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

秦良玉自然知道這次進京的目的,孫承宗,申用懋等人都談了好多次。

她也清楚皇帝對西南諸省的重視,稍作思索道:“回皇上,陝.西,四.川,貴.州,甘.肅,寧.夏,青.海六省,共有兵力近二十萬,外還有省兵近二十萬,士氣振奮,銀糧充足,兵部有通盤的計劃,臣也有這周密的部署,各地巡撫,總督都非常用心,臣認爲,西南無憂。李巡撫之事,當是意外……”

朱栩聽得出,秦良玉的信心很足,這讓他對西南也稍稍放心,不過,李精白的事定然不是意外,錦衣衛都查不出頭緒來,只怕背後真有高人在謀劃。

秦良玉的奏本朱栩看過數次,想了想,轉移話頭道“關於軍改,你怎麼看?”

秦良玉看着朱栩,沒有藏着掖着,直接道“皇上,臣認爲之前我大明衛所混亂,戰力廢弛,當有所革新。兵部所推軍衛,臣以爲可以,革去舊有弊端,脫去沉痾,軍隊纔能有更強戰力,衛護我大明上下安全……”

朱栩聽着不停頜首,軍衛制,步兵爲主,騎兵相輔,這應該是大明軍方的一種態度了。

按照朱栩的想法,還想給各個軍配備一個重炮營,只是現在的火炮還不能野戰,只能先放放。

待秦良玉停下,朱栩才手指敲着桌面,語氣平淡的說道:“嗯,既然秦老將軍能同意,其他人應該都沒什麼問題……另外,就是還有一些聲音,希望朕派出監軍到各地監軍,你怎麼看?”

秦良玉眉頭皺了皺,她非常討厭內監,雖然皇帝登基以來,內監都陸續被召回宮,外派的內監寥寥無幾,可從萬曆年間就被放出的‘惡狗’,沒有幾個人真心喜歡。

可這裡面又涉及到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朝廷對地方掌兵將領的忌憚,饒是秦良玉也要慎重,小心的回答。

秦良玉沉默,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應了那是對大明軍改百害無一利。要是不同意亦或者含糊其辭,不止是皇帝,只怕還要將兵部給得罪死,還會適得其反。

朱栩明白了,點頭道:“朕知道了,派內監出宮這件事朕不會同意,你可有別的辦法打消兵部以及朝廷的疑慮?”

秦良玉神色稍緩,聞言思忖了一會兒,擡頭道:“皇上,臣認爲,可以派勳貴中懂兵法之人入各軍,充爲副總兵。”

朱栩眉頭一挑,這個他倒是沒有想到。

這勳貴說來尊貴,顯赫,可實際上地位只比宗室尷尬少了那麼一點,也是進退不能,若是派他們爲‘監軍’,既沒有內監的強大光環,也沒有統兵割據一方的基礎,確實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不過,這也只是朱栩看來,朝臣們未必願意,在他們看來,這有可能會使得外戚坐大,不符合明朝的‘祖制’。

從本心來講,朱栩不太贊成這種‘監軍’的做法,會讓領兵將領心中不舒服,做事畏手畏腳,不是強軍的手段。

“還有其他什麼要奏的嗎?”朱栩按下不提,轉移話題道。

秦良玉擡手,道:“皇上,西南各族雜居,情勢複雜,臣認爲,朝廷施政,需要考慮到這些,切不可盲目決斷。”

朱栩微微點頭,道:“這點很不錯,朕會詔命六部商議,也會給西南六省巡撫便宜之權。”

秦良玉內心再次微動,眼前的皇帝,敏事睿智,能納忠言,真乃明君!

朱栩又問了幾句,最後讓曹化淳領着,去見劉太妃。

朱栩坐在龍椅上,手指敲着桌面,自語般的道“看來,孫承宗,申用懋確實費了不少功夫,秦良玉都基本贊同,其他人應該也沒有多少意見……”

“下面是誰?”朱栩轉頭看向劉時敏。

劉時敏轉過身,道:“皇上,是楊嗣昌,他已經在宮外候着了。”

朱栩雙眼眯了眯,旋即道:“傳他進來吧。”

楊嗣昌,這個人朱栩還是十分讚許的,有能力有手段,戰略目光奇高。歷史上,楊嗣昌的‘十面張網’確實非常厲害,直接結果就是打的張獻忠投降,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騎藏匿不敢出。也就是恰逢黃太吉入關,兵進京師,崇禎急迫的調兵回京護衛,給了他們機會,否則李自成,張獻忠很難再起。

楊嗣昌從外面走進來,穿着三品朝服,五官柔和,神態從容,如同一箇中年儒生,毫無軍旅之色,目光炯炯,擡手躬身道:“臣楊嗣昌,參見皇上!”

朱栩心下了然,楊嗣昌心底,還是認爲自己是個文臣,微微一笑,道:“平身,楊卿,來京城日子不短了,可有什麼想法?”

