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

孫傳庭的話給了朱栩另一個想法,沉吟一陣,道“嗯,這件事朕會與內閣,兵部再商議一番。關於政改,你怎麼看?”

孫傳庭沒有猶豫,直接道:“皇上,臣認爲當速決!”

“速決?”朱栩神色微動,道:“具體說。”

孫傳庭道:“皇上,政改乃是萬世大計,不能拖延,需展示朝廷的堅定決心,若是拖的久了,不止百官會產生疑慮,心思動搖,天下的臣民也會對政改不信任,增加執行的阻力。所以,臣認爲,這個時候,需要皇上向天下展示堅若磐石的決心!”

‘果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朱栩心裡輕嘆,這政改一拖再拖,他就是希望能夠儘量的完善,倒是忽略了這個層面,頜首道:“嗯,朕已經讓內閣明日文昭閣開議,後天開廷議,將政改定下來,讓諸位巡撫,總督離京。”

孫傳庭聽得出,皇帝對這次政改不太滿意,想了想,道:“皇上,政改不周全,日後慢慢可修補,無需急在一時。南下的時候,也可乘機抓住把柄,嚴厲訓斥,加深政改的力度。”

朱栩心裡搖了搖頭,第一次政改如果不能完美,日後就更難了,他算是明白那句‘治大國如烹小鮮’了,凡是都急不得,需要慢慢來。

這句話朱栩沒有說出口,否則會對朝臣有所打擊,跳過這個話題,他開始詢問遼東的具體情況。

孫傳庭在遼東已經幾個月,情況都熟悉的很,一五一十的當面奏報。

傍晚,布木布泰與海蘭珠,在御花園裡慢慢的走着,兩人身後跟着一羣宮娥內監。

這是朱栩見過海蘭珠後,給她們的特權。

布木布泰雖然看着御花園裡琳琅滿目的假山,稀珍花木,心裡還在思索着今天的事情。

她搞不清楚明朝皇帝究竟在想什麼,想要什麼,或許天下人都不知道。因爲他的所作所爲從來都是超過所有人的預料的,總是那麼的料事預先,眼光長遠的無人可及。

她還記得,大汗曾經說過‘明朝皇帝,藏大智於胸,不漏分毫,天下莫之能比’。

布木布泰本來不信,這次來還以爲可以試探出些什麼,卻沒有想到,她連明朝皇帝的面都沒有見到。這要是想完成黃太吉交代的事,只怕難於登天。

海蘭珠倒是很欣喜,面目新奇的在御花園裡看來看去,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

布木布泰心底有着不服氣,沒有什麼心思觀看美景,一直蹙着眉頭跟着海蘭珠。

宮裡的一舉一動自然都瞞不過朱栩,聽到奏報也只是淡淡一笑,繼續忙着。

明日文昭閣的閣議他雖然不會去,可還是要把握着一舉一動。他手裡看着的,正是畢自嚴送來的議程條目。

除了稅務之外,田畝,戶籍也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朱栩本想盡快重新丈量田畝,可朝廷,哪怕是畢自嚴等人都覺得操之過急,希望慢慢來,只能放寬到‘三至五年內完成’。

關於重登戶籍,覈算大明人口,反對聲也比較大,最主要的擔憂就是會再次得罪士紳,引起更大的反彈。

朱栩知道是他心急,耐着心與大臣們周旋。

劉時敏從外面進來,在朱栩的空隙,遞上一個本子,道“皇上,這是明日的日程。”

朱栩接過來看了眼,與往常也別無二致,想了想道:“空出半個時辰來,朕要見一見徐光啓。”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大炮了,畢竟這個時候‘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

劉時敏仔細斟酌了一會兒,道“是,奴婢明天派人通知徐侍郎。”

朱栩點了點頭,又道:“今晚去魚藻宮過夜。”雖然後宮只有一個女人,朱栩也不是夜夜都去的。

曹化淳應了一聲,派人去通知。

很快就要進入四月份,寒氣未去,天卻漸漸要熱了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得了旨意的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侍郎,各省巡撫,總督都陸續進入文昭閣,準備開始今天的閣議。

誰都清楚,暫停了這麼久的政改,要進入下一階段,因此氣氛顯得格外的凝肅。

畢自嚴與孫承宗坐在最前面,環顧一圈,一百多人,他神色嚴肅,也不給衆人討論的機會,直接道“該商議的,討論的,已經很久了,今天我們不做任何討論,直接表決,以多數勝少數,諸位以爲如何?”

他的話音一落,孫承宗就道:“最好不過。”

“下官贊同。”來宗道道。

“下官贊同。”傅昌宗道。

“下官贊同。”周應秋道。

“下官贊同。”徐大化道。

“下官贊同。”沈珣道。

“下官贊同。”袁可立道。

隨着內閣,六部尚書齊刷刷的贊同,讓一干巡撫總督都是臉色微變,不由得對視。

這表示朝廷已經達成了一致,不容他們反駁了,更何況,背後的皇帝肯定是站在朝廷一邊的!

