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長安風波起

扶桑不僅皇位繼承製度與中國不同,連皇位的交接過程也與中國不同。

中國的老皇帝死了,馬上就是繼承人在靈前即位,成爲新皇帝。然後,先發喜詔宣佈新君即位,再發喪詔,宣佈老皇帝已經龍馭賓天了。

整個皇位的接替過程,堪稱無縫對接,這就是所謂的“國不可一日爲君”。

但是,扶桑不同。

人家的新皇帝死後,繼承人並不能馬上登基,只能暫時“攝政”。什麼時候把老皇帝的喪事辦完了,什麼時候新皇帝才能登基。

這個過程,一般要持續一年之久。

現在問題來了,若是在這一年之中,這位老皇帝的繼承人,被別人幹翻了怎麼辦?

涼拌!

成者王侯敗者寇,誰最後贏了誰就是天皇,輸了的那位就還是皇子。也就是說,大友皇子始終是大友皇子,並不能稱扶桑天皇。

這就能顯出泱泱華夏的優越性了,明成祖把侄子建文帝趕下臺,又是改史書,又是改年號,宣稱自己的皇位是從老爹那繼承來的,跟侄子完全無關。

但剛死了沒多久,建文帝就被承認是皇帝了。沒辦法,公道自在人心。人家建文帝即便當了一天皇帝,那也是皇帝,連朱棣的子孫都承認這個道理。

扶桑人就沒有這麼“公道”了,一直到一千二百年後,才由明治天皇,承認大友皇子爲弘文天皇。

這位“明治天皇”就是就是施行明治維新的那傢伙,並且與清朝爆發了甲午之戰的扶桑天皇。也就是說,直到那時候,扶桑人才覺得自己辦的這事兒不咋地道。

在大唐年間,扶桑上至天皇,下至販夫走卒,乃至大友皇子本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認爲他有資格稱天皇,只是把他當成一個爭奪皇位失敗的倒黴蛋兒。

也正是因爲如此,除了那些忠心的部署之外,大友皇子根本就在扶桑沒啥號召力。只能盼望搶了泉州港,用錢財來收買軍心。

馮樸聽完了和崔耕等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點了點頭。

老刺史小走幾步逼近李有悔,非常雞賊地將臉貼過去,借用了崔耕的經典名句,問道:“你想死還是想活?”

大友皇子當然惜命了,於是馮樸給他出了個主意,到了長安城之後,絕對不能提扶桑那奇葩的皇位交接過程。

就說自己是扶桑天皇……呃,天皇兩個字也不能提,武則天都自稱了那麼多年天后了,你這跑來一個天皇算怎麼回事?

於是,勒令大友皇子自稱“倭王”,而馮樸和崔耕他們知道內情的人,還是稱他爲“大友皇子”或者“假倭王”。

這樣,對崔耕等人來講,還是有生擒倭王的大功。對於大友皇子(李有悔)來講,不僅保住性命毫無問題,而且有希望藉助大唐的軍力奪回王位,堪稱皆大歡喜。

至於說有扶桑人來大唐,把這事揭穿了咋辦?那也好解釋。他們是奉了天武天皇,也就是奪了李有悔皇位的那個壞叔叔,奉了天武天皇的命令,故意來抹黑大友皇子的,所言一概不可信。

再說了,這事又不用瞞多長時間。武則天認了大友皇子是“倭王”,他就真是“倭王”了。誰敢在這種無關緊要的事上,給老太太找不痛快?

另外,大友皇子的女兒麗智子的稱呼也得改一改。

什麼公主啊,大唐天子的女兒還不一定是公主呢,你一個扶桑破落戶的女兒也敢稱公主?

