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宰輔之路

寧太師這麼說,是有緣故的。他已經在他的話中泄露了口風:你可知道辭官之後如何復起?

辭官,這就是他對賈環破局的指點。如果,賈環沒當回事,隨便聽聽,他接下來,就沒什麼可說的。而賈環顯然是聽懂了他在說什麼,纔有現在鄭重的請教。

寧祥對賈環招招手,示意他上前來,站的近一些,聲音虛弱的道:“老夫在朝堂這二三十年,除去丁憂者外,但凡能起復者,有三種情況。

其一,簡在帝心。其二,在官場中有口皆碑。其三,官場中朋友的推薦。

明朝成化年間王恕,天子不喜,貶爲外官。然而,時人曰: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弘治天子即位,即爲吏部尚書。前朝王荊公,養望二十年。安石不出,如蒼生何?神宗時,詔爲參知政事。”

因寧太師是躺着的,賈環走到近前,便坐在小板凳上。這時,沉吟着點頭。

他心中計劃辭官。十四歲的正五品官員,越出彩,越往上晉升,越危險。簡直是逼雍治天子幹掉他。換一個天子,或許情況不同。但具體到雍治天子身上,賈環很確信。

但是,辭官之後,如何復起?他確實沒有明確的計劃。只是,走一步看一步。這算是把未來二三十年的路明確出來。寧老先生,說了三種情況,卻獨獨舉例第二種情況。建議,不言自明。

寧祥看着賈環,再道:“前周(宋)、南宋時期,宰相幾起幾復,都居住在開封、臨安城內,暗中操縱朝局。自明以來,宰輔大臣若是去職,則必然返回故里。我朝一起如此。你的優勢就在於你本爲京城人。”

賈環目光一閃,頗有收穫之餘,一聲苦笑。

那兩個朝代,幾起幾復的宰相,基本都是奸臣。他可沒有當奸臣,禍亂國家的想法。做人還是要有點底線。

見賈環的表情,寧祥微微一笑,心裡很滿意。他相信他這雙眼睛。品性低劣之徒,他若是提點,豈不是罪莫大焉?

寧祥喘口氣,指指書桌上,讓賈環取來最上面的三本裝訂好的文冊,道:“這是老夫於宦遊時歷年來寫的筆記。縣中一冊,布政司一冊,軍機處一冊。老夫將死之人,想來子玉不至令老夫身後之名蒙塵。”

筆記,就是日記。這是最直接的能體現一個人所思所想的文字。同時,日記裡面會記載一些比較隱私的東西。

比如,國學大師季羨林的日記裡,他在讀大學時:我今生沒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當然,季老結婚後,與夫人的感情非常好。後來,日記出版時,季老說,一字不改。

所以,寧太師如此說。

當然,這是一句戲言。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王陽明在死前,對弟子們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寧祥是王學門徒,當效法先賢。他的官場筆記中,充滿着思考。並無其他的私事。

賈環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行將就木的老人,手裡拿着三本官場筆記,微微動容,道:“學生豈敢?”

將筆記作爲酬勞,這是非常信任的表現。賈環心裡權衡了一回,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問道:“學生見惡於天子,又得罪了當今兩位皇子,以老大人之見,當如何?”

寧祥看了賈環一眼,微微眯着眼睛,平躺着,似乎陷入沉思,似乎又在追憶往昔。算算時間,當今的雍治天子,幾乎是寧太師看着成長起來的。

賈環並沒有說話。他的局面,在這一點上,是非常艱難的。他的後手,只是寄希望於雍治朝後,文官政治成形。但是,這似乎有點不保險。

半響之後,寧祥緩緩的開口,聲音很輕,“天子也是人。天子與天子是不同的。當年康順皇帝時期,便是善待大臣。英明、強勢的天子,他的太子往往性格就會孱弱。比如唐高宗李治、明隆慶皇帝。大周至今,已經定鼎一百五十多年,子玉你明白嗎?”

賈環聽懂了。

華夏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自唐宋以來,王朝的壽命多在兩三百年間。唐朝享國289年。北周(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明太祖說,胡人無百年之國運。明朝276年。

換言之,大周,已經進入王朝的中後期。大約可以類比:唐天寶年間。國勢強大,兵鋒無人可擋。但內政、民力都開始出現問題。若日後無張居正這樣的人物出現,恐怕國運就在四五十年間。

這個時候,皇室之中不大可能再出英明、神武的中興之主。一代只會比一代差。這是歷史規律。而以雍治天子的性情,晉王、楚王,不大可能是一個性情強勢的天子。

新天子上任,必然是要刷新朝堂,燒幾把火。但其意志力肯定不強。機會便在此時。

這些話,傳出去,賈環和寧太師都要被治罪、下獄。私下談論皇帝:大不敬。但話已經談到這個份上,賈環不介意再談的深一點,“學生有青雲之志,斗膽問老大人,如何爲宰輔?”

