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

此詩一出,衆人紛紛拍手稱好。

祝枝山比唐寅還要年長十歲,在科途上是屢敗屢戰,心性在千錘百煉中得到昇華,所以自身才華已經充分展露。

唐寅受到這首詩的感染,擡頭看着十里亭外開得正盛的梅花,眼睛不由涌起一份追憶。

此次他前去印度洋任職,雖然心裡擁有滿腔的報國志,但終究是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不曉得還能不能看到如此美豔的梅花。

只是感傷歸感傷,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

堂堂的大太監汪直能去,數萬大明將士能在那裡長年駐軍,還有不少官員和書吏同樣被朝廷派遣到那裡就職,自己又怎麼能矯情呢?

即便梅花看不到了,亦可以看印度的曼陀羅花。

唐寅已經調整好狀態前往印度洋輔助汪直,於是轉移話題道:“祝兄,你此番能入職國子監,你的才華得以施展,實在可喜可賀!”

祝允明跟嚴嵩一樣,屬於弘治朝擴招的受益者,一舉改變了他屢試不中的命運,在今年的春闈中同樣是金榜題名。

雖然他的殿試排名十分靠後,但憑藉他自身過硬的藝術素養,亦成功進入國子監下轄的藝術學院任職。

現在的弘治朝已經可以容納方方面面的人才,不再限於治國和治理地方的管理人才,而且亦給祝允明這種藝術性人才提供舞臺。

詩文、繪畫和歌曲都是呈現着欣欣向榮的姿態,而建設師的地位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現在師資力量建設同樣是大明朝重要的一環。

其實最大的代表人物是國子監祭酒新建伯王華,雖然王華已經被釘在國子監祭酒的位置上,但這位總校長已經是譽滿天下。

即便是六部尚書,現在的地位未必能蓋得過王華,而王華在天下讀書人的眼裡幾乎是無人能敵的恐怖存在。

現在大明朝廷有意成立教育部,將全國的教育資源進行融合,而師資力量亦將會登上政治舞臺,所以祝允明進入國子監藝術學院任職既要發揮所長,而前途同樣十分光明。

站在身邊的幾個好友亦是紛紛朝着祝允明投去羨慕的目光,卻是知曉此人或許在政壇不顯,但在藝術領域必將有一席之地。

“今逢明君,又得上官看重,此乃僥倖也!”祝允明更偏於平平淡淡的生活,嘴角揚起一絲微笑地道。

其他幾個都是各有各的去處,既有跟唐寅和祝允明一樣進入官場的,但亦有兩個是落榜者打算返回南直隸繼續備考。

命運的齒輪正在慢慢轉動,而各人有各人的命數。

唐寅已經決定將自己畢生所學獻給朝廷,在喝過踐行酒後,便跟前來相送的祝允明等好友依依不捨地道別。

他十分瀟灑地翻身上馬,揮手告別,僅僅帶着一個老僕,便踏上了新的征程。

另一方面,王守仁和嚴嵩亦是紛紛前去赴任。

新科榜眼王守仁被安排進入南洋總督府,由於他本人親自率領艦隊探索澳洲,這份任命簡直是讓他如魚得水。

探花郎嚴嵩的分配方向倒是讓人同情,這位新科探花郎竟然被分配到美洲大陸,這是最遙遠的官職分配。

嚴嵩本人十分樂觀地接受這個安排,雖然南洋離大明最近,而印度洋總督府最強,但美洲大陸擁有黃金和皮草。

若說最受皇帝和朝廷關注的地方,不用想都知道必定是美洲大陸,而他嚴嵩必將成爲最爲耀眼的政治新星。

正是如此,在一些人同情的目光中,他乘坐火車前往天津,而後從天津碼頭搭上了前往美洲大陸的船。

弘治十二年四月,這是一個十分熱鬧的月份。

新鮮出爐的六百名官員紛紛奔赴各地就職,而他們都有了一顆建設祖國的心,想要協助皇帝開創大明盛世。

其實不限於文舉,武舉同樣培養着大批的新科武進士,而這些人才亦是被派遣到海外的幾個總督府任職。

現在海外各處的總督府有兵有糧,而且還有大明王朝最優秀的人才源源不斷地輸入,接下來必定變得越來越強大。

大明現在的方針很明確,既加強世界海域的掌握,亦將優秀的人才派駐海外,從而培養出更有遠見的國家棟梁之材。

正是在朱祐樘的佈局下,國內的基建是如火如荼,像蒸汽船的科研項目持續投入,但人才的培養同樣沒有落後。

四個月後,白古明城外。

“到了!”

