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

朱元璋和朱標來了,對於柳家來說,絕對是天大的恩遇。

就爲了迎接皇帝和太子,三爺把媳婦送進了洞房,只出來轉了一圈,一口酒沒敢喝,就回到了洞房,向媳婦討教面君的禮節。

他一遍一遍的演練,生怕有半點差錯。

說到底,三爺跟柳淳不一樣,他可不是穿越者,沒有足夠大的心臟,驟然被人放到了本不屬於他的高位。三爺只能戰戰兢兢,誠惶誠恐,把任何事情,都努力做到最好,不惹麻煩,不讓人笑話。

柳三規規矩矩,給朱元璋行大禮。

老朱瞧了瞧他,沉默了一會兒,突然笑了起來,“朕想起來了,你的脖子後面,是不是有個傷口,是被驢咬的?”

柳三愣了,驚訝道:“有,的確有,陛下怎麼知道的?”

朱元璋大笑着抓起柳三的胳膊,把他拉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後轉身對在場的諸位國公勳貴道:“你們還記得吧?當年朕在軍中收養了不少孩子,他們爲了朕的江山,出生入死,好多人都戰死了。活着的當中,就屬黔國公沐英,最得朕的喜愛。朕當年賜給沐英一頭驢,他人小,騎不得戰馬,就騎着驢到處跑,結果就惹禍了,他的驢把一個少年的脖子給咬了一口,鮮血直流。沐英都嚇壞了,跑去找皇后要了金瘡藥,才把血止住!”

朱元璋對柳三笑道:“怎麼,朕說的沒錯吧?”

柳三憨笑道:“臣當時太小了,只記得被驢咬過,是有人給臣送了藥。等到兩三年之後,臣才知道,縱驢咬我的是沐英將軍,那時候他已經替陛下四處征戰,立了不少戰功。臣比他年紀小,又過了一兩年,才能爲陛下效力。”

朱元璋很感慨,他收養的孩子,何止千百,能受封國公,享受榮華富貴的,僅僅沐英一人。還有太多人,第一次上戰場,就死於非命。

像柳三這樣,算是遺憾,也算是幸運。

朱元璋十分動容,“你們這些人,就跟朕的兒子差不多,可沒有法子,朕是天下人的君父,要操心的地方太多,有時候就難免疏忽,你不會責怪朕吧?”

柳三撲通跪倒,痛哭流涕,“陛下,臣的全家都死了,若非陛下,臣早就成了野地裡的枯骨,哪裡還能活到今天!享受着太平盛世,臣早就告訴自己,這輩子唯有一命,報答天子。陛下讓臣上刀山下火海,臣絕不含糊!”

朱元璋朗聲大笑,“行了,大喜的日子,不要說不吉利的話。”老朱把柳三再度拉起來,然後對朱標道:“太子,他們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這大明江山,就靠着這樣的人撐着呢!”

朱標忙道:“兒臣知道,柳同知的確是難得的忠良,遼東的大勝,他居功厥偉,這幾年屯田大寧,他也出了大力氣。”

“嗯!”

朱元璋點頭,“朕此番前來,就是告訴大傢伙,朕沒有忘了你們,凡是爲大明立功的臣子,朕都不會虧待。”

柳淳在人羣的後面,他向來不怎麼相信朱元璋的話,他也不覺得老朱真的會特別優待功臣。畢竟剛剛處置了李善長,還有四位侯爵,藉着老爹的婚事,安撫一下勳貴舊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老朱的表態,對他們柳家還是有好處的。

至少告訴了所有人,柳三可不是沒有根基的,他當年和沐英一樣,都是老朱收養的孩子。過去老朱不認,沒什麼用處,現在老朱認下了,那就表明柳家有成爲新進勳貴的資格,就看他們父子怎麼表現了。

柳淳心眼比三爺多,想得也深,不過他忘了一件事,老朱一向瞧不得他好,哪怕是老爹的婚禮,朱元璋一樣要給柳淳點顏色瞧瞧,彷彿不這麼幹就渾身不舒服。

“你給朕過來。”

老朱端坐主位,他讓柳淳過去伺候。

趁着倒酒的功夫,朱元璋突然低聲道:“有人上書彈劾,說某人私設學堂,開科取士,還給發放告身,居心叵測,形同造反!柳淳,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柳淳手一抖,差點把酒水倒冒了。

他艱難轉頭,迎着老朱的目光,露出了尷尬無比的笑容。

“那,那個人,不,不會是臣吧?”

朱元璋拿鼻子哼了一聲,“不是你是誰?這天底下,還有比你更膽大包天的人嗎?你行啊,都敢開科取士了,朕剛點了六元,你也要點一個唄!”

柳淳這個冤啊!

“陛下,臣,臣可沒有幹什麼啊,怎麼有人害我啊?”

朱元璋黑着臉道:“你辦學了嗎?”

“辦了!”

“你給他們考試了嗎?”

“考了!”

“那你發文憑了嗎?”

“發了,不過臣發的是會計師資格證,不是……”

“不是什麼?”朱元璋伸手點着柳淳,怒衝衝責罵:“你這個小兔崽子,簡直狗膽包天,你還放出風,說什麼郭氏之學!你小子是不是打算跟朕分庭抗禮?”

