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黃子澄

當柳淳講出他的論斷之後,朱棣大爲興奮,他敏銳發現,這個少年人的肚子裡,裝得可不只是奇技淫巧,所謂的郭氏之學而已。

朱棣立刻拉着柳淳,到了自己的帳篷,兩個人秉燭夜談。

所謂大寧都司,範圍大致在長城以北,遼西走廊以西,也就是內蒙的東南部……衆所周知,長城是400毫米等降水線的位置,也就是農耕和遊牧的分界線。

而大寧都司呢,正好處在了農牧的過渡地帶。

有些地方適宜耕種,有些地方適宜耕田,全球氣溫提高,能耕種的面積就多,氣溫降低,草場的面積就擴大……早在春秋戰國的時代,燕國就在這裡留下了農耕文明的種子。

“王爺熟讀經史,肯定清楚,歷代以來,大寧都司的這塊,總是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不像中原腹地,無法長時間維持。”

朱棣點頭,“本王在北平多年,也看得出來,韃子時常南侵,襲擾百姓,打草谷,搶掠殺人……百姓逃亡不斷,朝廷不得不派兵保護,即便如此,日子也十分艱難。”

大寧都司這塊有兩個毛病……第一,氣候條件本身就差,產出遠不如中原,第二呢,安全環境差,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進行保護。

得到的少,付出的多,問題就來了,國家強勢的時候,還能維持,一旦衰敗,就成了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分析清楚情況,柳淳就道:“王爺,要想站穩腳跟,關口就在於提高大寧都司的經濟效率,讓這裡產出更多,變得更有價值!”

朱棣輕笑道:“柳淳,你方纔說是上天稟賦,難道你能逆天而行嗎?”

柳淳連忙擺手,“我可沒有那個本事,誰也不能逆天,但是卻可以利用老天爺給的條件,發揮最大的價值……大寧都司縱然有千般不好,但這裡土地廣闊,人口稀少,可耕種的土地極多。而且還能發展畜牧,養殖牲畜。”

柳淳侃侃而談,事實上在元朝統治之下,大寧都司的位置,由於沒有戰亂,很多漢人百姓前來開墾屯田,已經形成了墾耕牧養,軍民相參的局面,只是元末的戰亂,又把很多人趕出了草原。

“王爺,我們要恢復耕牧結合的局面,只不過這個農牧,都要和中原有所區別。”

“如何區別?”朱棣已經用請教的口氣詢問。

“在農的這塊,我提議要多種黃豆和油菜,對了,還有甜菜!”

朱棣眉頭緊皺,“柳淳,這些東西可不頂餓啊!”

“那就對了!”柳淳笑道:“這裡的土地產糧本就不如中原,索性讓這裡多種經濟作物,換取更高的利潤,而糧食呢,從中原輸送,控制住了肚子,自然能控制住人心!”

柳淳講的,正是最簡單的農業分區,朱棣卻是第一次聽說……老朱治國,奉行的是男耕女織的那一套。

家家戶戶,都種糧食,多餘的土地拿來種桑,種麻,爭取每家都能自給自足,那纔是最好的。

誠然,朱元璋的做法對於自然條件比較好的中原和江南是管用的,但是在長城一線,就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了。

“有些道理。”朱棣又道:“這是農,那牧呢,你準備怎麼辦?”

“王爺,遊牧部落之所以威脅巨大,關鍵就在於他們居無定所,來去如風,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遇到年景差的時候,不得不南下搶掠。我的意思是讓他們安定下來,變遊牧爲定居!”

“定居?不成的!”朱棣連連搖頭,“你沒看過,牛羊到了一處,草很快就吃光了,不走就會餓死的。”

“王爺,假如讓牧民種草呢?”柳淳笑呵呵道。

“種草?開什麼玩笑,有種糧食的,還沒聽說種草,更何況草遍地都是,爲什麼要種?”

這就是觀念的差別了,農業需要精耕細作,畜牧業同樣需要。

“王爺,草也不全是一樣,如果能廣種牲畜喜歡,產量又高的苜蓿,牧民就能安居下來,用圈養的方式,飼養牲畜……同樣的一塊草場,就能提供更多的牛羊。而這些牛羊正好能給北平的百姓提供肉食,甚至可以遠銷其他的地方。牧民有了穩定的生活和穩定的收入,也就不會想着搶掠。還有,產出提高之後,繳納的賦稅更多,可以供養的軍隊也就多了起來,如此一來,大寧都司就變成了朝廷的聚寶盆,誰還願意隨意丟掉?”