寧祥偏頭,看着賈環,虛弱的笑一笑,指點道:“老夫在中樞十四載,歷經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中極殿大學士。”

這段自述的話,簡而言之,寧太師當年在軍機處從老四一直幹成了老大,一共14年。其中,8年的時間在當老大:中極殿大學士。履歷可謂相當的輝煌。

“彼時,朝爭不斷。於老夫自身而言,上善若水。君子無所爭,固弗能與之爭。內王外聖也!國朝至今,宰輔數十人,每一個人的道路都不相同。

於子玉而言,老夫有三條建議。其一,事功之路。子玉有治事之才,在地方作出天下矚目的功績,自可回朝堂中樞。其二,翰林、書院之路。子玉翰林出身,身後有聞道書院。若能執掌國子監,再擔任幾次提學官,會試主考官,自可入中樞。

其三,子玉文名達於天下。可學王荊公仰望。正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這就是曾經執掌中樞宰輔的政治智慧。他聽過長子寧儒說過賈環的情況,能輕而易舉的指出三條適合賈環的路:

第一,以政績升官。第二,以團隊、黨派的旗幟、領頭人,進入中樞。第三,養望。沽名,待天子詔令。賈環現在才十四歲,很大概率可以熬死晉王或者楚王。至於,雍治天子,自不用說。

各有側重點、優劣。如何抉擇,看賈環自己的選擇。

賈環用心的記了,起身,再次作揖行禮,感激道:“學生謝老大人教誨。今日之惠賜,環終身不敢忘。”

寧祥虛弱的一笑,道:“今天說了這麼多的話,我有些乏了。子玉,你去吧。”

賈環心中感嘆,再行一禮,告辭離開了寧老先生的院子。

賈環看得出來寧太師已經是油盡燈枯,葬禮只怕不遠。便以研究官場筆記的名義,閉門謝客,暫留在寧府,再緩幾日去金陵。受了老太師這麼大的恩惠,弔唁,他想參加。

三月初三,寧太師在一場小雨的傍晚去世。頭七後,賈環帶着長隨胡小四、四名錦衣衛校尉北返,離開廣信府永豐縣。

沿途經過驛站,過南昌府,與文會數場,停留兩日,認識江西布政司衆官員。再過九江府,與劉知府談了半日,於三月十八日,買舟東下,前往金陵。

“譁--”

寬敞的樓船在長江中,順水直下,平穩而快速。九江段至金陵段,航道通暢。不像宜昌三峽段: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以賈環的身家,自不會租一葉輕舟往東,而是購買了一首中等樓船。此時,他在船廳中燈下,閱讀着寧老太師的官場筆記,沉思着。窗外,一江明月碧琉璃。

筆記中記載着這樣一個事例。世宗朝間,寧太師在陝西鳳翔府扶風縣中爲縣令,有一個村子交不起皇糧賦稅。糧長催逼,差點鬧出民變。有幕僚建議寧太師搜捕爲首的民壯,刁民也。但寧太師沒有聽從,而是撤換了糧長,以裡中老人擔任。收了五成錢糧,再以糧長家資補一成。事情得到解決。

寧太師的心得:第一,要做事,不在於改變制度,而是首先要得人。他以裡中有威望的老者收稅,事情得到部分解決。第二,要愛惜民力,不要催逼過度。官員代天子牧民,是百姓的父母官。第三,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調理陰陽,不外乎是這樣。

賈環輕輕的呼出一口氣,合上寧太師的官場筆記。真知灼見。

當日,在九江府,龍江先生說他的缺點:沒有在州縣做事的經驗,根基不穩。有這本筆記,足以彌補個七七八八。

想到這兒,賈環又想起這次永豐縣之行:大有收穫。解決了他心頭以來的幾個問題。日後的局面,豁然開朗。只是,寧太師已經亡故。這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人。

“唉…”

賈環輕嘆了一口氣,將心中哀傷的情緒稍稍收斂。生老病死,誰能避免。任你王侯將相,叱吒風雲,都免不了。這份恩情,他只能回報在寧太師的後人身上。

當年,湖廣巡撫顧璘,以要犀帶增張居正: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涸子。

他若系玉帶,必定如同張江陵照顧顧家後人一般照顧寧家後人。

賈環遐思時,門外響起敲門聲,胡小四進來,提醒道:“三爺,到子時了。”

