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燁燁震電

葉,突然巍風了,看來衆月暈懷真是靈驗。凌??聯。“天剛剛還是滿天繁星,轉眼間就是烏雲蓋頂,遮住了月亮,四周突然間暗了下來。朦朧的天光下,遠處的山石怪樹也都變得恐怖起來,呲牙咧嘴的衝着我們,一陣風吹過,發出“嗚嗚”的哽咽聲。

大牙擡頭看了看天,罵罵咧咧的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現在連老天爺都擠兌咱們,剛纔是天打雷劈,現在眼瞅着又要狂風暴雨,走背字的時候,喝涼水都得塞牙!真***不順!”

柳葉聽着大牙喋喋不休的嘮叨,也跟着看了看天,自言自語的念道:“燁燁震電,不寧不令。”

大牙聽到後,盯着柳葉看了看小眼睛眨巴了幾下,伸着脖子衝柳葉一笑:“妹子,念啥玩應呢?出口成章的,還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成語接龍啊?”

柳葉回頭看了一眼大牙,“撲哧”一下笑了笑,衝大牙說:“什麼成語接龍啊,剛纔的電閃雷鳴,讓我突然想起《十月之交》那首詩中的“燁燁震電,不寧不令,這一句,僅僅幾個字就把雷電交加的情景刻畫的入木三分,一時有些感慨。”

大牙聽後目若懸殊,嘆了一口氣,說柳葉是典型的文人加小資氣質,都這光景了還有閒心呤詩弄對,附庸風雅。

我聽柳葉說完後有些意氣風發,情緒高漲,搖頭晃腦的說道:“如此精闢的可不止是《詩經》,“震來既既。震驚百里”寫的也是雷電襲來,萬物恐懼,雷聲驚動百里的場面,這幾個字與“燁燁震電,不寧不令,不相伯仲吧?”

柳葉很驚訝的看着我,好像不相信我也能說出這麼生僻拗口的話來。沒理會旁邊的大牙目瞪口呆的表情,歪着腦袋問我:“胡哥,你說的那幾句話哪裡說的,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我心裡不免有些得意,嘿嘿一笑,告訴她這句話走出自《易經》裡的第五十一卦震卦的卦辭,“震來既既,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咆”卦象描寫的是驚雷震動,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但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就算弈聲震驚百里之遙,仍能做到從容不迫,手中的匙和酒都未失落,當真是大丈夫鎮定自若,威武不屈。

聽我如數家珍的娓娓道來,大牙和柳葉都忍不住的點頭稱讚,肅然起敬,而我這一席話,也算得上是驚才絕豔,日下無雙了,自己免不了有些沾沾自喜。

正暗自得意的時候,柳葉突然說道:“等等,胡哥。大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你說《十月之交》中的“向邑,暗指的是偏臉古城,那這裡的情景與那首詩中的描述也是如此吻合,會不會這裡也與珠子有關呢?難道人骨地圖上的標記的位置與珠子上的秘密有關?”

我和大牙一直沒往這個,方面想,聽柳葉這麼一說,心裡也是大吃一驚,不由的向洞口的方向望了望,再仔細的一琢磨,心裡不免也有些戈魂,難不成這裡就是我們這次要找的地方?

我悶頭想了一陣,覺得柳葉說的很在理,而我也覺得,人骨地圖上三個標記中,標記這片區域的具體位置應該就是這裡一??九堂神屍廟!

但是這裡與珠子究竟有沒有關係,暫時還不好定性,不能武斷的說是或是不是,既然都扯上了《十月之交》這首詩,而這裡的情境又與詩中所寫如此相似,我倒是有種預感,或許人骨地圖就是來自於珠子所藏的秘密。

而努爾哈赤留下的這七顆珠子,現在看來背後隱藏的秘密肯定絕不止一個,偏臉古城池宮冉的十三副神鎧只不過是諸多秘密中的一個罷了!

“啥?你是說沒找到的那兩顆珠子和人骨地圖藏的秘密是一樣的?不會吧?這珠子上的秘密這麼隱蔽,八面見線,要照你那麼說,肯定是有人已經破解了珠子上的秘密,才搞出來一塊人骨地圖,難不成是妹子家的先人?”大牙顯然沒有料到這種結果,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拋了出來。

柳葉也是目瞪神呆,好半天后纔開口說道:“那塊骨頭據說是我家的那位先祖最後一次離家出走前留下的,至於這塊骨頭到底有什麼用,一直也沒有人知道。”

大牙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如果真的像我猜的那樣,好像確實也有點講不通,沒有聚全七顆珠子,除了努爾哈赤本人,誰也不可能破解出來這個秘密,但是這人骨地圖是哪裡出來的呢?爲什麼指示的位置是這裡呢?難道是爲了地下的“金鉤掛月”風水穴?

