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彼得羅夫老爹讓哈桑去問問帕夫柳琴科的意思,看看願不願意加入高爾基兄弟會來專門處理和警察打交道的問題。作爲交換,高爾基兄弟會可以給他提供穩定而又豐厚的報酬。帕夫柳琴科現在所有的業務幾乎都來自於高爾基兄弟會,自然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彼得羅夫老爹想借助帕夫柳琴科的關係和工人新城附近的內政局搭上一些關係,最起碼有什麼風吹草動可以提前打個招呼。而帕夫柳琴科恰恰就是最好的人選。

鬆採沃兄弟會的事情一時半會兒還沒有下落,彼得羅夫聯絡了更多的斯拉夫幫派去追查米哈伊洛維奇和莫吉列維奇的下落。不過按照現在的形式看來,這兩個人很可能已經逃到了國外。彼得羅夫老爹給雅可夫打了個招呼,讓他盡力打聽一下這兩個人的下落。

謝廖沙在外經貿部屬於空降幹部,缺少自己的班底。不過因爲他的背後站着戈爾巴喬夫,所以這段日子裡下面的人倒是沒敢敷衍他。謝廖沙陸續從團委調來了一些幹部來輔助自己的工作。謝廖沙要幹事,要用人。而外經貿部這幾年來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東歐國家那裡,和謝廖沙的大方向相背離。這種策略上的錯誤不是一時半會可以糾正過來的,現在全世界的經濟都不景氣。日本雖然一枝獨秀,但是卻被美國所控制。倒是中東這些國家可以作爲謝廖沙外貿的突破口。而阿聯酋的飛機項目就是謝廖沙要搞定的第一筆生意。

這個項目現在交給了高曼去負責。爲了防止伊留申設計局店大欺客,謝廖沙專門和他們的負責人做了溝通,強調了這筆生意的重要性。不過圖波涅夫設計局得知這些阿聯酋人對他們的超音速客機感興趣之後,想要藉助外國的資金重啓tu-144d的生產線。謝廖沙覺得他們有些想當然了,現在這種飛機只有試飛員那種級別的飛行員才搞得定,怎麼可能投入商用,而且tu-144d的安全記錄也不是太好。不過謝廖沙還是爲這些阿拉伯人介紹了圖波涅夫設計局。

高曼在和這些人的接觸中瞭解到了另外一條財路。那就是阿聯酋人打算投巨資興建海水淡化工廠和石化項目。現在對這些賺錢的項目謝廖沙都很感興趣,謝廖沙拜託耶利欽推薦幾個國內能夠承接這些工程的施工單位。不管怎麼說先去阿聯酋參與投標,中與不中還要兩說呢。雖然這件事情上謝廖沙自己得不到什麼利益上的好處,但是謝廖沙卻可以增加他在外經貿部的話語權。謝廖沙之所以這麼努力的要在外經貿部幹出成績,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能夠獨掌整個部門的大權。

外經貿部對於謝廖沙來說簡直太重要了,因爲它現在是嘉能可最大的貿易伙伴。謝廖沙利用蘇聯的資源優勢讓嘉能可迅速地稱爲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的一隻生力軍,只要他佔據着外經貿部一天,嘉能可的糧食、石油、以及金屬業務就不會虧損。這已經不是洗錢了,嚴格的說更像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一種利益輸送。

但是謝廖沙還遠沒有挖掘出外經貿部更大的價值,因爲外經貿部最重要的資產外貿銀行還掌握在茹拉夫廖夫部長的手裡。外貿銀行掌管着蘇聯的國際貿易外匯收支,不論是蘇聯國內的企業進行出口商品,還是從國外進口商品,最終都要通過外貿銀行進行結算。而謝廖沙的國民住宅銀行是一家地方銀行,手上的外匯額度有限,無法支撐謝廖沙現在的業務。也正是因爲外貿銀行不在手上,謝廖沙才通過易貨交易的方式讓嘉能可和地中海貿易公司進行交易,只有這樣才能避開外貿銀行對外匯的監管。

