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三國會姚州

李隆基迫不及待地問道:“到底什麼法子?”

“臨淄王發沒發現,唐隆政變後,您屢屢處於下風,就在於陛下和崔耕聯合起來。”

“你先前都說了八百遍了,這不是廢話嗎?”王琚不耐煩地插嘴。

鄭搖頭道:“並非廢話。衆位請想,現在太子勢弱,陛下和崔耕勢必貌合神離。但若是太子要擴展勢力,他們又勢必再次聯合絞殺。所以,太子要重握大權,千難萬難。

李隆基似乎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點什麼,沉聲道:“說下去。”

鄭道:“假如少了一方掣肘呢?比如說……崔耕出外?”

“那不是放虎歸山了麼?”

“非也,非也。”鄭搖頭道:“只要韋后在咱們手裡握着,崔耕即便回了魏州,也不敢興兵作亂,談不上什麼放虎歸山。更何況,咱們又何必放崔耕回魏州?”

李隆基沉吟道:“如果崔耕不回魏州的話,那倒不是不行……但是,不讓他回魏州,該讓他去哪呢?”

“劍南道!”

“爲什麼是劍南道?”

鄭道:“當初,高祖皇帝曾經有意傳位爲太宗,曾經對太宗皇帝言到,以他爲太子,以建成爲蜀王。並且告訴太宗皇帝,建成若是安穩,就讓他一世富貴。若是不安穩,也難爲大患。不知這個典故,臨淄王聽說過沒有?”

“當然聽說過。蜀地乃困龍之局,出入之路異常艱難。只要外面把路一封,任你多高的才能,也只能坐困蜀中了。”

“正是如此,太子儘可以把崔耕派往劍南道。這樣的話,他既不能給陛下幫忙,又對魏州施加不了什麼影響,堪稱一舉兩得。”

“可是……”李隆基還是有些猶豫,道:“咱們打算的倒是挺好,父皇能同意此事?崔耕又願意去劍南道嗎?”

“殿下放心,如今陛下安全了,崔耕入劍南道對他百利而無一害,絕不會反對。至於崔耕自己麼……”

說着話,鄭從袖兜中拿出了一份公文,道:“那崔耕人稱崔青天,素來以天下爲己任,這次他不去也不行了呢。”

李隆基接過公文來看了一遍,越看越是高興,最終猛地一拍大腿,道:“這份公文來得及時,真是天助我也!”

那份公文上到底寫的是什麼?

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兒,乃是劍南道姚州土蠻發動叛亂,勾結吐蕃,將姚州大都督李知古點了天燈了。

現在,姚州、州以及其下轄的幾十個羈縻州,都已經盡落入了蠻族之手。

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此地佔據了交通要道,姚州以南的昆州、黎州、盤州等地,已經和朝廷斷絕了消息,也不知那些州府的官民百姓是死是活。

在一般人看來,那就發動大軍平亂不就行了?

其實沒那麼簡單,此地處於崇山峻嶺之間,再加上是瘴疫之地,天然不利於大軍行動。

再說了,朝廷也沒什麼大軍可以出動。

這地方,實際是就是後世四川和雲南的交界地帶,州屬四川,姚州屬雲南。蜀地和中原之間道路難行,蜀地到這裡的道路,就得加個“更”字兒。從後勤的角度來看,朝廷根本就派不出多少多少大軍平亂。

相對而言,吐蕃到此地的路況倒是好了不少。大唐能增兵,吐蕃也可以增兵,打起來就沒個頭了。現在大唐內部只是勉強保持着和平,哪打得起這種仗?

