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妥協

跟上次國債申購的場景十分相似,皇家錢莊的門口兩次出現一條長龍,隊伍延伸到青磚街道的盡頭。

“月息一釐,傻子纔不認購!”

“朝鮮米賣到京城,這分明是一筆穩賺的買賣!”

“皇家米行這是變着法子給咱們送錢,焉有不認購之理?”

……

面對皇家米行通過皇家錢莊發行的十萬兩等值企業債,誰都清楚朝鮮米賣到京城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好買賣,當即吸引京城大量的百姓踊躍前來認購。

因兩地經濟發達程度上的差距,造成朝鮮米賤而京城米貴的現狀。

只要皇家米行打通朝鮮到京城的米糧通道,此舉無亞於找到一座新的金礦,所以這種米債壓根沒有什麼風險。

何況皇家米行從此次京城的糧食危機中,既表現出其恐怖的財力,亦透露出其愛民的屬性,自然會受到百姓的支持。

不僅僅是百姓的支持,京城的富裕階層亦是踊躍前來認購。

呂宋金礦的成功案例擺在眼前,若是現在再不進行參與認購米債的話,還真是一口湯都撈不着了。

“我認購十張米債!”

“我認購二十張米債!”

“我認購三十張米債!”

……

面對誘人的利息和皇字號強大的信譽,京城的百姓再度陷入瘋狂,上演春節期間的認購場景,紛紛揮舞銀元前來參與認購。

雖然有豪邁的土財主想要認購三百張米債,但皇家錢莊設置了上限,單人只能認購一百兩新銀元。

“我買到了三張米債!”

“還好,我搶到了五張米債!”

“我搶了八張!上次沒聽英姐的,這次怎麼能錯過!”

……

由於京城的紡織是蒸蒸日上,而今大量的紅利被熟練的女織工所獲取,故而女織工羣體擁有很強的購買力,亦是搶購米債的主力軍之一。

面對皇家錢莊所發行的米債,亦是紛紛選擇參與,爭取讓自己所積攢的錢財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

“只要跟着朝廷的政策走,咱們的日子肯定過得越來越好!”面對周圍人的詢問,劉英淡淡一笑道。

她在女織工羣體擁有越來越高的聲望,不僅是享受到皇家布行崛起的紅利,而且堅持擁有布票導致手裡的錢不貶反升。

最讓她引以爲豪還是春節期間認購國債,現在有人得知她手裡擁有國債,竟然提出以一年息的價格接手她的國債。

只是她已經得知內部已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那就是年末可以兌現呂宋黃金,卻是比現在拿到利息更加划算。

從目前朝廷的舉措來看,分明是賤白銀而貴黃金,何況自己想在年底給兒子和女兒換到一款金飾。

現在皇家錢莊發行米債,這既是解決京城的糧食問題,亦是跟她們共享利潤,此次自然亦不能錯過了。

只是現在大部分的錢財都押在國債上,雖然她有心想要多認購一些,但何況實力已經不允許。

臨近中午時分,錢掌櫃從裡面走出來拱手道:“諸位父老鄉親,抱歉了!今鄙分號的米債已經全部售罄,剛剛詢問其他分號亦是如此,還請諸位都散了吧!”

他剛纔眼看售罄,便聯繫其他皇家錢莊分號,想要向他們申請調一批米債過來。只是其他各個分號的情況跟這裡相似,甚至城南分號已經售罄一個時辰了。

即便他心裡想讓這幫純樸的百姓用積蓄賺一點利息,但奈何米債的數量還是太少,而京城的百姓又過於熱情。

“不是十萬兩嗎?怎麼這麼快就售罄了?”

“十萬兩很多嗎?現在朝廷不加稅,家裡有積蓄的人越來越多了!”

“不僅是因爲有積蓄的事,而是當今天子愛民是衆所周知,這米債其實就是送錢!”

……

後面才趕來的百姓得知已經告罄顯得十分失望,只是這種情況反倒凸顯現在大家的日子都變好了,而今對朝廷亦是越來越信任。

雖然弘治皇帝被冠予暴君的稱號,但跟那些天天嘴裡說愛國愛民的帝王相比,他們更喜歡這個雷厲風行的帝王。

想要認清一個人,不能光聽對方說了什麼,而是要看對方做了什麼。

朱祐樘登基以來,從來沒有喊什麼口號,從來沒有揚言開創盛世的口號傳出。

只是安置百萬災民,推動東北振興,開採呂宋金礦,還有組建艦隊前往大洋彼岸尋找寶種等,無疑呈現着盛世的徵兆。

“大家不要泄氣!我剛剛打聽到了,朝廷已經準備着手開採東瀛那座儲量一億兩白銀的大銀礦,此次同樣是計劃向咱們發行國債募集前期的採礦開支!”

