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

京城,世界集大運之地。

在各地動盪不安的時候,這裡既沒有受到天花疫情的肆虐,亦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而是呈現着日新月異的新興氣象。

北京城不僅沒有受到歲月侵蝕,而是煥然一新。內城青石鋪就的路面光滑如鏡,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花香四溢。

因爲沒有擴建外城,所以內需的土地是寸土寸金,而且這些年的價格一直在持續走高。

原本內城房屋破舊的人家都紛紛變了樣,他們或賺錢翻新了自家宅子,或高價賣出搬出城郊居住。

現在內城處處都是各種特色的古建築風格宅子,這裡處處充斥着東方元素,各國使團來到這裡哪怕光是瞎悠都能讓他們目不暇接。

由於居民的收入維持走高,不僅推動了京城的消費市場,而且讓這裡的商業氣氛越來越濃厚,甚至不輸江南的一線城市。

特別是那些商鋪裝璜是越來越捨得花錢,今天最豪華的酒樓在城東,明天最豪華酒樓的頭銜可能就落到了城北。

其實變化最大的是外城,在朝廷明確修建京津鐵路後,大家都知道“北京不向南”,很多產業紛紛向東靠攏。

據工部衙門知情人士透露,在京津鐵道的規劃中,將來的北京火車站會落在東郊,所以東郊的土地價格水漲船高。

當年錢員外在城郊囤地,原本賭的是朝廷修建外城,從而滿足人口的居住需要。

雖然現在朝廷早已經明顯放棄了修建外城,但現在大家對大明軍隊的信心越來越足,亦有大量的百姓在城郊居住,導致地價同樣是飛漲,而錢員外的投資已經帶回了十倍的回報。

當然,這得益於朱祐樘所提出的城市新規劃,將東郊劃出棋盤般的一大片區域,在其中修建一條條寬裕的水泥路。

若說內城是古風建設的基調,那麼東郊新區則是呈現着現代化元素,一棟棟兩層磚樓拔地而起,已經成爲很多百姓的首選風格。

跟有錢人所追求的雅緻不同,普通人家只要有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就行,所以更能利用土地的樓房成爲了普通人的經濟之選。

雖然不斷冒起來的樓房,亦是默默地拉動着大明經濟發展,但不可避免地消耗着生鐵。

生鐵,已經成爲整個王朝最急切需要的物資。

好在大明王朝擁有諸多鐵礦,而海外的藩屬亦是不停進貢生鐵,甚至占城國舉一國之力爲大明開採鐵礦。

當然,這些生鐵只能說僅僅夠用,而大明王朝想要一直這般建築下去,那麼還需要從其他地方弄來大量的生鐵。

目前京城最浩大的工程自然是京津鐵路,這條兩百多公里的鐵路從北京城延伸到天津港,將是大明王朝崛起的標誌性工程。

大明的財政預計超過一千萬銀元,雖然大部分成本是採購鐵礦石,但一部分是工人的薪水和伙食,這些錢亦是慢慢流向各行各業中。

以畜牧業爲例,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員參與京津鐵路建設,所以每日都需要大量的肉食,而這同樣帶動了畜牧主的收入。

