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師爺劉德(求收藏)

“俺聽西洋和尚說,大地是圓的,也就是從咱這松山堡要是一路往西,走上兩年,還會回到這地方,怎麼樣,長見識了吧?我要是不告訴你們,你們就是再苦讀十年聖賢書,都不會明白這個事理的。所以嘛,正如孔聖所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們跟在我身邊,更要隨時隨地揣摩這一道理,切不可夜..夜什麼來着。”

已成一片廢墟的松山堡內,到處狼藉,舒穆祿領着幾名部下來回看了一圈,發現燒得太過乾淨,便也沒心再呆在這裡。帶着手下一邊往外走,一邊很是興致勃勃的賣弄起自己的見識來,卻卡在一個想不起來的成語上。

跟在舒穆祿身後的師爺聞言忙提醒道:“大人,是夜郎自大。”

“啊,對,夜郎自大。”

舒穆祿滿意的摸了摸自己的大絡腮鬍子,讚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師爺,眉飛色舞,興趣盎然道:“夜郎這人,就跟那些閉門造車的腐儒一般,自大的很,總認爲自己什麼都知道,到頭來卻是什麼都不知道。真正的就是混在讀書人中的東郭先生,爾今天下是我們滿人坐了,這種東郭先生可是不容他們再胡混下去,沒個真材實學可不是不能給官做。真正有才學的人,就好比我的光遠,那可是諸葛孔明似的人物,肚中學問大着呢,竟然能將三國記得爛熟於胸,實是大大的人才。等辦完這的差,我定向都統衙門舉薦於你,怎麼也得謀個實缺給你。”

光遠是這師爺的表字,他姓劉,單名一個德,浙江嘉興人。聽舒穆祿竟然將他比做諸葛孔明,劉德臉皮再厚,也禁不住老臉一紅,繼而卻是心中暗喜。臉紅是因爲劉德雖是秀才,卻喜看雜書,這三國便是幼時就看熟了的,其他卻是七竅通六竅,要不然也不至於五十歲的人了,還是個秀才的功名,連個舉人都考不上。就這麼點貨,卻被舒穆祿比做諸葛亮,你說劉德能不臉紅嘛。喜的卻是總算得個準信了,這回無論如何總能謀個七品實缺,一嘗官老爺的滋味吧。

說來劉德也挺倒黴的,一心想考個舉人致仕,光回宗耀回祖,哪想從十六歲考到三十歲,考到縣裡學官聞其名就厭其人,明言你若再來考,就把你的秀才也給奪了。考試考到他這份上,也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這話果然不假,劉德功名是無望了,便在縣城擺了個說書攤,每日裡靠給人說三國爲生,有些小錢便去書店買些雜書看看。那日見書店新到一本《明史》,刊印比較精美,賣價卻低,劉德一時腦熱,貪圖便宜,尋思買一本回去日後再倒手賣與他人,說不得能賺兩酒錢。當下就將身上的十幾枚銅板一鼓腦掏了出來,軟磨硬纏的求着老闆低價賣了他一本。哪想半月後,縣裡衙門的差人卻上門將他抓到了大牢裡,連過堂都沒過,就被縣太爺給定了個發配關外。

稀裡糊塗的到了關外後,劉德才知道原來惹來這場大禍的就是自己一時腦熱買下的那本《明史》。與被牽連進來的其他人相比,劉德算幸運的,編書修訂的湖洲莊家全族盡斬,因《明史》入獄的多達兩萬多人,上至巡撫,下至普通百姓,爲此喪命的不計其數。劉德沒被砍頭而只是發配到關外爲奴,想來也是那縣太爺手下留情了,不忍讓這劉秀才白送了性命。

冤是冤了點,可劉德沒處叫冤去,此是欽定逆案,他能到哪叫冤,怪只能怪他想貪便宜的小心思,沒給砍了腦袋算幸運的了。不過這世上也有句話叫大禍之後必有大福,到了關外後,劉德被分到了一個改變他人生的滿人家爲奴,這滿人便是舒穆祿,而他生平最大的愛好就是聽三國,學三國,在舒穆祿身上,劉德總算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處,幾次一講,舒穆祿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嗖嗖”的直髮光,二話不說就將他從一幫奴隸中挑了出來,除了奴藉,直接委了其一個師爺職務,打這以後,劉德總算是光宗耀祖了,協領府上的下人,手下的軍官兵丁哪個見了他不尊稱一聲“光遠先生”。

“光遠先生”是蠻有派頭,但畢竟比不上“劉大人”來得響亮,聽舒穆祿說回去就給他謀缺,劉德心中那個喜啊,口上卻說:“大人太擡舉小的了,小的不過是個秀才,如何能趕上諸葛孔明,大人這麼個比法,小的可不敢當。小的只想長隨大人左右,略盡綿薄之力,替大人蔘贊一二就可,做不做官卻是不曾想過。人生難得幾知己,大人對小的有相遇相知之恩,若不是得大人青眼,小的現在還做那低賤的下人,如何能有今天這般境遇。”說到這裡,劉德忍不住抽泣起來,眼淚說掉就掉,哽咽道:“得大人如此相待,小的知足了,這輩子什麼地方都不去,就呆在大人身邊了,一輩子伺候大人,給大人說三國道三國,縱使爲了大人上刀山下油鍋,小的也不皺下眉頭!”

