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賓客紛紛至

其實姚度和宋根海這倆貨吧,也沒封常清說得那麼不堪,這倆傢伙當了這麼多年的捕頭和小吏,怎麼着也都有些積蓄,總不至於一個來月沒了進項就吃了上頓沒下頓。

只不過辭了折衝府的職司,坐吃山空總不是辦法。

滿飲杯中酒之後,聽着封常清這麼埋汰人,宋根海自然不幹了,抹了一把嘴邊的酒漬,乾巴巴地解釋道:“大人,可別聽姓封的,俺們不是……”

話未說完,姚度卻輕輕拽了一下他的袖子,低喝道:“就你機靈!封老弟能不明白?大人能想不到?這就是個由頭,人家這個是給咱們安排後路呢。”

宋根海這才恍然大悟,又是乾笑幾聲不再解釋,一邊吃着那些端午小食品,一邊開啓了他的馬屁大業。

在他看來,他們三人中,封常清文武雙全,姚度人情練達,就自己木有一技之長,壓力還是很大滴。業精於勤荒於嬉,這唯一的馬屁功夫可荒廢不得。

姚度和封常清察言觀色,也開始說了些令人高興的事兒,哄老大開心,一時間堂屋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篤篤篤~~

倏地,傳來一陣叩打門環之聲。

崔耕微微一愕,最近一段日子,自己家門前簡直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這種節骨眼兒下,除了封常清三兒,還會有誰過來?

他索性也不叫小九兒去開門了,自己出了堂屋,來到大門前。

很快,門開了。兩個身着青衫的老頭出現在崔耕的面前。

一個人精神矍鑠,頭髮花白,正是原來的泉州刺史馮樸。

至於另外一個,不認識!

看着此人已是古稀之年,滿臉皺紋堆壘,雙眼枯黃。

仔細觀之,此老叟五官端正,面色白淨,全身上下收拾得一塵不染,想必年輕之時也當屬俊美郎君之列。

不認識歸不認識,不過能跟馮樸走在一塊,想必這老頭的身份也簡單不了,崔耕十分客氣地把二位請進了堂屋。

“咦,竟是老刺史?”

“見過馮刺史!”

封常清等人趕緊起來給馮樸見禮。

“坐!坐!坐!”

馮樸十分豁達地擺了擺手,道:“老夫這官已經當到頭了,早已不是泉州刺史,莫要再叫了!現如今老夫和你們一樣,都是平頭老百姓。高興了,你們稱我一聲馮老丈,不高興稱我一聲馮老頭就行,不必拘禮。”

封常清等人齊稱不敢。

堂屋內的氣氛很快重新鬆泛了起來。

衆人再次落座,小九兒又端上來新的蒲酒、五毒餅、糉子、酥餅和時令鮮果。

馮樸指着那個陌生的老頭,道:“二郎可知這位老先生是誰?”

崔耕再次起身,恭謹地道:“恕晚輩眼拙,還真不認識這位老人家。”

“嗨!什麼老人家啊。”那老者面色黯淡,自嘲道:“不過是一個沒臉沒皮,苟活於人世的可憐蟲而已。”

馮樸微微皺眉,不悅道:“李老哥豈能如此這般作賤自己哩?你若再這般,我就…我就…再也不帶你出來玩了!”

嗤……這是什麼話啊?

崔耕險些樂出來聲兒來,暗忖,現如今老馮還真是無官一身輕,心情放鬆,說話都要變成老小孩了。

他問道:“馮大人,不知這位老人家是……”

“嘿,二郎啊,說起李老哥來,可是了不得。”馮樸搖頭晃腦道,“要是再往前幾個月,你崔二郎能有幸和他老人家見上一面,那都是邀天之幸喲!”

“唉……馮樸老弟莫要給老夫臉上貼金了。”

老者嘆了口氣,苦笑道:“崔御史,實不相瞞,幾個月前老夫還叫武思文,乃是大周的地官尚書。至於如今麼,我叫李思文,不過發配嶺南的一個罪囚而已。”

好傢伙,地官尚書,可不就是戶部尚書麼?

崔耕詫異地打量了眼前老叟一眼,幾個月居然官至六部尚書之一,難怪剛纔馮樸會這麼說,果然來頭挺大啊!

