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五餅二魚,你吃給我看!

ps:求月票!求訂閱!有興趣的加入奪鼎羣428399767!

龍華民做夢也想不到,他會在即將逃出生天的那一瞬間,落入到了另外一張羅網當中。↑,

當馬隊之中的十幾個雜役從車上搬下鍋竈,取出糧米鹹菜,吆喝着壘砌鍋竈準備熬煮稀粥時,他便覺得有些異樣。但是卻又想不出該當如何處理。

“老爺們去揀點柴禾,女人過來幫忙收拾一下飯食。孩丫子們幫忙拿一下碗筷!”爲首的伙伕將一口大二十四印大鍋放在壘砌好的竈臺上,朝着這邊正在發愣的流民們大聲叫着。

“還愣着幹啥!兩位少帥要舍粥給咱們!這是給咱們的糧食!”被叫去問話的老者,興沖沖的揹着一大袋子糧食步履踉蹌的走了過來。

看着眼前這千餘名流民一鬨而散,在荒原上撿拾柴禾,幫忙熬粥煮飯,小孩子們更是小臉凍得通紅,端着一摞大碗眼巴巴的看着正在鍋底歡快燃燒的火焰。

“寧宇,你打算怎麼處置這些人?帶着一道走,還是派人送到濟寧去,交給漕幫的幾位龍頭,換點東西回來?”

手下親兵將褥套從馬背上取下鋪在地上,又將馬鞍放在上頭,張可旺舒舒服服的坐在馬鞍上,從親兵手中接過一個包着厚厚棉套的銅質水壺,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之後,將水壺遞給四弟張定國。

張獻忠自從在開封之戰後與李自成、羅汝才二部達成了聯合作戰的協議,接受了闖曹兩家撥給他的兵馬糧草軍械,同時,爲了加強張獻忠的西營實力,李自成還很大方的將河南當地義軍一斗谷和瓦罐子兩部人馬交給張獻忠節制。

對此,羅汝纔在私下裡同張獻忠交了底。這兩部人馬是李自成一直打算兼併但是不好下手的隊伍,交給張獻忠不過是送給順手人情給他。他也不必多慮,有合適的時機便將這二人做了,兼併其部衆便是。

對於這種火併別人的事,自從天啓七年陝西農民軍起事以來。所見多矣!張獻忠、羅汝才都是見過而且幹過。當初如果不是張獻忠一時心軟,李自成都會被他黑了。

離開河南,往英山霍山方向走了幾日,得知左良玉所部十幾萬人被羅虎以一營人馬擊潰之後。張獻忠更是心中去了一塊大石頭。

“孃的!老左完蛋了,多年來糾合的四方精銳毀於一旦,只怕幾年都緩不過勁來!咱們正好可以大幹一場!”

從盤踞在英山、霍山一帶的老夥計、陝西老鄉老回回、革裡眼手中借來了數千精兵壓住陣腳,張獻忠自覺時機成熟。藉着李自成、羅汝才消滅左良玉的當口,張獻忠以慶祝大捷的名義請一斗谷和瓦罐子到西營老營之中赴宴。“大元帥和大將軍幹掉了左良玉,也是給咱老子出了一口惡氣!沒啥說的,得好好喝幾天酒!”

酒宴之上,張獻忠把他那部大鬍子向下一扯,張可旺、張定國、白文選、馬元利等西營大將拔刀而起,將一斗谷、瓦罐子以及他們的親兵衛隊剁成一堆肉醬。同時發兵圍住二人的兵馬,強行吞併了這幾萬人。

擴充了實力的西營人馬同回革五營的老鄉們密切配合,同漕運總督朱大典、鳳陽總督馬士英二人的部隊打了幾仗,這兩個人的部隊在內地明軍當中也是屬於三流水平,要不然也不會讓左良玉這種部隊如此的囂張跋扈了。幾仗下來。戰果頗豐,連續在黃淮之間攻破了十幾座城池。

檢點着豐厚的戰利品,張獻忠不由得捻髯大樂。於是,藉着大戰之後雙方都是要休整補充的空檔,張可旺和張定國二人便被派出來,押運着大批財貨北上。

“你們兩個小子給咱老子記住,到了闖營客氣話要多說,咱們父子不管怎麼說也是欠了闖營的人情!多送些財貨給闖王充當軍餉。另外,那些財物美女,是給曹操的。你們知道該怎麼說。”