好在大明已經在居庸關建立了國字號養殖基地,加上又從北元、朵顏三衛和海西女真四部那裡建立了羊肉貿易。

雖然現在大明仍是以入仕爲第一要務,但隨着百業興盛,越來越多的人家都願意讓他們投入這種生產建設中。

特別是現在最爲吃香的建築師,不僅擁有國子監監生的功名,而且還能夠掛職在工部下面,將來甚至可以成爲工部的官員。

在工部官員最新的規劃中,工部左侍郎將來要求是工程學院出身爲主,這給原本火熱的學院再添了一把火。

至於成功進入內閣的前任工部尚書賈俊,更是讓大家意識到皇帝對工部的重要,對工程人才的特別關照。

大明王朝如此火熱的工程建設,既有朝廷在背後默默推動,亦有如今全國百姓的那股熱情,甚至已經形成一股建設浪潮。

正是如此,在以建設爲基調的帶動下,北京內城的建築物保持着古色古香,但城東新區已經瀰漫着現代化的氣息。

西苑,養心殿。

這裡已經成爲當之無愧的帝國中樞,每日都會有官員出入這裡,無一人不是因能夠到來這裡而感到竊喜。

朱祐樘在慢慢糾正自己的脾氣後,對任何事情都保持着絕對的理性,如今已經成爲一個十分優秀的帝王。

面對兩京十三省的事務,如今處理起來已經是得心應手,而底下的官員明顯是變得越來越能幹,亦出現一些敢於擔責的官員。

以前的官員都是能推則推,都是通過揣測上意纔去應付,但經過幾次清洗後,讓他們亦是意識到平庸在這個王朝不可能會得到重用。

針對南流江的貪污案已經有了明確的調查結果,在看到劉政涉案其中的時候,朱祐樘不由得黯然一嘆。

即便再如何廉潔的官員恐怕僅僅只是一時的,一旦將他們下放地方大權獨攬,卻是難免會因此而迷失自我。

朱祐樘知道想要杜絕貪墨是絕對不可能的,但自己絕不會跟貪污官員集團妥協,發現一幫必定要清理一幫。

以前都在稱頌張居正起用貪官殷正茂,從而成功剿滅了廣西的瑤族叛亂,但在自己這裡必定是貪者必誅之。

朱祐樘相信華夏不缺少人才,而事情證明現在的人才是越來越多,卻是根本不需要向貪得無厭之人妥協。

“陛下,諸位大人已經到了!”劉瑾從外面進來,彈掉身上的雪花後,上前小心翼翼地彙報道。

朱祐樘將手中的筆放下,只是臉上顯得十分的難看。

劉瑾見狀,急忙跟上替朱祐樘擋風。

御書房,這裡同樣已經開始供暖。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這裡恭候的尹直等重臣紛紛跪下,顯得恭恭敬敬地道。

朱祐樘並沒有上閣樓,而是十分罕見地坐到御門房的龍椅上,然後將一份奏疏憤怒地擲下道:“你們有些人恐怕還矇在鼓裡,都瞧一瞧吧!”

“遵旨!”

尹直第一個反應過來,然後小心翼翼地捧起奏疏進行瀏覽,只是內容其實已經知曉,僅是一眼便進行傳遞。 這份奏疏在這幫重臣中傳遞,每個人看過內容後,臉上都顯得十分的凝重,特別禮部尚書尹直更是慚愧地低下了頭。

他們都是帝國的最高決策者之一,受到世人的敬仰,更是無數人所奮鬥的目標。只是此刻,卻是乖乖地跪着。

朱祐樘看着傳遞得差不多,這才慢慢地開口:“你們都是國之棟樑,結果無一人能洞悉一個女人的陰謀,你們對得起朕嗎?”

此話一出,整個御書房的氣溫驟降幾度。

“臣等罪該萬死!”跪在地上的內閣首輔尹直等重臣知道朱祐樘正處在氣頭上,亦是十分自責地認罪道。

朱祐樘的氣並沒有消,卻是恨恨地道:“現在少說這些無用的,朕聽你們安排北妃省親,結果現在呢?”

因滿都海病重,加上大明方面有着別樣的政治目的,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滿都海的請求,讓北妃回去省親。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竟然是滿都海所設下的陰謀。

滿都海在接待北妃的審親團後,便將北妃伊錫克一行人扣了下來,關鍵此次北妃伊錫克將皇子朱厚炫一起帶了過去。

如果僅僅是北妃落到滿都海手裡還好,畢竟一個母親不太可能以女兒性命要挾大明,但皇子朱厚炫便難說了。

這……

戶部尚書何琮忍不住擡起眼睛望了一眼朱祐樘,心裡不由得一陣泛苦。

雖然他們這幫人確實是一致支持北妃回去省親,但當時皇帝明顯亦是拍板同意,加上最初的議題可不包括皇子朱厚炫一起前往。

只是現在事情出了差錯,皇帝卻要將全部過錯推給了他們。

不過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終究是要承擔全部責任。畢竟皇子加入省親隊伍是禮部尚書張長升進行推動,而他們亦是陷於掌握北元的政局的誘惑,從而落入了那個女人所佈置的圈套之中。