“咱們終於到了!”

……

風塵僕僕的唐寅帶着老奴來到了明緬公路的盡頭,遠遠看到一面似曾相識的城牆,不由得欣喜地大聲道。

通常而言,前往東海總督府、美洲總督府和南洋總督府的官員都會走海路前去任職,而前往印度洋總督府則走陸路。

唐寅從北京出發,經過山西、陝西進入巴蜀,而後經雲南進入緬甸,沿着明緬公路便可直達位於白古港口的白古明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唐寅這一路走下來,不僅看到了祖國的大好山河,而且亦是見識到了各地的風土人情,更是看到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國。

自從明緬公路修建完成,這條路便成爲大明商人的淘金之路。

大量的商人攜帶着陶瓷、紡織品和茶葉等商品前往緬甸,亦能夠時常看到大明商人攜帶着印度糧食和美女滿載而歸,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原來您便是新科狀元郎,請快快進城!”守城的總旗親自查看唐寅的官帖,當即討好地放行。

隨行的商旅看到僅帶一老奴的唐寅竟然便是今年的狀元郎唐寅,亦是紛紛露出了震驚之色。

唐寅感受到周圍羨慕和震驚的目光,倒不是他不想擺着儀仗隊風風光光入城,但從北京帶一個老僕赴任都已經花費不少,若是帶着一批家僕自己恐怕得破產。

不過現在他更喜歡這種務實的就職方式,做出實事纔是衡量一個官員好壞的標準,當即朝着印度洋總督府行臺而去。時間已經來到十月份,太平洋正遭受北風的肆虐。

一支艦隊沿着北美洲的東海岸線順風行駛,經過近半年的航行,如今他們離美洲大明城是越來越近了。

明遠寶船成爲大明航海最大的王牌,而今正載着大量的官員、商人和工匠橫渡太平洋,而目標正是屹立在這片新大陸的大明城。

“美洲,我來了,願老天保佑我能帶回一船皮草!”一副員外裝束的武三郎看着眼前全新的大陸,亦是高舉雙手大聲道。

他原本出身市井,但奈何他那個賣燒餅的哥哥跑到海上經商,先是從日本九州島販賣海貨淘得第一桶金,而後瞄準了北海道的鯨油。

僅僅是幾年功夫,自己哥哥武大郎便已經是鯨油大王,而自己亦是有幸成爲了鯨油大王的弟弟。

他在哥哥的支助下,亦是重拾學業,進入學堂讀書,但奈何自己壓根不是考科舉的料子。

後來他轉學到國子監的工商學院,但得知美洲的淘金機會後,他便從工商學院退學,向大哥借了錢前來這個陌生的地方淘金。

“國內現在的皮衣價格是三十兩銀元,而且還是大家搶着要!別說一船皮草了,哪怕一萬件,你丫的都賺翻,別做白日夢了!”一個老船工當即取笑道。

武三郎翻了一個白眼,顯得自信滿滿地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只要這條路能走通,我要搞到十萬件、百萬件!”

雖然大明棉布價格低,但跟天然的皮草相比,兩者的禦寒性壓根不在一個級別。即便是放在後世,論禦寒的質量還是皮草更佳。

正是如此,棉布註定對皮草構不成威脅。

現在北美大陸生活大量的野生動物,在那裡獲得優質皮草的成本極低,特別那裡的部落壓根不懂皮草的價值。

反觀大明百姓的生活質量上升,對皮草的需求年年增長。

只要他能夠從北美洲這裡得到皮草,然後將這些皮草帶回國內,那麼將能夠賺到幾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潤。

武三郎明顯不是僅僅滿足於一錘子買賣,卻是有着一份打造進貨渠道的野心,從而跟自己哥哥那般成爲皮草大王。

話音剛落,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當即鼓掌道:“這位兄臺有志氣!”

