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

在人忙碌起來的時候,總覺得時光飛逝。

朱栩就是這麼覺得的,轉眼間就到了四月份。

御書房內。

盧象升一身甲冑,氣息凜凜。

盧象升是一個文人,經過近一年的領軍,越的有軍人氣概,不論是神情,還是一舉一動,都頗爲果斷,甚至是凌厲。

朱栩從御桌前走出來,笑着道“朕聽兵部的孫大人說過,盧總兵帶兵有方,進退有據,頗有章法,這一年的一筆筆功勞,朕也都有數。”

盧象升這還是第二次見朱栩,不同於上次,現在的皇帝越有威儀,舉手投足間,都是上位者的舉重若輕。

盧象升擡手,道“臣只是盡分內之事,當不得皇上如此讚譽。”

盧象升人高馬大,學識敦厚,若非從軍,也必是一代文人。

朱栩笑了笑,揹着手,望着外面,悠然道:“分內之事纔可貴,現在的滿朝文武,有幾人能夠做到這‘分內之事’,兵部的想着戶部,戶部的惦記着吏部,吏部的擔心着都察院,都察院操着全天下的心……”

盧象升沒有接話,心裡卻也是贊同的。

萬曆中期以後,人浮於事,人人只顧爭權奪利,真心用事的,越來越少,無不想着爲名爲利,位極人臣。

朱栩見盧象升沒有接話,頓了頓,又道“朕調你駐紮京西大營,兵部應該與你言明瞭吧?”

盧象升道:“是,皇上欲御駕親征遼東,劉總兵將領京西大營隨皇上北上。”

朱栩點頭,道“恩,這是朕當初應了他的。你呢,也不用擔心,最多兩個月,就會調你回山/東,這兩個月,你聽調兵部就是。”

盧象升雖然低着頭,也俯視着朱栩的後腦勺,他在京城之外也能聽到諸多流言蜚語,多關於是新皇‘堪比正德’,‘年幼無知’之類。

不過,他與孫傳庭多有交往,從他言談之中,再親見朱栩,卻不那麼覺得,心裡計較着,擡手道:“敢問皇上,可過山海關?”

朱栩一笑,轉頭看向盧象升,道“前幾日熊廷弼給朕寫信,勸朕不要去遼東,隱晦的擔心會重演英宗舊事,你是不是也想說這個?”

土木堡之變,在大明來說,是一個不是禁忌的禁忌,軍事慘敗,皇帝被人擄走多年,加上後來的奪門之變,總有太多不堪,不能細究。

盧象升被朱栩一語道破,臉上倒是沒有尷尬,沉色道:“皇上,遼東危如鵝卵,皇上若是冒險前往,一旦出事,後果勝過英宗舊事!”

朱栩點點頭,轉身走到龍椅坐下,道:“你知道,孫傳庭知道,孫承宗知道,可以說,整個大明都知道,你認爲朕會不知道嗎?”

盧象升轉過來,道:“那,皇上爲何執意前往遼東?”

朱栩臉上多少有些無奈,道:“朕也不怕跟你說些實話。毛文龍在東江差點炸死了建奴四大貝勒中的阿敏,將努爾哈赤的侄子也炸的重傷,還俘虜了努爾哈赤的駙馬,東江幾十城望風而降,是我大明前所未有的大勝。但也激怒了賊酋黃太吉,從三月份,一直在調集兵馬,半個月前,莽古爾泰就進逼到了大淩河,黃太吉也率兵趕到了廣寧,兵馬過十五萬,號稱三十萬!”

盧象升也知曉遼東一些情況,但聽着朱栩的話,心裡還是一沉。

十五萬大軍!

他曾記得,孫承宗在遼東的時候,遼東總兵馬不過十萬!這還要分散守衛從大淩河到山海關大大小小的城堡!

盧象升猛神色一定,道“皇上,那更不能去!我大明積弱,遼東節節敗退,切不可能再出波折!”

朱栩端坐着,臉上決然道:“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朕雖年小,但也不至於貪生怕死,絕不會做英宗!朕已經寫好遺詔,就放在這案頭,若是朕身死遼東,以太后之命,你與孫傳庭攜信王進宮,召集百官,宣讀遺詔。”

盧象升臉色大變,皇帝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了!

“皇上,”盧象升猛的跪地,沉聲道:“臣懇請皇上放棄此行!臣願意領兵進遼東,爲皇上死戰!”

朱栩擺手,道“朕已決,不必再議。你的龍驤軍很不錯,要好生訓練。朕已經給兵部撥了三百萬兩,切不可懈怠……”

小半個時辰,盧象升出了宮,擡頭看着春日溫和的太陽,臉上表情莫名。

盧象同正等着他,一見頓時臉色一變,道:“大哥,怎麼了,皇上訓斥你了嗎?”

盧象升深吸一口氣,大步向着轎子走去,同時冷聲道“傳我的軍令,今後軍營之中膽敢非議皇上,一律重棍六十,不得求情!”

盧象同臉色大變,連忙追了幾步道:“大哥,六十重棍,那是會打死人的!”

盧象升充耳不聞,坐在轎子,雙拳握的骨指白。

“遼東必勝!”

過了許久,他臉龐微微抽搐,低吼着道。

見過了盧象升,朱栩又6續召見了六部尚書,平王等人,自然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安撫。

慈寧宮。

這次,多了一個李解語。

張太后面有憂色,看着朱栩道:“你一定要去遼東嗎?孫閣老不是已經去了嗎?”

朱栩知道,這偌大的大明,怕是也只有這位皇嫂真正關心他了。

朱栩笑着寬慰,道:“皇嫂不用擔心,朕也就是去鼓舞士氣,到了山海關就不會北上了,沒事。”

張太后哪裡肯信朱栩的話,忐忑不安,眉頭緊蹙,卻也知道她勸不了朱栩,一顆心七上八下,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她懷裡的小永寧彷彿也感覺到了飯桌上的凝重,安靜着小臉,睜着大眼睛,直勾勾的打量着朱栩。

李解語坐在邊上,一直都沒有說話,直到這裡,纔看着朱栩,輕聲開口道:“皇上,民女願意陪皇上去遼東。”

朱栩一怔,轉頭看向她,道:“你也要去遼東?”

李解語站起來,微微曲身,道:“是。民女已經知道,鐵/嶺的李家人66續續都已經秘密進關,是以民女應該爲皇上做些事情。民女出身將門,從小練習武藝,或許不能護衛皇上,但擋兩根箭矢能夠做到。”

朱栩有些詫異的看着這個十六歲的小姑娘,笑道:“你認爲,朕缺……”

張太后太瞭解朱栩,知道他要煞風景,連忙道:“好了,我聽說遼東冷過京城,解語也學醫許久了,有她跟在你邊上也好。”

朱栩本就打算組建一個後勤醫療隊,想了想,道“也好,帶着太醫院一起學醫的姑娘,跟朕一起去吧。”

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十章 佈局第兩百五十九章 宮門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1290章 體罰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533章 絕境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四章 駱思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一百七十七章 獻策宋康年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八百二十三章 烙鐵入水第1415章 如山,如濤的壓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
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十章 佈局第兩百五十九章 宮門開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1290章 體罰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533章 絕境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四章 駱思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220 彈劾溫體仁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兩百九十九章 信王憤懣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一百七十七章 獻策宋康年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八百二十三章 烙鐵入水第1415章 如山,如濤的壓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