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收網行動3

第141章 收網行動3

蘇半城並沒有強有力的官方背景,之所以能夠成爲蘇州的第一絲綢商人,依仗的正是自己這雙毒辣的眼睛。

雖然很確定眼前這個小老頭並非真正的生意人,但亦不像是一個江湖騙子,總是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正如對方所說:若不是爲了購鹽,又何必大費周章地將大筆錢銀存到江都錢肆換得此次登船的船票呢?

若是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眼前這個氣度不凡的老頭,那便是兩個字:怪哉。

“蘇員外,每個人的行商風格不盡相同!老夫雖是初涉,但亦怕遭人誆騙,先行觀察未必比你急於成事要差!”王越深諳兵法之道,當即便反客爲主地道。

蘇半城一想還真有幾分道理,且他做買賣所圖無非是擴展人脈好將買賣做大,即便此人要騙那亦是騙兩淮都轉運使司,當即便微微拱手致歉道:“胡員外言之在理,是在下唐突了。鄙人沈百石,蘇州人士,祖業本是織業,而今前來揚州亦是想要做一做食鹽買賣,還請今後多關照!”

正是這時,這裡的人員突然產生一陣騷動,大家齊齊扭頭朝着門口處,很多人的臉上當即浮現了震驚之色。

卻見最後一批人員已經登船,船體亦是緩緩向東而行,而出現在這裡的竟然是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揚州知府楊明遠和兩淮巡鹽御史張溙山。

在很多人的預期中,僅僅只會是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出面,但沒有想到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和揚州知府楊明遠和兩淮巡鹽御史張溙山都已經是局中人。

楊明遠倒還好說,畢竟揚州知府完全有理由從中分得一杯羹,但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負責巡鹽的鐵面御史張溙山亦是利益集團的一員。

現在揚州城的鐵三角真的出現在這裡,後面還有兩淮都轉運副使高桓和所轄的三位分司長官,這個陣容無疑已經向他們展示足夠的硬實力了。

“李大人,您是風采不減啊!”

“楊知府,日後還請多多關照啊!”

“張御史,你是年輕有爲,日後前程不可限量也!”

……

面對揚州城的鐵三角出現在這裡,一些自持有點臉面的鹽商紛紛上前,顯得十分熱情地進行寒暄道。

“呵呵……這幫人果然是抱團了,亦難保他們敢保證他們的鹽引能夠提到鹽!”蘇半城看到熱鬧的場景,亦是恍然大悟地道。

王越雖然一直知道揚州官員已經沆瀣一氣,但真正看到這揚州三位衙門首官一起出現在這裡,這才意識到地方的貪腐遠比想象中要嚴重。

若是在朝堂之上,亦或者打着欽差的旗號而來,誰會想到都是熟讀聖賢書的進士官,崇尚周禮和儒學的聖人門生,竟然勾連在一起侵吞鹽利。

如果湖廣的官場只是出現一些害羣之馬,那麼揚州官場當真是“全部砍可能有二三個冤枉了,但隔着砍肯定有漏網之魚”。

到了這一刻,他覺得有必然上疏請陛下年年開恩科,不然這揚州突然空出的一大堆空缺不好找人填任。

“諸位,鄙人乃兩淮都轉運使李之清,本官旁邊兩位是楊知府和張御史,在這揚州地界,別的可能保證不了,但你們做買賣必定暢通無阻,且有什麼瑣事找揚知府便可解決!”李之清昂首而立,對在場的鹽商保證道。

楊知府每次都能分得不少,便站出來微笑地道:“李大人說得對!只要是本府轄區內之事,只要到了本府這裡,必定幫伱們解憂!”

