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

能在延德年的這九年裡保持【身家清白】這個要素的官員,在整個魏帝國中央來算,實在不能算多數。

尤其龐統和諸葛瑾還都是士人身份,在之前多次針對士人的風波中能堅持下來,也不得不說他們的站隊技巧高超。

在這樣的前提下,龐統和諸葛瑾被郭鵬看中,叫到了南書房,給了他們【南書房侍讀】的身份。

讓他們陪伴在自己身邊讀書習字,協助自己處理一些政務之類的。

龐統和諸葛瑾本身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忽然被皇帝叫來說要給他們【南書房侍讀】的身份,這兩人還真是大爲困惑。

皇帝陛下這是要幹什麼?

南書房侍讀不是正規職務,只是一個頭銜,他們的正式身份還是參謀臺參謀司馬,以及民政部右侍郎,並不是就此入職南書房。

南書房也不是一個職權機構,只是皇帝自己讀書習字、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

兩人最初大惑不解。 Wωω ◆тTk án ◆¢ 〇

但是沒過幾天,兩人就恍然大悟,陷入了一陣狂喜之中。

南書房侍讀,看起來只是一個沒什麼卵用的身份,但是他們得到了經常出沒於郭鵬身邊,經常在郭鵬身邊陪同辦事、聊天的資格啊!

他們一下子從不能時常面見皇帝的外臣,變成了可以時常面見皇帝的親信之臣了!

能在皇帝身邊經常出沒的人,那絕對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就目前來看,只有內閣首輔曹操和參謀臺左侍郎郭嘉可以辦到。

他們經常被皇帝帶在身邊出沒於宮廷各處,關係親近,也因此,曹操和郭嘉經常被當做朝臣們辦事說話的風向標。

因爲這兩人最能理解皇帝的所思所想,他們也代表參謀臺和內閣,宣佈參謀臺和內閣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忽然間皇帝掛牌了南書房,讓龐統和諸葛瑾擔任南書房侍讀,常伴皇帝左右,每日都要和皇帝見面。

談論的雖然多是些書本內容,但是皇帝也會時不時的談論一些政務方面的事情,聽取他們的意見,言辭之間頗爲欣賞他們的樣子。

這……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龐統和諸葛瑾進行了私底下的深入交流,覺得情況有點不對勁,覺得皇帝這樣做肯定是有特殊的目的的。

否則沒有必要掛牌一個南書房,還要給他們南書房侍讀的身份,允許他們進入外宮。

這就有趣了。

又過了沒幾日,郭鵬叫來了龐統和諸葛瑾,與他們商量入值的事情。

“孤這裡處理政務十分繁忙,每日要做的事情很多,身邊沒有一些有才能的侍讀伴隨,還是壓力頗大的,你們不如協商一下,安排一下,把手上的工作安排好,一人一日輪流入南書房在孤身邊聽用,如何?”

龐統和諸葛瑾激動的心臟砰砰跳,立刻表示自己很願意這樣做。

“臣願聽陛下吩咐,願在陛下身邊聽用。”

開什麼玩笑,兩人在參謀臺和民政部裡也不是一把手,也不是能拍板做決定的那個人,論及親疏程度,也遠遠不如戲忠和棗祗。

但是有了南書房侍讀的身份,他們就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超越那些現在在皇帝面前有很好的印象的高官顯貴們。

有如此好事,他們怎麼會拒絕呢?