除了還人情之外。張可旺與張定國還有一樁差使要辦。

那就是想法子多弄些軍械甲冑火藥回去。

這兄弟倆帶着自己的親兵押運着大批財貨,從江淮之間向河南一路北上,不敢走州縣大路,只能偃旗息鼓的在村鎮之間穿行。好容易到了山東地面上。卻不想迎面撞見了這羣流民。

照着張可旺的主意,給這些人幾頓粥喝,給他們留下一些糧食,讓他們自己去濟寧城中找出路。咱們爺們還是趕路要緊。

但是,張定國卻不那麼想。

“大哥,我和羅虎、王龍一直有書信往來。據他們信中透露。如今濟寧城中也有隆盛行的鋪子在招募流民南下屯墾。而且,價錢不錯。我打算……”

“嗨!那還費什麼口舌!管他們幾天飯,然後命人護送他們去濟寧。拿着咱們西營和隆盛行聯絡的信物直接去,還省得他們自己找不到廟門!”

張可旺咧着大嘴不由得笑出了聲。這千餘口流民,也算是不大不小的一筆收穫。而且,到了濟寧城中,可以同在那裡的隆盛行商人們商議一下,雙方如何交割人口和各類貨物。

如今西營什麼都好,就是水路交通不那麼通暢,經常被朱大典和馬士英的部隊將運河、淮河水路截斷。可是弟兄們早已習慣了使用大小火炮用來攻城破敵,手中的長槍長刀利刃硬弓,無一不是輾轉從隆盛行手中弄來的。對外交通阻礙,繳獲的錢糧財貨變成不了急需的物資,裡面的東西出不去,外面的東西進不來,始終是一件令張獻忠父子惱火的事情。

人多好乾活。很快,十幾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米粥便出現在了這千餘號流民面前。張可旺和張定國手下的親兵,都是十多年來跟着他們在西營當中長大的,自幼便是見慣了殺戮流血,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物,有幾個會是良善之輩?當下一個個擰眉立目的站在粥鍋邊上,看着伙伕拎着馬勺開始舍粥。

“每人一大碗,有鹹菜。吃完了可以到後頭排隊再來一份。但是如果有人膽敢搶別人的碗裡的粥,別怪咱們爺們手裡的刀不講情面!”

用包着黃銅皮的刀鞘“鐺鐺鐺”的敲打着鍋沿兒,張可旺的親兵頭目惡狠狠的向流民們講說着注意事項。

流民們自然不敢多言。在鋒利的刀槍面前,何況又急着把鍋裡熱騰騰香噴噴的粥早一刻吃到肚子裡。當下也不多言,立刻呼妻喚子扶老攜幼的以家族或是村莊爲單位,在十幾口大鍋面前排起了長隊。

龍華民肚子也早已餓的前心貼後心了。但是,他卻不太敢到前面去排隊領粥。倒也不是說他的服飾樣貌不像流民,說實話,這個時期的西方傳教士的個人衛生狀況也是很糟糕的。整個歐洲都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龍華民本人甚至比流民還顯得髒。

但是。他那副金髮碧眼的樣子,雖然低着頭可以混在有氣無力,無暇他顧的流民隊伍當中,但是如果要是上前去領粥的話,勢必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一旦被人盯上,行藏暴露,那他這些日子所吃得苦頭可就付之東流了。

但是,按照墨菲定律,你越是害怕什麼,往往你所害怕的事情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把那邊那幾個人喊過來問問。爲甚不來領粥,他們肚子不餓是不是?”張可旺眼尖,一眼便看到了龍華民和他的幾個助手。不過,張可旺倒是沒有想到別的,他只是擔心不要遇到官家的探子纔好!

兩下里都是心懷鬼胎。龍華民等人越躲,越是引起張可旺、張定國兄弟二人的懷疑。見這幾個人在流民隊伍後面一直躲躲閃閃不肯上前來答話,當下張可旺也不多說,右手一揮,幾個親兵立刻策馬而出,將龍華民等人圍在當中。

一個親兵伸手過去一把揪住了龍華民的頭巾。猛一用力,原本以爲這一下定然會給這個傢伙一點顏色瞧瞧,不把他頭髮薅下幾綹都是好的。但是卻不想,龍華民的頭巾下面就沒有髮髻!那親兵用力過猛。卻是一手抓空,在馬背上晃了幾下,差點一頭栽下去。

包頭巾下,是龍華民那張金髮碧眼的紅毛夷人的正驚恐萬分的嘴臉。

“哈!怪不得不敢上來領粥,原來是個紅毛夷人!你這傢伙是從哪裡來的?到這裡來做什麼?!”

