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

東林一案,朱栩是絕不會允許他人翻案的!

第一,這是他親手處置的,一旦翻案就說明他錯了。第二,東林翻案之後,勢必引起朝野巨大震動,不利於‘新政’。第三,批判東林是思想革新的一個步驟,不進即退!

朱栩心裡思忖一陣,嘴角微微翹起,暗道‘這或許是個機會。’

“走,回宮去!”

朱栩一擺手,對着小永寧道。

小永寧意猶未盡,擡着頭道:“皇叔,你能不能跟太后娘娘說說,讓我隨時都能出宮玩?”

朱栩食指屈起,在小傢伙頭頂來了一下。

“啊……”小丫頭大叫一聲,委屈的抱着頭。

朱栩冷哼一聲,道:“下次再這麼沒規矩,朕就將你吊起來!”

小丫頭癟了癟嘴,委屈的不說話。她敢與張太后叫板,卻不敢得罪朱栩,這是她的大靠山。

在朱栩回宮的路上,曹鼎蛟的事情已經傳遍了京城。

雖然說皇帝沒有出手,可陳奇瑜的反應也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標誌這些‘亂象’已經引起朝廷高層的厭惡,不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了。

一直觀望着,不敢摻和的人紛紛動了起來。有人去看望曹鼎蛟,有人公開支持魏學濂,甚至還有人公然舉薦學院系,極盡示好之能。

內閣以及六部現在都在忙着今年的總結以及明年的計劃,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工作量大的驚人,外加一些‘意外’,幾乎都沒有消停的時候。

現在,八個人正在商討‘人事’一塊,其中就有關於太僕寺寺卿,禮部侍郎,兵部侍郎,福.建巡撫四個職缺。

周應秋手裡是一個本子,翻開後,擡頭看了衆人一眼,道“經過吏部考覈,擬張秉文調任太僕寺寺卿,盧象升調任兵部左侍郎,王從義調任禮部右侍郎,徐從治任福.建巡撫。”

這些實際上早就在醞釀了,是經過一番爭論後定下來的。

張秉文是傅昌宗的人,當然也是朱栩的人,現任兵部右侍郎,傅昌宗的左右手。這個人頗爲內斂,爲人低調,但行事很是有銳氣,傅昌宗手裡的大半事情是由他處理的。這個人,也是朱栩看好,培養的人。

傅昌宗猜到自己要去陝.西做六省總理大臣,自然就想有所佈置,張秉文就是他希望留下來主持戶部的人。但內閣顯然有意插手戶部,執意要調走他。

雖然說‘帝黨’在內閣中佔據多說,可他們畢竟不是閣臣,畢自嚴如果堅持,他們也不能過多爭辯。

“我保留意見。”傅昌宗在周應秋說完,一如之前的道。

傅昌宗這個態度,讓畢自嚴,孫承宗等人都很爲難。傅昌宗是‘帝黨’核心,皇帝的親舅舅,他‘保留意見’就是反對,他們一力堅持,不止會對今後的政務產生影響,也會在皇帝那邊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過畢自嚴執意繼續擴大內閣權力,加強對六部的影響力,以確保權威,增大內閣在推行‘新政’中的聲音以及力量。

畢自嚴沒有理會傅昌宗,道“那就這樣定下吧,關於戶部右侍郎,本官提議王惟儉調任。”

王惟儉是天啓年間的山.東巡撫,在平定民亂上富有功勞,也是在朝廷掛名的人。

畢自嚴這就是明明白白的要插手戶部了。

傅昌宗擡頭看了眼畢自嚴,這次沒有說話。他相信,皇帝對六部已經有了通盤考慮,他們在這裡議論,多半未必合皇帝心思,他現在沒必要與畢自嚴爭論。

畢自嚴見傅昌宗不說話,就轉向帝黨‘二號人物’周應秋,道“吏部怎麼看?”

周應秋瞥了眼傅昌宗,神色沉吟。

內閣一向弱勢,但近來有漸強勢的感覺,在人事上表現的尤爲突出,現在更是將手直接伸到了六部的內部!

但是,傅昌宗之前還爭辯張秉文等人的任命,爲什麼到了自己身上反而默然無聲?

周應秋心裡默默轉動,沒有第一時間開口。

傅昌宗雖然低調可不代表他好惹,哪怕他在這裡口頭堅持,最終退讓的只能是畢自嚴,不說皇帝的態度,內閣沒有戶部的支持就等於廢了一半,另一半在周應秋手裡,他們兩人向來共進退。

所以,得罪了傅昌宗就等於得罪‘帝黨’,得罪‘帝黨’就等於自己架空了內閣!