大友皇子爲了活命,表示完全配合。

直到現在,他才告訴崔耕等人,其實扶桑皇室的女人,出生的時候,會被賜封一個“宮號”,成年後纔會被天皇批准,建立“宮家”。

而且,這個宮號和宮家完全不挨着。

那還有啥說的?看來這個“宮家”才相當於公主,大友皇子等人把所有皇室之女翻譯成公主,純屬給自己臉上貼金。

慘死的麗智子嘛,就叫她“王女”好了。

於是乎,給大友皇子提一級,給麗智子降一級,一個完美的忽悠計劃就此誕生了。

武周初立,武則天還是很在乎名聲的,人家麗智子再怎麼說也是“王女”。侮辱藩國王女,這名聲也太臭了,打死武則天,她都不能承認武良駒就是他的侄孫子。

所以,武良駒就是一個平民百姓,頂天了他爹是嶺南道安撫使,了不起被稱爲官宦子弟。

如此說來,大家豈不是有功無過?

唯一可慮的是武三忠,這老東西是大夥的頂頭上司,又熟知內情,即便明面上不能報喪子之仇,也能私底下背地裡給大傢伙找幾雙小鞋穿穿?

尤其是崔耕,這堪稱殺子之仇,他能不發狠了報復?這就不是幾雙小鞋能解決問題的了。

馮樸到底是老官油子,眼珠一轉,想了兩個應對措施,其一,對武良駒的死訊嚴格保密。第二,沈拓趕緊把大友皇子送到長安城,邀功請賞。

沈拓聽完後,有些費解地問道:“第二條下官可以理解,但是第一條是爲什麼?拖延得越久,只能讓武三忠更生氣,報復的更慘烈吧?”

老刺史這時候心態好多了,居然齜牙笑了笑,道:“拖延時間當然有用,咱們對付不了武三忠,有人能對付他。老夫這就修書一封,你幫我把它帶給狄相爺。”

狄相爺,當然就是鼎鼎大名的宰相狄仁傑了!

崔耕和沈拓都是眼前一亮,異口同聲地問道:“喲,就您,還認識狄相公?”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憑啥本刺史就不能認識狄相爺?”

馮樸剛剛經歷了大悲大喜,如今心情正好,爽朗笑道:“承蒙狄相公看重,與老夫多有唱和。哼,原來老夫是不願意與武三忠結怨,可不是怕了他。他要是敢咬住咱們不放,這次就讓他崩幾顆牙!”

老刺史難得雄起一回,崔耕趕緊拍馬屁,道:“馮刺史威武!”

陳三和見他們說的甚是高興,趕緊提醒道:“崔長史,別忘了您答應的事兒,在奏章上也給小人添一筆。”

“忘不了你。”崔耕發覺陳三和也是個人才,雖膽小如鼠,但勝在嘴皮子溜,能忽悠會看臉色,是個外交人才,當即衝沈拓說道:“沈參軍,要不這次進京,你把陳大師也帶上吧,順便給他討個一官半職的。”

沈拓本有些不願意,挺瞧不起陳三和這個江湖耍把式的騙子!

但崔耕如今跟他可是過命的兄弟。好朋友的面子怎麼能駁?當即點頭應允了。

沒想到的是,這一個小安排,竟然攪動了天下風雲!

……

……

長安城,此時正出現了武則天登位以來,第一場政~治危機。

武則天登基之前大殺特殺,把一些心向李唐,又意志不咋堅定的人嚇慫了,違心地上了勸進表。

這裡面官職最高的是兩個人,一個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蘇良嗣,一個是地官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韋方質。

這倆是啥官?一個是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蘇良嗣,一個是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韋方質。