武三郎打量着這個渾身書生氣的年輕人,頓時來了興致道:“多謝兄臺誇獎!看兄臺的衣着,不似前去淘金,可是要到美洲總督府高就。”

“兄臺慧眼如炬,我確實是到美洲總督府任職!”嚴嵩微微一笑地道。

正在曬太陽的老船工嗤之以鼻,指着那艘脫離艦隊的明遠寶船道:“啥慧眼如炬!那艘剛剛離開的明遠寶船運的是官方人員,你從那艘船下來,加上你這身衣着,自然是前往美洲總督府任職的書吏了!”

各個總督府不僅補充官員,亦是需要大量的辦事人員,所以很多年輕的書吏被調派到這裡,所以嚴嵩很容易被誤以爲是書吏。

武三郎不搭理這個老船工,卻是有意結交這個年輕的書吏道:“鄙人武三郎,敢問兄臺貴姓?”

“我姓嚴!”嚴嵩並不打算透露自己的身份,亦是微微一笑地道。

武三郎倒不計較,權當這個書吏是要端架子:“嚴兄,你我一見如故,由我作東,可願到船艙飲一杯水酒?”

現在處處都是生意經,這艘海船不僅向商人提供食宿,而且還提供酒水,不過這裡水酒的價值比國內要貴上幾倍。

“好吧!”嚴嵩看着離目的地還有點時間,便痛快地點頭。

老船工是一個好酒之人,當即厚着臉皮想要討酒喝。

嚴嵩在幾杯水酒入肚,亦是做了一個決定:“如果你能真有此志氣成爲皮草大王,那麼我可以幫你!”

“幫我?”武三郎吃驚地指着自己鼻子,完全不明白一個小小的書吏何以敢說這種大話。

老船工當即嗤笑地道:“你幫他?你一個書吏,且不說還不知會被分配到哪個據點,哪怕見着總督大人,總督大人會多瞧你一眼嗎?”

嚴嵩完全不搭理老船工,而是十分認真地補充:“我可以幫你,但你務必要謹記兩點!大明朝廷需要的是長久的皮草貿易,一不可跟同行惡性競爭,二不可涸澤而漁!”

在這趟旅程中,他已經揣測到弘治皇帝的心思,那就是希望打通皮草貿易。

一旦大明跟北美洲建立良好的皮草貿易,既可以幫助大明獲得源源不斷的皮草資源,亦可以加深大明跟北美洲百姓的聯繫。

如果他能夠培養出一個能夠長期從事皮草貿易的皮草商人,想必能夠得到皇帝的嘉獎,恐怕亦是皇帝派他這種文官前來的意義所在。

“兄臺難道不是書吏?”武三郎看着嚴嵩如此說教,心裡微微一動地道。

嚴嵩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索性自報家門:“本官乃新任美洲總督府通判嚴嵩,主管兩地貿易往來!”

撲通!

老船工得知嚴嵩竟然是官老爺,嚇得當即跪倒在地。

卻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竟然便是那位年輕的探花郎,亦是美洲總督府所要重點培養的棟樑之材。

“草民一定謹記大人的教誨!若是大人能夠助草民在北美洲建立皮草採購點,草民定不忘大人之恩情!”武三郎亦是十分懂事地表態道。

嚴嵩的眉頭微蹙,卻是臉色一寒:“錯矣!”

“不知何錯?”武三郎心中一驚,顯得緊張地道。

嚴嵩朝着東邊鄭重地拱手,一副忠肝義膽的模樣:“本官乃大明的臣子,今替天子協理美洲!你若要記恩情,當念陛下恩澤四海,謝明君讓我華夏子弟成爲四夷上民。”

“大人教訓得是!”武三郎想到了自己哥哥的成就,亦是由衷地點頭認可。

新鮮出爐的種子已經播向四海,而這些優秀的華夏種子已經開始生根發芽,將來必定成爲大明王朝的國之棟樑。

不過事情總有不經意突然爆發,就在弘治十二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清寧宮突然遭遇大火,而幹清宮的大門被燒。

此事一出,朝野俱震。

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393章 妥協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551章 海上歸客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128章 真兇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120章 揚州夢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
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393章 妥協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551章 海上歸客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128章 真兇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71章 有後持家,嬰尿落奸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120章 揚州夢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