還有最關鍵的,此地南邊也不安穩,那裡是六詔之地。

想當初,吐蕃贊普赤都鬆贊率十萬大軍入侵六詔之地,在大獲全勝之機暴病而亡,吐蕃被迫撤軍。

經此一役,六詔損失慘重。但相對而言,蒙舍詔受的損失最小,殘存的實力遠遠超過了其他五詔。

因爲蒙舍詔在六詔最南,又名南詔。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南詔幾乎都要一統六詔。

姚州和州對於大唐來說,那是偏遠得不能再偏遠的地方了。但對於南詔來說,卻是異常富庶之地,早就有染指之心。

現在的情況是,姚州、州本爲大唐之地,吐蕃和南詔都有染指之心,吐蕃已經有了行動,南詔有沒有實際行動朝廷還不知道。

與此同時,大唐想聯南詔對付吐蕃,吐蕃想聯南詔對抗大唐,局勢異常複雜,急需一位夠份量的朝廷大員去處置姚州亂局。

崔耕曾經任劍南道查訪使,在劍南道舊部頗多,德才兼備,簡直是處置此事的最佳人選。

對於崔耕本身來講,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即便不談那些憂國憂民的情結,到蜀地去大展手腳,總比在長安被軟禁強得多不是?

所以,鄭這個主意,沒人能夠拒絕。

三日後,朝廷正式討論姚州、州的問題,李隆基順勢提出,要崔耕出任劍南道安撫使,以嶺南道之力處置姚二州蠻族叛亂,以及應付吐蕃和南詔可能的進攻。

崔耕想了想也就允了,不過,他提出了一點要求。自己這次出鎮劍南道,就不必掛一個宰相的虛銜兒了。至於自己的宰相之位,可由崔來接任。

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時,崔還是宰相。政變成功後,李隆基就以崔貪污受賄爲名,打發他去做華州刺史了。

崔耕此舉,算是用自己出外,換取崔爲相。李旦想了想,崔是太平公主的姘頭,自己還要靠太平公主平衡李隆基,也就允了。

不過李旦趁機提出,既然崔這個大貪官可以原諒,那蕭至忠是否可以原諒呢?

蕭至忠以前依附韋后是不假,但是,總體來講,他還算是清官一名。崔耕沒什麼意見,表示同意。

眼瞅着李旦和崔耕三言兩語,敲定了蕭志忠爲相,李隆基簡直鬱悶的想吐血。

無它,蕭至忠的兒子在唐隆政變中爲亂軍所殺。他不對自己恨之入骨,除非太陽從西方出來!

父皇隨口一句,就又在宰相班子裡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對頭。現在的宰相班子成員是:姚崇、宋、劉幽求、李成器、唐休、崔、蕭志忠,自己在裡面的力量幾乎可以不計了。

他高聲道:“若崔、蕭至忠都可以爲相,我以爲,另外一人更應該爲相!”

“誰?”

第1264章 密室大陰謀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224章 遲則生鉅變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162章 僚人有苦衷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1101章 隆基要吐血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768章 信手可點銅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429章 作繭自縛了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376章 公主有兇器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279章 哥舒來報恩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1200章 此會有隱情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1469章 終於得治癒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1795章 被迫允條件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1707章 幸運橘諸兄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582章 女皇病初愈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550章 光昭難伺候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045章 縣丞有事託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1727章 法進來拜訪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853章 實現舊日諾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771章 二郎要翻船第960章 至寶失蹤案第754章 太后的囑託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018章 雜色入流難第1565章 留下爛攤子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第728章 漕運終完成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522章 螳螂與黃雀第1250章 諧美向南行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
第1264章 密室大陰謀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1224章 遲則生鉅變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162章 僚人有苦衷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1101章 隆基要吐血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768章 信手可點銅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429章 作繭自縛了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352章 潛伏人馬現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376章 公主有兇器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279章 哥舒來報恩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1200章 此會有隱情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1469章 終於得治癒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1795章 被迫允條件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1380章 羅鳳再背鍋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1707章 幸運橘諸兄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582章 女皇病初愈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550章 光昭難伺候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045章 縣丞有事託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1727章 法進來拜訪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853章 實現舊日諾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771章 二郎要翻船第960章 至寶失蹤案第754章 太后的囑託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018章 雜色入流難第1565章 留下爛攤子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第728章 漕運終完成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522章 螳螂與黃雀第1250章 諧美向南行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