宋根海那點學問比文盲也強不了多少,在旁一聽,不由驚訝道:“這咋貶了官,還改了姓呢?那不等同換了個祖宗……”

“閉嘴,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崔耕狠狠地訓斥了這個沒規矩的玩意。

李思文倒是頗爲大度,道:“崔御史莫要發火,老夫這輩子幹的那點破事兒又不是什麼秘密。即便能擋住他,又豈能擋得住天下悠悠衆口?”

聽着老友語氣悲嗆,馮樸將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上,輕拍了兩下以示安慰。

崔耕幾人也是一陣好奇,這李思文到底是幹了啥,怎麼會從戶部尚書的位置,突然變成了流放嶺南的罪囚?

只見李思文連喝了三杯蒲酒後,才擦了擦嘴,見着衆人面有好奇之色,隨之話嘮起來:“唉,老夫這輩子啊,真是一言難盡……”

大唐開國功臣中,有這麼一個人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他被傳的神乎其神,在民間坊間口口相傳中,簡直就是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

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

徐茂功,原名叫徐世,字懋功。後來,李世民賜他姓李。

李世爲了避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改名叫李,爵封英國公。

眼前的老叟李思文,正是已故不知道多少年的英國公李的二兒子。

七年前,武則天大肆殺戮李唐皇室,李的嫡孫李敬業不滿,起兵揚州,要滅武興唐。

而這位李思文呢,就站到了大侄子李敬業的對立面,先是在李敬業起兵前就給武則天打了小報告,後來又死守潤州,跟李敬業的大軍對峙。

潤州城破之後,李敬業就當衆說了,叔叔啊,你咋能幫着武則天對付你的親侄子呢?我看你不配姓李,應該姓武!

不過畢竟是自己的親叔叔,李敬業攻下潤州城後並沒殺他,只是將叔叔李思文關了起來。

後來,李敬業兵敗,武則天的大軍攻入了潤州,李思文就被帶到了長安城。

武則天聽聞了李思文的忠心事蹟之後,說你這麼效忠本後,很好。你侄子李敬業不是說你應該姓武嗎?好,本後就賜你姓武,從今以後你算是我的本家親戚。

從那以後,武思文飛黃騰達,最後官居地官尚書(戶部尚書),算得上是朝中數得着的大佬之一了。

可惜好景不長,有奸佞之人在某天突然跟武則天進饞,言道,陛下您沒聽說過三國時候,諸葛三兄弟分侍魏蜀吳的故事?

很可能地官尚書武思文之前做的一切,都是暗中和李敬業合謀好的。李敬業叛亂成功,他們李家就更上一層樓。那要是叛亂不成功呢?武思文就能爲李家保住一絲元氣。李家這叔侄倆聰明啊,懂得不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筐子裡!

這種事當然沒啥證據,但是武則天本性多疑,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自然是寧枉勿縱了!於是她下了一道旨意,讓武思文改回姓李,然後發配嶺南。

馮樸以前和李思文關係不錯,幫他打點了一下,流放泉州。泉州也屬於嶺南道不是?

崔耕聽完了,有些按捺不住胸中那點八卦小火苗,道:“李老爺子,那你剛纔說得向陛下進言之人,到底是誣告,還是說…他說得都是真的啊?”

李思文苦笑道:“崔御史以爲,老夫該如何回答呢?”

崔耕稍微一琢磨,還真不好回答。說誣告,李思文背叛親族,這名聲就算是臭了大街。

說不是誣告,傳揚出去,武則天現在就能把老李家這最後一點血脈給毀了。

李思文怎麼回答都是一個錯。

崔耕沉吟了一下,反正這事兒都已經過去了,而且眼下這跟他又有毛的關係?索性搖了搖頭,舉起跟前酒盞,道:“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好了,咱們不談這個了,喝酒喝酒!”

他隨口胡謅了幾句“荒唐大夢”中耳熟能詳的詞兒,倒是讓李思文下意識地默唸了幾遍,眼神怔怔。

馮老頭到底是文化人,手念銀髯,讚道:“瞧瞧,都說二郎不學無術,一肚子草包,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嘛!隨口兩句話,文才斐然,看透人間世事啊!對,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說得真好。對了……”

說到這兒,他驀地衝崔耕促狹一笑,打趣道:“今日我們兩個丟官罷職的老頭,來給你慶生,二郎你不會覺得晦氣吧?”

“說啥哩?那不能夠!”

