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

郭鵬的態度讓一些官員感到迷茫,也讓一些官員覺得皇帝是故弄玄虛實則已經準備妥協。

於是又有一批人加入了反抗的隊列之中。

他們公開發表言論說反對許靖的提案,要求皇帝罷免許靖,停止對察舉舉士的調查,重開察舉。

沒過多久,大約是九月初八開始,就有距離洛陽比較近的地方的地方郡守開始上表。

他們表示自己對許靖的提案表示嚴重關切,他們希望皇帝陛下不要被佞臣矇蔽,要堅持最開始的態度。

他們認爲察舉是祖宗成法,是重要的人才選拔機制,驟然廢除,採用什麼奇怪的科舉,這完全是許靖的異想天開。

他們攻擊許靖是個背棄舊主不忠不義之輩,應當被罷黜,甚至被誅殺,怎麼可以竊居禮部尚書的高位呢?

一批士人出身的地方郡守開始對這件事情做出了反應。

他們也紛紛感覺到了科舉制度對他們的巨大殺傷力,決定堅決反對。

同時,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了正在洛陽發生的士人聯合反抗運動,感到非常激動。

他們覺得一直以來面對皇權都在步步退讓的士人們終於挺直了腰桿子,第一次正面硬剛皇權,表現出了絕不退讓的態度。

這是一件好事,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士人應當勇敢的站出來對抗皇權,限制皇權,把邪惡的皇權關進籠子裡!

只有把皇權關進籠子裡,他們的權力才能得到彰顯,他們才能取代皇權,成爲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肆意妄爲,爲所欲爲。

所以皇權必須要被限制,自魏帝國建國以來皇帝越來越強大的權力,就要在這一波被徹底限制住!

危機危機,有危纔有機!

堅持住啊!

以洛陽爲中心,消息傳遞所到之處的士人郡守們紛紛感覺到這是一個莫大的機遇。

除了少數士人郡守感到情況不太對勁。

他們覺得皇帝的反應不夠強烈,可能留有後手,又考慮到和皇帝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未來,從而猶豫不決。

但是更多的士人郡守還是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滿,上表請求皇帝顧念民心,念及廣大士人的心聲,停止這種危險的行爲。

外部的支持傳達到了洛陽之後,洛陽城內的反抗行動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

爲了更好的進行統籌運動,魏深、屈楚、齊遠、馬邈等人商定,推舉了名聲更大地位更高的、五大國法家族裡唯一一個沒有和皇族結親的桓氏家族作爲領導者。

他們共同推舉桓典擔任他們的領導者,領導他們對抗皇權,與皇帝對話。

三大訴求——

其一,罷免許靖,並且誅殺許靖這個禍國殃民的“老賊”。

其二,停止變動察舉制度,一切恢復原樣。

其三,停止審查察舉舉士,已經查出有問題的不管,沒問題的必須全部保留。

一個都不能少。

少一個咱們都不會停止這種全方位的對抗,咱們倒要看看國家機器無法運轉下去的話,慌的是我們還是你皇帝。

桓典其實相當猶豫,之前那件事情發生以後,他是被排除在覈心決策圈子之外的,什麼事情都後人一步才知道,也因此他特別的惶恐不安。

現在面對這種事情,他更加不安了。

他本能地感覺到他不能幹這個什麼領導,不能帶着士人們去找皇帝要權,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挑戰皇權,一旦激怒了郭鵬……

郭鵬有多在意權力,桓典是明白的。

郭鵬的武力有多強,他也是知道的。

他並不想當典型。

他本能的存在着對皇權的恐懼,對那位威望至高無上的皇帝十分恐懼。

這件事情上,他本來是想當縮頭烏龜的,可是眼看這家族中越來越多人被激勵的嗷嗷直叫,他根本無法控制桓氏族人加入到抗議大軍之中。

最後無可奈何之下,桓典被迫答應大家擔任這個領導人的角色,代替大家向皇帝遞交請願書,稍微約束一下士人們的過激行動,請皇帝陛下答應他們的訴求。

答應了,一切恢復原樣。

不答應,他們還將繼續罷工,罷課罷學,甚至還會進一步衝擊洛陽的日常秩序,比如操控家族產業進行罷市之類的。

很好,抗爭的本領他們倒是無師自通一學就會,罷課罷市罷工這三罷都給折騰出來了。

得到桓典遞上來的請願書之後,郭鵬哈哈大笑,感覺時機差不多了,便宣佈召開御前擴大會議。

這場會議,朝中主要部門的主要領導全部參與,侍郎以上包括侍郎級別的官員全部參與。

會議內容很簡單。

郭鵬以皇帝的身份要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發表自己的言論,支持許靖提出的【廢察舉、立科舉】的政策,表明自己的態度,並且號召參加抗議行動的官員們立刻回來工作。