“下官贊同。”河.南巡撫趙晗道。

“下官贊同。”山.東巡.撫黃立極道。

“下官贊同。”山.西巡撫張瑞圖道。

隨着親近朝廷的巡撫們應聲,一些總督也相繼‘下官贊同’。

本來還有心與朝廷繼續‘爭辯’的巡撫,總督們,這個時候只得隨大流的‘下官贊同’,太明顯就容易出事。

畢自嚴神色平靜,翻着身前的札本,道“那好,咱們開始吧,今天的第一項,大明律,修改的草本大家都已經看過。贊同的向北面擡手,反對的向南面,現在開始!”

孫承宗等人率先擡手,齊齊向着背面,北面,那是乾清宮的方向,寓意自然一目瞭然。

傅昌宗,周應秋等人同時擡手,都是向着北面。

其他人有樣學樣,都擡手抱拳,向着北面,以示贊同。

大明律其實沒有什麼可說的,現在來說還是一條條總綱,可操作性不強,也不存在什麼值得爭奪的。

畢自嚴掃過一眼,點頭道“好,全票通過。”

他話音落下,他身後不遠處的內閣中書許傑悄然記錄,在他的另一邊是司禮監內監,也拿起筆無聲的記下。

畢自嚴等了一會兒,道“第二條,內閣制,詳情大家都知道,本官就不浪費時間,現在表決吧。”

內閣,這個的出現是因爲朱元璋廢除了丞相,雖然大明沒有明文列出,可實際上已經存在了近兩百年。

同樣沒有什麼好說的,一羣大人們齊齊的向北方擡手。

畢自嚴看了眼,道“全票通過。”

許傑與內監悄悄記錄,沒有任何動靜,不敢驚動任何人。

可其他人都心裡警惕,這是要呈遞到御前的!

“下一條,”畢自嚴環顧一圈,淡淡道:“景正稅法。”

這個稅法包含太多,糧稅,礦稅,鹽稅,商稅等等,其中的糧稅就包括‘官紳一體納稅’!

這一條,也是一系列政改中最爲敏感的一條,爭論最多,甚至現在宮外還在鬧騰的。

“下官贊同。”傅昌宗第一個道。他是戶部尚書,雖然不再負責稅務,可他的分量的誰都掂量的清。

“下官贊同。”周應秋道。

“下官贊同。”袁可立道。

……

“下官贊同。”趙晗道。

“下官贊同。”錢龍錫道。

“下官贊同。”王三善道。

內閣六部,一干巡撫齊齊擡手‘贊同’,人數眨眼睛就遠遠過半了。

剩下的愣愣對視,心底十分牴觸,不管是出於私心還是公心,他們都認爲‘士紳納稅’這一條不合時宜,想要再爭論一番。

可在他們猶豫的時候,那記錄的內監伸頭向他們這些沒有擡手的人看來。

這羣人都是臉色微變,而後僵硬着臉,艱難的擡起手,向北。

那內監縮回頭,繼續記錄。

畢自嚴看着又是‘全票通過’,心裡暗鬆,哪怕有一個反對,傳出去也有損政改威嚴。

畢自嚴神色振奮,與孫承宗對視一眼,道“第四條,景正田畝制,表決!”

景正田畝制最主要的兩條,一個是重新登記田畝,一個是丈量土地。不論是哪一個都不會被士紳所接受。

這也是爭議非常的一件事,不過已經勉強達成一致。

還是內閣,六部領頭,其他人一些人跟從,在大勢所趨面前,即便反對的人也只得擡手向北。

“通過!下一條,”

畢自嚴看了眼,道:“宗室條例,勳貴十八規,皇宮用度法……一起表決。”

皇宮用度被規定不得超過上一年稅銀的百分之一,宗室,勳貴都沒有意義,反正他們現在都已經實際上廢了。

大人們都不約而同的擡手向北,這些都沒有什麼可談的。

畢自嚴同樣清楚,接下來又表決了幾個不怎麼重要的,而後話鋒一轉,道:“下面表決六部,督政院的改制,先表決督政院。”

這句話落下,整個大堂都安靜了。

這督政院不同於以往的都察院,職權擴大的讓百官心驚,朝廷的大人們擔心會演變成第二個錦衣衛或者東廠,地方上的大員則擔憂會成爲懸在他們頭頂上隨時都會落下的斬頭利劍!

這是朱栩爲現在的糜爛體質特別設計的,專門監督天下官吏,自然有着血淋淋的殺氣。

畢自嚴不給這些人反應的時間,淡淡道:“開始表決吧。”

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1219章 京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125章 踏雪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1330章 僕從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232章 溫體仁的認罪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187章 破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113章 伊達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七十五章 駱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1359章 突然逃跑
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1219章 京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125章 踏雪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1330章 僕從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232章 溫體仁的認罪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187章 破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113章 伊達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七十五章 駱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1359章 突然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