周應秋好半晌也想不透,擡頭道“吏部沒有意見。”

畢自嚴神色不動的點頭,只要周應秋不反對,這件事基本就成了。

“好,那下面說一說明年的財政以及預算。”畢自嚴道。

沈珣,張問達,徐大化等人一般不開口,已經成爲一種習慣,內閣事務一直都是左右次輔與傅昌宗,周應秋決定的。

傅昌宗身前的本子攤開,看了眼,他道:“今年朝廷透支了糧三百萬石,銀一千二百萬兩,賑災,移民,戰事,各大工程,軍隊,官員俸祿等佔據九成。明年的財政預計減少兩成,糧一千八百萬上下,銀三千五百萬兩左右,這已經包含了惠通商行等的收入。軍隊開支大約是一千六百萬,糧五百萬,賑災一千八百萬,糧八百萬以上,其他暫無評估。”

畢自嚴等人眉頭頓時一皺,單單是這兩項就佔據了全年的一大半,只怕明年又要虧空一大筆,這樣寅吃卯糧,虧空下去怎麼能成?

現在朝廷能收的稅,能徵集的糧食都已經做到了極致,現在再想增加收入是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節流’!

朝廷這幾年花錢如流水,大手大腳,想要節流是很容易,不過想要施行,還得皇帝點頭。

畢自嚴也有不少事情要與朱栩商議,想了想,道“戶部儘快評估,要在月底之前做好。吏部今年的考覈也要在月底之前上呈內閣,工部明年的計劃,刑部的‘政改’進度,禮部的一系列事宜,都要在月底之前彙集到內閣,今年的事情,要處理乾淨,以全力推動明年的計劃……”

一羣人紛紛應聲,這也算是習慣了。

“孫閣老有沒有要說的?”畢自嚴轉頭看向孫承宗。

孫承宗想了想,搖頭道:“沒有。”

軍事上面的事情,基本上不會在內閣討論,往往都是孫承宗,申用懋直接在御書房奏報,隨即做決定。

畢自嚴轉頭看向其他人,道:“那就散了吧。”說着他就起身,走向側門。

六位尚書不由對視,這位畢閣老越來越強勢了。

傅昌宗倒是沒有什麼想法,他年後就會離京,跟着起身就向門外走去。

周應秋看着他的背影,心裡一動,也跟着走了出去。

其他人神情都有些異色,今天的內閣會議有些古怪,傅昌宗,周應秋彷彿完全置身事外,畢自嚴隱隱掌握了內閣的‘首輔’大權。

畢自嚴在內閣班房稍作整理,就帶着奏本出了內閣,轉向景陽宮,御書房。

內閣中書鄭友元跟在身側,道:“大人,這樣做是否有些過了,只怕幾位尚書心裡都有想法。”

畢自嚴神色堅定,道:“國事日艱,內閣空懸,不得長久,此事我會皇上言說,無需擔憂。”

鄭友元點點頭,他明白畢自嚴的想法。

六部幾乎掌握了大明的所有權力,看似集中,能量大,但無形中又分散了權力,在很多事情上都束手束腳,反應遲鈍,偏內閣空有名頭沒有實權。

畢閣老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在不能動六位尚書的情況下,在裡面安排內閣的人,無疑是另闢蹊徑的好辦法。

畢自嚴內心焦灼,朝廷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賦稅減少,支出龐大,且是賦稅會越來越少,支出會越來越大,不斷膨脹的龐大的財政空洞,遲早會吞了大明!

這種情況必須改變,想要做出改變,就必須要加強內閣權力!

雖然畢自嚴憂心如焚,有想法,也有能力,可他很擔憂。

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就將大權握在手裡,六部都是皇帝的人,他要是插手六部,皇帝是否會不高興,甚至是猜疑?

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八百四十四章 轟動事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1514章 兇狠的計劃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兩百三十七章 顧首輔下獄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1371章 大戰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271章 洪承疇救駕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五十章 遼事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169章 太妃喪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1321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
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八百四十四章 轟動事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1514章 兇狠的計劃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兩百三十七章 顧首輔下獄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1371章 大戰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271章 洪承疇救駕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五十章 遼事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169章 太妃喪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1321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