劉德這話讓舒穆祿大爲感動,老臉跟着一動,也有些動情:“光遠切莫這樣,切莫這樣,你我難得相知,本官如何能讓你隨我一生呢,如此可就是將你所學埋沒了。我意已決,待辦完此趟差,無論如何也要求得將軍給你個實缺。”

“大人,小的…”

點到即至,點到即至,劉德暗自提醒自己,戲可不能做過了,要是舒穆祿感動之下,真準了自己常隨身邊,那可是自作自受了。

“光遠,你不要這樣,本官看着也不好受,你的心意本官是知道的,但你滿腹經倫,如何能就此埋沒呢,本官一介武夫,雖有張翼德之勇,卻是無用武之地,現今天下太平,不過臺灣鄭家跳樑小醜未服王化,但那也用不着本官了,平臺是水師的事,我就算有心也無力。你留在我身邊也沒什麼大出息,外放個實缺總是好事,將來有了功績,本官再替你謀動謀動,倒也不是難事。如此,也算成就你我相遇相知之佳話了。”

舒穆祿一邊好言安慰自己的諸葛孔明,一邊對手下的參領、佐領道:“我視光遠爲師亦爲友,爾等也要如此待他,切莫因光遠是漢人而生小看之心,明白嗎?”

“卑職明白,卑職明白!”

“我等對光遠先生亦如大人一樣,都是尊敬得很,絕無輕視之心,大人儘可放心。”

“卑職還準備着將犬子交給光遠先生,聽他每日教誨呢,他日也好與光遠先生一樣,熟讀經史,替卑職長長臉面。”

上官如何,下官自然如何,上有所好,下亦有所好,舒穆祿手下這兩個參領,四個佐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樣學樣,一個個恍如舒穆祿的翻版,對三國也是大爲熱衷,然幾人卻比舒穆祿要圓滑得多,說白了就是沒他那麼渾,知道做人,當下就在那大拍馬屁起來,舒穆祿沒得升,他們可是有的升。

“嗯,如此甚好。”

部下的表現讓舒穆祿很是滿意,哈哈一笑,摸了摸腦袋,想起一事,問還沉浸在情緒之中的劉德:“對了,光遠,你上次說那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女人衣服,司馬懿卻愣是沒受激將,緊守營門不出,使孔明妙計不得法,卻不知之後孔明先生昨整的司馬懿這老殺賊?”

“咳咳,這個嘛…就要細細道來了。”

劉德轉變迅速,很快調整狀態,使出昔日街頭混飯吃的本領,拿足架勢,吊足舒穆祿胃口之後,才娓娓道來:“話說那司馬懿…”

昔日宋太祖的宰相趙普靠半部《論語》治天下,今劉德以一部《三國演義》混得風聲水起,二者相較,知識的確是財富。

劉德正講得精彩,舒穆祿也正聽得入神,卻見自己的戈什哈冒裡冒失的跑了過來:“啓稟大人,何保大人派人來傳話,說有重要軍情要跟大人協商,請大人這就去他營中。”

“重要軍情?”

舒穆祿聽得正濃,被這戈什哈打斷頗是不快,對何保更是不快,沒好氣道:“既有重要軍情,何保方纔怎麼不說,現在卻派人來報?”

“何保這人,本官就是看不上,你們可知他額娘是他阿瑪從關內搶回來的,當年被豫親王睡過的爛貨,嘿嘿,老巴齊這綠帽子戴的,也不知何保這小子是不是老巴齊的種。”

聽舒穆祿說這個,參領和佐領們可不敢搭茬,這是上官在說上官,他們這些下官如何能接口,況且說得還是人家家事,更牽扯到已故的豫親王,忌諱更大。

衆人不開口,劉德卻不能不開口,好歹他也是師爺,提醒主人是他的份內之事,當下勸道:“大人,咱們還是去一下吧。何大人說是重要軍情,大人還是聽聽是什麼事,免得被小人說大人誤事。”說到這兒,劉德頓了一下,提醒道:“松山堡的事情雖然都統大人給定了怎麼個解決法,也派人送了書信告知黑龍江方面,但何大人是當事人,面上該做的還是要做一下,以免有什麼波折。”

