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

那位方公子面色一直比較沉鬱,聞言也無動於衷,拿着酒杯,默默的喝了一口,低頭看着桌面,一副心事重重模樣。

朱栩看着這位柳大人,隱約有些熟悉,心裡微動,道“遊戲是小事,只是在下久居京城,不知爲何,總覺得柳大人頗爲面熟,莫非曾在京城任官?”

這位柳大人雙眼一睜,頗爲喜色,自得的道:“小兄弟到是好眼光,柳某曾任工部侍郎,雖然短短不過三月,卻在京城也是做了七八年的官,想不到今日在揚.州居然被小兄弟認出來,當真是緣分……”

朱栩牙疼,果然,這位是天啓年間的工部侍郎,柳德豐,應該是浙黨,被趙南星掃除京城的一個。

“失敬失敬。”朱栩忍着反胃,擡手道。

柳德豐面色得意,摸着小鬍子,一副長輩看晚輩的欣賞姿態,道:“小兄弟既然能認識我,不知府上是?”

朱栩眼睛微動,上次是冒充呂大器的外甥,可能已經傳到江南了,稍稍琢磨,道:“自幼隨表兄讀書,家兄許傑,勉任內閣中書。”

柳德丰神色頓時微變,正色了兩分,看着朱栩道:“原來是許大人的兄弟,柳某眼拙,聽說許大人即將外調,任江.蘇參政,不知是否屬實?”

那蒙面的李姑娘,抑鬱的方公子都目光轉向朱栩,態度重視了三分。

朱栩微笑,道:“確實如此,再有半個月即將上任。”

柳德豐大喜,笑道“那不是外人,我與許大人也有多面之緣,朱兄弟今後就是我的兄弟,有什麼事,儘管報我的名字,今日能遇上,着實是緣分,我來擺宴,不醉不歸!”

朱栩心裡越發想吐,這位柳大人真是一點德行都沒有,若不是還稍有顧忌,只怕要當面拉他拜把子了。

對面的方公子卻心知肚明,稍稍正身,雖然依舊沒有說什麼,神態卻在悄悄變化。

許傑,內閣中書,雖然是出自‘信王黨’,卻是左次輔畢自嚴的心腹,這樣的人外放,用不了多久就會是一省巡撫,封疆大吏,加上朝中有人,說不得什麼時候就位列朝班,大權在握,誰敢輕視!

李姑娘看着朱栩的雙眸也在微動,稍稍傾身,軟聲細語的道:“剛纔不過是戲言,朱公子切莫在意。想來朱公子應當是與方公子一樣,科舉在即,來小妹這裡聽一曲,緩解壓力……”

柳德豐頓時會意,大聲笑道:“李姑娘說的是,朱兄弟才華橫溢,樣貌出衆,今晚的入幕之賓非他莫屬……”

李姑娘臉上緋紅又現,含羞帶怯的輕輕低頭,卻是睫毛輕眨,雙眸如水望着朱栩。

方公子皺了下眉頭,擡頭看着柳德豐,眼神裡厭惡一閃,端着酒杯默默無聲。

朱栩不動聲色的將這些人的神色盡收眼底,順着柳德豐的話道:“呵呵,柳大人客氣了。因爲朝廷有那個‘九條’,所以在下行事是小心謹慎,生怕被抓住,外加家兄調任在即,自是不敢亂來。”

‘不敢亂來還不是來了,嘿嘿,同道之人……’

柳德豐心裡自認將朱栩給看透了,頗爲自信的擺手道:“朱兄弟初來江南可能不知道,朝廷那些規定,出了京城就是一紙空文,別說在揚.州了,整個南直隸也沒誰真的當真,放心就是,這位方兄弟的父親也是江.蘇參政,你說,巡撫衙門敢來抓人嗎?”

朱栩神色微動,看向這位方公子道:“可是方潛夫方大人?在下來之前家兄有過交代,讓我特別去府上拜訪,沒想到在這裡遇上……”

這位方公子就是江.蘇右參政方孔炤的兒子,方以智。

方孔炤,字潛夫,爲人嚴禁,軍政皆通,在陝.西,山.東都任過職,是一位幹吏,洪承疇曾經上書,稱他‘遇事敏達,不唯上而唯實,冷靜果決,有大智’。

方以智嘴角動了動,放下酒杯,勉強的擡了擡手,道:“若是朱兄今後有什麼麻煩,儘管找我,些許小事,還用不着我父親出面。”

朱栩心裡輕嘆,所謂的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這位方孔炤只怕是要讓他失望了……

柳德豐對朱栩更加熱情,畢竟‘前途更遠大’,樂呵呵的道:“朱兄弟,可有住所?愚兄在小秦淮上恰好還有一個院子,你若是喜歡,我就送你了……”

這樣一個院子,起碼千兩銀子,這柳德豐還真是捨得下本啊!

朱栩臉上不動聲色,笑着道:“那多謝柳大人。”說着轉向方以智,道:“方兄,在下記得你是復社之人,爲何今獨見你一人?”

方以智猛的酒杯砸在桌上,神色更加的陰鬱。

朱栩微眯眼,不漏分毫的繼續道:“莫非是在下說錯什麼了?”

方以智臉角抽搐,盯着撒了大半的酒杯,冷聲道:“當今皇帝昏庸,朝廷無能!可憐我輩赤子心,淪落今爲青樓客,可恨!”

