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謝廖沙希望蘇聯能夠參與到南斯拉夫內戰的調停之中,而不是任由歐共體和美國將觸手伸向巴爾幹半島。要知道南聯盟的內戰可是一直持續到了2000年之後,那時候,多年的戰爭造成了無數的死傷,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仇恨根本就無法調和。而作爲主體民族的塞爾維亞人更是和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波斯尼亞的穆族人結下了血海深仇。米洛舍維奇最後被以美國爲首的多國部隊以反人類罪送上了國際法庭,最終病死獄中。

可是在1991年,南斯拉夫內戰纔剛剛爆發,而且僅僅集中在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以及科索沃自治省。以和平手段解決南斯拉夫內戰的機會依舊存在。謝廖沙不希望美國的勢力介入東歐統一市場,而南斯拉夫的加入將會讓統一市場獲得至關重要的地中海出海權。

在聯合國,美國再次發起了出兵干涉那斯拉夫內戰的提案。因爲有了上一次成功斡旋科威特危機的先例,再加上南斯拉夫又是原本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蘇聯在南斯拉夫問題上的態度至關重要。

謝廖沙這一次再次說服了戈爾巴喬夫主動介入南斯拉夫危機當中。在聯合國,以美國爲首的北約集團對南斯拉夫直接無轉幹涉的企圖再次被蘇聯一票否決。而這一次,美國再也沒打算給蘇聯好臉色看,他們隨即取消了原本布什和戈爾巴喬夫已經商定好的大量援助計劃。美蘇之間原本就因爲科威特問題的分歧現在變的更加嚴重了。

就在亞佐夫和克留奇科夫計劃着除掉謝廖沙的時候,謝廖沙再次離開了蘇聯飛往薩拉熱窩去面見南斯拉夫領導人米洛舍維奇。而跟着謝廖沙前後腳抵達的,則是聯合國派來的南斯拉夫人權問題觀察團。顯而易見,美國打算將塞爾維亞人在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的軍事行動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旦發生了平民死亡或者是誤傷的情況。美國就有了再次提出出兵的藉口。而此時此刻米洛舍維奇深知謝廖沙的到來,代表着這個世界上唯一敢於和美國抗衡的另一種聲音。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現在的蘇聯和南斯拉夫面臨幾乎同樣的困境。不過戈爾巴喬夫選擇了妥協,而米洛舍維奇則選擇了武力鎮壓。

謝廖沙飛機的艙門剛一打開,謝廖沙就快步的走下了旋梯,米洛舍維奇親熱的走上前來和謝廖沙熱烈的擁抱,雖然謝廖沙和米洛舍維奇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利益上的共同訴求讓米洛舍維奇和謝廖沙明顯更聊得來。當天晚上的歡迎晚宴上,米洛舍維奇高度評價了蘇聯和南斯拉夫的友誼,聲稱謝廖沙的到來爲南斯拉夫和蘇聯之間的友好開啓了新的篇章。這些場面話明顯是說給西方國家聽的,雖然蘇聯現在日薄西山,但是該硬氣的時候依舊要拿出超級大國的底氣來。

宴會結束之後的第二天,謝廖沙終於找到了和米洛舍維奇單獨面談的機會。當謝廖沙一開口,米洛舍維奇才知道自己完全都想錯了。

“什麼?你們蘇聯建議我們放棄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你怎麼敢說得出口?難道你們蘇聯人也是這麼解決自己的問題的?”

“米洛舍維奇主席,作爲全世界爲數不多的依舊堅持社會主義的國家。我們的處境幾乎一樣。蘇聯的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正如貴國的主體民族是塞爾維亞族一樣。我們舊有的經濟體制完全陷入了危急之中,面對西方咄咄逼人的商品經濟的衝擊。我們的經濟制度讓人民痛苦不堪。而經濟下行,則正是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對於國內的少數民族來說,你對他們幫助的過多,不但會引起主體民族的不滿,如果不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的話,少數民族依舊不會對你的讓步表現出感恩戴德的心態。可是你要是一味的偏幫主體民族,少數民族又會覺得你們是在剝奪他們公民權。作爲政府來說一碗水端平要被罵,向任何一方傾斜更會招致更多的不滿。在蛋糕只有這麼多的情況下,無論怎麼分這塊蛋糕,都會有人感到不滿意。”

謝廖沙這番話算是說道米洛舍維奇心裡去了,在過去的鐵托時代,塞爾維亞人爲南斯拉夫的少數族裔做出了諸多的讓步。比如入黨的優先權,工作的優先權,晉升的優先權,教育的優先權。可是當南斯拉夫面對東歐劇變的衝擊時,過去的這些優待政策並沒有讓各加盟共和國和南斯拉夫這個主體站在一起。謝廖沙起碼有一點讓米洛舍維奇非常的贊同,蛋糕現在就這麼多。想讓每個人都滿足根本不可能,還不如將這些蛋糕交給那些始終和南斯拉夫站在一起的塞爾維亞人。

“主席先生,不管怎麼樣,西方的那些人權觀察團不可小視,如果沒有美國和歐共體的撐腰,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絕對不敢旗幟鮮明的要求獨立。所以我建議您最好先把軍隊撤回來,當務之急是先穩住自己的基本盤。恕我直言,波斯尼亞和塞黑哥維納,馬其頓,還有科索沃都有爆發獨立的危險。當務之急不如先和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坐在談判桌上,大家先做個溝通……”

米洛舍維奇面色嚴肅的看着謝廖沙。不知道該如何作答。說白了米洛舍維奇其實也不想讓塞爾維亞和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交火。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本來就是南斯拉夫的富裕省份,一旦爆發戰爭,對於南斯拉夫的經濟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所有的矛盾其實都源於南斯拉夫糟糕的經濟情況。大量的失業青年無所事事,開始熱衷於街頭政治。似乎經濟的問題全都是政治帶來的。可是他們壓根就沒有想一想,爲什麼過去南斯拉夫在鐵托那更加高壓的時代,卻可以創造出年均gdp6.9%的記錄,並且連續保持了十年高速增長。政治只是某些人鼓動無知的年輕人上街鬧事的藉口,經濟的問題,歸根結底還要用經濟手段來調整。

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場外招數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克蘭美女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十六章 葬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十九章 釣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十章 分兵!冒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二百三十一章 嘉能可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一百六十五章 場外招數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八十二章 第二個案子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一百零五章 離任風波第一百八十九章 輿論戰第十章 大忽悠第一百二十七章 銥星發射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九章 謝廖沙的邀請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訊技術展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九十六章 能幹的尤利婭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十二章 勸說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十九章 釣魚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叛先鋒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五十八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一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六十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六章 入夥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硬的利加喬夫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
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場外招數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克蘭美女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耶利欽訪美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十六章 葬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十九章 釣魚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功勞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十章 分兵!冒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七十一章 律賊與素卡第二百三十一章 嘉能可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二十三章 哥倫比亞銀行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一百六十五章 場外招數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八十二章 第二個案子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三十四章 托兒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一百零五章 離任風波第一百八十九章 輿論戰第十章 大忽悠第一百二十七章 銥星發射第六十三章 美人計 一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九章 謝廖沙的邀請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訊技術展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六十六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九十六章 能幹的尤利婭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一百九十章 安然集團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二百一十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三章 次貸做空機制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一百九十九章 與反對派的會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十二章 勸說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十九章 釣魚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平叛先鋒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國機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五十八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一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六十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六章 入夥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強硬的利加喬夫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十三章 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