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德不配位

練子寧低頭了,這讓柳淳有些意外,按理說這傢伙不是該視死如歸,拼了老命,維護朱允炆嗎?他投降了,還要不要名節了,對於讀書人來說,寧可沒命,也絕不能丟了名聲,不然千秋萬代之後,都會留下罵名的、

“這個練子寧不會是有什麼謀算吧?”柳淳笑呵呵道。

朱棣沉吟,他抓着鬍子,不客氣道:“這幫讀書人,滿肚子都是心眼,跟他們打交道,的確要小心三分。不過練子寧願意說,咱們就聽聽,當個樂子!”

柳淳含笑點頭,朱能下去,不多時把練子寧帶了上來。

再度面對柳淳,練子寧已經沒了牢房裡面的勁頭兒,滿頭亂髮,背部佝僂,整個人就像是一場寒霜之後,地裡殘存的老茄子,蔫了,癟了,殘了,廢了……

“練子寧,你有什麼想說的?”

練子寧擡頭,瞧了瞧柳淳,又轉向朱棣。

“燕王殿下,我所說關係重大,請王爺許下諾言,保我一條性命,苟延殘喘。”

朱棣斜着眼睛,根本沒正眼看他。

“柳大人問你話,你只管跟他說,在柳大人定奪之前,本王不會許諾你任何事情!”

練子寧一愣,這是什麼道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不管到什麼時候,說了算的都是一個,他不願意跟柳淳談,想要讓朱棣給他承諾,就是這個道理。可朱棣呢,竟然把皮球踢了回來,明確告訴他,這事情是柳淳管的,我尊重他的意見!

這,這倆人竟然能彼此信任,到了這麼默契的地步?

或許這就是君臣相得吧!

練子寧突然涌起了強烈的嫉妒,他跟朱允炆好多年,不但沒有得到尊重和信任,反而還被對方催着去死,讓人情何以堪啊!

想到這裡,練子寧就更加憋屈委屈!

“柳大人從前就是先帝寵臣,如今更上一層樓,老夫五體投地,唯有佩服!”

柳淳滿不在乎,“有些事情,的確燕王殿下不清楚,我問你,懿文太子之死,你知道嗎?”

“啊!”

練子寧打了個冷顫,包括朱棣,都瞪大眼睛,“柳淳,你說大哥的死?”

柳淳繼續道:“呂氏通過弟弟呂平,跟外面的人勾結……其中最主要的人就是齊泰,你跟齊泰又是好朋友,多少會知道一些消息吧?”

練子寧怎麼也沒有料到,柳淳竟然問到了朱標之死,這讓他如何回答啊!

“柳大人,齊泰已經死了,呂氏也死了,事情早就斷了線索,就算你想扣陛下一個弒父的罪名,只怕也做不到了。”

他還稱朱允炆爲陛下,顯然,還是沒有完全轉過彎。

柳淳和朱棣都不在意這個,柳淳繼續道:“那定遠侯王弼呢?是誰去逼着他自殺的?”

“這個……”練子寧沉吟片刻,“這個或許齊泰清楚。”

朱棣聽得眉頭立起,就要發作,你丫的不是說什麼都告訴我麼?結果現在一問你就往死人身上推,姓練的,你也太不要臉了!

柳淳卻衝着朱棣擺手,先彆着急,這貨還有那麼一絲窮酸的架子,不願意如實招供,必須先找到突破口才行。

“練大人,我能不能再問你一件事,在錦衣衛方面,是誰跟你們勾結?”

練子寧茫然道:“柳大人,我,我不清楚,錦衣衛不是你的人馬嗎?”