大明崇禎年間,雖然天下動盪。百姓流離失所,到處都是刀兵水旱。但是,各個階層的人內心還是有着強烈的中華天朝意識,在這種意識裡,只有我中華纔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其餘的都是蠻夷之輩。不像到了一鴉二鴉之後,官員聽得洋人兩個字,立刻便骨頭軟了三分。好容易主席他們那一代人在朝鮮、在越南,在羅布泊給國人找回了不少自信心,到了改開之後,見到了一嘴應給利息的洋人,爲了所謂的投資辦廠,引進技術和生產線,許多的政府高級幹部也是先在心裡矮了一截。結果往往是用無數人的血汗錢“交了學費”。

一衆流民饒有興趣的端着大碗喝着滾燙的熱粥,圍在張可旺與張定國周圍看着兩位將軍審問這個紅毛夷人。

“這個紅毛是什麼人?”

“聽那個跟在他身邊的人說,說他們是在咱山東地面傳教的。啥耶穌會的教士。”

“教士?那也是出家人吧?那咋沒剃頭?也沒拿拂塵念珠啥的?別是傳白蓮教的吧?聽去過縣城的人說,抓到一個白蓮教,可是賞不少銀子呢!”

在流民們嗡嗡嗡的議論聲中,張定國與張可旺謙讓了幾句,開始審問龍華民。

“你既然是出家修行之人,爲何混雜在災民之中?”

“我要沿着運河南下。然後轉道黃河出海,本來打算走濮陽、範縣一帶,不想兵荒馬亂的,走錯了路。幾個人走又怕危險,便和災民大隊一道走,打算先到濟寧去搭漕船。”看着眼前這兩個首領模樣的年輕人,龍華民也在心裡緊張的揣測分析着這兩個年輕人的身份,看是否能夠在這二位的身上找到些助力。口中卻是順着張定國的問話,半真半假的回答着。

“南下?打算去哪裡?南京嗎?那也不用出海啊!”張定國玩味的盯着眼前被幾個親兵捆得和糉子一樣的龍華民。

“我不要去南京。我要南下去順化,找阿方索那個叛徒進行一番理論!”

阿方索是誰,張定國不知道,但是。去順化這句他是聽明白了。但是,也正是這傢伙的這句話,引起了張定國的警惕。順化那是什麼地方,那是南粵軍的老巢!這個紅毛夷人去那裡找什麼去理論。想幹什麼?

“理論什麼?”

“辯經!論他的中華新教與基督正道不符!”龍華民說出了自己南下的目的,偷眼看去,張定國面色如常,旁邊的張可旺卻是一頭霧水的樣子。他卻不知道,其實張定國也是聽得雲裡霧裡的。什麼基督正道。什麼中華新教,他一概不明白。但是,張定國多年來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養成了喜怒不形於色。很難從他的面部神情上分析出他內心的活動。

“寧宇,算了,這個洋和尚也是個讀經書讀得半癡不顛的了,非要萬里迢迢的南下去找人辯經。不是修行走火入魔了是什麼?”

“你不知道!那個阿方索纔是魔頭!他是異端,是邪說!”情緒激動之下,龍華民開始進入到了忘我狀態,怒斥阿方索及其在李公爵殿下的縱容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所謂中華新教的本質。

見此事與李守漢有牽連。不由得張可旺與張定國相視一笑,兄弟兩個用彼此都能明白的神情交換了一下意見。

“原來這個傢伙是和李守漢有過節的。”

“你怎麼看?”

“既然他和李守漢有過節,那就更不能讓他走了!”兄弟兩個用眼神交換了意見之後,張定國心中有了底,便開始引誘龍華民繼續說話。

在狂噴了一番阿方索的教義是邪說之後,龍華民開始試着勸說張定國與張可旺受洗加入教會。

龍華民說:“中華新教蠱惑凡人被稱爲天使,鼓吹教徒自修,上帝必然震怒,到時候發動末日審判,人間將成地獄。將軍如此年輕英俊。有爲之人,只有加入了教會,才能躲過末日審判,升入天堂!”

(果然邪教都是用這樣的手段來蠱惑別人加入的哦!)

