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又見劉備

聽從郭家的之舉,葉晨忙寫了封信讓手下前往遼東,沒過幾天公孫瓚率領三千多兵馬趕來,葉晨等人親自迎接,其中更有三人還是跟葉晨是老相識,這三人正是劉備三兄弟。

衆人一見面,免不了問長問短,讓葉晨奇怪的是劉備三兄弟也會在公孫瓚手下啊,本來在史記上劉備應該是在定州郡的安喜縣當縣尉,可葉晨知道,在黃巾之亂之前,自己的到來,歷史就開始改變,有許多是自己琢磨不透的事情,自己招收了張飛,可劉備不但沒落難,反而開始擁進上來,無緣無故先結婚了,無緣無故找了個有錢的老丈人,無緣無故認識文丑和關羽結拜,一切都在慢慢改變,黃巾之亂之後,更沒有當定州的安喜縣的縣尉,而是當了平原縣的縣令,可以說高了一個檔次,也是後來劉備跟公孫瓚之後的官職,算起來,劉備比歷史上混的好了很多,可爲什麼此時還要跟隨公孫瓚呢?

說起來或許是劉備命中註定,的確當上平原縣令,此時的劉備比歷史上要強多了,不但從縣尉變成縣令,更是有着三四千的手下在山當山賊。在平原上任兩個月的期間也算是一個清廉的縣令,做起事情來有模有樣,對待百姓也十分友好,百姓對這位縣令更是贊誇不已。

可是好景不長,此事還要先說劉備審理的一件案件說起,說一家公子哥因喝醉酒當街調戲良家少女,最後,使得那少女跳河自殺,少女的家人來告狀,劉備打聽之後,不敢得罪那家公子哥,就是在整個平原郡也沒人得罪啊。那家公子哥不是別人,正是平原太守的孫子,官高一級就壓死人,何況高好幾級。

劉備顧及自己的烏紗帽,就因對方喝醉酒,想用錢財補貼對方,就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一了百了。劉備還沒開始行動,早有人對此事憤憤不平,那就是文丑。劉備還沒有把事情的嚴重性跟文丑說起,文丑就開始行動起來,去太守孫子經常喝酒的客棧去尋找。

終於文丑找到對方,只見對方還有說有笑,好像沒發生過什麼似的,心中一陣怒火,上來就把對方的幾個家奴打趴下,接着更是狠狠死揍對方,文丑下手不知輕重,直接把對方的手和腳全部打斷,這一下,事情可鬧大了,文丑闖大禍了,劉備得知後,差點暈倒過去,對自己的三弟魯莽十分生氣,但事情已經這樣,在生氣也沒有用,只能三十六計,走位上策。

還好平原太守此事不在平原縣,三人快速騎着馬匹,策馬跑出城門,等平原太守知道之後,劉備三兄弟已經不知所蹤。就這樣劉備的平原縣令也泡湯了,兩個多月的辛苦就如一場夢。

劉備有哪裡知道,自己雖然把太守的孫子打成殘廢,失去的官職,可在當地百姓心中留下了好印象,百姓們得知此事之後,都以爲劉備這縣令爲了爲那死去的少女打抱不平而打殘對方的四肢。要是對方得知劉備是想用錢財解決此事的話,不知道心中是何感想。

劉備見已自此,想在做縣令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只有投靠他人,在尋出路,最好的人選就是發小的公孫瓚,畢竟是同一個老師,又從小一起長大。至於那三千多山賊兵馬,劉備準備還是留下來,留守此地,幹着打家劫舍的生意。跟着自己,就現在的自己還沒足夠的錢糧養活對方。不如先安置在平原山脈,由周朝管理此事。

……………….

跟公孫瓚客套幾句,拉拉家常,見外面風大。“外面風大,大家還是帳中細說。”葉晨邀請各位說道,“真沒想到纔不到一年的時間,劉兄居然發生這麼多事情。”葉晨拉着劉備的手往營中走去,表面上兩人就像十分要好的朋友,多年不見似的,心中各是各懷鬼胎,葉晨也好,劉備也好,都是一樣。

“不敢,不敢,將軍是一郡之守,更是駐守邊境之將,我只是區區一名小卒怎能稱兄,我等站在帳外等候就好。”劉備在一邊說道。

葉晨可不管這麼多,拉着劉備就往裡面走,表情生氣“劉兄這樣就是看不起晨了,我邀請劉兄進帳可是有重要任務商量,以劉兄三兄弟的才能,此次有你們加入,我就何懼烏桓。”在葉晨的再三說下,加上公孫瓚也在旁勸說下,劉備和衆人進入大帳之中。要是劉備在不進去,那他也真的太不給大家面子,太不識擡舉了。

大家剛坐下,郭嘉就在一旁開始講說這次的烏桓侵犯的事情,並詳細在地圖上指出各郡要防範之事。

“烏桓這幫畜生,簡直是欺人太甚,我上兩年教訓他們,還以爲他們會安分守己,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看來還是死不悔改。葉將軍放心,此次我公孫瓚一定要讓他們有去無回,非殺他個片甲不留。”公孫瓚一聽烏桓會再次來襲,一下子整個人火爆起來,一雙眼神,一下子有如嗜血的野獸一樣,好像那些外族跟他有着深仇大恨似的。

“伯圭兄先別生氣,還是坐下來再說。經過我們這幾天準確得到的情報,烏桓此次會進攻漁陽,上古,遼東等幾處,所有我等要從長計議,不可讓外族侵略我大漢疆土。”葉晨在一邊說道。他也想,要是此次可以成功的話,一舉殲滅烏桓不爲是一件快事,這樣在今後的道路也讓人沒有後顧之憂。