想到這裡,我恍然大悟,如夢方醒,豁然貫通,趕緊衝大牙和柳葉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先聽我說。

我覺得地下那個“金鉤掛月”的風水穴應該大有玄機,起初是廖兆保的弟子季雲耀的墓穴,後來卻被葉赫部的創始人竹孔革給佔了,而從歷史上來看,的確是竹孔革死後,葉赫部則越來越壯大,最後也算是顯赫一時,成了女真各部的領袖。

而那口大銅棺上的漏洞卻是明顯人爲的,棺材被打孔的時間,從裡面的那條魚的體型大小就可以推斷出來,最少也得是二百多年以前,這麼來看,這棺材上的孔也就是努爾哈赤死後的幾十年內纔有的。

柳葉和大牙相互對視了一下,也有些豁然開悟,齊齊的盯着我,而大牙眨巴了幾下眼睛,搶先反問我道:“來亮,你是說破這風水與努爾哈赤有關?是行地七公幹的?”

我點了點頭:“至少我是這樣認爲的,否則根本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銅棺漏水肯定不是意外,而是人爲。聯想到那個讓努爾哈赤寢食難安的葉赫詛咒。我覺得這事有可能就是努爾哈赤指使人乾的。否則別人也很難和葉赫一全部族結下如此深仇大痕,犯不着要去破葉赫祖先的墓穴風水,而這裡的風水對葉赫氏族的影響是母庸置疑的。話說回來,這裡這麼隱蔽,一般人又怎麼能找到呢!”

柳葉得我說的合情合理,辭嚴氣正,突然有些鬱郁寡懷,悶悶不樂,囁聲的問我:“胡哥,你是說這個,墓穴的風水是努爾哈赤派人做的,那會不會是我家的先祖呢?我也覺得你說的無可置疑,盡情盡理,要不然我家怎出聯洲這塊人骨地圖呢?”

我這才突然意識到柳葉的身份,也有些叫苦不迭,拍了拍柳葉的肩膀趕緊安慰她說:“你不用多想,畢竟都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亂世凶年,臨危受命,也都是天命使然,其實未必破風水就不是正人君子所爲,至少從現在看來,雖然愛辛覺羅的滿清王朝在歷史上有其腐敗的一面,但是其功勞也是不可抹殺的,再者說,就算沒有大清國,也肯定會有別的朝代取替當時的大明朝,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你也沒有必要爲了這些事煩惱

柳葉聽我這麼聽,苦笑了一下。讓我不用爲她擔心,她並不是因爲先祖參與這些事有什麼想法,只是突然想到可能會找到先祖的蹤跡,一時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畢竟眼穿腸斷的多少年了,也沒有個蹤影。現在突然間有可能會了結幾百年的糾結,心裡有些難以接受。

話雖然這麼說,但不知道爲什麼,我們之間的氣氛突然變得有些微妙,一時之間沉寂了起來。

大牙見我們突然都不吱聲了,趕緊打圓場,畢恭畢敬的請教柳葉詩中關於電閃雷鳴這一節到底是怎麼說的。

柳葉聽大牙問她話,臉上瞬間所有的疑慮都一掃而光,又恢復了平時的神態,點頭而笑,輕啓朱脣,告訴大牙《十月之交》的第三節是“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萃崩;高岸爲谷,深谷爲陵寫的應該是類似地震或是火山爆發時的天地異象。

大牙吧嗒了幾下嘴,若有所思,抿着嘴來回的晃着腦袋:“要說電閃雷鳴還行,咱也沒看到什麼百”沸騰啊,還山崩地裂,平地扯犢子了”。

我白了他一眼:“誰也沒說這幾句話說的都是這裡,再說了,一個,是幾千年前就有的古詩,一個是三百年前留下的秘密,不可能那麼匹配,真要是完全匹配,也太聳人聽聞了吧?整得就像幾千年前的詩特意是給努爾哈赤準備的似的。備不住人骨圖上的三個。地方,對應的就是詩中的三句話呢,你腦袋轉個彎行不行?和你配合,就沒有過默契”