這……

在場的新鹽商心裡在不由得一動,敢情在這裡買了鹽引,今後在揚州是可以橫着走了,這幫人着實是很厚道。

“諸位,今已略備酒席,大家在這裡吃好唱好,我跟兩位大人先到上面了!”李之清看到效果已經達到,便是進行告辭道。

“李大人,請慢走!”衆鹽商心裡頓時有了底,當即便是恭恭敬敬地道。

現在有三位巨頭背書,那麼提鹽的事情無疑會十分暢通。至於今後在揚州辦事,有着揚州鐵三角罩着,他們幾乎可以橫着走了。

汴水河的上游是瘦西湖,只是現在那裡還沒有清理污泥,故而早已經成爲臭水湖。這艘船朝着東邊駛向東邊的運河,而後沿着運河南下便可以繞回到揚州大碼頭。

行程事前已經敲定,只需要完成這一次繞着揚州城由北到南的航行,此次增加提鹽費的售引活動便能圓滿結束。

至於那位奉旨查案的欽差,恐怕此時還在泰興縣宛如無頭蒼蠅般瞎轉。

兩淮都轉運使司副使高桓留在了這裡,在跟一幫相熟的老鹽商一一打過招呼後,便親自進行講解。

高桓是一個五十歲出頭的小老頭,初時被恩蔭爲國子監生,但實在考取不到功名,轉而被朝廷授從七品的中書舍人,而今是正五品的兩淮都轉運副使。

在大明官場,雖然不講究子承父業,但高恆的父親正是原首輔高谷,這亦是李之清敢於在揚州城拉幫結派的原因之一。

高恆面對在場的數十名鹽商,便認真地透露信息道:“諸位可能有所不知,朝廷爲了鼓勵大家積極用銀購引,所以最早便明文規定所售的鹽引必須當年能提到鹽,否則要對都轉運使司治罪!所以你們只要買下這些鹽引,我們兩淮都轉運使司都要保障當年提引,而你們支付了提鹽銀,更是保證你們到了鹽廠是見票即兌!”

他們正是利用手裡兌鹽的權力,從而通過這幫鹽商權力尋租。自己給予這幫鹽商打開方便之門,而這幫鹽商則是給予他們提鹽銀,可謂是皆大歡喜。

“高副使大人,規定所售的鹽引必須當年能提到鹽,此事我們因何不知?”一個鹽商聽到這番話後,當即顯得十分不解地道。

欺上瞞下啊!

王越發現這幫人着實是十分高明,只是利用一個信息的小小不對稱,當即便將所有人都是玩得團團轉。

若是大家知道所售的折色引有這個特殊的規定,那麼他們一旦正常購得這種鹽引,其實壓根不用擔心提不到鹽,甚至不需要給予這麼高的提鹽費。

只是現在上了這艘船,明明是朝廷給予兩淮都轉運司使衙門的壓力,結果反倒成爲李之清們的談判籌碼。

既然有着朝廷的明文規定,又有着李之清這幫人打開的綠燈和保證,確實不需要過分擔心持引提不到鹽。

高恆微微一笑,便是進行解釋道:“此事起初其實是一個小忽悠,只是李大人在發現之後,每次張文都選擇略去這個規定。諸位若是不信,朝廷經過戶部的公文在此,大家可以上前一觀。”

說着,便將帶過來的朝廷公文進行展示,而上面赫然是三枚戶部司、堂、部的官印。

“胡員外,這戶部行文果真有此規定!”蘇半城是一個較真的人,在看到戶部公文果然有此規定,亦是不由得佩服這幫人道。

王越發現自己其實是當局者迷,原本以爲他們要給每個鹽商寫保證書,結果竟然是鑽了一個小小的空子。

只是從這個事情亦是可以看到:一旦逮到機會,哪怕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空子,亦會趁機大撈特撈。

其實不是華夏沒有真正懂治國的人,但再好的經傳到了下面,這幫貪婪的官員亦能夠睜着眼睛幫你將經唱歪。

而今的少年天子雄心勃勃,恐怕是要推行一大堆利國利民的改革措施,但想必他是意識不到這地方上的問題了。

華夏治國的問題其實從來並不是高層的問題,高層一直都在努力扮演清流的角色,主要還是由文官集團所主治的地方早已經是爛掉。

“高大人,朝廷每年只給比較少量的鹽引進行折色,最多的成化十六年亦是十萬引,你們今年怎麼還能一下子放出這麼多鹽引呢?”雖然提鹽的顧慮打消大半,但一個新鹽商又是提出一個疑惑地道。

在場的鹽商其實早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在兩淮衙門發行的折色鹽引額度着實太多,甚至有人都要懷疑他造假引了。

王越對這個問題亦是深有體會,像他這個剛入行的鹽商都能拿到五千引,其他的老鹽商必定更多,但印象中朝廷戶部只規定每年發出少量的折色鹽引。

高恆面對這個問題,卻是神秘一笑地道:“此事涉及另一個隱秘,由於跟咱們的交易無關,故而無可奉告!只是現在有着各位大人爲保,且給你們的鹽引都蓋着兩淮都轉運使司的大印,你們還擔心有假的不成?即便我們膽子再大,亦不敢僞造假引吧?”

