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火了

城門開放,白旗挑出,裡面的人投降了。

他們跪在城門口,連擡頭的勇氣都沒有,只能戰戰兢兢,匍匐在兩邊,等待新君的裁決,失敗者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新君的仁慈。

朱棣俯視着這些人,輕輕一笑,然後就打馬向前,丘福急忙攔住,“王爺,以防有詐,還是讓末將在前面探路。”

朱棣搖了搖頭,卻也沒有繼續向前,而是轉身,揪住了柳淳的胳膊。

“走,跟我並馬進城!”

柳淳慌忙擺手,“王爺,臣怎麼好……”

“別廢話!”朱棣惡狠狠道:“你是先帝看中的人,太子少師,又和本王同領先帝遺詔,如今靖難成功,你不跟我一起入城,是什麼道理?”

的確是很強大的理由,柳淳只能點頭,不過他還是努力維持,讓自己的戰馬落後朱棣一個馬頭。

誠然,在朱棣沒有登基之前,他只是個皇子,而自己這個先帝寵臣,是可以和他並駕齊驅的,但很快朱棣就會登基稱帝,從此君臣名分確定,那就是天壤之別了。

柳淳對皇權的敬畏不是那麼強烈,只不過他不願意在一些小節上面,給自己惹麻煩。

只不過柳淳沒有注意到,在朱棣嘴角似有若無的笑,很得意。

朱棣比誰都清楚,這場靖難之役,誰纔是真正的第一功臣。柳淳在朝數年,培養了龐大的勢力,不管是朝中文武,還是雲南的沐家軍團,也包括北平、大寧等地的商人,甚至劉三吾,唐韻這些人……都是因爲柳淳,他們才願意以身殉道,用一腔熱血,換來靖難成功!

如果論功行賞,給柳淳一個王爺,也不爲過。

雖然大明沒有異姓封王的傳統,但是朱棣很願意爲柳淳打破限制。

不過就在祭奠朱元璋的時候,朱棣想到了神功聖德碑,想到了父皇的身後名……老朱的偉大毋庸置疑,他不完美,但他絕對是個好皇帝。

可後人會怎麼看先帝呢?

百年之後,人們不會知道有多少百姓,願意將身家性命,毫不猶豫託付給朱元璋,也沒有人會在乎,一羣老農,能敲響登聞鼓,去奉天殿面君告狀……也不會有人理解一天處理四百多件公務,是何等繁忙辛苦。

他們只會去找些史書,看看前輩文人是怎麼記載的……這些書寫史書的人,已經移花接木,甚至大肆篡改了一次,等到後世文人看過之後,又會毫不猶豫,牽強附會,加工渲染一遍……他們甚至會膽大到把野史筆跡搬出來,憑空捏造,無中生有。

什麼鵝肉殺人,什麼炮打慶功樓……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敢說的,甚至還能公然得出明代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的荒唐結論。

其實也不用多高深的知識,一個收復北平,拿回燕雲十六州的徐達,一個捕魚兒海攻滅北元的藍玉……這倆人就敢和任何開國名將叫板,更不要說帶領大明幾乎踏入火器時代的戚繼光了。

至於名士,那就更不用說了,光是一個王陽明,立地成聖,直追孔孟……以明代的底蘊,跟任何朝代對比,都不會遜色的。

正是因爲有名臣名士,所以明代的帝王纔會那麼悠閒……漢武帝之後,唐玄宗之後,漢唐的天子,還有幾個能被世人熟知的。倒是老朱家,從頭到尾,都不乏有趣的人。

不信你去瞧瞧,朱家的皇帝可是養活了半個歷史分類的存在啊!

拉拉雜雜說這麼多,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裡。朱棣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戰場上所向睥睨,不懼任何人。可是到了輿論場,朱棣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自己手下的這些人,唯有柳淳能幫上忙。

而且衍聖公孔訥死了,孔公鑑也死了……這難道就是天意嗎?

朱棣漸漸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安頓柳淳,他已經有了打算,只是現在還不着急罷了。

他催馬入城,大街之上,黑壓壓,跪滿了人羣,又投降的士兵,有士紳官吏,都在迎接燕王……還有更多的百姓,躲在家裡,把門窗緊閉,透過窗戶紙上的一點,向外面窺望,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

朱棣勒住了戰馬,隨即下令,丘福和朱能各自率領一隊人馬,從兩翼掃蕩,肅清殘餘,最後大軍匯聚皇宮。

而朱棣則是帶着柳淳,讓朱高煦保護,也向皇宮進發。

這一路上,不斷有人投降,可也有人不知死活。比如已經革職幽居的魏國公徐輝祖,他聽聞靖難軍入城,立即招呼上百名家將,拼死命向皇宮衝去,他要保護天子。

只不過當他剛剛出府就遇到了靖難軍,雙方交戰,徐輝祖武功不弱,連着斃殺了好幾個人,可就在這時候,丘福領兵趕到,一頓箭雨,徐輝祖身邊的人倒下大半,就連他自己也中了好幾箭,負傷之後的徐輝祖像是野獸一般,倉皇痛叫,跑回了府邸。

丘福隨即被徐府給圍了,他真想衝進去,直接把徐輝祖給剁了。

只不過擡頭瞧瞧,中山王府這四個字,熠熠生輝!

丘福沒敢進去,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看,徐皇后的面子總不能不在乎吧?

