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

錦州城內。

趙率教等人站在城牆之上,望着大淩河方向升起的狼煙,神色凝重。

他身後站着監軍太監紀用,副將尤世威,祖大壽。

紀用地位然,他陰沉着臉道“趙總兵,賊酋進攻突然,從寧遠補充過來的大炮還沒有到,必須想辦法拖延時間,朝廷有嚴旨,紅夷大炮決不能有一星半點兒落入建奴手中!”

右屯,大小淩河堡都已經清空,四周百里也都堅壁清野,人馬齊聚在錦州。

尤世威也道:“大人,紀公公說的是,不說大炮丟失,若是以大炮攻城,就絕非是小事!”

祖大壽有些胖,面無表情沒有說話。

趙率教是有勇有謀之人,並不迂腐,沉吟一聲,道“公公,我們派人去建奴賬內議和,拖延時間,你看如何?”

紀用眉頭一皺,大明上下向來都是主戰,要是與建奴屈辱求和,只怕會被朝廷一干清流撕碎。

不過想到大炮,想到錦州的重要性,他咬了咬牙,道:“好,不過消息絕對不能走漏,若是讓朝廷知道,你我都死不足惜!”

趙率教深吸一口氣,道:“本將明白,祖大壽,你去選守備、千總一人,出城去建奴大營。”

祖大壽一抱拳,道“末將領命!”

金兵提前攻城的消息很快傳遍遼東,一片風聲鶴唳,本就緊繃的神經,越緊張。

從寧遠趕回山海關的孫承宗,不得不又折返回寧遠。

同樣,松山的曹文詔也不得不繼續留下,後金來勢洶洶,誰都不敢大意。

山海關內的朱栩,神色肅然。

黃太吉不同於他的父親努爾哈赤,極善變通,在遼東的策略一直都很靈活,尤其善圍點打援。

朱栩猛的站起,沉聲道“曹化淳,傳旨,即可去寧遠!”

不能繼續等了,去不了錦州,最起碼到寧遠。

熊廷弼等人知道消息,紛紛前來阻止,朱栩卻不等他們說話,道“不必多言,曹變蛟,即刻領兵,前往寧遠。”

熊廷弼等人見實在阻攔不了,也只能快馬加鞭的寫信給孫承宗,希望孫承宗能有辦法,勸說皇帝回山海關。

馬車內,搖搖晃晃的,朱栩坐在軟塌上,雙股間還是隱隱作痛。

除了曹變蛟的四千人,楊麟也領着三千人陪同護送。

朱栩捧着地圖,還是細細的看着,神色沉凝。

遼東的局勢很不好,拋開大小淩河堡,右屯,錦州就當其衝,後面是松山,杏山,大興堡,可一旦錦州被圍,其他地方也只能嚴陣以待,無法救援,否則就會被後金的騎兵逐個吃掉。

歷史上,黃太吉圍點打援運用到了極致,曾一口氣將大明遼東精銳吃了個乾淨!

這一次,後金的十五萬大軍,足以將前面四城徹底的圍住,然後等着寧遠,甚至是山海關的援兵。

“到底該怎麼辦?”朱栩眉頭擰的生疼,喃喃自語。

遼東廣闊,騎兵來去如風,大明的步卒根本不能出城野戰,一味的防守總不是辦法。

曹化淳坐在朱栩對面,他也不瞭解遼東的實際情況,總覺得朱栩的擔憂過甚,以至於親自跑過來,微微躬身,道:“皇上,有孫閣老,熊大人,曹都督等人在,大可安心。”

朱栩搖了搖頭,道:“你不懂,若是錦州還在,大明就佔據戰略主動,進可攻退可守。一旦被後金打到了山海關,大明就再無進攻之力,只能防守。那個時候,大明急劇萎靡,後金急劇膨脹,後果……會非常可怕!”

可怕到,後金會吞掉大明!

曹化淳不懂兵,也不明白戰略,見朱栩這麼說,也沒有辦法再勸,便道:“皇上,要不要找李小姐來給皇上換藥?”

朱栩想到李解語換藥的那場面,臉頰一熱,道:“先不說這個,朕讓你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曹化淳道“回皇上,都準備好了,之前奴婢已經派人交給熊大人了。”

朱栩點頭,道:“加快度,儘快趕到寧遠,黃太吉打了這麼久的心理戰,不會再給我們機會與時間了。”

曹化淳答應一聲,掀開簾子傳旨。

山海關內,熊廷弼與吳襄等山海關衆將,圍繞在一個大大的木籃子前。籃子站着一個人,手裡拿着一個圓筒。

籃子邊上兩三個小太監忙來忙去,一條條鐵鉤掛在籃子四周,更有一個奇怪的大斗篷慢慢撐起來。

吳襄看的疑惑不解,看向熊廷弼道“大人,這個是?”

熊廷弼也不解,道:“這個是曹公公留下的,先看看。”

吳襄點頭,也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

一切準備就緒,一個太監尖着嗓子喊道“點火。”

火把燃燒,那斗篷飛的鼓起,地上那個籃子也搖搖晃晃的騰空,慢慢的浮起。

吳襄看的怔了怔,忽然道:“大人,這是孔明燈?”

熊廷弼也盯着已經過他頭頂,越來越高的大籃子,道:“等着等着看。”

過了沒多久,那木籃子已經過了半米高,依舊在不斷上升,下面的幾個太監固定好繩索,慢慢的控制着大籃子的高度。

足足有數百米,幾個太監才鎖死繩索,三面固定好了大籃子。

這個時候,一個太監拿出兩個圓筒遞給熊廷弼與吳襄,頗爲恭敬的笑道:“兩位將軍退後幾步,用這個在眼前看。”

熊廷弼與吳襄莫名其妙,打量着小太監又對視幾眼,退後幾步,拿着圓筒擋在眼前,看向最上面的那個大籃子。

慢慢看去,兩人臉色就變了。

只見小小的圓筒裡,籃子裡的人影看的仔仔細細,纖毫畢現。

那裡面的太監也拿着圓筒觀看北方,過了一陣子放下圓筒,對着下面一陣揮舞旗幟。

熊廷弼與吳襄都久經軍旅,一眼就看明白了那旗語:皇上剛剛到了前屯!

前屯距離山海關,可是要幾十裡,哪怕是騎兵奔襲也要小半個時辰!

兩人放下圓筒,心裡都震驚異常,吳襄摸索着,看向熊廷弼道:“大人,這可比瞭望塔好太多了,建奴騎兵在幾十裡外我們都能看到,完全的料敵預先啊!”

熊廷弼心裡也激動異常,看向那太監道:“公公,這個還有嗎?其他地方能用嗎?”

那太監一笑,道:“熊大人多慮了,這件事自有皇上安排。”

熊廷弼一愣,連忙道:“那是那是,下官多言了。”

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1113章 伊達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1175章 陰森森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201章 角力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208章 打頭風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1471章 集權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女神捕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524章 新問題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七百四十四章 荷蘭人瘋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
第1169章 太妃喪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1113章 伊達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1175章 陰森森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201章 角力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208章 打頭風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八百七十章 童謠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1471章 集權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四百四十八章 女神捕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524章 新問題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七百四十四章 荷蘭人瘋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