劉德的意思是指舒穆祿這會無論如何都要給何保面子,甭管什麼事都要哄着對方,可不能表現出什麼不滿,不然何保心中記恨,回去翻臉,把這事捅上去,那後果就大了。

“也罷,聽你的。”

舒穆祿對劉德的話向來是聽從的,他也從來不覺得聽師爺話有什麼不對,對部下們嘿嘿一笑:“俺燕人張翼德一向最聽軍師話了,你們隨本官去聽聽,看他何保有何重要軍情着急着了的。”

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三十三章 巴海聞訊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二十三章 永平府官差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五十五章 雅克薩大屠殺(六)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九章 高士奇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四十七章 明府慶生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亂第十二章 清算漢奸(五)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五十章 滿洲宗室第三十四章 追擊第二十二章 橫行不法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九)第二十八章 浮腫病第九十三章 強徵擴軍(四)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變色第四十三章 進攻雅克薩(三)第三十七章 木蘭圍場(上)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一百八十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一)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二十九章 不遵軍令者殺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遠銀礦(一更)第二十章 鎮壓第四十三章 賺得周培公第二十六章 清原保衛戰(四)第五十七章 血洗烏拉(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聯隊(三更)第二十三章 盡屠 不封刀(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五十五章 真實的康熙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兵臨城下(六)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中)第六十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十章 僞都盛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章 兵器倉庫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二十九章 不遵軍令者殺第十六章 春耕生產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二百一十章 炸燬城牆(上)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糧(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十三章 尚陽堡暴動(六)第一章 焦山驛第八章 清算漢奸(一)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軍回返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遠作戰(一)第九十一章 強徵擴軍(二)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上)第九十一章 水晶之夜(四)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五十章 殺降第十一章 招爲己用第三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黃羊野人(中)第八十八章 水晶之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炸燬城牆(中)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四十章 罪己詔 御駕親征
第五十七章 人競相食 大勢已去(上)第一百零八章 征服之血(七)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三十三章 巴海聞訊第九十四章 水晶之夜(七)第九章 尚陽堡暴動(二)第七十四章 林娜(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征服之血(五)第二十三章 永平府官差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鴻儒取士第五十五章 雅克薩大屠殺(六)第七章 言而無信第九章 高士奇第十八章 魂兮歸來第四十七章 明府慶生第二十五章 盡屠 不封刀(下)第八十二章 北上平亂第十二章 清算漢奸(五)第五十六章 保證(求收藏)第五十章 滿洲宗室第三十四章 追擊第二十二章 橫行不法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獻策害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九)第二十八章 浮腫病第九十三章 強徵擴軍(四)第五十三章 突變(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變色第四十三章 進攻雅克薩(三)第三十七章 木蘭圍場(上)第十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三十九章 南征祭旗第七十八章 奇襲北京(九)第一百八十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一)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二十九章 不遵軍令者殺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遠銀礦(一更)第二十章 鎮壓第四十三章 賺得周培公第二十六章 清原保衛戰(四)第五十七章 血洗烏拉(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三步兵聯隊(三更)第二十三章 盡屠 不封刀(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臨城下(四)第三十四章 疑惑第五十五章 真實的康熙第一百六十一章 額爾古納城破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之血(一)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兵臨城下(六)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二百零八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二十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老瓜賊與天地會(中)第六十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十章 僞都盛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章 兵器倉庫第十五章 酷刑(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定遠作戰(十九)第八十三章 血色京城(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總結與整編(上)第二十九章 不遵軍令者殺第十六章 春耕生產第四十五章 演練第二百一十章 炸燬城牆(上)第四十章 一文銀難倒英雄漢第五十八章 明掘永陵(上)第三十八章 屯兵圖古爾斯克第二章 殺人淫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下劫糧(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英宗故事第十三章 尚陽堡暴動(六)第一章 焦山驛第八章 清算漢奸(一)第六十六章 殺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軍回返第五十三章 挺進盛京(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杜吉根思克會戰(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遠作戰(一)第九十一章 強徵擴軍(二)第七章 不堪一擊第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上)第九十一章 水晶之夜(四)第一百一十章 征服之血(九)第五十章 殺降第十一章 招爲己用第三十四章 清原保衛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黃羊野人(中)第八十八章 水晶之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炸燬城牆(中)第四十六章 奪取璦琿城(中)第二十四章 盡屠 不封刀(中)第三十二章 狗眼看人低第四十九章 五萬兩第九十六章 水晶之夜(九)第四十章 罪己詔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