如果不回來,後果真的很嚴重,是說真的,真的很嚴重。

有的官員重重地鬆了口氣,意識到皇帝終於要出手了。

有的官員則心中一緊,意識到皇帝要出手了。

只是他們不太明白,皇帝爲什麼現在纔出手。

但是毫無疑問,許靖就是爲皇帝衝鋒在前的馬仔,這一切都是皇帝要求的。

面對士人們的要求,素來擅長妥協的皇帝陛下這一次決不妥協,完全和士人反着來,看來已經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高官顯貴們的情緒非常複雜。

但是,這並不妨礙寒門出身的朝中大員們立刻對外發表言論,支持許靖,支持【廢察舉,立科舉】的政策,旗幟鮮明的表態支持。

寒門官員以曹操爲首,對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言論,並且號召所有官員立刻回來工作,停止和那些鬧事的士子混在一起,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士人官員的情況較爲複雜。

但是以郭嘉、戲忠、田豐、程昱、郭鴻等人爲首的一批人依然毫不猶豫的站在了皇帝這邊。

他們果斷對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了對許靖的絕對支持。

身爲皇親國戚,或者皇帝親族,又或者關係非常不一般,他們絕對不會懷疑皇帝會忽視他們的利益,就算舉辦了科舉,他們也有利益保障。

所以他們並不猶豫,也不擔心。

四大家,孔羨,袁嗣,荀攸,還有賈逵,終於也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們沒有提起此前的流言,只說自己絕對支持科舉。

這些人的矛盾和最終選邊站一直都在郭某人的預料之中。

就如同之前的每一次變革,他們每一次都沒有真正的倒下,沒有真正成爲被淘汰的那些人,反而還能得到一些利益。

變察舉爲科舉,對於他們這些已經佔居高位的人來說,或許並不是什麼壞事。

而要是反對皇帝陛下……

簡直不敢想象他們會遭遇什麼樣的對待。

就算皇帝最終妥協了,那麼還沒等皇帝妥協,他們就會被皇帝幹掉。

得利的是其他人,而不是他們,他們要奉獻自己爲別人鋪路。

傻子才幹!

剩下來一批官僚們是正統士人出身,但是身爲郭鵬的故吏、親信,被他一手提把起來,且佔據朝廷高位,擁有權力,捨不得這一切。

一方面是和士人羣體做切割,從此以後被視作士人的叛徒,會失去察舉制度下獲得的利益。

但是另一方面,要是不遵守皇帝的命令,勝負未可知的前提下,卻一定會失去現有的權力、地位。

真的捨不得,完全捨不得。

更關鍵的是他們不知道士人的抗爭會不會勝利,尤其是在皇帝表態決不妥協甚至還要反着來的前提下。

皇帝一直都在勝利,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他一直都在勝利。

是的,皇帝彷彿永遠都在勝利,只要他能做到的,他都一定會做到。

是現在拋棄一切反對他,面對一個很大可能會最終失敗的結局,還是背棄士人同僚,選擇徹底支持皇帝,卻會失去身爲士人的特權?