崔耕大手揮揮,道:“現如今我不是也在走黴運嗎?嘿嘿,咱們是豁牙子吃肥肉誰也別說誰!來,喝酒,咱們今天來個不醉不歸!”

“對,不醉不歸!”人們齊聲應和。

衆人開懷暢飲,高談闊論,好不暢快。

約莫過了好大一會兒,突地

“噼裡啪啦~~”

“咚咕隆咚嗆~~”

“滴滴答嗚哩哇啦~~”

崔府外頭鑼鼓喧天,爆竹齊鳴,嗩吶陣陣,吵得他們都不能好好地說話了。

“奶奶的,這是誰敢給咱們爺們不痛快!”

宋根海幾杯酒下去目光迷離,正是感覺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時候,叫了一聲,就想出去鬧事兒。

這廝起身之際,府外傳來了陣陣敲打門環的聲音,聽有人高聲喊着:“二郎在家嗎?二郎,二郎誒,老夫給你慶生來啦。”

這聲音,聽着耳熟!

崔耕趕緊起身相迎,打開門,定睛一看,正是大海商林知祥和張元昌!

那些鑼鼓嗩吶的陣勢,爆竹齊名的動靜,正是他們鬧出來的。

非但如此,不知張林兩家從哪裡請來了個百戲班子,在崔府門前幾條街上擺開了場子。

傀儡戲、參軍戲、排闥戲、渾脫舞、旋盤、擲槍、蹴瓶、飛彈、拗腰、踏球、吞刀、吐火、藏狹、山車、旱船、尋、走索、丸劍……等等應有盡有。

清源縣城的百姓們哪見過這種稀罕的大場面?頓時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而出,在崔府所在的麗景坊中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崔耕見着場面,一陣納悶,這倆位老爺子是嫩啥嘞?

當即,他迎領着林知祥、林三郎父子,還有張元昌,進了堂屋之內。

幾人一進堂屋,見着馮樸也在,自然又是略微寒暄幾句。

這時,崔耕抱拳拱手道:“林老爺子,張老爺子,不是崔某不識擡舉,只不過你們今日爲我這小小生辰鬧出如此大的動靜來,實屬不智啊!來俊臣這醃小人出了名的小肚雞腸,睚眥必報,一旦讓他知曉遷怒於你們兩家,兩位可曾考慮過後果啊?”

第1530章 這回鬧大了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1544章 賊子露猙獰第1646章 王維與碧珠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1801章 推論有問題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601章 去留難決斷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555章 秘密薄如紙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1597章 南詔有臥龍第001章 一覺夢千年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932章 登臨拂雲祠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187章 二孃選媳婦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480章 君子袒蛋蛋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513章 騎豬大將軍第1047章 王室有秘辛第1826章 反擊爲紅顏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1851章 鑄成驚天錯第898章 張家重開業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231章 婉兒有補償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1767章 吾有三大恨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484章 波浪涌連番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071章 李顯的囑託第264章 雙姝初會面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629章 王家消夏宴第1678章 斷出沉年案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945章 昭武胡旋舞第549章 真假腦殘粉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1629章 王家消夏宴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096章 月嬋了不起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966章 攸緒下嵩山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843章 再起安史亂第1768章 鼓中藏天書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454章 真相更朦朧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674章 金烏玉兔集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
第1530章 這回鬧大了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1544章 賊子露猙獰第1646章 王維與碧珠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1801章 推論有問題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601章 去留難決斷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555章 秘密薄如紙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1597章 南詔有臥龍第001章 一覺夢千年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932章 登臨拂雲祠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187章 二孃選媳婦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480章 君子袒蛋蛋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513章 騎豬大將軍第1047章 王室有秘辛第1826章 反擊爲紅顏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1851章 鑄成驚天錯第898章 張家重開業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231章 婉兒有補償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1767章 吾有三大恨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1484章 波浪涌連番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071章 李顯的囑託第264章 雙姝初會面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629章 王家消夏宴第1678章 斷出沉年案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945章 昭武胡旋舞第549章 真假腦殘粉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1629章 王家消夏宴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096章 月嬋了不起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966章 攸緒下嵩山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338章 越王崔二郎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843章 再起安史亂第1768章 鼓中藏天書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1622章 瘋犬名王焊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454章 真相更朦朧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1449章 臨別得雙訊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674章 金烏玉兔集第514章 二郎說公主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