正在大家紛紛沮喪的時候,有消息靈通的人當即便欣喜地透露道。

日本銀礦的事情在京城早已經傳開,由於兩地距離較近的原因,所以大家對日本銀礦甚至能夠掌握到第一手消息。

特別大明跟日本一直存在貿易往來,東瀛人一直採用白銀和黃金跟大明商人進行交易,所以日本島沒有銀礦纔是希奇。

現在朝廷發行銀元跟銀錠綁定,又在日本佔據那座超級大銀礦,朝廷開採日本銀礦兌付銀元其實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此事我亦是有所耳聞,但不知真假!”

“恐怕並非空穴來風了,畢竟採銀是勢在必行!”

“銀元只有兩年之期,想必白銀國債不會太久了!”

……

在談及日本銀礦的事情後,很多人紛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卻是對接下來的白銀國債充滿了期待。

原以爲朝廷不加稅就是最大的幸福,但誰都沒有想到朝廷還幫着他們實現財富增值,真正將他們視爲華夏同胞了。若是有人認真關注底層的百姓,他們會發現民心已經慢慢向弘治靠攏,即便弘治被士太夫們抹黑爲暴君。

時間已經來到八月底,天氣正在慢慢轉涼。

西苑,養心殿。

朱祐樘蓄的鬍鬚終於初具規模,從最初的白臉小生變成了英氣逼人的年輕帝王,雙目更是炯炯有神。

由於處理奏疏越來越得心應手,而越來越寬裕的財政更是可以解決很多難題,導致每日留給他釣魚的時間越來越多。

朱祐樘雖然被逼宅在紫禁城和西苑中,但並不是一個社恐的性子,卻是經常將臣子召到這裡進行交流。

因他的性子漸漸被人所掌握,卻是不可能有人敢像當初的慶雲侯周壽和徐溥那般放肆,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忠心耿耿的模樣。

其實帝王的苦惱便在於此,若是最開始無法看清底下臣子的真面目,等到你真正掌權的時候,壓根看不清誰是人誰是鬼了。

“陛下,今朝廷若是堅持給運河借水,只會讓黃河無法根治,而運河又借不到水!今白昂已經陳明利害關係,讓運河繼續停擺數月,全力疏通黃河可保二十年無大患!”工部尚書賈俊頂着一股無形的壓力,如實進行彙報道。

京杭大運河山東段阻塞已久,由於關係到漕糧,朝廷早已經命令治河總督衙門想辦法儘快疏通運河。

只是事情反倒是忙中出錯,起初是黃河反覆變換河道,結果現在竟然再度出現了分流,從而造成山東的水系大動盪。

現在他們工部終於是理清根源,保河和保糟其實是自相矛盾,現在最好的做法是暫時放肆漕運來疏通黃河,解決黃河目前的分流問題。

朱祐樘看到這個棘手的問題,卻是板着臉道:“賈卿!”

“臣在!”賈俊彷彿被一頭獅子盯着一般,便是低着頭拱手。

朱祐樘將溫柔的賈俊看在眼裡,卻是認真地強調:“此次朕不會追究!只是治河總督衙門幾個月後還無法向天下人交出滿意的答卷,那麼休怪朕無情,不僅治河總督衙門要擔責,而且你這位工部尚書亦得負主要責任!”

“臣謝陛下寬宏,臣定不負陛下所望!”賈俊反倒是暗鬆一口氣,連忙表示感激地道。

朱祐樘知道這裡的問題很多,便是輕輕地擡手道:“下去吧!”

“臣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賈俊鄭重地叩謝,而後規規矩矩地退了下去。

兵部尚書劉宣剛剛被召到這裡,自然將所有事情都看在眼裡,顯得若有所思地扭頭望向離開的賈俊。

朱祐樘注意到劉宣的反應,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道:“劉卿,你對漕運阻塞數月不通怎麼看呢?”

“臣不敢胡猜!只是事情過於巧合,那麼便不可能是巧合,但臣認爲陛下處置得很好!”劉宣猶豫了一下,當即便表態道。

朱祐樘端起剛剛送來的茶盞,當即苦笑地道:“很好?誰都曉得其中有貓膩,但朕卻不想查了,這分明是姑息養奸!”

“陛下乃明君,所慮的是萬民得失!治河關乎國運,治漕迫在眉睫,若嚴查治河總督衙門勢必讓形勢惡化。今雖有差錯,但近年黃河確實是越來越通暢,陛下是忍下眼中沙而使黃河漕運兩通!”劉宣自從看到百萬災民在東北安家樂業後,便知曉眼前的帝王是真正的愛民之君。

現在朱祐樘沒有選擇清查其中的緣故,而是直接向主要官員施予壓力,雖然是一個妥協,但卻是爲了天下萬民的一種讓步。

如此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此進退有度的君王,大明焉有不興之理呢?