在這個兩難的抉擇之中,吏部尚書張昭第一個做出了選擇。

他公開對外宣佈支持許靖的策略,支持【廢察舉,立科舉】,認爲察舉制度已經失敗,是時候選用新的制度來代替察舉制度了。

許靖提出的脫胎於論才大典的科舉制度是一個具備可行性的制度,這個制度一旦確立,必將給魏帝國帶來全新的未來。

緊隨張昭之後,棗祗、王粲兩人聯名對外發表言論。

他們表態支持許靖的政策,認爲察舉制度走到現在已經不適應新的時代,一場察舉五分之三的廢棄率,這足以證明察舉察出來的都是些廢物。

這個時候如果還不廢除察舉選擇更加具備可行性的科舉,那麼完全就是在把魏帝國的基業不當回事,等同於在造反。

這個聲明就比張昭的更有氣勢一點了。

棗祗和王粲發表了言論之後,外交部尚書辛毗、刑部尚書郭議、兵部尚書董昭也聯合起來對外發表言論。

他們也認爲察舉制度已經失敗,現在實施後選擇新的制度來取代失敗的制度了。

許靖雖然私德有缺,但是公德不缺,他的提議是一片公心,不應該遭到如此惡毒的咒罵和誹謗,他們不僅支持許靖,還要求揪出那些惡意誹謗許靖的人嚴懲。

這就比棗祗和王粲的聲明更有威懾力一點。

尚書檯、御史臺和參謀臺的大佬們終於做出了完全的表態,整個決策圈子並沒有如同外界人士所預料的那樣出現了劇烈的變動。

他們還集體呼籲這些正在參加抗議的官員們立刻回到崗位上,抗議的士子立刻回到學堂中。

否則後果真的很嚴重。

上面大佬們做出了該有的態度,剩下侍郎級別官員也一樣。

他們當中除了少數打一開始就支持科舉的,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態度從原先的動搖到現在的大徹大悟。

不僅果斷拋棄了前來邀請遊說他們一起反對科舉的士人同僚,還紛紛公開對外發表言論,表態他們支持許靖的意見。

這一級別官員們的態度也逐漸明朗起來,大部分已經果斷投入了皇帝的懷抱。

這樣的變故發生在短短的兩天之內。

皇帝並未衆叛親離,而是統一了決策圈子的思想。

決策圈子裡的那些士人官員都支持了許靖的這個科舉制度。

這樣的表態進一步衝擊了中層官僚們的圈子,中上級的官僚們紛紛動搖,開始向皇權靠攏。

尚書級別和侍郎級別的官員基本上都站在了皇帝那邊。

這對於外界正在進行劇烈抗議的士人們毫無疑問是當頭一棒沉重一擊。

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八十七 郭鵬出擊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一百五十九 浪蕩子郭嘉八百六十四 聰明的滿寵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一千四百四十八 危中藏機一千零一十八 諸葛亮想要外放六百六十 更加努力的享受九九六的福報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八十 破城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動權還給他們,兩邊不得罪一千三百三十 這是爲父能爲你們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一千零四十九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要打一場生死之戰了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十三 照顧好自己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一百四十五 短暫的重聚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六百八十二 郭鵬現在真的沒什麼後顧之憂了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諸葛瑾一百 殺胡虜七十八 董卓的邀請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七百一十 一個屬於郭魏的時代一千一百七十一 不滅大宛,誓不歸國一百三十一 趙雲感覺自己好像立了功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六百二十五 郭鵬抵達漢中一千一百七十五 皇室子女的一生一世都要爲皇室服務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零四 這混賬的二重君主!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一千三百四十六 當着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七十 漳水大捷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五百六十三 灞東之戰(下)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一千二百二十八 曹操猛然睜開眼睛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七百三十 水上鏖戰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一百六十六 于闐國與疏勒國的覆亡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
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八十七 郭鵬出擊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一百五十九 浪蕩子郭嘉八百六十四 聰明的滿寵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一千四百四十八 危中藏機一千零一十八 諸葛亮想要外放六百六十 更加努力的享受九九六的福報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八十 破城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動權還給他們,兩邊不得罪一千三百三十 這是爲父能爲你們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一千零四十九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要打一場生死之戰了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十三 照顧好自己三百一十 準備出兵的郭某人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一百四十五 短暫的重聚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六百八十二 郭鵬現在真的沒什麼後顧之憂了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諸葛瑾一百 殺胡虜七十八 董卓的邀請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七百一十 一個屬於郭魏的時代一千一百七十一 不滅大宛,誓不歸國一百三十一 趙雲感覺自己好像立了功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六百二十五 郭鵬抵達漢中一千一百七十五 皇室子女的一生一世都要爲皇室服務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零四 這混賬的二重君主!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九百一十九 可以擴大戰爭範圍了一千三百四十六 當着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七十 漳水大捷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五百六十三 灞東之戰(下)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一千二百二十八 曹操猛然睜開眼睛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七百三十 水上鏖戰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一千零四十五 統一是不存在的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一千一百六十六 于闐國與疏勒國的覆亡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