武則天要當第一個女皇帝,就得有點新朝新氣象,把官名改了不少。

比如原來的三省六部,到了她這可好,尚書省改爲文昌閣,中書省改爲鳳閣,門下省改爲鸞臺。

至於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則分別被她改成了天地春夏秋冬。

原來的名字多好,一聽就知道是幹什麼的,這什麼春夏秋冬,完全是莫名其妙。

所以,這些名稱只是出現於朝廷文件上,下面的人還是該怎麼叫就怎麼叫。

到了李顯登基的時候,就又全改回來了。

簡單理解,把蘇良嗣和韋方質都當成大唐宰相就行了。

韋方質自從違心上表以來,一直鬱鬱寡歡,覺得我怎麼就慫了呢?我不是應該威武不能屈,成就千古美名嗎?現在可好,成了見風使舵的小人,留下千古罵名了。

這一糾結鬱悶,就想整點幺蛾子。

於是乎,他向朝廷告假,說我偶感風寒,要在家休息一段日子,三五天有可能,十天半個月的也沒準。

武三思和武承嗣聽說了這事兒,想着姑母教導的,要和同僚搞好關係,別以爲自己是皇親國戚就瞧不起人,於是,就帶着兩份厚禮,親自上門探望韋方質。

韋方質一看這二位來了,那糾結勁又上來了我對付不了武則天,還對付不了你們嗎?

當即就非常傲慢地“據牀不爲之禮”,也就是說,賴在牀上不肯起來與二武見禮。

好吧,你裝成重病在身,人家也未必挑這個理。但是,武三思和武承嗣一走,他就得瑟起來了。

有人勸他,您這麼對權貴無禮,那不是給自己招罪嗎?

WWW✿тTk ān✿C 〇

韋方質非常作死地吹牛逼道:“吉凶命也。大丈夫豈能折節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也。”

這話一來二去就傳到武三思和武承嗣的耳朵裡了,二武一聽,好麼,我們哥倆好心好意地去探望韋方質,他竟然這麼對待我們。不僅如此,還四處宣揚,那還得了?搞他!

馬上就請動了酷吏的代表人物周興,對韋方貞進行構陷,說他要謀反。

這還真是冤枉人家了,韋方質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不僅沒賊膽,這氣節也非常一般。

到了監獄裡頭,韋方質一看周興拿出來的那些刑具就慫了,讓他怎麼招供就怎麼招供。

周興難得抓着這麼一個夠身份的軟蛋,那還不得使勁捏啊?他說謀反這事兒,你一個人肯定是幹不來,多招幾個同黨吧。

韋方質胡編亂湊,報了幾十個人名上去。

可週興還是不滿意人倒是不少,但夠分量的沒幾個,顯不出我的功勞啊。

韋方質被逼得沒辦法,終於又招出來了另外一個大人物宰相蘇良嗣。

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391章 青雲子算卦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85章 再見曹月嬋第1282章 波斯求治病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1585章 苦主找上門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1018章 完美覺哥哥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356章 壓制閣羅鳳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781章 二張好凶威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845章 鬱郁有王氣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803章 舌戰長生殿第1606章 胥吏猾如油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681章 灞橋談判中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1153章 二郎奪龍涎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733章 崔大預言家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313章 鄉民救歌仙第062章 動土儀式上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793章 李鼠是爲誰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602章 大公能無私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227章 糖戰已打響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324章 遊刃頗有餘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551章 三詩盡有情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392章 束縛一掃清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683章 漕幫不簡單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612章 貪賬也分明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644章 舊案不簡單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440章 園內會詩仙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661章 盧絢有毒計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
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391章 青雲子算卦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85章 再見曹月嬋第1282章 波斯求治病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1585章 苦主找上門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1095章 韋后的心思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268章 再解哥舒危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1018章 完美覺哥哥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356章 壓制閣羅鳳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781章 二張好凶威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845章 鬱郁有王氣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803章 舌戰長生殿第1606章 胥吏猾如油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681章 灞橋談判中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1153章 二郎奪龍涎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733章 崔大預言家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1660章 辟邪難辟邪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313章 鄉民救歌仙第062章 動土儀式上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793章 李鼠是爲誰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602章 大公能無私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227章 糖戰已打響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324章 遊刃頗有餘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551章 三詩盡有情第1248章 論道張果老第1392章 束縛一掃清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683章 漕幫不簡單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612章 貪賬也分明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644章 舊案不簡單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440章 園內會詩仙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661章 盧絢有毒計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