柳淳啞然,“好,既然練大人不願意多說,我也就不勉強了,傳令下去,給練大人找一個專門的院落休息,另外再給練大人派兩名胡姬伺候,練大人也是儒雅風流之人,這幾個月受苦了,該好好放鬆一下。”

說完,柳淳竟然真的讓人帶着練子寧下去。

等人走了,朱棣才熱切道:“柳淳,你方纔問的事情,可有證據?屬實嗎?”朱棣的聲音帶着顫抖,沒錯,他很激動。

假如能坐實一樣,尤其是朱標之死,那樣的話,朱允炆就徹底完蛋了,弒父大罪,頃刻之間,就讓人朱允炆的道德破產。

要知道朱允炆身邊聚集的都是標榜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的傳統文人,假如他們知道了天子竟然是大逆不道之人,那該是多美好的畫面,簡直不敢想象……

柳淳嘆口氣,“的確是過了幾年,許多人都死了,真相想要揭開,難度太大了,不過我還在查,我很希望練子寧能給我一些線索。”

朱棣道:“此事的確關係重大,那,那怎麼不趕快嚴刑拷打,逼着練子寧說實話啊?”

“王爺,你沒看見,練子寧那副德行,嚴刑拷打,立刻就沒命了。而且也不用我們動手,只要把消息傳出去,說練子寧還活着,並且歸順了王爺,立刻就會有人幫着我們撬開練子寧的嘴巴。”

朱棣沉吟片刻,哼了一聲,“你就不能快點撬開練子寧的嘴?本王很着急!”

柳淳無奈道:“王爺,這種事情只能讓練子寧自己說出口,不然的話,他胡亂攀扯,我們就更沒法查出真相了。”

“嗯!”朱棣無奈哼了一聲,“好吧,反正這些事情都交給你了,本王只要最後的結果!”

……

從這件事情開始,朱棣就和柳淳達成了默契,練兵打仗,沙場對敵,這是朱棣的事情,至於刺探軍情,輿論宣傳,打擊朱允炆的威望,撼動他的根基,瓦解軍心,削弱士氣……這些事情,都是柳淳負責。

兩個人,兩條線,珠聯璧合,配合堪稱默契。

這不,朱棣利用冬季,展開大練兵,現在朱棣的人馬非常複雜,他的核心之後八十名王府侍衛,另外吞了親王三千人,代王一萬人,肅王五千人,最大的一部分是秦王府的三衛,超過三萬五千人。

另外朱棣又俘虜了李景隆的部下,差不多有幾萬人,還有在河西走廊等地招募過來的騎兵一萬多人。

都加起來,也有十萬人。

可這十萬人良莠不齊,且彼此一點都不熟悉,甚至語言都不通。李景隆的部下多數是南方人,而幾位王爺的三衛兵馬都是北方的,而那些党項,吐蕃的騎兵,就更加複雜了……語言的隔閡,習慣上的不同,造成了很多矛盾,士兵經常衝突鬥毆。

對此,朱棣進行了徹底的整編,他把人馬打散,按照騎兵、步兵、火銃兵,輜重兵進行重編。

在重編過程中,朱棣給軍中增加了一個系統,那就是文官體系!

軍中文官!

按照朱棣的要求,指揮作戰,這是武將的職責,而發放糧餉,執行軍法,溝通情況,解決士兵的困難……全都交給了文官負責。

明眼人都知道,朱棣這是逼出來的。

他既不放心那些將領,又對士兵的衝突矛盾不能視而不見。沒有辦法,就只能安排一羣人,幫助他進行管理。

只不過朱棣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做法,竟然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軍中文官漸漸分出兩個類型,一類是專門負責打仗的參謀人員,另一部分則是跟士兵更爲貼近的訓導人員。

這兩類文官的出現,讓各級將領的指揮作戰能力提高了很多,而且呢,軍營之中,士兵的壓力也小了不少,生活環境大爲改善,戰鬥力迅速提升。

從更長遠來講,朱棣打破了文官之間涇渭分明的壁壘……這些有着軍營經驗的文官,後來大量進入了官僚體系,他們兼具文官的狡猾和武將的兇悍,有了這羣人在,想要壓制武人,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當然了,這些好處都是後話,朱棣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把人馬整編好,做到如臂指使,因爲這個寒冬之後,惡戰就會隨之而來,生死之戰,絲毫馬虎不得。

如果說朱棣的任務是強大自己,那麼柳淳則是全力以赴,給朱允炆添亂。

他們派出了使者,帶着平定西北,光復瓜州和沙州的消息,向京城進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朱允炆也急需知道朱棣的虛實,通過使臣探聽朱棣的情況,就成了非常不錯的選擇。

可問題是這羣使者太氣人了。

除了領頭的年輕人之外,還帶了不少說書唱戲的,這幫傢伙帶着鑼鼓樂器,天生一副好嗓子,每到一處鎮子,就大講朱棣如何平定西北,如何分田分地……等到了縣城,那就更熱鬧了,乾脆在館驛外面畫出一圈地方,開始演出了。

這是使者,還是賣藝的啊?