柳淳嚇得臉都白了,他想過了很多,大明是准許私人辦學的,在發矇階段,很多人都是在族學,或者書院讀書的,只不過要參與科舉,就要入官學,就比如黃觀,考了小三元之後,就被地方上推薦到了太學,繼續深造,然後參與更高一級的考試。

柳淳辦的是職業教育,他琢磨着沒什麼了不起的。

可到了朱元璋的嘴裡,怎麼成了大逆不道了?

這個罪名也太離譜了!

“陛下,臣,臣的確……”

朱元璋擺手,“你不要說了,朕今天過來,就藉着大喜的日子,宣佈幾件事情,其一,前代大儒郭守敬,修訂了《授時歷》,我大明依舊沿用,又修了運河,澤被蒼生,他雖然在前朝爲官,但並無惡行,相反,還做了許多好事,幹了很多業績。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真儒,朕決定,准許郭守敬從祀孔廟。”

朱元璋瞧了眼柳淳,笑呵呵道:“怎麼樣,你覺得朕公允否?”

撲通!

柳淳雙膝一軟,結結實實跪在了地上!

他以前也跪過,可這一次,他是發自肺腑,真心誠意給老朱跪下了,朱元璋送的這份大禮,實在是太大了!

大得超出了想象!

從漢代開始,孔夫子就不斷享受歷代皇帝的封賞和祭祀,到了唐代,已經發展很完備了。

孔廟供奉的正祀當然是孔子。

然後有四位配享,分別是顏子、孟子、曾子、子思。再往下,就是十哲。包括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和顓孫師。

這個關係怎麼形容呢,就理解成佛寺吧,在大雄寶殿,中間供奉如來,兩旁站着文殊和普賢,就相當於顏子和孟子四位,再往下,是十八羅漢,也就是所謂的文廟十哲。

其實人們真正熟悉的是武廟十哲,包括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早期的版本,武廟十哲是包括白起的,但由於他殺死俘虜四十萬,太過殘暴,就被除名了。

但不管怎麼排,諸葛亮都穩居其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不是一句笑話!

除了孔子和他的門徒之外,歷代的先儒先賢也會出現在孔廟的東西兩廡,對於任何文臣大儒來說,能躋身孔廟,跟祖師爺一起享受香火,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而且對於朝廷來說,以文治國,從祀孔廟的份量,遠在武廟之上!代表官方認可,也代表正統之學!

到目前爲止,孔廟最新補進去的五位大儒分別是張載、程頤、程顥、周敦頤和邵雍,或許有人不太清楚這五位,那啥……可以參考一本叫《大宋將門》的書啊,那裡面都寫到了,嘎嘎!

人們通常印象裡,文壇領袖歐陽修,大才子蘇軾,王安石,老而不死的文彥博,這些人並沒有混進孔廟。

所以後世的認知,跟當時人們的看法,還真是不一樣。

要不怎麼說程朱理學是官方正統呢,道理很簡單,去看看孔廟供着誰,就一清二楚了。

朱元璋宣佈,把郭守敬放到孔廟,雖然只是從祀,但這個意義卻是非比尋常。

柳淳一直宣揚他是郭氏之學的傳人,但認可的人,可不算多。朱元璋這一手,等於昭告天下,不管你們怎麼想,反正朕是認可了。許是爲了安撫文官的情緒,老朱在三天前,已經下旨,把朱熹朱老夫子放進了文廟,一同從祀。

“臭小子,你不是一直自視甚高嗎?覺得你的郭氏之學了不起,朕就給你個打擂臺的機會,讓朕好好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

第346章 聰明的藍新月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們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7章 燕王府的熊孩子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231章 藍玉要遠征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885章 刺殺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371章 朱棣的好運氣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699章 草原亦是漢家地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52章 給方孝孺挖個坑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751章 我是輔國公的親戚第188章 號令八方的玉貔貅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830章 大火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202章 請朱馬伕閃亮登場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483章 王爺,我們不敢要賞賜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727章 錦衣衛的復仇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609章 第二個沐家第704章 朱允炆招供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744章 輔國公被冤枉了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496章 王妃,發財了!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108章 欣喜若狂的劉三吾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56章 方孝孺捱打了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641章 罵死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665章 你們就是饞大明的土地第335章 師徒攤牌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383章 舉國同悲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452章 罪己詔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
第346章 聰明的藍新月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們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560章 朱棣後悔了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608章 永樂元年的大成就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7章 燕王府的熊孩子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231章 藍玉要遠征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885章 刺殺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371章 朱棣的好運氣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699章 草原亦是漢家地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52章 給方孝孺挖個坑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751章 我是輔國公的親戚第188章 號令八方的玉貔貅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830章 大火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113章 有土才真豪第202章 請朱馬伕閃亮登場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483章 王爺,我們不敢要賞賜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727章 錦衣衛的復仇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609章 第二個沐家第704章 朱允炆招供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744章 輔國公被冤枉了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496章 王妃,發財了!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108章 欣喜若狂的劉三吾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56章 方孝孺捱打了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641章 罵死了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665章 你們就是饞大明的土地第335章 師徒攤牌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383章 舉國同悲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452章 罪己詔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19章 朱高熾的孝心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634章 十倍差距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