我說着說着,就發現柳葉瞪大了眼睛一直在盯着我,弄得我也一時之間還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結巴了兩句後也就不再往下說了。

再一回想網在我自己說的話,心裡就是一驚,難不成真讓我給蒙對了?人骨圖上的三個地方暗合詩中的三句話?這裡就是“燁樣震電,不寧不令”可能另一個地方就是“百,沸騰,山冢萃崩”最後的地方就是“高岸爲谷。深谷爲陵。”不過這也太玄了吧?

但走到了現在,我們也沒有什麼是不敢相信的了,自從無意中找到“向邑”所指的偏臉古城,我們就再也不敢低估這件事了,也不敢低估古人的智慧了。或許世上真的是沒有什麼不可能,僅僅以自己的閱歷去評斷一件事情,似乎也真有些盲人摸象,夜郎自大了。

我們討論了好一陣,越來越覺得這種可能比較靠譜。先不說人骨圖中另外兩處是不是與詩中另兩句分別一一對應,單單就說這裡,的確與詩中的“燁燁震電,不寧不令”十分吻合。

只是這兩句話除了形容電閃雷鳴之外也想不到更多的含義了。

大牙手裡無聊的玩着根樹棍,在手指間轉來轉去。眼睛也不瞅我,不經意的問我道:“來亮,你說的《易經》裡的那些話和柳葉說的那些詩句,我感覺有些差不多,會不會是真正的謎底不是詩中的這兩句話,而是《易經》上的那一卦呢?”

《詩經》裡的一些詩篇比《易經》可能要早一些,但是成書年代,則《易經》比《詩經》要早些。在當時的那個時期,這種典籍並不多,相互借鑑倒也是有可能的。

仔細的一琢磨“燁樣震電,不寧不令。與“震來糕脆,震驚百里。還真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簡直是同出一輒。大牙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並不是無稽之談,我和柳葉很贊同,覺得靠譜,畢竟在我們追查這件事的過程中,已經多次的涉及到了五行陰陽,《易經》八卦,而詩中此節暗指卦象也是大有可能。

大牙見他的見解得到了我們的認同,不住的撇嘴,開始一陣自誇,什麼材高知深之人,方圓可施之士,好聽的詞自己給自己安了一遍,聽他自吹自擂之後。儼然那就是國士無雙,超類絕倫的曠世奇材。

對於《易經》裡震卦的卦辭,我先給他們講了講,其實《易經》裡的每一卦都是在描寫事物發展的進程,而卦分六艾,所以把事物的發展過程也就分爲六個階段。

這卦的第二文的卦辭爲: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這些語句僅憑口述耳聽很難了解其中的含義,我只好儘可能的通俗易懂的翻澤給他們聽。其實這一文講的就是在驚雷震動時會遇到危險,要攀登到高高的九陵上去躲避,先不急着找尋丟下的金錢,等到七天後自然會失而復得。

“錢?九陵?”柳葉和大牙有些想不明白,不知道這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易經》上的卦辭都很簡淺明瞭的,但是背後所要闡述的都是一些哲學道理或者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大多是借代,並不是以事論事,而都是另有所指。而在卦中,金錢其實也是一種意向,應該是指很重要的東西,而“九陵”則是指周邊最高的地方。

聽我解釋完後,大牙和柳葉都不由自主的開始擡頭向四外張望,尋找這裡最高的地方在哪裡。我也擡頭墊摸起來,看來看去,才發現這裡最高的地方竟然是我們白天剛剛爬過的那個山頭。

我們瞅着剛剛纔從上面下來的山頭,都直咧嘴,早知道這樣就不下來了,現在還得再爬回去。

不過我們在上面也停留過一陣,倒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會不會是我們搞錯了呢?但是萬一卦辭中說的是真的,那麼留在此地一定是凶多吉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再咬牙爬一次吧,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我們統一了思想,然後抓緊時間收拾了一下東西。也沒有心情再睡覺了,索性摸黑就往山頭上爬去。