接下來,郭嘉就指出地圖上的幾處地段,跟烏恆軍面對面的打吃虧的還是自己,就算勝利,也是險勝。而郭嘉所指出的幾處地段是幾處山谷,幾處險要地勢來埋伏對方,都是阻止烏桓的騎兵。隨着郭嘉的指出,衆人開始一一分派任務,遼東郡公孫瓚的地盤,公孫瓚也無擔憂,因爲此郡之中已有萬人把守,更是公孫範和公孫越和手下衆將在此留守。

第348章 我是好人第14章 葉大善人第231章 遼東戰役第410章 北匈奴的王第250章 幽州之戰(十三)第9章 進入縣城第426章 一統天下(中)第154章 神秘隊伍第325章 路遇琅琊第196章 幽州之戰(四)第53章 黃巾攻城第78章 張飛受罰第16章 新官上任第136章 劉曄投奔第332章 重傷第132章 擅闖軍營第50章 鄧茂歸降第70章 吃飯風波第26章 鐵頭老三第157章 戰神呂布第275章 攻城十日第217章 葉家第一女將第191章 劉備的想法第40章 名駒烏帝第295章 大將軍第354章 南匈奴內亂第66章 夜襲敵營第81章 董卓出現第222章 梟雄墜落第413章 呼邪嚴自刎第281章 倔強的徐晃第315章 袁劉停戰第251章 袁譚袁顯思第397章 破漢中第220章 發動總攻第44章 黃巾來襲第一百一一章 懲治惡人上第343章 呂布之威(下)第130章 靈帝召見第230章 王呂合謀第140章 進殿封賞第171章 曹操兵敗第99章 黃巾被平(中)第324章 逃婚第160章 謀主荀攸第282章 沒人相信第78章 張飛受罰第372章 分久必合第250章 幽州之戰(十三)第358章 滅夫餘在滅高句麗第268章 常山甄家第351章 軍中比試第54章 秒殺主將第57章 前往鴻俯第63章 長社解圍第355章 滅夫餘第215章 遠征烏桓第150章 華雄一刀斬鮑忠第191章 劉備的想法第296章 中原戰亂第387章 荀攸當軍師第143章 討伐董卓第330章 曹操來使第470章 廣元城血戰第192章 魯肅出現第388章 荀攸當軍師第7章 打虎英雄第14章 葉大善人第76章 張飛背屍第30章 山寨屠殺第44章 黃巾來襲第70章 吃飯風波第425章 一統天下(上)第379章 贏得今生,輸了後世第32章 又被算計第285章 生命垂危第195章 幽州之戰(三)第189章 各路局勢第一百一八章 瘟疫四起第174章 毒士賈詡第355章 滅夫餘第400章 一件女衣敗劉軍第144章 會師而來第94章 董卓革職第255章 粗中有細第336章 滅袁術(上)第421章 破江夏 平益第185章 袁術當盟主第9章 進入縣城第210章 可怕的趙雲第253章 竹林大戰第150章 張遼告別第191章 劉備的想法第252章 亂石崗的死戰第70章 吃飯風波第298章 危機第1章 無福消受第64章 劉闢到來第56章 鬱悶酒宴第26章 鐵頭老三
第348章 我是好人第14章 葉大善人第231章 遼東戰役第410章 北匈奴的王第250章 幽州之戰(十三)第9章 進入縣城第426章 一統天下(中)第154章 神秘隊伍第325章 路遇琅琊第196章 幽州之戰(四)第53章 黃巾攻城第78章 張飛受罰第16章 新官上任第136章 劉曄投奔第332章 重傷第132章 擅闖軍營第50章 鄧茂歸降第70章 吃飯風波第26章 鐵頭老三第157章 戰神呂布第275章 攻城十日第217章 葉家第一女將第191章 劉備的想法第40章 名駒烏帝第295章 大將軍第354章 南匈奴內亂第66章 夜襲敵營第81章 董卓出現第222章 梟雄墜落第413章 呼邪嚴自刎第281章 倔強的徐晃第315章 袁劉停戰第251章 袁譚袁顯思第397章 破漢中第220章 發動總攻第44章 黃巾來襲第一百一一章 懲治惡人上第343章 呂布之威(下)第130章 靈帝召見第230章 王呂合謀第140章 進殿封賞第171章 曹操兵敗第99章 黃巾被平(中)第324章 逃婚第160章 謀主荀攸第282章 沒人相信第78章 張飛受罰第372章 分久必合第250章 幽州之戰(十三)第358章 滅夫餘在滅高句麗第268章 常山甄家第351章 軍中比試第54章 秒殺主將第57章 前往鴻俯第63章 長社解圍第355章 滅夫餘第215章 遠征烏桓第150章 華雄一刀斬鮑忠第191章 劉備的想法第296章 中原戰亂第387章 荀攸當軍師第143章 討伐董卓第330章 曹操來使第470章 廣元城血戰第192章 魯肅出現第388章 荀攸當軍師第7章 打虎英雄第14章 葉大善人第76章 張飛背屍第30章 山寨屠殺第44章 黃巾來襲第70章 吃飯風波第425章 一統天下(上)第379章 贏得今生,輸了後世第32章 又被算計第285章 生命垂危第195章 幽州之戰(三)第189章 各路局勢第一百一八章 瘟疫四起第174章 毒士賈詡第355章 滅夫餘第400章 一件女衣敗劉軍第144章 會師而來第94章 董卓革職第255章 粗中有細第336章 滅袁術(上)第421章 破江夏 平益第185章 袁術當盟主第9章 進入縣城第210章 可怕的趙雲第253章 竹林大戰第150章 張遼告別第191章 劉備的想法第252章 亂石崗的死戰第70章 吃飯風波第298章 危機第1章 無福消受第64章 劉闢到來第56章 鬱悶酒宴第26章 鐵頭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