柳淳給朱棣描繪了一個非常宏大,又十分完美的願景。

幾乎能想到的麻煩,柳淳都給解決了。

幹得好!

朱棣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

他相信,這套做法能說服幾乎所有的人,就連他爹都會叫好的!

朱棣閉目沉思,突然,他憂心道:“移風易俗,何其困難,那幾十萬牧民,會答應嗎?”

柳淳淡淡一笑,“他們當然不會輕易答應,可草民不是在改造那些貴胄嗎!”

轟!

朱棣的腦袋炸開了,巨石碎裂,水流沛然而下,所有的東西都連成了一條線,圍成了一個圈,再也沒有疏漏了。

改造貴胄,可不單純是爲了降服其心,滿足勝利者的喜悅而已!

試想一下,那些貴胄都老老實實,任憑擺佈,下面的人還能怎麼樣?

他們即便不願意,也要接受朝廷的安排。

這樣一來,農牧相間,充分利用大寧都司資源的方略就水到渠成了。

懂不懂就殺人,其實是極大地浪費……眼下的大明朝,人口並不充裕,而且北方苦寒,隨便遷移百姓過來,還讓他們改變原來的習慣,去放羊牧馬,實在是強人所難。

弄不好,是會出人命的。

假如柳淳的計劃成功,朝廷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代價,就能獲取極大收穫。

朱棣反覆推敲了幾遍,都沒有疏漏之處。

“好啊!你現在就跟我去找太子殿下。”

去見朱標?

說實話,柳淳對這個短命鬼的興趣不大,之前藍玉又總是拉攏他,柳淳可不想橫生枝節。

“那個……王爺,我不過是一介草民,胡亂說了兩句,王爺若是覺得有可取之處,只管上書就是,草民不要專利費的!”

難得,柳淳總算大方了一回兒。

朱棣瞧着他,突然放聲大笑。

“臭小子,你已經不是草民了,從現在開始,你就是燕王府的長史!”

“什麼?”柳淳大驚,“王爺,我,我不想當官的!我還有白羊口的冶鐵廠呢!”

朱棣爽朗一笑,“沒關係,本王也不用你進王府做事,這麼說吧,你可以只領俸祿不幹活……有什麼事情,王府的人,還聽從你的調遣。”

條件還真是夠優厚的,柳淳稍微遲疑,朱棣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他就往朱標的住處走去。

他們剛剛走到門口,這時候朱標正從裡面送一個人出來……此人是個白面書生,身形修長,舉止文雅,風度翩翩。

正是探花郎,東宮伴讀黃子澄。

朱標邊走邊說:“黃先生,大寧都司該怎麼辦,就全勞先生了。”

黃子澄含蓄笑道:“請殿下放心,臣心中已有定見,回頭立刻寫一個條陳,安頓好歸附的降人,不勞殿下費心。"

朱標欣然笑道:“先生的才學,孤自是放心的,以寬仁待人,自然無往不利。”

他們一擡頭,正好看到了朱棣跟柳淳,怎麼說呢,差距很明顯啊!

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641章 罵死了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747章 太傅第81章 寫手的祖師爺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130章 會審徐輝祖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309章 當錦衣衛挺好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122章 朱標的發財之路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478章 大團圓第140章 第一張金卡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382章 帝崩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833章 都敗了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169章 喜怒無常的朱元璋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566章 于謙來了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471章 議和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10章 郭氏傳人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337章 指向東宮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88章 從心是福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247章 強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826章 無顏見天子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671章 錦衣無敵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854章 公主還是村花?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69章 好女婿
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641章 罵死了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747章 太傅第81章 寫手的祖師爺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130章 會審徐輝祖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309章 當錦衣衛挺好第281章 環球航行的男人第122章 朱標的發財之路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648章 祠堂就是刑堂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494章 都不要臉了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142章 聽說陛下缺錢了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771章 陳瑛府邸的巨大發現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478章 大團圓第140章 第一張金卡第500章 找朱棣告狀第382章 帝崩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833章 都敗了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169章 喜怒無常的朱元璋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566章 于謙來了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535章 大醫朱橚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471章 議和第18章 郭守敬的寶箱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10章 郭氏傳人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557章 臭弟弟,你賣便宜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337章 指向東宮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88章 從心是福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139章 始於顏值,陷於勇氣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247章 強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第254章 國子監空了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826章 無顏見天子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574章 怒斥諸將第671章 錦衣無敵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854章 公主還是村花?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69章 好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