茹拉夫廖夫雖然對謝廖沙的態度不錯,但是謝廖沙也不會單純的以爲茹拉夫廖夫會將外貿銀行乖乖的交給自己。而且茹拉夫廖夫年富力強,離退休還很遙遠,因此謝廖沙一直都有給他挪個位置的想法。

這件事情還是要等到戈爾巴喬夫書記上位才行啊!而且謝廖沙跟茹拉夫廖夫之間還有若干個副部長的距離。只有將所有的障礙都清除掉之後,謝廖沙纔有大權獨攬的可能。

謝廖沙現在每週都要和雅科夫列夫一起去面見戈爾巴喬夫彙報工作,雅科夫列夫現在主要是在研究西方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方面的問題。這是學者們所做的事,本來謝廖沙是不便於參與其中的。但是哈默同志和國外的一些權威機構將謝廖沙的次貸概念誇上了天,讓謝廖沙在經濟學領域的名氣越來越大。這也令戈爾巴喬夫對謝廖沙的意見也重視了起來。不過謝廖沙不想搶雅科夫列夫的風頭,他很少發表意見。就算髮表意見也僅限制在自己的工作涉及過的領域。

雅科夫列夫雖然只是一個研究所的所長,職位比謝廖沙還要低很多。但是他畢竟是公開向勃列日涅夫開過炮的人,又當過中央委員,還是外交領域的專家。因此戈爾巴喬夫派系的一些官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來找這位政治經驗豐富的專家來商量。雅科夫列夫現在已經把他的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研究所變成了一所沙龍性質的政治俱樂部,很多抱有和他相同觀點的幹部們都是他的研究所的常客。

雅科夫列夫最爲推崇的是芝加哥學派的經濟主張。這個學派曾經在智利經濟改革中大放異彩而引起世界的關注。雖然智利通過政變的上臺者皮諾切特是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但是他所執行的經濟政策卻是芝加哥學派親自參與制定的自由主義經濟。按照雅科夫列夫的介紹,謝廖沙覺得這個學派和撒切爾夫人正在進行的改革十分的相似。最讓謝廖沙感到驚奇的是,芝加哥學派在智利進行經濟改革的時候還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經濟學概念讓謝廖沙感慨不已,那就是讓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痛不欲生的“休克療法”。

第七十八章 尤里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25章 生意太好怎麼辦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二十六章 一個以色列人和兩個意大利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一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七十五章 尤里的決心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三十章 請叫我威廉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二十八章 重要電話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克比空難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一百八十二章 死刑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四章 開門第二百零三章 反對派的領袖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九十四章 “自殺”第七十章 虎口脫險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見解第一百章 威脅第一百七十六章 跑關係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三十一章 內部阻礙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五十四章 謝廖沙的難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十六章 一個以色列人和兩個意大利人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十九章 被制裁的南非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馬耳他會議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一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俄羅斯方塊和尋呼機第一章 線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四十一章 最後一道菜第三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訊技術展望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六十九章 亡命追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四十一章 最後一道菜
第七十八章 尤里的辦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25章 生意太好怎麼辦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二十六章 一個以色列人和兩個意大利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一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七十五章 尤里的決心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三十章 請叫我威廉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二十八章 重要電話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克比空難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一百八十二章 死刑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四章 開門第二百零三章 反對派的領袖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九十四章 “自殺”第七十章 虎口脫險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一樣的見解第一百章 威脅第一百七十六章 跑關係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三十一章 內部阻礙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五十四章 謝廖沙的難題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十六章 一個以色列人和兩個意大利人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十九章 被制裁的南非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馬耳他會議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一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俄羅斯方塊和尋呼機第一章 線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四十一章 最後一道菜第三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訊技術展望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六十九章 亡命追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四十一章 最後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