朱栩眉頭暗挑,心裡暗罵,你們這羣人天天紙醉金迷,傍紅倚翠,視朝廷綱紀如無物,還一天到晚罵朕是昏君,這青樓你們不來就能死嗎!

柳德豐聞言也冷哼一聲,道:“方兄說的不錯!前有東林邪黨爲禍天下,現在皇帝只知銅臭之物,將天下蒼生,黎民百姓束之高閣,當真是前所未見,豈有此理!”

朱栩嘴角動了動,心裡也在破口大罵,這幫人他已經忍耐的夠久了,死性不改,還天天四處的抹黑他!

不過他還是想摸清楚現在江南士子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看着方以智道:“雖說張溥被誅,復社大體應該還在,正是方兄躊躇大志之時,爲何方兄卻如此頹喪?”

方以智雖然在江南廣有才名,可當初復社動靜實在太大,爲朝廷所忌諱。儘管他的父親是從三品的高官,可也無法打破這道藩籬,給他方便。

方以智眉頭緊擰,神色難看,冷笑道:“朝廷連我等小小士子都千盯萬防,還有何顏面可言?想我復社三千學子,哪一個不是一心爲國,才華滿腹,而今呢?凋零四處,天涯漂泊,無處可依,可悲可恨!”

朱栩聽着方以智的話,心裡若有所動的道:“我記得朝廷雖然對復社有所諱言,可並沒有完全禁止科舉,方兄爲何出此言?”

柳德豐喝了杯酒,向着朱栩道:“朱兄弟初來江南可能不知,這朝廷是一回事,咱江南是另一回事,朝廷既然忌諱復社,那還有誰敢點他們的名?他們真若是冒頭,不但不可能出仕,更會連累親族遭罷官奪職……”

朱栩微微點頭,算是明白了,陳子龍,冒闢疆等人都是一頓子怨言,這種怨言即有當初朝廷強行取締復社,也有現在的不得志。

不過朱栩也沒有多說,方以智這一代人是最爲特殊的,在這個時代交替的劇烈時候,要麼如顧炎武等人一樣,繼往開來,勇敢向前;要麼死守着過去,抱着聖人教誨,與朝廷死磕到底。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即便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威逼着也未必肯聽。

時代的浪濤不會放過任何人,誰也阻擋不了。

方以智對於復社的凋零心裡無比痛苦,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大聲道“日出東方兮,嘆烈陽早逝;巍峨出海兮,不見古人;摘星猶在兮,商紂難逃;時艱多舛兮,堯舜何在……”

朱栩眼角直跳,這方以智是借古諷今,罵他是昏君啊……

不過從方以智的神態中,他也算大致明白了江南士子的一個心態。

他們渴望參與朝政,對時政有着強烈的革新之念,只是這種念頭還只是一個念頭,沒有任何具體的想法,只是出於‘不滿’,想要改變。

歷史上的張溥等人通過控制周延儒等人,間接操控朝局,影響奇大,不能說他們沒有才能,只是他們與東林黨近乎一模一樣,將其他朝臣都視爲‘邪黨’,恨不得一次性掃清。而對於政務的措施,往往流於表面,只是爲了暫時穩妥,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將大明往更深裡推,加速它的滅亡。

視東林黨爲‘先賢’,想要平反,一心的結黨妄圖控制朝局……

這些全都不是朱栩想看到的,也不符大明現實環境。

‘希望他們還能搶救一下吧……’朱栩心底暗道。

一來,他準備重修儒家經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二來就是顧炎武等人,朱栩着實放了幾分期待。三來就是新政,如果這些人能潛下心,務實而爲,未必不能另有一番天地。

與此同時,錢謙益正在江.蘇巡撫衙門大發雷霆,將黃立極,方孔炤等人當孫子一樣訓斥。

他指責江.蘇沒有嚴格執行朝廷的法規,尤其是秦淮河上整日鶯歌燕舞,才子名士流連忘返,完全將朝廷綱紀視若無物!

黃立極沉着臉,不說話。錢謙益是禮部侍郎,欽差大臣,怎麼訓他都得忍着。同時心裡很委屈,江.蘇是什麼地方,那是南直隸,隨便一提溜要麼是勳貴,要麼是致仕的朝廷大臣,哪一個都不是好惹的,關係是千絲萬縷,他巡撫的位置都還沒坐穩,哪裡能有什麼辦法……

倒是方孔炤蠢蠢欲動,目光剛直,似乎想要開口說些什麼,礙於黃立極,無法說出口。

錢謙益管不得這些,他這次是南方的主考官,皇帝在科舉之前肯定會到應天府,要是被他看到這幅場景,還不知道會降下什麼樣的雷霆之怒!

錢謙益噴着口水,逼迫黃立極立刻想辦法的時候,柳如是在聊.城乘船,順河南下,在返回金陵的路上。

——

第三更,訂閱,月票,請不要吝嗇,官官急需~~~~~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權在手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九十章 佈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1477章 舉報信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1349章 突變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惠運船行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1443章 霸氣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1434章 飽暖思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1184章 立太子第1282章 大動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1358章 南下北上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權在手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九十章 佈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1477章 舉報信第1524章 新問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1349章 突變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二十一章 惠運船行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1443章 霸氣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1434章 飽暖思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四百六十三章 部際聯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1184章 立太子第1282章 大動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1358章 南下北上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