把不少地方官吏都給折騰懵了,他們紛紛派出衙役看管,然後又給應天送信,請教禮部和鴻臚寺,使者可不可以表演?

剛剛從家鄉回來,接掌禮部尚書的陳迪,一看鼻子都氣歪了。

這是表演嗎?

分明是爲匪宣傳啊!

地方官吏都是幹什麼吃的?

怎麼能允許!

他連忙下達禁令,並且派遣一隊錦衣衛,去專門護送使者進京,沿途再也不許他們跟被人接觸,如果不聽話,那就殺!

陳迪的禁令還是晚了一步。消息已經傳播開了……而且柳淳安排在暗處的那些眼線也都動了起來,全力以赴,宣揚朱棣大勝的消息。

燕王開疆拓土,完成先帝未完成的事業,而朱允炆則是倒行逆施,爲了對付燕王,不惜違背祖訓,勾結蠻夷……難道他忘了,蒙古人曾經屠戮中原,殺了無數的百姓嗎?

這一番質問,或許還算不得什麼,可伴隨而來的另一條消息,卻讓人懵了!

朱允炆的師父,右都御史練子寧,終於看不下去,決定棄暗投明,追隨燕王,一起討伐朱允炆!

這可是個超級重磅炸彈,五月五,一顆驚雷,在頭頂炸響!

誰?

練子寧!

那可是天子的師父啊!

他怎麼投降了朱棣?拋棄了自己的弟子?

難道真如傳言說的,練子寧失望透頂?覺得天子太過分了?徒弟背叛師父常聽說,可師父背叛徒弟,還很少見。

尤其是前些時候,朱允炆宣稱練子寧落入敵手,殉國而死,還給師父大辦喪禮,現在看起來,簡直跟笑話一般!

到底誰是誰非,又有誰說得清楚?

可沒過多久,從練子寧的老家臨江府傳來了消息,練氏宗族,決定將練子寧逐出家門,生不是練家的人,死不許入練家的墳!

不忠不義,無君無父,屈膝投敵,寡廉鮮恥之徒,練家子弟,人人得而誅之!

消息傳到了西安,練子寧整整三日,不吃不喝,或許後世之人無法理解,一個人被開除宗族,意味着什麼!

可練子寧太清楚了,他完了!

君父拋棄他無所謂,家族拋棄他,就連最後一絲念想也沒有了,徹底成了孤魂野鬼,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朱允炆啊朱允炆!

好歹師徒一場,用得着做得這麼絕嗎?家族的拋棄,讓練子寧徹底放棄了最後的矜持,臉面這個東西,不要也罷!

練子寧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他沒有別的,只有一支筆,滿腔憤懣!

五天之後,一篇大作新鮮出爐,標題只有四個字:德不配位!

第758章 我感謝你八輩祖宗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543章 永樂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793章 別放走一個!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208章 老朱的教導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777章 一起坐車一起飛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94章 十三香帶來的航海熱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62章 我學習,我快樂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225章 死諫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70章 罷帥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129章 謝謝老闆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64章 你高攀不起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第595章 捐出全部家產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739章 君臣聯手忽悠人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67章 內訌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863章 大明號發車,速上!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題
第758章 我感謝你八輩祖宗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543章 永樂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793章 別放走一個!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340章 易儲的念頭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208章 老朱的教導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777章 一起坐車一起飛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94章 十三香帶來的航海熱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62章 我學習,我快樂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225章 死諫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70章 罷帥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129章 謝謝老闆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64章 你高攀不起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814章 這有個超大工程第595章 捐出全部家產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739章 君臣聯手忽悠人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332章 藍玉問罪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67章 內訌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863章 大明號發車,速上!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