賈環點點頭,脫衣睡下。三日後,船隻將會到金陵。他會見到兩年多未見的薇薇。心中,期待感,驟然而起。

第四百二十三章 精髓所在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胡(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九百五十章 長夜逝去,雄雞高唱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八百二十四章 風雨入龜茲第九百五十八章 廷推第兩百四十二章 局勢惡化第兩百六十九章 我知道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第三章 衆生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桂榜(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兩百五十三章 請寶姐姐放心第兩百一十七章 開學(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極大的錯誤第五百二十四章 輕鬆、功成。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發,出發第三百八十四章 原因、幕僚第九百五十三章 帝位歸屬(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新時期,新形勢第三百八十六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應、待遇第九百七十四章 風起於微第六百三十章 尤三姐之情第兩百二十一章 反擊!反擊!(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會戰(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花魁(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五百八十六章 臣請復一條鞭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需要時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心悠悠第兩百六十二章 貴妃之位(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出兵,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山爆發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兩百零三章 默契、學問、同年第二十章 下請帖第八百二十章 逃跑之前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則消息第四十四章 得意洋洋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樓(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洪流、胡騎第八十二章 龍江先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誰的葬禮第七百六十八章 起復、北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南花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出兵,出兵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談、延期第六百四十四章 黑幕重重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九百五十七章 皇極殿外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反擊!反擊!(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流逝、大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驚弓之鳥(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崑崙巔、江湖遠(中)第八百八十章 北庭終戰(終)-陽春三月賈環來第五百零二章 甄家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責怪第九百二十三章 請你們也不要後悔第三十四章 和稀泥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七百九十七章 京營抵達,殺胡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題第八百二十三章 美男,反間第兩百三十章 讀書人、話事人(補昨天的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賈環的套路第八百八十二章 殺胡(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落幕、效果第兩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殺胡(下)第七十一章 賈三首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一百六十八章 賈府衆生相(二)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鄙視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試第兩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兩百一十八章 去庫存的辦法第九百零九章 我是賈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四百零八章 當面打臉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一百二十二章 書院瑣務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兩百三十一章 有點忙第九百五十二章 談判(下)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兩百三十一章 有點忙
第四百二十三章 精髓所在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胡(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九百五十章 長夜逝去,雄雞高唱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八百二十四章 風雨入龜茲第九百五十八章 廷推第兩百四十二章 局勢惡化第兩百六十九章 我知道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第三章 衆生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桂榜(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兩百五十三章 請寶姐姐放心第兩百一十七章 開學(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極大的錯誤第五百二十四章 輕鬆、功成。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發,出發第三百八十四章 原因、幕僚第九百五十三章 帝位歸屬(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新時期,新形勢第三百八十六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應、待遇第九百七十四章 風起於微第六百三十章 尤三姐之情第兩百二十一章 反擊!反擊!(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會戰(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花魁(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五百八十六章 臣請復一條鞭法第八百四十三章 需要時間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心悠悠第兩百六十二章 貴妃之位(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出兵,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山爆發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兩百零三章 默契、學問、同年第二十章 下請帖第八百二十章 逃跑之前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則消息第四十四章 得意洋洋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樓(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洪流、胡騎第八十二章 龍江先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誰的葬禮第七百六十八章 起復、北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南花魁(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出兵,出兵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談、延期第六百四十四章 黑幕重重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九百五十七章 皇極殿外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反擊!反擊!(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流逝、大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驚弓之鳥(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崑崙巔、江湖遠(中)第八百八十章 北庭終戰(終)-陽春三月賈環來第五百零二章 甄家來人第四百零四章 責怪第九百二十三章 請你們也不要後悔第三十四章 和稀泥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七百九十七章 京營抵達,殺胡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題第八百二十三章 美男,反間第兩百三十章 讀書人、話事人(補昨天的一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賈環的套路第八百八十二章 殺胡(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落幕、效果第兩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八百八十二章 殺胡(下)第七十一章 賈三首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一百六十八章 賈府衆生相(二)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鄙視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試第兩百零八章 王府(上)第兩百一十八章 去庫存的辦法第九百零九章 我是賈環!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第四百零八章 當面打臉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一百二十二章 書院瑣務第兩百零二章 頂住反撲第兩百三十一章 有點忙第九百五十二章 談判(下)第兩百九十八章 流言蜚語(完)第兩百三十一章 有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