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

《蘇聯外經貿部長親赴倫敦推介列寧格勒經濟特區計劃》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蘇聯改革的新舉措》

《蘇聯外經貿部長寄語——願意和歐洲分享蘇聯的改革成就》

……

謝廖沙帶着一項龐大的計劃來到了倫敦,而隨着謝廖沙的到來,倫敦金融城裡的那些資本家全都聞風而動爭相向謝廖沙發來了各種邀請。爲什麼謝廖沙會這麼受歡迎,那還要多虧了蘇聯的鄰國中國之前的改革開放政策給經濟特區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先例。使得列寧格勒經濟特區顯得格外的有魅力。

現在全世界沒有比蘇聯更廣闊的國家,沒有比蘇聯資源更豐富的國家,而且蘇聯的工業基礎不知道要比中國好多少倍。當這樣的一個紅色巨人放下武器開始學着做生意,全世界大多數投資者都相信蘇聯一定會成功。於是就在烏里揚諾夫抵達倫敦之前,蘇聯外經貿部和蘇聯外貿銀行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向媒體放出了風聲。一時之間各種經濟學者開始分析蘇聯的列寧格勒經濟特區會給整個歐洲的經濟帶來多少變化,蘇聯有着將近三億人口,這三億人口的消費能力和購買能力即使是現在也比中國這樣的國家要強得多,畢竟中國纔剛剛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蘇聯則是一個普及了冰箱,電視,錄音機的發達國家,正在追求更爲富裕的生活。兩個國家的奮鬥目標明顯顯示了兩個國家底蘊的不同。

按照謝廖沙的計劃,當他抵達倫敦之後首先會出席了倫敦的銀行家協會所舉辦的冷餐會,謝廖沙畢竟還有一個英國銀行家協會外籍會員的身份。而且在大部分英國媒體的眼中,謝廖沙是蘇聯最懂市場經濟的高級官員。在這次的冷餐會致辭當中,謝廖沙向英國金融界拋出了一個驚人的融資計劃,爲了建設列寧格勒經濟特區,蘇聯政府決定在英國公開市場上發行五千億美元的十年期蘇聯國債,利息是百分之五左右,全部以美元計價,這項融資計劃光是數額已經創下了歐洲近年來的記錄。而且因爲蘇聯的外債償還記錄非常優秀,從來沒有有發生過債務違約和逾期的情況,所以英國的金融機構大部分都給這批蘇聯債券打出aaa級的評級,這也就意味着蘇聯的這批國債安全性是全世界最高的,在這麼高的安全性之下又同時擁有這麼高的利息,簡直就是大型金融機構最理想的投資標的。畢竟美債的利息只有二點幾個百分點甚至更低,所以很多金融機構都聞風而動,想要接着這次的東風,狠狠地賺他一筆。

其實謝廖沙心裡清楚的很,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現在連土地都沒還沒劃定下來呢,而且這個特區的制度章程,人員編制,預算和近期,中期,遠期規劃什麼也沒有。幾乎就是白紙一張,謝廖沙來到倫敦僅僅就帶了一份類似後世ppt的計劃書,整篇計劃上大部分都是圖片,就連文字都很少,可以說完全是來倫敦空手套白狼的。要不是他蘇聯部長的身份和背後的蘇聯政府來給他兜底,整個計劃和詐騙其實沒什麼兩樣。說到底,這就是謝廖沙精心炮製出來的一個驚天大騙局,一旦敗露,最終的受害者是歐洲的銀行業,而蘇聯政府除了一筆又一筆怎麼還也還不完的債務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不過現在謝廖沙要爲歐洲的銀行業編織一個財富的美夢。於是謝廖沙開始頻繁地出席倫敦各種各樣的金融活動,現在歐洲的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是依舊增長乏力,世界經濟的發動機美國已經歇火好多年了,日本的經濟雖然發展迅猛,但是日本的市場極度的排外,而他們的產品競爭力有如此巨大,帶給歐洲各國的正面影響其實遠遠不及負面影響,而謝廖沙的改革計劃似乎讓整個歐洲看到了一個即將騰飛的經濟增長火箭發動機。在謝廖沙一次又一次的演講中,他向投資者描繪着蘇聯的經濟改革將給歐洲帶來更多的正面刺激。把錢借給蘇聯,然後用蘇聯的經濟增長來拉動整個歐洲的經濟增長,同時用蘇聯豐富的自然資源來解決歐洲市場上能源和生產原料供應的問題,這簡直就是完美的組合,最重要的是,一旦蘇聯和歐洲之間經濟交往越來越頻繁,鐵幕也將被打破,歐洲一片和諧發展的日子簡直是唾手可得。

帶着這樣的美好願景,歐洲的銀行業對謝廖沙所描述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並且堅信不疑。而謝廖沙的計劃也引起了英國政府極大的興趣。這幾年來英國正在努力重塑歐洲經濟中心的地位,五千億的融資規模絕對是這十年來全世界最大的融資計劃,又是以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的國家信譽作爲保證,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把這項融資計劃放在英國對於倫敦金融城在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上的提升都有着莫大的好處。

可惜想到了這一點的不僅僅是英國人,謝廖沙在和撒切爾首相進行會晤的過程中,並沒有主動承諾什麼,因爲他希望英國政府能夠多提供一些優惠條件。可是他前腳剛剛離開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法國大使立刻就把電話打到了他的行轅,請求第二天能夠登門拜訪。

對於送上門來的機會謝廖沙自然是不會推脫。反正騙一個也是騙,騙兩個也是騙。這種時候有魚兒主動咬鉤自然要多多益善。於是謝廖沙就邀請法國大使第二天到他的駐地一虛。

第二天一大早,法國駐英國的大使就帶着手下的經濟參贊來到了謝廖沙居住的酒店,兩人之前並沒有接觸過,所以很是寒暄了一陣子。當話題進入正題之後,法國大使又仔仔細細的向謝廖沙詢問了一遍有關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計劃,謝廖沙注意到法國大使館的經濟參贊不停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似乎要把謝廖沙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

當謝廖沙講完了自己要說的內容之後,法國大使態度極爲恭敬的問道,不知道烏里楊諾夫部長有沒有意向接納法國的投資者參與貴國這個龐大的計劃呢?

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十章 脅迫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一百零六章 白武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五十九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五十六章 陰險政客謝廖沙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三十一章 耶利欽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百八十二章 坦白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章 跳傘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章 密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黑色星期一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六十八章 傀儡部長人選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跑關係第二百七十七章 近在咫尺的真相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六十五章 戰後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三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九十六章 蘇老病危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十九章 被制裁的南非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四十六章 談判
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十章 脅迫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一百零六章 白武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檢舉信第五十九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五十六章 陰險政客謝廖沙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三十一章 耶利欽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百八十二章 坦白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章 跳傘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二十四章 茹科夫斯基夫人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章 密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黑色星期一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六十八章 傀儡部長人選第二十三章 傑諾維塞家族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跑關係第二百七十七章 近在咫尺的真相第一百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的邀請第六十五章 戰後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五十章 共青團的商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三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五章 噁心的頭版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九十六章 蘇老病危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十九章 被制裁的南非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謝瓦爾德納澤問政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二百九十五章 蘇聯最後的日子第四十六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