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

南非開普敦,在距離南非能源部不遠的一處高檔的寫字樓內。嘉能可公司和地中海貿易公司的辦事處就設立在此。

就在不久之前,嘉能可公司的高級合夥人格林和南非政府敲定了石油與農產品的貿易協定,一舉打開了黃金之國的大門。爲這個因爲種族隔離制度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制裁的國家帶來了新的貿易渠道。

作爲非洲少有的富裕國家,南非有着極強的支付能力。他們用黃金而不是美元從佳能可手中購買來自同樣被制裁的蘇聯以及伊朗的石油,來自拉美地區的小麥等重要的民生物資。而作爲交換嘉能可公司將收穫現貨黃金,這些黃金會轉手賣給樓下的地中海貿易公司運回蘇聯本土。

黃金作爲重要的保值手段在不久之後的日本行動中將發揮重大的作用。因爲就在簽署《廣場協議》之後不久,美元就會主動謀求貶值以緩解美國經濟增長的頹勢,到時候黃金將成爲市場上的香餑餑。也正是因爲預計到美元即將下跌,謝廖沙手下的各個子公司都在努力的盡最大的可能將手中的美元花出去。不過現貨黃金變現卻十分的麻煩,這種東西並不適合自己週轉速度極快的嘉能可。反倒是作爲國家的資產儲備更佳有用。所以謝廖沙就在利用手中的權力努力的幫助着外貿銀行調節自身的資產結構。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外貿銀行已經陸續收儲了高達兩百億美元的黃金。

這同樣也就意味着有兩百億美元流入了嘉能可公司的手中,謝廖沙給嘉能可公司只留下了必要的流動資金,其餘的都通過哥倫比亞銀行的渠道送進了東京銀行的外匯賬戶上了。

距離九月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留給謝廖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爲意識到了共青團的幹部們瘋狂的套利對國家傷害巨大卻得不償失,所以謝廖沙主動制止了手下的行動。轉而以石油對衝的名義騙取戈爾巴喬夫同意他自由的支配外貿銀行賬戶上的外匯儲備。現在擺在謝廖沙面前的有兩件事情要做,第一就是在廣場協議公佈之前,讓米哈伊爾手上掌握一千億美元的日元資產。第二就是把外貿銀行剩下的一萬多億美元陸續的轉移到英國的金融市場上去。

米哈伊爾的手上現在只有大約價值四百億美元的日元資產,按照現在的日元對美元250:1的匯率,總計約合十兆億日元。米哈伊爾在就任哥倫比亞銀行駐日本分行的行長之職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東京證券交易所申請了一級市場交易商的席位。這個席位可以不經過類似野村證券這樣的券商,直接進行大宗股票買賣。

手握大筆現金的哥倫比亞銀行立刻就成了日本各大公司爭相拉攏的對象,大藏省的金融廳對米哈伊爾更加重視了,甚至爲他頒發了來自日本政府的榮譽證書,感謝他對日本經濟的信任。米哈伊爾樂呵呵的笑納了這份榮譽,他還把它掛在了自己辦公室的牆壁上,每到有日本客人來訪,米哈伊爾就主動爲對方介紹。

可惜的是任憑這些日本的大公司們多麼的熱情,米哈伊爾始終沒有掏出真金白銀來作出實際的行動。他反而向金融廳提出了完善次貸產品市場交易機制的建議。

米哈伊爾主動來到了金融廳申請建立次貸產品的做空機制。對於這個手握兆億日元資產的男人,金融廳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很多高層都親自來面見米哈伊爾,作爲一直負責哥倫比亞銀行的黑田,自然也有幸位列其中。

“做空次貸產品?格拉喬夫先生,您可是最早在日本從事次貸產品交易的金融公司社長啊!難道您會容忍別人做空您發行的次貸產品嗎?”金融廳的次長野田疑惑的問道。

“次長閣下,正如您所說的,我當然不願意自己發行的次貸產品被人狙擊!但是作爲一個有責任感的金融家,我希望次貸產品能夠有更佳健全的交易制度。雖然次貸這個概念在烏里揚諾夫先生提出之後沒過多久就已經風靡全世界了,日本當然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但是隻有做多沒有做空的交易機制是不健全的。”米哈依爾隊以野田回答道。

“做空次貸的金融產品,這種東西有人會買嗎?”坐在野田身邊的另外一名官員,不屑的問道。現在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多火爆啊!做空次貸就是做空日本的房頂產和個人信貸市場,除非是傻子,誰不知道現在日本國民是全世界最有錢的消費羣體。

“重要的不是有沒有人買,而是要建立健全開放的交易制度!諸位,金融市場的波動本身就來自於不同的人對經濟發展的不同判斷!我們應該讓具有不同觀點的金融家也同時加入進來!”米哈伊爾再次強調到。

“好了,格拉喬夫先生!您的意思我們已經明白了,我們會和野村證券和東京證券交易所商量儘快推出可以做空次貸衍生品的金融產品。不過,你要知道,如果發行不理想的話,我們可是隨時都會取消的!”野田不屑的說道,這個格拉喬夫現在居然逼着監管層發行這樣的產品,難道是對日本的經濟失去信心了,真是搞不懂這些外國人到底在想什麼。

送走了米哈伊爾之後,野田打電話給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負責人以及野村證券的負責人,就米哈伊爾的提議進行溝通。

“野田次長,我覺得也許就是向他所說的,只是希望次貸的交易機制更加的完備!我不相信現在真的有人會投資這種產品!”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負責人謹慎的回答道。

“是呀!要是哥倫比亞銀行真的感這麼做。我敢保證他買空多少就得賠多少,我們的房地產繁榮纔剛剛開始,我們的海外地產投資已經買下了夏威夷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我們還會買下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和我們日本的經濟做對的下場就是滅亡!”野田證券的負責人狂妄的說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五十五章 列別德的加入第七十七章 女船王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十五章 歸途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三章 衝突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四章 跑路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三十三章 騙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贏家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二十四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六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二百五十四章 歐亞天然氣集團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七十章 關塔那摩事件聽證會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十章 耶利欽的困局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二章 初到喀布爾第十四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十六章 葬禮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七十三章 葛羅米柯的反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一章 監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魚子醬大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十五章 AAA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一百九十二章 潛入監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七十七章 女船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轉機第七十章 虎口脫險第十章 耶利欽的困局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九十六章 能幹的尤利婭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五十四章 謝廖沙的難題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十章 報復
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五十五章 列別德的加入第七十七章 女船王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十五章 歸途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三章 衝突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四章 跑路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三十三章 騙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贏家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二十四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六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二百五十四章 歐亞天然氣集團第七十七章 重返秋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七十章 關塔那摩事件聽證會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十章 耶利欽的困局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二章 初到喀布爾第十四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十六章 葬禮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七十三章 葛羅米柯的反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一章 監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魚子醬大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一百八十五章 招供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十五章 AAA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一百九十二章 潛入監獄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七十七章 女船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伊戰爭,殃及池魚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轉機第七十章 虎口脫險第十章 耶利欽的困局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九十六章 能幹的尤利婭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五十四章 謝廖沙的難題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二十章 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