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喬菲

我放下電話,自己有點發呆。

家陽在世界的另一端,我使勁想,想不起來他的樣子。

我現在住在大學城的留學生宿舍,一個人一個房間,房間裡有衛生間和小小的電廚具,每一層有公共的浴室。

我在銀行開了賬戶,收到第一個月的獎學金,蒙彼利埃沒有賣中國電話卡的,我在從馬賽回來的華人同學手裡買到,第一個電話打給他,話未說到十句,家陽說,還有文件要看,再見。

電腦的聲音提示:您通話的時間是1分25秒。

我看看手裡這一張畫着猴子臉的85分鐘的電話卡,不知道剩下的時間要打給誰。

7月了。天氣炎熱。別人放假,學校給我們仍然安排了繁重的功課。

我在翻譯學院註冊,所在的一個班,專授法漢翻譯課程。學生不多,兩個香港同學,三個臺灣的,兩個比利時男孩,四個法國人,還有我這唯一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大家已經都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和工作經驗,來到這裡接受的是拔高訓練。

每天的第一節課,老師一定會放一段時事新聞的廣播,時間是10分鐘左右,要求我們做筆錄,然後進行交替傳譯。這個練習的時間逐漸增長到15分鐘,20分鐘,我的筆記越記越少,譯出內容越來越豐富詳細。

上午的第二節課是中法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知識的介紹,用以幫助我們擴大單詞量,我從“野獸派藝術”背到“非洲樹蛇”,從“微電子撞擊”背到“弗朗哥主義”。

這樣學習的課程讓人痛苦不堪,我直到絞盡腦汁,眼圈清黑。不過也有苦中作樂的時候。

下午的時間由學生自己支配,混熟了的同學們約定了一同在圖書館做作業,幫忙修改錯誤。

我們有時分別買了水果,去海邊游泳,聊天,某一個下午規定只能使用一種語言,法語,漢語,偶爾英語。

有天早上上課之前,從比利時來的喬特拿着報紙從外面跑過來,對我們說:“我說我昨天在海灘見到那個人就覺得臉熟,果然是羅納爾多。”

我看看報紙,花邊新聞版的大標題寫着:巴西球星羅納爾多昨日在巴拉瓦斯海灘度假。

“那你當時不說。”我說,“我還能要到簽名。”

“嗨,我就看到一個人身邊帶着美女,腦袋挺大,門牙中間還有縫兒,覺得面熟嘛,想不起來是誰。”

“你現在想起來沒有新聞價值啊。”法國男孩達米安搶白他。

“我這就是事後諸葛亮啊。”喬特用中文說。

大家都笑起來。

從香港來的蓉蓉小提琴拉得非常漂亮,在市中心劇院廣場上的酒吧做兼職,我們偶爾去捧場。

這一羣說中國話的年輕人引起了酒吧老闆的注意。他提議我們不如在他的酒吧做一個關於中國的活動日,正是旅遊季節,這定會吸引大批的遊客,收入可以與我們五五分帳。

我們覺得很有趣,答應了他。

我們用竹枝和我帶來的中國結裝飾酒吧,從臺灣來的女孩會書法,在宣紙上用大字抄寫了幾首唐詩貼在牆上,儼然已有古色;我們點上從中國商店買來的薰香,於是又添古香;西洋酒吧在這一天將供應中國燒酒和各式從中國飯店訂購的小點心;我們也請到了旅居的中國畫家,到時候現場潑墨。

一個星期,好像一切準備得當,老闆說:“哎好像還差點什麼。你們誰會唱歌?”

達米安的嘴巴很快:“我聽見菲洗衣服的時候唱歌,唱得很好啊。”

我倒並不會怯場,只是想做得漂亮。

我在學校的網吧裡下載了《茉莉花》和《流年》的伴奏音樂,歌詞翻譯成法文。自己站在鏡子前演練,唱到“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就愣在了那裡,看看自己的手心,我曾經與誰狹路相逢,如今天各一方?

中國日活動的那一天,酒吧裡高朋滿座,氣氛熱烈。到最後,人人都會用中文說“你好,謝謝,恭喜發財”,甚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在這一夜也遇到了老朋友,已經回國的歐德 費蘭迪。她從遠處跑過來擁抱我,吻我的臉:“喬菲,你還記不記得我?”

我也抱着她:“我怎麼會忘了?是你教會我吸菸。”

“啊你終於來了蒙彼利埃。過得愉快嗎?”

“非常好。謝謝,謝謝。”

學成中文的歐德回到家鄉,現在市政廳國際事務辦公室負責與友好城市成都的聯絡工作。她把家裡的地址和電話留給我,囑咐我說:“喬菲,你有空可一定去找我。”

這便是有朋友的好處,天涯海角不期然的溫暖。

在這一個月,我的基礎課程結束,20分滿分的兩門功課,老師都給了我16。打電話到鄰居家,請阿姨轉告給我的爸媽,對於分數,他們沒有概念,我於是說的很簡單,我在班裡考了第一。這樣好的消息,還要告訴誰?我撥通程家陽的手機,電話被轉到了秘書檯。

我於是又打電話給歐德,問能不能在週末拜訪她家。

她說:“當然,當然,喬菲,如果你是好人的話,你就一定要來。”

歐德的家在蒙彼利埃的老城區。

青石板路,乳白磚牆,棕櫚樹掩映古老樓房。

我一步一步走在狹窄潮溼的街道里,想像着,有多少木輪的車子曾經在這裡經過,送來陽光口味的葡萄美酒;有多少人在這裡經過,寂寞的行走自己的歷史。

如此浪漫的情懷卻不適合我這樣的糊塗蟲。走着走着,發現不見街牌,不見行人,也不知這是不是我要找的那條街。

差不多是傍晚了,不遠處,有小店亮起招牌,我想去問問路,走近了看,是家批薩店。

櫃檯裡是一個年輕的男孩子,正從烤箱裡拿出新出爐的批薩。那張餅烤得火候正好,有着厚厚的奶酪,鮮豔的番茄,酥潤的蘑菇和微微翹起一角的圓蔥。男孩很滿意,動作麻利的將餅切成均勻的幾大塊,轉身放在櫥窗裡。這時他看見我。

我覺得這個人是見過的,可又想不起來是在哪裡。

年輕的臉,黑髮黑眼,向我微微笑:“小姐,新出爐的批薩,要不要嘗一嘗?”

“我想跟您問問路。”

我話音未落,有人從櫃檯的裡面出來,是我的朋友歐德。

“菲,我在等你。你自己找到了?真了不起。快進來。”

歐德對男孩子說:“這是我的中國朋友,喬菲。”

她又對我說:“菲,這是我的弟弟,祖祖。”

世界真小,我於是一下子想起來,這是哪裡見過的男孩子。同一時間,聽見他說:“對了,我們見過的,在巴黎。”

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章第六十七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九章第7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四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二章第7章第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6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五章第三章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八章第五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第六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八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6章第二十章第四十章第六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章第六十七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九章第7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一章第四章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二章第7章第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6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五章第三章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八章第五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第六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八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6章第二十章第四十章第六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