

憑心而論,容貴妃認爲沈寧這個時候纔出嫁,真的是太老了。過完年就二十歲了,想當年自己二十歲的時候,太子已經會蹦跳了。就是如今的太子妃,還比沈寧小好幾歲,如今也是有孕了。

容貴妃胡亂想着這些,然後問道:“婚禮諸事,可都準備妥當了吧?”

“都準備妥當了。多謝貴妃娘娘關懷。”沈寧恭敬地回答。聽着這些問話,她一個姑娘家也不覺得羞澀,反而回答得落落大方。

隨即。沈寧又揀了些婚禮準備的事情來說,比如沈俞氏在糾結那對大雁,是怎麼安置,又在糾結,陪嫁的丫鬟是挑選哪幾個。她平平的語調,卻描述精當,容貴妃和太子都可以想象得到,沈俞氏是怎樣焦急。

“大婚要準備的事情太多,沈夫人如此心憂,想來也是父母殷殷之情……”太子妃撫摸着肚子。這樣說道。語氣中頗爲感嘆。

沈寧這才擡了頭。看了看最近風頭正盛的太子妃。太子妃有孕,這是大永皇室的喜事,也是大永百姓的喜事,皇上對太子妃的賞賜看重。是整個朝廷都知道的,有了這樣的喜事,還有這樣的勢頭,想必現在太子妃是春風得意的。

可是當沈寧再仔細一看,不由得有些疑惑,太子妃是笑着沒有錯,可是眼神卻有鬱結之氣,而且這鬱結之氣還不少,不然沈寧也不會輕易發現了。這也太奇怪了。

正這樣想着。太子妃就站了起來,向容貴妃說道:“母妃,孩兒先行告退了,孩兒和春喜在御花園散散心。”若認真論,太子妃的地位要比容貴妃要高。可是在私底下,她也跟着太子這樣稱呼容貴妃,禮數上,也是過得去。

聽了太子妃的話語,容貴妃點點頭,沒有作挽留的說話,只臉上還是有着提點的笑容:“現在外面天寒路滑,御花園倒不是合適之地,御花園就不用去了。現在正是最緊要的時候,你當以身子爲重,還是直接返回東宮吧。沒有事,也不用奔波着來請安了,當以身體爲上。”

太子妃點點頭,也沒有說什麼,隨即帶着大宮女春喜離去了。

太子妃離開之後,容貴妃這才嘆了一口氣,臉上的笑容也隱了下來:“太子妃的心也太窄了,那個良媛,再怎麼絕色,太子也是貪圖一時新鮮,何必這樣計較?想必有孕的人都是這樣……”

朝暾宮中的慕妃,若論容貌,長泰帝有那一個妃嬪可以比得上?可是如今又怎樣呢?太子妃真是拎不清,現在最重要的,是好好調養身體,平安生個太孫,何必計較這眼前的寵多愛少呢?

沈寧只是低垂着眼,聽着容貴妃的感嘆。

原來,太子妃眼裡的鬱結之氣,是因爲太子。早前,太子新近納了一個良媛,對她甚是寵愛。此良媛,雖然地位不高,然而勝在有絕色之姿,又乖巧聰慧。自從她進了東宮之後,太子就冷落了其他的東宮內婦,就連太子妃,他也少了許多親近。

有了這個太子良媛,太子妃如臨大敵。偏偏這個時候,她又有了身孕,太子以不妨礙太子妃安胎爲藉口,晚上連太子妃寢殿也不怎麼進了,大多數時候,都是宿在那名新納的良媛那裡。

太子妃顧忌附中的胎兒,一時也不好騰出手對付她,又加上太子護得緊,這樣一來,太子妃竟然拿那個良媛沒有辦法,自然,心情就不太好了。

沈寧但笑不語,時不時點點頭,容貴妃的想法,有道理,太子妃的鬱結,也不是無憑的,沈寧覺得這也沒什麼好說的,端看各人最看重的,是什麼了。

隨即,沈寧又和容貴妃說了一小會兒話語,就準備告辭了。這一次來,是應召進宮,也沒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可以說的。