王越不由得暗感失望,本以爲此次混上來能夠知悉全部的真相,但結果僅是得知他們鑽了一個小小的空子。

“不錯,咱們手裡都是正規的鹽引,怕啥呢?”

“反正每年都如此,還是快點開始認購鹽引吧!”

“跟他們解釋這麼多做甚,不願意認購鹽引便下船去!”

……

在場的老鹽商跟李之清等官員已經打交道多年,所以對主辦方顯得十分信任,當即便紛紛不耐煩地表態道。

“我們初次參與,自然是想問個明白!既然關係到諸位大人的隱秘,那我們自然不好再探知,這鹽引我全部認購了!”那位新鹽商觀察着旁邊新鹽商的反應,當即便是表態道。

在場的新鹽商亦是慢慢打消了顧慮,雖然兩淮都轉運使司給出的量很反常,但人家確實不可能給出假引。

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始終是能否順利能夠提鹽。

“我全部認購了!”

“我保守一些,只認一半額度的鹽引!”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全部認購了!”

……

新鹽商在聽完兩淮都轉運副使高桓的親自講解後,亦是已經慢慢打消了所有的顧慮,當即便進行表態道。

一時間,場面顯得其樂融融。

王越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尷尬起來。

他袖中有着一張兩萬兩的假存票,現在面臨着兩個選擇:要麼繼續使用假存票購鹽,要麼則拒絕此次交易。

只是使用假存票很容易被人識破,而拒絕交易同樣會讓人生疑,這其實是兩個都會存在風險的選擇。

兩利相權從其重,兩害相權從其輕。

現在只要順利到達揚州碼頭,只要自己手中的假存票能夠繼續矇混過關,那麼他便能化被動爲主動。

還不等王越進行表態,旁邊的一個新鹽商突然霍地站起來道:“什麼?要扣下一成作爲知情費?”

“不是扣除,而是要扣押一成金額留在江都錢肆,若是你不到處宣揚,一年後可以全額退還,絕不實言!”高恆對這個情況似乎已經司空見慣,當即便耐心地講解道。

那個新鹽商看着身邊幾個虎背熊腰的大漢,便是進行表態道:“既然如此,我認購一半的額度!”

高恆微微一笑,便是讓人員幫忙辦理。

其實辦理的操作並不複雜,由於都是全額繳費才能登船,而今至少是認購一半。若是選取全額認購自然不用退還銀鹽,但如果認購一半倒退還一半的銀兩。

“胡員外,你怎麼說呢?”高恆來到王越的面前,卻是微微一笑地道。

王越沒想到還有扣錢一說,但還是硬着頭皮地道:“老夫對你們鹽引的真實性生疑,所以不認購!”

“既然如此,你該知道我們的規矩了!要扣留一成作知情擔保金,一年後可以全額退還,請先將你的存票拿出來我們批示下!”高恆看着眼前的王越有幾分面善,便是微笑地道。

王越面對這個合理的請求,亦是隻好將自己的假存票拿了出來,然後將這份假存票交到了高恆的手裡。

高恆接過假存票瞧了一眼,卻是沒有發現上面有什麼問題,便將存票轉交給隨行的書吏。

書吏對處理這個事情已經是輕車路熟,便往上面加蓋“扣留一成”。只是他將印蓋重新拿起來當即一愣,自己剛剛蓋下的印章莫名其妙少了大半截,而後若有所悟地望向自己印章的底部。

高恆正想要繼續親自招呼旁邊的蘇半城,卻是突然瞥見這一幕,顯得皮笑肉不笑地望向王越道:“胡員外,你這是要唱哪一齣呢?”

(本章完)

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26章 箭來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72章 餘波4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41章 收網行動3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39章 收網行動1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
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26章 箭來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72章 餘波4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41章 收網行動3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39章 收網行動1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