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

曹鼎蛟,孟兆祥已經聽出味道來了,周應秋分明是在點撥他們。

好一陣子,孟兆祥擡着手,道:“大人,朝廷有意磨鍊我們,可也用不着如此大張旗鼓,一掃而盡,您不怕傷了數百人的爲國之心嗎?”

周應秋看了孟兆祥一眼,沒有回答。

這裡的原因是因爲皇家政院建立的太晚,若是早個五年,也用不着這樣急。‘新政’高層架構經過一年基本上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要向下推動。府縣一級是最頑固的,不能完全指望由上而下施壓,那麼政院這些生員就是最合適的。他們充斥在大明底層的角角落落,勢必會讓‘新政’事半功倍,大大的加速。

這些話現在還不能與這些人說,太年輕,容易衝動,說多了會再惹出是非來。

稍稍沉吟,周應秋道:“今日我與你們說的,一個字都不能泄露出去,回去之後,好生準備,要記住,朝廷的法紀不容挑釁,尤其是朋黨這一條,一定要切記,不得沾染分毫,否則本官也保不了你們!”

曹鼎蛟三人看得出周應秋有話沒說,但他們也得到了想要的——吏部,朝廷沒有要打壓他們的意思。

幾人對視一眼,擡手道:“多謝周大人指點,下官告退。”

周應秋漠然點頭,看着三人離開。

這三人都是皇帝看好的人,着力培養的年輕一代,周應秋也算給了幾分薄面,結了一點善緣。

“能走多遠,就看你們自己的了。”周應秋漠然自語。

三人出了周府,天色已經黑了,一腳下去,淹沒了半條小腿,大雪卻還是沒有停,密密麻麻的往下落。

孟兆祥裹了裹衣服,一邊跋涉着一邊道“你們說,周大人的話有幾分可信?”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不會因爲周應秋貌似的推心置腹就真的完全相信他的話,不過是初次見面,交淺言深的道理誰都懂。

魏學濂想了想,道“話應該是真的,不過他最多就說了一半,還藏了不少。”

曹鼎蛟也點頭,道:“皇家政院畢竟是皇上屬意建立,之前由戶部,吏部代管過,這次的‘輪調’又是周尚書親自操刀,肯定還有別的目的,只是我們一時半會猜不到。”

“我最疑惑的是畢閣老的態度,”孟兆祥擡頭看了看前面,大雪封路,彷彿沒有盡頭,寒風呼嘯,冷風刺骨,咬着牙道:“他是政院院長,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對我們都應該有所維護,但他一直什麼都沒做,還有意的打壓我們……”

說到這裡,魏學濂也頂着寒風道:“畢閣老就是‘公正’,公正都有些過頭了……”

曹鼎蛟想了想,心裡忽也有些不安,道:“月底我叔叔就會到京,到時候我想辦法探探口風。”

魏學濂,孟兆祥都有些詫異的看向曹鼎蛟,他以前可不會這麼幹。

曹鼎蛟道:“這次我也覺得有些不對勁,還是問問,不然不安心。”

魏學濂,孟兆祥兩人重重點頭,周應秋摻和進來,事情變的有些詭異了。

內閣裡,汪喬年將事情與三位閣老一說,就等着他們的說法。

畢自嚴,孫承宗,靖王也面面相覷。當初改革的時候,倒是忽略了這件事。

大理寺卿的品級確實太低了,處理一般的案件還可以,涉及到皇親國戚,甚至說,超過三品,大理寺哪怕有內閣詔令,皇帝旨意都有些說不過去,畢竟不是三司會審。

孫承宗沉吟半晌,沒有說話。

三司,指的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刑部現在專負刑案,不能參與審理,都察院已廢,督政院只有‘監督之責’,無權審案,所以三司中兩個已經不存在了。

那涉及高一層的案子,該如何辦理?

孫承宗看着畢自嚴的神色,目光轉向靖王,道“王爺怎麼看?”

靖王也是‘新政’設計的參與者,心裡一直在思索,聽着孫承宗的問話,道:“這件事應該有內閣定立具體條案,送皇上批准。”

“什麼樣的條案?”畢自嚴目光微動的道。

靖王稍一頓,道“我心裡有幾個想法,說出來供大家參考。第一,涉及皇族,當有皇族坐鎮審理。涉及高官,比如三品以上,須有內閣坐鎮審斷。若是軍中之人,當設立特殊的大理寺,不能一概而論。”

畢自嚴看着靖王微微點頭,道:“王爺的話在理,那當前這個案子,該如何處置?”

靖王看着畢自嚴,知曉他有意考校,直接便道“皇室宗親,當由皇上斟酌人選。”靖王心裡很清楚,宗室幾十萬人,可能用的着實沒幾個。

畢自嚴神色不動,目光看向汪喬年,道:“這到底是你們大理寺的事,你覺得該怎麼辦?”