“你們分出五百人,把中山王府給我圍了,不許一個人出來。”

丘福下令之後,興匆匆奔着皇宮而來。

此刻朱能也殺了過來,朱棣和柳淳也離着不遠了。

城裡的二十萬禁軍,除了投降,還是投降,幾乎瞬間瓦解冰消。儘管很多開國功臣已經死去,但是他們的後代部下,還是在軍中頗有影響力。

其中有不少人都跟柳淳有些交情,當初辦皇家銀行,弄海外貿易,他們有的吃過虧,有的撈到了好處。

總而言之,不打不相識嗎,現在柳大人王者歸來,這幫傢伙還能放過嗎?

光是這一路上,柳淳就不知道遇到了多少磕頭下跪的……

這靖難的秋風之下,落葉凋零,人心離散,就連皇宮,也保不住了。

“陛下!”

錦衣衛大都督吳華提着一口染血的繡春刀,立在朱允炆的面前,他咬着牙道:“臣已經手刃了老賊方孝孺。”

朱允炆重重吸了口氣,哪怕到了現在,他也不相信,方孝孺會背叛自己。

“吳卿,你是不是弄錯了,方孝孺真的背叛了朕?”

吳華都要哭了,“陛下,臣安排在方孝孺身邊的人密報,說是方孝孺曾經見過一個叫楊士奇的翰林……此人當初在長沙遊學,是被柳淳提拔進京的。這幾年都是方孝孺庇護,此人才沒有被揪出來。方孝孺慫恿陛下,殺衍聖公,殺世家大族,死守京城,就是想拖着所有人一起死,用鮮血染紅他們的前程!此等老賊,若是不除,陛下死無葬身之地啊!”

話說到這份上,也不由朱允炆不信,只是連方孝孺都背叛了他,他想落個什麼好下場,那也是萬萬不能了。

生有處,死有地。

身爲天子,最後還是要有一點體面的。

“吳卿,你是個大忠臣,正因爲如此,你能否滿足朕最後的要求?你把這奉天殿點燃了,讓朕一火而焚,也好過成爲階下之囚!”

“不!”吳華用力搖頭,“陛下,臣已經安排好了,陛下立刻就能出京。”

“出京?去,去哪裡?”朱允炆苦笑道:“朕還能去哪裡?”他最信任的方孝孺已經死在了吳華的手裡,朱允炆已經分不清誰是忠心,誰是奸佞。到了外面,只怕人人都想要他的命,討好新君,他還能逃去哪裡?

“去海外!臣已經安排妥當,在那裡還有三百錦衣衛,他們會保護陛下,會靜靜等待機會,只要朱棣露出破綻,陛下就可以捲土重來!”

“什麼?當真?”朱允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訝地張大嘴巴。吳華信心十足,“陛下放心,臣早就安排妥當了,陛下儘快換上僧袍,趕快離京。”

朱允炆一驚,“吳卿,那,那你呢?你不陪着朕一起走?”

吳華搖頭,“陛下,臣若是走了,就會露餡的,請陛下放心吧!”

不等朱允炆再問,吳華就讓手下人替朱允炆更換僧袍,同時脫下來的天子衣冠並沒有扔掉,而是交給了另一個和朱允炆年齡相貌差不多的錦衣衛,讓他穿好,冒充天子。

正在這時候,四面八方,響起殺聲,靖難大軍已經到了皇城。

“陛下勿憂,可以走排水溝渠,燕逆還顧及不到。”

朱允炆在四個護衛的保護之下,迅速逃跑。

送走了朱允炆,吳華手裡握緊了繡春刀。

“弟兄們,咱們都是錦衣衛,生前我們殺人無忌,橫行天下,人人戰慄。死,我們也要死出模樣,讓天下人知道,咱們錦衣衛,沒有孬種,全都是好漢子!”

吳華說着,舉起繡春刀。

下一秒,宮門把炸上了天,丘福、朱能、朱高煦,三人殺了進來,吳華眼睛冒光,渾身的血液沸騰。

“弟兄們,隨我赴死!”

“死!死!死!”

……最後的錦衣衛撲了上去,很快又被大軍淹沒,而此刻奉天殿燃起熊熊大火,一個身着龍袍的年輕人,投身火中,等搶救出來,已經變成了一具焦炭……

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222章 老朱,你這是要向上天謝罪的第486章 朵顏三衛是我的人第503章 昏君,你死定了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478章 大團圓第595章 捐出全部家產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381章 朕和朕最後的倔強第742章 橫空出世的柳聖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8章 朋友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第833章 都敗了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257章 絕對陛下親子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768章 很貴重的禮物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873章 工具人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721章 寧王落網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171章 老朱眼裡的傻瓜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328章 憤怒的戶部尚書第115章 大牢行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295章 求上門第452章 罪己詔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10章 郭氏傳人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43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1章 淮西勳貴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
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222章 老朱,你這是要向上天謝罪的第486章 朵顏三衛是我的人第503章 昏君,你死定了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478章 大團圓第595章 捐出全部家產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381章 朕和朕最後的倔強第742章 橫空出世的柳聖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8章 朋友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第833章 都敗了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135章 金盃共汝飲第257章 絕對陛下親子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768章 很貴重的禮物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873章 工具人第128章 來自徐妙錦的報復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318章 頭鐵的年輕人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721章 寧王落網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171章 老朱眼裡的傻瓜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446章 老臣風骨第328章 憤怒的戶部尚書第115章 大牢行第407章 大獲全勝的朱棣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295章 求上門第452章 罪己詔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10章 郭氏傳人第788章 兩所頂尖兒學府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43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71章 淮西勳貴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