其實郭鵬設立南書房也是有自己的現實需求的。

不僅僅是爲了確保自己的權力不受侵犯,而是在當下這個情況下,他的權勢如此龐大的情況下,就算有內閣幫他分擔政務壓力,他的壓力還是特別巨大。

尤其當他解決掉了尚書檯中轉表奏這件事情之後,雖然沒有人可以分割皇權侵犯皇權,但是也因此,所有國家政務相關的表奏全部指向了他。

尚書令和尚書僕射沒了,政府最高辦事機構沒了,政府首腦沒了,那麼自然而然的,一切只能依靠皇帝這個最高領袖來處置。

所有的奏表全部都送到奉天殿,交給郭鵬,由郭鵬親自處置。

那空前巨大數量的奏本如雪花一樣向他飛來,真叫一個措手不及,一個人看奏本看的眼花繚亂千頭萬緒,腦袋都快炸了。

但是他又喜歡權力,權力抓在手裡牢牢地,無論如何也不準備放開,所以沒辦法,這個罪還真得受着。

這是實權皇帝必須要經受的考驗。

郭鵬交給內閣的權力只是他手上的一部分權力,遠遠不如當初尚書令和尚書僕射的權力。

內閣能處理的事情雖然多,但是並非是主要核心政務,多是一些繁雜卻並不重要的事情。

這些事情很麻煩,很考驗辦事藝術,卻並不核心。

真正核心的軍國大事郭鵬不會委任任何人,都是他自己親自管理,親自批示,以確保國家運行平穩。

比如軍隊的待遇啊,駐防地啊,軍餉分發啊,軍隊、政府人事任命啊,一些救災物資的撥付啊之類的,他都是親自處理。

就算是實在來不及不得不交給內閣處理的,也需要曹操把處理完畢的事情彙總,精簡,然後拿着報告過來現場向他彙報,讓郭鵬知道。

事無鉅細,他都要過問,關乎行政指令的,更是一問到底,絕不放過。

一旦出現不滿意的,郭鵬還要現場責令曹操更改處置方式,然後交給辦事部門負責執行。

所以他的工作量是真的非常沉重。

有些時候他一天要審視多達五六萬字的奏本,並且寫下數千字近萬字的批覆,然後指示臣下按照他的意志去辦事。

從早到晚,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

這多虧了他修繕多年的發達的交通網絡,讓訊息傳遞的速度稍微加快。

也多虧了全面鋪開的紙張,讓他和臣子之間的直接交流有了可能。

如此固然大大鞏固了中央集權帝王專制,讓他的權勢得以大大彰顯,皇權威壓天下,但是……

真他媽累啊。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

聽說朱元璋在八天之內批閱內外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光是每天的數量就如此恐怖,還連着八天……

就這樣還能活七十歲。

可見朱元璋的基因到底是多強大,精力多麼充沛,多麼會管理時間。

真·大明時間管理大師。

真·大明肝帝。

郭鵬目前還比不上。

不,是永遠估計都比不上。

他從早到晚不停歇的批閱奏本,不斷的處理國務,最多的一次一天處理了三百三十一件國事,還無法連續八日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對此,他甘拜下風。

他真的不想和朱元璋比較誰更能處理國務。

歷代皇帝比拼勤政,無出朱元璋之右。

真的很累,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而且還有很多讓他哭笑不得的事情。

比如非常非常多的臣子想要和他聯絡感情,想要在這他這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絞盡腦汁給他上奏本,事情沒多少,全是拍馬屁。

令他煩不勝煩,卻又無可奈何。

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一千一百九十七 辦事是第一位的,收錢是第二位的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四十九 結婚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一百七十二 益州有天子氣!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七百四十六 黃公覆就到這裡了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一千二百六十九 怎麼能讓你去投降呢?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不吐不快了一千五百三十七 我就是那味心藥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一千三百七十 一個大大的趙雲杵在那兒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亂拉開了帷幕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零八十三 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零三十二 馬遠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千四百六十三 鎮西都護府的大危機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詔書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三百四十九 我不再是那顆任人擺弄的棋子了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六百三十八 咱們要讓新的雒陽城比舊的還要好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二百六十二 公孫瓚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三十九 多謝叔父出手相助五百 直搗王庭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馬懿發現這羣安息商人還真是挺有錢的一千一百零二 素利與扶羅韓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一千一百七十二 孔卿當真是孔夫子嫡傳血脈?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一千五百三十七 我就是那味心藥二百七十四 袁冀州願意表我爲兗州牧?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
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一千一百九十七 辦事是第一位的,收錢是第二位的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四十九 結婚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一百七十二 益州有天子氣!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七百四十六 黃公覆就到這裡了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一千二百六十九 怎麼能讓你去投降呢?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不吐不快了一千五百三十七 我就是那味心藥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一千三百七十 一個大大的趙雲杵在那兒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三百七十四 李郭之亂拉開了帷幕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零八十三 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一千零三十二 馬遠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千四百六十三 鎮西都護府的大危機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詔書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三百四十九 我不再是那顆任人擺弄的棋子了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六百三十八 咱們要讓新的雒陽城比舊的還要好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二百六十二 公孫瓚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三十九 多謝叔父出手相助五百 直搗王庭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四百三十三 袁耀臨危受命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四百八十二 司馬懿發現這羣安息商人還真是挺有錢的一千一百零二 素利與扶羅韓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一千一百七十二 孔卿當真是孔夫子嫡傳血脈?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一千五百三十七 我就是那味心藥二百七十四 袁冀州願意表我爲兗州牧?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