汪喬年上任不過幾天,政務還沒有梳理清楚,聽着畢自嚴的問話,小心的斟酌着道:“下官的意思是,能否提升大理寺的品級?”

畢自嚴頓時就一笑,道“你剛從從四品提升到從三品,還想怎麼提?”

衙門的品級與官員的品級是一樣的,不能指望一品大員去管理一個三品衙門,更不能讓一個三品官員去統領一品衙門。

汪喬年神色有些僵硬,道:“下官魯莽。”其實他心裡的想法是,提升大理寺品級,可以派其他官員來,並不是他再升官。

畢自嚴沒有理會汪喬年,思忖着道:“這個案子現在已經不重要了,人都已經保釋出去,再等幾天吧,我會再與皇上商議,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

“是。”汪喬年道。確實也只能這麼辦。

畢自嚴打發了汪喬年,雖然天色已經黑了,他也沒有下班的意思,繼續忙碌着。

年關將近事情本就多,加上吏部羣龍無首,他們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

孫承宗近來也在籌劃着對大明軍事體制的再次改革,都快愁白了頭,也沒心思早早出宮。

靖王現在分攤了一部分內閣事務,更是忙的腳不沾地,也離不開,三人在各自的班房裡,點着燈,準備徹夜不歸。

朱栩也沒離開御書房,一道道奏本看去,太多的枯燥,乏味,近乎是機械的在運轉。

他也終於明白,爲什麼會有司禮監批紅這種東西存在了,看多了,真的會吐!

加上今天格外的冷,哪怕有爐子也難受,朱栩喝了杯茶,準備結束今天的工作,頓時又一怔,目光看向最後的這道奏本。

這是通政使司右通政,吳有爲上的奏本,將楊漣在‘移宮案’中的作用大書特書,又言稱他有‘從龍之功’,並且還是帝師,洋洋灑灑近千字,最後點明要旨:請求特赦楊漣。

朱栩不在意這吳有爲在背後搞風搞雨,也不在意他提及東林黨這個在官場算是禁忌的詞彙,他倒是對‘特赦’二字特別感興趣。

越琢磨越覺得有趣,好半晌他不由自主的輕聲笑了起來。

御書房裡一直都很安靜,朱栩的笑聲很突然。曹化淳看了眼外面的黑漆漆,雪花不止,心裡稍動,上前兩步,微笑着道:“皇上,看到什麼這麼高興?”

朱栩擡頭看了他一眼,笑容更多,道:“這吳有爲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他居然提議讓朕特赦了楊漣。”

曹化淳目光微動,有些不解的道:“吳有爲勾結呂純如,無非就是要復活東林黨,他想要救出楊大洪,不是正常的嗎?皇上爲何發笑?”

王紀一進京就被錦衣衛密切注意着,他們看似做的隱蔽,實則一切都在錦衣衛的籠罩下,加上那麼多動作,根本就瞞不過朱栩的雙眼。

朱栩拿着指了指他,笑着道:“這你還不明白,朕一旦特赦了楊漣,楊漣一接受出了獄,就等於楊漣徹底認了罪,這麼一來東林一案就再無翻盤的餘地,那東林黨還怎麼復活?”

曹化淳明白了,旋即若有所思的道:“皇上說的是,就是不知道這是吳有爲自作主張,還是王紀在背後授意的,若是王紀授意,他們未免也太糊塗了一點。”

朱栩點頭笑了笑,拿着這道奏本不放。

這吳有爲倒是給了他一個靈感,甚至還能幫他個大忙也說不定。

一直以來,他與士林都有着‘對峙’的氣氛在。東林黨影響力太大,大明大半讀書人都站在他們一邊,加上朱栩一系列改革,深深觸及到了士紳的利益,是以,這種‘對峙’在日益加劇,雖然朱栩做了不少善意姿態,實際效用並不大。

可如果他赦免了楊漣,這個‘善意’就足以觸動很大一部分人了,再加上明年科舉重開,肯定能拉攏很多人站在他、朝廷這一邊。

這對於‘新政’的一系列舉措,將有着莫大裨益!

“這個吳有爲很不錯,”朱栩站起來,笑着道:“朕很喜歡,是人才,給他升官,你看看,再想想,有什麼位置比較合適他?”

曹化淳最懂朱栩的心思,稍稍想了想,道:“皇上,皇家政院那邊還缺一個副院長,以吳有爲的官階,倒是合適。”

朱栩笑容越多,點了點他,道“你倒是狡猾,行,無非就是個把月,讓他去吧。”

“遵旨。”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側,出了御書房。

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113章 伊達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1168章 納妃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劃提前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1349章 突變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兩百一十四章 議裁撤錦衣衛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
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1113章 伊達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1168章 納妃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劃提前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1349章 突變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兩百一十四章 議裁撤錦衣衛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