張定國冷哼了一聲說:“洋和尚。要找地獄還用死後,眼前腳下的土地,就是阿鼻地獄。自萬曆末年以來,水旱蝗兵交替,人相食屢見不鮮。別人不說,我身邊的兄弟。有幾個不是啃着別人的腿骨爬出死人堆的?你問問你身後這些和你一道走到這裡的這羣鄉親,這年頭當良民,三餉田租能把你下輩子的吃食都要光。就算有錢的,也不過比窮人多逍遙幾日。官府逼着你用銀元交錢糧,韃子四處攻城掠地,城破玉石俱焚,財物妻女都是別人的。人人朝不保夕,我倒是很想知道,還有啥能比這個世道還可怕。”

“按理說,你們和尚之間的事,爭論些誰是正派誰是邪教的,我不便多管也懶得管。可這如今地獄一樣的世道里,寧遠伯就是唯一的希望。因爲有南兵,韃子被趕出山東,因爲有寧遠伯,諸位鄉親可以去濟寧討個活路。因爲有南商,我可以有堅甲利兵,去殺狗官誅明賊。而你卻僅僅因爲寧遠伯往和尚廟派了幾個官,管住你們不讓你們肆意妄爲,就大放厥詞。我倒是想知道,你能爲這個世道做點什麼?難道你們那個神,現在能變出糧食讓這些鄉親餬口嗎?”

被張定國一通排炮轟擊般的搶白訓斥弄得有些張口結舌的龍華民,抓住了張定國話語裡的一個話頭,“將軍,您如果入教之後就會知道,當年耶穌在野地裡講道,在場的有五千個壯年男子還有無數的婦孺,耶穌就用一個孩童帶來的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讓這些人每一百人坐成一排,不停的掰開大餅,不停的將魚分給每個人。五個餅,兩條魚,分配到了五千個壯年男子和更多的老弱婦孺手中,讓大家都吃飽了。這就說明,只要信了主,就能吃飽。就會有糧食。”

“放你娘球屁!說得和真的似得!你看見了?你吃了?老子就是一路餓過來的!你的那個耶穌神棍怎麼不給老子送魚來?!老子一會也給你五張餅,兩個豬肘子,你給在場的老少爺們兒分分!也不要你都讓他們吃飽,只要有一個說沒吃上的,我就把你宰了給大家填肚子!”

張定國有些惱火了,原本清秀斯文的臉漲得血也似地紅。

“就是!當年有人到俺們那裡的廟會上傳白蓮教,大家都眼睜睜的看着他把一個桃核種在石板上,澆了點水用瓢蓋上,一會功夫就發芽,長葉,成了桃樹,然後開花結了桃子。比這個紅毛夷人說的可邪乎多了!”那個流民當中爲首的老者端着粥碗補充了一句。

(就是!就是!真的要是這樣的話,那我的書也是可以當成聖經來讀了!一個清瘦的老頭操着一嘴的淄川口音得意的說,“我的書裡也有賣梨的!”)

“驢球子,哪國和尚都一個味,騙吃騙喝騙少婦。表面上在廟裡當方丈,外面私生子一堆!不過也怪了,咋都找和尚送子呢?爲啥不去尼姑庵求子?找和尚求子,生出來的孩子長得像和尚不說,還要交香火錢!懷不上找老子啊,老子神箭無雙,百發百中,還不收錢。”