容貴妃倒是給了沈寧不少臉面,給了她不少賞賜,還吩咐大宮女疏枝親自將她送出宮。沈寧是感恩激動地接下了這些賞賜,又對容貴妃說了不少祝語恭賀,這纔跟着疏枝,離開了鍾粹宮。

疏枝對沈寧也是頗爲有禮的,沈寧也帶着笑意和疏枝說着話,心情閒悠地準備出宮。當她在太液池旁邊見到一個身影時,不由得心神俱裂!

ps:

二更!感謝惑利的粉紅票!請大家繼續支持~~套用書友的一句話:大家應該看到我的勤奮了吧?555~~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代帝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四百五十章 北疆真相第兩百六十九章 局勢影響第四百七十七章 後方努力 (和氏璧加)第四百八十七章 祥瑞現第兩百三十章 乘雲騅現世第三百零九章 驅夢魘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泰帝隱聞第十一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一百二十三章 容嬪是誰?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奏第兩百四十七章 大危第四百零一章 去河內道否?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虛此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一百零二章 春闈真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望君歸第六十六章 毒計第兩百七十三章 昆州三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獻俘禮第四百一十五章 宣傳戰第七十章 卞氏之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兩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私產第兩百四十六章 變故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發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十六章 開悟與懷念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局怎麼破?第三百八十五章 離朝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器司!第兩百六十八章 心思第七十一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一百七十六章 國之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敵之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代價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兩百一十八章 斬盡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理寺審訊第一百三十九章 餘字輩登臺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三百八十三章 獻俘禮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四百零二章 平亂之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視朝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山陵崩第一百章 春闈案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四百五十一章 守城死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成第三百七十章 京兆血夜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彼一還第六十四章 變化之前第四百四十七章 沈則思反?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七章 隨伺書房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五十五章 水災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一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逃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三百七十八章 征伐出第三十五章 開春吏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返局勢第四百零七章 轉運司之因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見太后第兩百三十二章 草場案第二十一章 中元祭自身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兩百三十三章 準卿所奏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戲即登場第二十三章 任職鴻臚寺第八十章 棋局之後第十一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兩百七十章 放餌第四百八十七章 祥瑞現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代帝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四百五十章 北疆真相第兩百六十九章 局勢影響第四百七十七章 後方努力 (和氏璧加)第四百八十七章 祥瑞現第兩百三十章 乘雲騅現世第三百零九章 驅夢魘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泰帝隱聞第十一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一百二十三章 容嬪是誰?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奏第兩百四十七章 大危第四百零一章 去河內道否?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虛此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一百零二章 春闈真相第三百一十三章 望君歸第六十六章 毒計第兩百七十三章 昆州三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獻俘禮第四百一十五章 宣傳戰第七十章 卞氏之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兩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私產第兩百四十六章 變故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發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十六章 開悟與懷念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局怎麼破?第三百八十五章 離朝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器司!第兩百六十八章 心思第七十一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一百七十六章 國之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敵之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代價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兩百一十八章 斬盡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理寺審訊第一百三十九章 餘字輩登臺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三百八十三章 獻俘禮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四百零二章 平亂之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四百零五章 償恩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視朝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勢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山陵崩第一百章 春闈案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四百五十一章 守城死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計成第三百七十章 京兆血夜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彼一還第六十四章 變化之前第四百四十七章 沈則思反?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七章 隨伺書房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五十五章 水災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一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逃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三百七十八章 征伐出第三十五章 開春吏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返局勢第四百零七章 轉運司之因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三百七十三章 見太后第兩百三十二章 草場案第二十一章 中元祭自身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兩百三十三章 準卿所奏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戲即登場第二十三章 任職鴻臚寺第八十章 棋局之後第十一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兩百七十章 放餌第四百八十七章 祥瑞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