第33章 雪中送炭第25章 董喜第16章 百鬼夜行第102章 金井空棺第1章 鬼相師第38章 北斗七星第79章 戒指第7章 起墳開棺第2章 星巴克第54章 魂戒第27章 衣冠冢第30章 密碼第34章 中心塔第24章 行地七公第31章 葉赫古城第8章 拾金第26章 八門掛甲第100章 血指印第16章 骨相第7章 起墳開棺第50章 死人鞋第47章 車轍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3第39章 碧玉翡翠第6章 觀氣斷墳第22章 非常之法第66章 泥俑九十六章 何和理第54章 又見鬼相師第71章 鎖龍柱第70章 金山銀海第20章 反推宅相第37章 無間道第33章 公主嶺第95章 偏臉古城Ⅰ跳大神第24章 行地七公第39章 腐殖土第48章 會動的屍體第74章 謎蹤第47章 鬼樓第83章 分道揚鑣第43章 神鵲護法第91章 鬼掐脖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2第64章 談佛說鬼第62章 豆鼠子第13章 佛教七寶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31章 葉赫古城第59章 仙女舞袖第71章 螴蜃第22章 非常之法第35章 七星陣第7章 起墳開棺第89章 赤眼火狐第16章 骨相第28章 紅顏禍水第20章 皂莢樹第79章 戒指第14章 硨磲魄珠第73章 拉拉蛄第102章 金井空棺第27章 衣冠冢第8章 醉翁之意第67章 偏臉子村第57章 古道壁畫(上)第39章 碧玉翡翠第58章 拜月第65章 地下河完本感言免費第23章 瓦房店第83章 仙人指路第53章 不翼而飛第14章 羊脂白玉壺第30章 密碼第67章 偏臉子村第71章 鎖龍柱第76章 水銀沁第72章 西南,東北第2章 星巴克第41章 戾氣第31章 葉赫古城第5章 跳大神第4章 瓷片第33章 女真小字第5章 跳大神第19章 柳暗花明第49章 荒嶺草屋第20章 北斗聚全Ⅴ老何頭的頭七夜1第7章 起墳開棺第45章 疑冢第56章 失而復得第67章 活人俑第4章 黃皮子第49章 蟲王廟第63章 死裡逃生第50章 泡屍缸第36章 公主陵
第33章 雪中送炭第25章 董喜第16章 百鬼夜行第102章 金井空棺第1章 鬼相師第38章 北斗七星第79章 戒指第7章 起墳開棺第2章 星巴克第54章 魂戒第27章 衣冠冢第30章 密碼第34章 中心塔第24章 行地七公第31章 葉赫古城第8章 拾金第26章 八門掛甲第100章 血指印第16章 骨相第7章 起墳開棺第50章 死人鞋第47章 車轍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3第39章 碧玉翡翠第6章 觀氣斷墳第22章 非常之法第66章 泥俑九十六章 何和理第54章 又見鬼相師第71章 鎖龍柱第70章 金山銀海第20章 反推宅相第37章 無間道第33章 公主嶺第95章 偏臉古城Ⅰ跳大神第24章 行地七公第39章 腐殖土第48章 會動的屍體第74章 謎蹤第47章 鬼樓第83章 分道揚鑣第43章 神鵲護法第91章 鬼掐脖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2第64章 談佛說鬼第62章 豆鼠子第13章 佛教七寶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31章 葉赫古城第59章 仙女舞袖第71章 螴蜃第22章 非常之法第35章 七星陣第7章 起墳開棺第89章 赤眼火狐第16章 骨相第28章 紅顏禍水第20章 皂莢樹第79章 戒指第14章 硨磲魄珠第73章 拉拉蛄第102章 金井空棺第27章 衣冠冢第8章 醉翁之意第67章 偏臉子村第57章 古道壁畫(上)第39章 碧玉翡翠第58章 拜月第65章 地下河完本感言免費第23章 瓦房店第83章 仙人指路第53章 不翼而飛第14章 羊脂白玉壺第30章 密碼第67章 偏臉子村第71章 鎖龍柱第76章 水銀沁第72章 西南,東北第2章 星巴克第41章 戾氣第31章 葉赫古城第5章 跳大神第4章 瓷片第33章 女真小字第5章 跳大神第19章 柳暗花明第49章 荒嶺草屋第20章 北斗聚全Ⅴ老何頭的頭七夜1第7章 起墳開棺第45章 疑冢第56章 失而復得第67章 活人俑第4章 黃皮子第49章 蟲王廟第63章 死裡逃生第50章 泡屍缸第36章 公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