“陛下,請以龍體爲重,一切皆是臣的過錯,請陛下嚴懲!”禮部尚書張升爬了幾步,向着朱祐樘鄭重認錯道。

雖然他的本意是爲了大明的利益,亦是出自皇帝的孝名考量,所以纔會推動北妃省親,但這都不能是藉口。

何況,面對蒙古使者請求北妃想將兒子帶去見外婆最後一面,他亦是同樣幫着掃清阻礙,這才導致現在的局面。

若真要論第一責任人的話,那麼他這位受陛下倚重的禮部尚書無疑是第一責任人,亦是害得皇子朱厚炫落入滿都海之手的罪魁禍首。

朱祐樘知道張升不可能是蒙古的奸細,卻是大手一揮地道:“朕不需要你們認罪,朕需要拯救皇子的方略,亦是今日最高會議的唯一議題!”

“臣等遵旨!”內閣首輔尹直等人暗自鬆了一口氣,便是恭恭敬敬地道。

朱祐樘沒有在下面繼續呆着,而是起身離開了龍椅,沿着旁邊的樓梯上了閣樓。

雖然他很不喜歡這個局面,但如今自己老婆兒子都落到滿都海手裡,那麼只能是想要一個穩妥的解決方法。

不論是出兵作戰,還是進行交換,自己都必須讓北妃帶着兒子從蒙古順利歸來。

當朱祐樘上了閣樓後,大家這裡紛紛坐回自己的座椅上,每個重臣此刻都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倒不怪皇帝會如此生氣,皇帝之前這般信任他們,結果竟然中了滿都海的計,讓北妃和皇子都落入了滿都海之手。

兵部尚書劉宣面對衆重臣,率先進行發言道:“北妃和皇子事關大明的顏面,今北元出爾反爾,藐視我朝天威。老夫以爲當即刻興兵征討北元,勢必將北妃和皇子救回來!”

這……

工部尚書陳坤等官員紛紛扭頭望向劉宣,眼睛顯得頗爲複雜。

按說,他們現在征討北元確實是一種方法,但現在爲了北妃和皇子便興兵,卻是顯得過去勞師動衆。

不論是東海總督府打四國島,還是派遣王震東突襲琉球國,這兩個地方都像是一個固定的靶子呆在那裡。

只是北元是遊牧民族,且不說他們居無定所,一旦大明大軍真將他們打狠了,他們便會舉部遠遁大漠。

可不能小瞧蒙古,真正蒙古的疆土有大半個明朝的面積大。

即便富庶的程度是天壤之別,但他真的北遁的話,幾乎是要在大半個華夏的土地尋找他們,簡直就是大海撈針。

偏偏地,現在誰都知道皇帝正處在氣頭之上,若是貿然反對這個符合皇帝心思的征討方案,沒準怒火會燒到自己的身上。

咦?

劉瑾跟隨朱祐樘上了閣樓,只是站在扶欄前發現下面的重臣竟然突然鴉雀無聲。

都察院左都御史萬翼秉承着都察院的傳統,僅僅帶着一雙眼睛過來,結果發現這幫重臣如此沉默,不由得微微蹙起眉頭。

得益於自己老爹多年的教誨,他擁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自然知曉現在這幫重臣有着明哲保身的味道。

只是現在大明僅僅爲了北妃和皇子拉開這麼大一場戰事,其實是十分不划算的,除非大明啓動吞併北元計劃。

咳……

正是這時,一個咳嗽聲打破了沉默。

農業部尚書劉忠等重臣紛紛望過去,眼睛忍不住閃過一抹驚訝。

“老夫說兩句吧!”幾乎從不開口的王越站了出來,而後十分認真地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滿都海設計軟禁北妃和皇子,但在京城爲質的小王子已經證實是滿都海和達延汗所出,此事豈不怪哉?”

雖然大明皇子朱厚炫落到滿都海的手裡,但滿都海早些年出於安全考慮,亦是將小王子送到京師爲質。

原本蒙古的使臣此次亦是希望將小王子一併帶回,但大明方面以小王子人身安全爲由,最後才採用外孫朱厚炫這個折中方案。

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75章 餘波7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章 何以治國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7章 帝崩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128章 真兇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27章 刺駕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60章 血災降臨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70章 餘波2
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75章 餘波7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章 何以治國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7章 帝崩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128章 真兇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27章 刺駕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60章 血災降臨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70章 餘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