朱祐樘知道劉宣確實宛如自己肚子的蛆蟲一般,輕輕地喝了一口茶水道:“依你之見,漕運何時能通?”

“臣以爲陛下如今並不關心漕運何時能通,而是更在意黃河能否真如白昂所說二十年無大患!”劉宣迎着朱祐樘的目光,顯得十分自信地道。

咦?

站在旁邊的劉瑾困惑地扭頭望向朱祐樘,雖然自己自謬是最瞭解帝心的人,但壓根沒有往此處去想。

朱祐樘確實是被白昂所畫的餅打動,不然不會這般輕易妥協,而是要將治河總督衙門查得底朝天。

跟漕運阻塞幾個月相比,若是那位治河專家能夠保證二十年黃河無大患,那麼這一切其實都是值得的。

一直以來,治漕和治河存在着對立性,現在既然被迫選擇優先治河,那麼他索性做一個糊塗皇帝。

原本他還擔心堅持治河會遭到漕運的反撲,現在治河總督衙門替自己擋槍,自己完全可以坐收漁利。

朱祐樘將茶盞輕輕放下,顯得有幾分興致地道:“劉卿,漕運關乎北方軍民口糧,朕豈有不關心之理?”

“陛下雄才大略開發東北府,今東北府軍民開墾農田,不出三年便可成爲大明北方糧倉。此次若能從朝鮮購米,漕運是興是衰已無關重要!”劉宣知道朱祐樘是在考自己,便是自信地交出答卷。

朱祐樘意識到將京城重臣放到地方歷練確實效果顯著,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道:“朝鮮方向可有消息?”

“朝鮮國王李娎已經同意改用弘治銀元,今後亦會堅持以銀元派發俸祿!”劉宣聽到是朝鮮方面的事情,當即便認真地回答道。

自從朝廷推出新錢,他們亦向周圍的藩國要求使用大明新錢,而朝鮮作爲最近的鄰居便第一個被抓來做小白鼠了。

其實不需要大明出面,而今朝鮮民間亦會使用大明的貨幣。

朝鮮位於朝鮮半島,雖然朝鮮小朝廷同樣推出屬於他們的銅錢,但跟華夏一些不靠譜的王朝那般。

朝鮮的財政更加脆弱,加上銅礦十分稀少,最後推出所謂的“以一當百”的大面值銅錢,致使信用已經破產。

由於朝鮮半島缺銅少銀,所以他們根本沒有銀本位的基礎,最終選擇較爲輕便且暢銷的五升布爲民間貨幣。

只是隨着大明棉布入侵,加上朝廷的布商紛紛跟大明合作,致使布票越來越吃香。現在大明新出的銀元跟布票掛鉤,而且還能在兩年後兌換銀塊,這大大地加強了布票和銀元的信譽。

最主要還是兩國間的貿易逆差,朝鮮方面即便得到銀元亦是留不住,最大的作用還是用於購買大明物美價廉的商品。

正是如此,大明朝廷新推出的銀元同樣雄霸朝鮮的市場,亦是順理成章地成爲朝鮮民間的流通貨幣。

朱祐樘知道朝鮮國王李娎並沒有跟自己討價還價的資本,便是端起茶盞滿足地道:“他此次倒是識趣!”

“陛下,而今他遣使而來,再次提出讓朝鮮世子歸國,不知該如何答覆?”劉宣顯得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朱祐樘喝了一口茶水,便是準備鬆口道:“既然如此,那麼便送回去吧!只是……”

“請陛下吩咐!”劉宣感受到朱祐樘的目光變得不一樣,當即低下頭道。

朱祐樘將茶盞放下,眼睛閃過一抹殺意道:“你通知夜部!既然朝鮮國王聲稱得了天花,那麼便如他所願!”

原本朝鮮世子在京城爲質子,只是朝鮮國王李哲動了歪心思,竟然通過詐病來騙取大明將朝鮮世子放歸。

此次面對大明朝廷派太醫進行查驗,朝廷國王卻是以天花之症爲由拒絕,導致大明御醫亦不好強行查看。

只是這種小伎倆想要欺騙其他人還行,但如何能夠騙得了無處不在的夜部,又怎麼能夠騙得了大明朝廷?

“臣遵旨!”劉宣知道他們是要對朝廷方面動手了,當即規規矩矩地拱手道。 

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393章 妥協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6章 太子入宮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
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393章 妥協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6章 太子入宮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