楊嗣昌神態平靜,心底頗爲忐忑,眼前的皇帝可不是萬曆,更不是天啓,擡頭看了眼,謹慎的道:“回皇上,京城風氣轉變,不復以往之泥沼,皆賴皇上聖明。”

朱栩眨了眨眼,他剛纔還爲‘泥沼’二字暗暗叫好,這楊嗣昌轉眼就拍馬屁了,還這麼赤.裸。

朱栩神色不動,直接道:“兵殿的事,你怎麼看?”

所謂的兵殿,基本上就是爲了分解兵部的兵權,現在的兵部掌管天下兵馬,從招兵,人事,調派,真正的一條龍,權責過大、確實需要進行分解,制衡。

楊嗣昌來京已經不少時候了,對於兵殿做了詳細的瞭解,實際上大致的等同於過去的五軍都護府,見皇帝這麼直接的問起,他組織了下話語,道:“皇上,臣認爲,各省總兵需異地調任,每省不得超過五年,總兵可由兵部薦任,副總兵當有兵殿薦任。兵殿負責統領,訓練,兵部負責調派……”

楊嗣昌一開口,就如同打開了話匣子,足足說了一炷香時間,這才停下來。

朱栩從他的話裡聽到了不少新鮮,實用的辦法,讚賞的道:“說的很好,朕很受啓發。嗯,你覺得,西南諸省,可需要什麼特別應對?”

楊嗣昌這次沒有猶豫,直接就道:“臣認爲,西南之亂在於災情,朝廷之難在於鞭長莫及,朝廷當有兩手準備,一面大力賑災,一面層層設網,將亂民困於一隅,不使得坐大,聚而殲之。”

這應該是‘十面張網’的粗略版了,朱栩道:“還有其他什麼想法嗎?”

楊嗣昌捉摸不透朱栩的目的,沉吟一會兒,擡手朗聲道:“皇上,臣認爲京城,尤其是朝廷對遼東過於放心了。”

朱栩神色微動,道:“怎麼說?”

楊嗣昌知道他的話可能得罪皇帝,也可能得罪朝堂的大人們,還是目光灼灼的道:“皇上,賊奴與科爾沁合流,兵力超過六萬,南下可逼長城,寧.夏,榆.林等鎮皆有威脅,東進可逼沈.陽,不論如何,對我大明來審依舊是不可小覷的危險,臣認爲,皇上,朝廷都不能掉以輕心,應當設法徹底剪除,以保萬全……”

朱栩臉上露出一絲讚許,道:“你應該還沒有說完,繼續說。”

楊嗣昌見皇帝沒有不悅,心裡鬆了口氣,道:“是,建奴大勢已去,想要東山再起已是萬難,除非有另外的勢力相助,亦或者……我大明自敗!”

朱栩目光微沉,神色不動。

楊嗣昌看了眼朱栩,又道:“臣擔心,建奴或在挑動民亂,奴寇相合,以圖再起。”

朱栩眼角跳了跳,手指緩慢的敲擊着桌面,目光微微閃爍。

平復遼東,是大明的一支強心劑,極大的鼓舞了大明上下頹廢的士氣,楊嗣昌前面說的,不是朝廷或者他大意了,而是刻意爲之,不想挫了大明改革奮進的動力。

‘奴寇相合’這四個字,在朱栩心底狠狠的敲擊了一下。

奴是指建奴,黃太吉。寇,就是指民亂而且的賊寇。

朱栩之前近乎下意識的將兩者敵對起來,不可能聯合,可楊嗣昌的話,讓他驚醒。歷史已然大不同,這樣的可能性,正在不斷的增加,李精白的事,或許真的不那麼簡單!

楊嗣昌見皇帝久久不言,心裡不安了,他不知道這個‘投名狀’皇帝能不能接受,如果皇帝不接受,那他還沒上任估計就要打道回府了。

好半晌朱栩才轉頭看向楊嗣昌,頜首道:“你提醒的正是時候,到了軍情處之後,要詳細的規劃,推演,做出合理的安排,佈置……還有,可以隨時來見朕。”

楊嗣昌一顆心落地,擡手道:“臣遵旨!”

又說了一陣子,朱栩目送楊嗣昌離開御書房,軍情處也就是參謀部換了個名字,他很希望楊嗣昌能培養出一批合格,優秀的軍官來,以應對大明即將面對的全新形勢。

“下面的就不見了,”

朱栩喝了口茶,道:“傳靖王來吧。”

劉時敏應聲,道:“是。”

朱栩天天看着門外,天色一片明朗。

對於督政院,朱栩一直有顧忌,以往的都察院在京城都是黨爭的利器,若是地方也這麼來,朝堂上的黨爭是沒了,只怕地方上就沒個消停,陷入內耗了。

不過孫承宗等人倒是很樂觀,督政院在地方是廢是立都是朝廷一句話的事情,如果執行的好,未嘗不是打擊貪腐,遏制人浮於事的一個好辦法。

靖王早就在偏殿等着了,一聽宣,就立馬快步過來。

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1257章 威勢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1404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180章 急報第兩百七十七章 處置藩王例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1517章 軍演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番外四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開的茶話會第1483章 孫傳庭的施政綱要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1257章 威勢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1404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180章 急報第兩百七十七章 處置藩王例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1517章 軍演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番外四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開的茶話會第1483章 孫傳庭的施政綱要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