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

朱栩看着張維賢,擺手一笑道:“歷代英國公執掌中軍,守護京師,忠心耿耿,天地可鑑。這京師如果沒有你在,朕也不安心,你放心養病,如果真是力有不逮,你舉薦一個人,先代你掌管。”

張維賢躬身在那,裝作思忖一陣,道:“回皇上,臣教子無方,這一代毫無知曉軍武之人,怕是不能爲皇上分憂。倒是曹都督,歷經戰陣,在皇上身邊日久,臣認爲,他是執掌中軍,衛護京師的不二人選。”

朱栩看着張維賢,心裡暗自點頭,這位倒是一個明白人。

不過樣子還得繼續做,他沉吟一聲,道“嗯,先不着急,你先回去,好好養病,朕命太醫住在你們家,有什麼要求,儘管跟朕說。”

張維賢也知道,朱栩不可能這麼痛快答應,吃相太難看,且京師非大亂不可。

他想了想,道:“皇上,臣近來也無法視事,奏請曹都督入中軍,暫爲調度。”

朱栩心裡一笑,只怕這張維賢是真被嚇到了,站起來,走到他身前,道:“英國公世代忠心耿耿,朕心裡有數,徐家有兩國公,嗯,張家之功不遜於徐家,朕,就再賜你們張家一個世襲罔替的國公之位!”

張維賢心裡一驚,他知道,朱栩這是赤、裸、裸的警告了,他要再摻和進去,不但不會有兩個國公,是一個都不會有!

張維賢隱約從朱栩的話裡感覺到了殺氣,臉上動了動,道:“臣謝過皇上……魏國公此次來京,是爲了……”

“魏國公來京,是得了朕的允許的。”

朱栩打斷他的話,笑眯眯的道:“你該見的還是要見,他要見別人也不要攔着,都是功勳之後,經常走動也正常。”

張維賢心裡冰涼一片,他本就將朱栩高估了不少,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

他躬身道:“臣明白。”

朱栩又安撫了一陣,這才讓曹化淳送走張維賢。

張維賢這麼一走,朱栩心裡徹底的安定下來。京城在手,外有三十萬大軍,真要是出什麼亂子,他也有了足夠的底氣應對。

曹文詔很久不在朱栩身邊了,走過來疑惑的道“皇上,真的就放任福王亂來?”

張維賢實際上並不知道,宗室裡,朱栩最在意的就是福王,他要是跟別的王爺勾搭或許能夠瞞過朱栩,這福王是絕對不可能。

這一家,都是野心勃勃,看到機會就不會再錯過!

朱栩揹着手,望着宮外,笑道“不着急,福王無兵無權,先看着吧。你出去之後,認真的挑選,打亂重組,巡防營,暫設兩萬人,不足的,從各地甄選,務必都要是精兵!”

曹文詔猛的單膝跪地,沉聲道“皇上放心,臣調教出的巡防營,必然對皇上忠心不二!”

朱栩一擺手,道:“這朕知道,來繼續吃飯,跟朕繼續說說兵事。”

曹文詔一咧嘴,陪着朱栩坐下,簡略的說起來。

沒多久,一個內侍跑進來,在不遠處的曹化淳耳邊低語了一句。

曹化淳臉色微變,走到朱栩身前,躬身道“皇上,錦衣衛傳信,賊酋病沒,朱大人動身,親自潛入遼東了。”

朱栩聽着曹化淳的話,拿起的筷子無奈的也放了回去。

曹化淳一見朱栩神色,不解的道“皇上,賊酋死了,應該高興啊,爲什麼您好像有些擔憂?”

朱栩微微搖頭,看了眼同樣疑惑的曹化淳,又看向曹文詔道:“你覺得,是一頭老的快沒牙的老狼領着狼羣厲害,還是一頭壯年的狼領着狼羣厲害?”

曹文詔神色微動,道:“皇上的意思,接下來建奴會有一個厲害的人物做賊酋?”

朱栩點頭,黃太吉,這個人,短短時間就打垮了蒙古,收拾了朝鮮,接連攻下遼東重城,直逼山海關,要是沒有他,只怕還沒有‘滿清’這兩個字。

朱栩思忖一陣,看向曹化淳道“孫承宗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曹化淳道:“昨天孫大人來了奏本,秦將軍在西南四省威望很高,整肅的很順利,再過些日子就應該差不多了。”

朱栩頜,道:“嗯,學院裡培訓的人,要選擇品性,能力兼優的派過去,好生跟着學習,各地要加緊練兵,要多參與實戰……孫承宗,直接從西南四省回京吧,朕要他去遼東……”

曹化淳一邊聽着一邊點頭,大明軍力衰退,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爲軍政敗壞,朝廷對地方失去控制力。朱栩通過各種手段控制軍隊,他也覺得十分必要。

只是,孫大人有必要再去遼東嗎?

朱栩說了一陣子,又拉着曹文詔敘舊,直到傍晚才放他出去。

張維賢閉門謝客,曹文詔率兵進駐中軍,雷厲風行的開始整頓,哪裡能夠瞞得過人。

“你們知道嗎?英國公得罪了皇上,被削去兵權,現在禁足在家……”

“你的消息晚了,我聽說英國公謀反,根本沒能回府,現在被下了東廠大獄了!”

“是啊,東廠現在都在暗中抓人了,這次不知道多少人要被株連……”

各種消息謠言滿天飛,整個京城都顫抖了一番。很多人都如同受了驚的鴕鳥,縮在府裡不敢冒頭,私底下卻不停的到處打聽消息。

英國公地位特殊,真要株連,只怕整個京城都要被牽累。

有人怕,有人懼,自有有人不懼。

信王府,朱由檢面色凝重,站在臺階緊擰着眉頭。

他身後站着一箇中年人,大肚便便,滿臉油膩,乃是都護府參軍,世襲罔替。

他滿頭是汗,焦急的道:“王爺,皇上太過亂來了,京城之外戰火連天,現在還算安穩的京城也不平靜了,這個時候,要是出亂子,甚至是賊酋再來,京城可就危險了!”

朱由檢神色也沉凝,英國公執掌中軍,一直都是大明的柱石,任何時候都沒有動搖過,如今朱栩將張維賢去職,在他看來,這是自毀長城,動搖國本的亂政!

朱由檢雖然自袁崇煥事之後就絕手不佔軍務,但現在,卻由不得他裝聾作啞了,轉頭看着這參軍,沉色道“中軍那邊,都是什麼反應?”

參軍苦笑道“曹文詔拿着聖旨,要裁減大半,兄弟們怨憤很大,軍心不穩啊……”

朱由檢臉色變了變,‘不穩’只是含蓄的說辭,多半是在聚集,要醞釀譁變了。

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範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八十章 摔跤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風濃烈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290章 體罰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楔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1189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1213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1346章 王牌番外四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四章 駱思恭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1257章 威勢第1365章 勾結
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範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八十章 摔跤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風濃烈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290章 體罰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楔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1189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1213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1346章 王牌番外四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四章 駱思恭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1257章 威勢第1365章 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