一旁的張可旺冷笑着補了一刀,引得周圍的親兵們鬨堂大笑。

第四百二十九章 川中亂戰(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南洋治安戰(四)第六百二十章 萬人坑(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昭寺南北粉撕逼(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古遺物第六百一十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靈前哭鬧第六百七十章 黃太吉北伐!(殿堂上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池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續)第五百八十三章 議罪銀第七百四十二章 可怕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個龍王(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與北上(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無雙至和禍不單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清,刺刀突擊!(3)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忽局的經典案例第六百零二章 被明清反動勢力聯合扼殺的議和(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清,刺刀突擊(7)第五百零九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五)第六百零五章 軍心渙散的廣寧城第七百七十章 淞滬之戰(三)第七百零二章 嚇死老子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破軍星,越柙!(續)第四百一十章 震驚第四百九十二章 九州離亂李繼朱?(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煽風點火與火上澆油第一百三十七章 鋼鐵之邦第一章 家有喪事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三百二十章 糖衣留下,炮彈打回去!(又名燃燒的鹿兒島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身價、出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平條約的簽訂第四百章 拓植臺灣規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雅庫茨克!第八十七章 新年的規劃與展望第二十五章 意外(下)第五百七十章 其父其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在下有一弟子名喚鄭森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善後處置第六章 軍事鬥爭準備第五百章 小兒輩(八)第七百二十章 肅親王的瘋狂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碗熱湯引發的大事件第七百三十八章 殷雷相助擴建定東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囚籠困東番第五章 當一回秦始皇。第四百四十章 稅改風波(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夕三驚(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一十七章 討逆第六百二十七章 濮範戰役(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內宅立新規 料羅灣第六百零三章 臣不密則失其身第二十六章 兩白帶來的又一白第五百二十三章 棉花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 治亂?治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個龍王(七)又名:珊瑚頌出場!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裂第五百二十七章 危城落日第五百六十三章 各有各的煩心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拔釘子與楔釘子第六百零四章 爭奪(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渡河!渡河!第二百章 新安縣(下)第三十七章 現實的諸葛亮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二十七章 南下與北上(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煙雨樓前第六百五十六章 山東亂第七百三十五章 清軍遠來辛苦,卿等務必多多準備糧草!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火大采購第七百零一章 漢水!血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肉鑄就慈悲心第二百九十章 南中版末日審判書第六百零九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冬至祭孔第七百二十八章 五里川戰役之膠着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清,刺刀突擊!(3)第四百八十七章 七千萬元軍費!第五百八十五章 兵賊魚水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火器之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妖術控制的京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餘波(下)第五百零四章 錢串子李守漢(中)第四十九章 暗影第四百九十四章 崇禎的決斷第五百七十一章 生意,江北亂象。第一百三十三章 廣州街頭的車禍第五百九十一章 藍翔旁聽生的成績單!第七十章 會安見聞第一百五十六章 換來的不只是棉花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蘇州“亂!”第三百五十二章 盡數屠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金牛道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師往杭州走一遭!第六百九十六章 仁政大旗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貨膨脹!
第四百二十九章 川中亂戰(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南洋治安戰(四)第六百二十章 萬人坑(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昭寺南北粉撕逼(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古遺物第六百一十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靈前哭鬧第六百七十章 黃太吉北伐!(殿堂上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池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續)第五百八十三章 議罪銀第七百四十二章 可怕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個龍王(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與北上(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福無雙至和禍不單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清,刺刀突擊!(3)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忽局的經典案例第六百零二章 被明清反動勢力聯合扼殺的議和(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清,刺刀突擊(7)第五百零九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五)第六百零五章 軍心渙散的廣寧城第七百七十章 淞滬之戰(三)第七百零二章 嚇死老子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破軍星,越柙!(續)第四百一十章 震驚第四百九十二章 九州離亂李繼朱?(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煽風點火與火上澆油第一百三十七章 鋼鐵之邦第一章 家有喪事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三百二十章 糖衣留下,炮彈打回去!(又名燃燒的鹿兒島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身價、出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平條約的簽訂第四百章 拓植臺灣規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雅庫茨克!第八十七章 新年的規劃與展望第二十五章 意外(下)第五百七十章 其父其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在下有一弟子名喚鄭森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善後處置第六章 軍事鬥爭準備第五百章 小兒輩(八)第七百二十章 肅親王的瘋狂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碗熱湯引發的大事件第七百三十八章 殷雷相助擴建定東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囚籠困東番第五章 當一回秦始皇。第四百四十章 稅改風波(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夕三驚(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一十七章 討逆第六百二十七章 濮範戰役(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內宅立新規 料羅灣第六百零三章 臣不密則失其身第二十六章 兩白帶來的又一白第五百二十三章 棉花問題第六百五十二章 治亂?治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片海只能有一個龍王(七)又名:珊瑚頌出場!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裂第五百二十七章 危城落日第五百六十三章 各有各的煩心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拔釘子與楔釘子第六百零四章 爭奪(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渡河!渡河!第二百章 新安縣(下)第三十七章 現實的諸葛亮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二十七章 南下與北上(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煙雨樓前第六百五十六章 山東亂第七百三十五章 清軍遠來辛苦,卿等務必多多準備糧草!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火大采購第七百零一章 漢水!血水!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肉鑄就慈悲心第二百九十章 南中版末日審判書第六百零九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冬至祭孔第七百二十八章 五里川戰役之膠着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清,刺刀突擊!(3)第四百八十七章 七千萬元軍費!第五百八十五章 兵賊魚水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火器之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妖術控制的京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餘波(下)第五百零四章 錢串子李守漢(中)第四十九章 暗影第四百九十四章 崇禎的決斷第五百七十一章 生意,江北亂象。第一百三十三章 廣州街頭的車禍第五百九十一章 藍翔旁聽生的成績單!第七十章 會安見聞第一百五十六章 換來的不只是棉花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蘇州“亂!”第三百五十二章 盡數屠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金牛道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師往杭州走一遭!第六百九十六章 仁政大旗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