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

數日後,午飯的光景,正是街邊坊內的食肆酒肆最繁忙的時候。

清源縣城東,迎春坊,徐記酒肆。

大唐物華民豐,故僅限酒麴而不禁酒。

酒麴是釀酒的原料,一向由當地官府督辦。所以清源縣中,釀酒的酒坊就少數幾家。

就算崔家的崔氏釀酒坊,每年釀造的酒量都是有數的。

也正因爲大唐限酒麴而不對民禁酒。所以,大唐州縣城中的各個民坊中都有私人開設的酒肆,便於坊民沽酒飲用。

如果將酒坊比作酒廠的話,這些坊巷的酒肆更類似於酒廠的分銷商。

自打貞觀年間起,徐記酒肆便在迎春坊開業至今,傳到徐仁德手中已經是第三代了。

徐仁德現年四十有八,接手家業酒肆已有十年,在迎春坊中一向買賣通運。不過自從半年前迎春坊中又冒出一家王家酒肆之後,徐記酒肆便被分流了一半的酒客。尤其是一個月前,王家酒肆又玩起了價格戰,直接讓徐記酒肆門可雀羅。除了一些平日的零星老主顧外,迎春坊中的坊民幾乎都跑到王家酒肆沽酒了。

這讓徐仁德着急上火,一夜間白了頭髮。

他也想過對策,找過向他一直供酒的崔氏酒坊,商量將酒價降些下來挽回一些客人,可是奈何他崔氏酒坊自從換了新主人之後,強勢到沒邊,半點商量的餘地都不給他。

徐仁德倚靠在酒肆門口,看着曾經的主顧們紛紛跑到王家酒肆去沽酒,不由暗中悔恨:”徐記酒肆恐怕要葬送在我這個不肖子孫的手上了。唉,造孽啊!”

一聲輕嘆,飽含了徐掌櫃無限的心酸和不捨。

“掌櫃的,這也怨不得你,”夥計二德子看着掌櫃滿臉憔悴的模樣,不落忍地寬慰道,“我聽說崔二郎被崔家三夫人夥同賬房管事篡了家業,那對姦夫淫婦可沒崔家二郎好說話呢。”

三娘梅姬和賬房管事用瞞天過海之計,光明正大地篡奪了崔耕的家業,這在清源縣坊間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八卦精神不分年代。

徐掌櫃儼然早就聽過了這個八卦,臉上沒有半點的意外,心情不佳地瞪了一眼二德子,哼道:“就你話多,幹你的活吧!”

二德子平白捱了頓訓,哦了一聲,悻然轉身幹活去,邊走邊嘟囔着:“外頭都傳崔家有藏酒,都是神仙釀,哼,崔二郎遲早會收拾這對喪天良的狗男女!”

“咦?你等會兒!”

徐仁德猛地回頭,皺眉問道:“什麼崔家有藏酒,都是神仙釀?啥意思?”

二德子甩了甩手中的抹布,說道:“掌櫃的不知道?坊外頭的大街小巷傳瘋了,都說崔家祖先當年偶遇釀酒的神仙,傳了釀酒仙術,這纔在咱們清源縣釀酒起家的。後來歷代的崔家家主都會釀造一批仙釀珍藏在木蘭溪一帶。爲的就是家道中落後,子孫後代起出那批珍藏美酒用於東山再起。嘖嘖,要說這崔家歷代家主也真是想得夠遠啊,這不,便宜了崔二郎!”

“狗屁!”

徐仁德聽罷第一時間嗤之以鼻,不屑道:“崔家釀的什麼酒,我徐仁德還能不知道?咱家賣得木蘭燒就是崔家釀的,無非就是取木蘭溪之水釀的普通米酒,狗屁的神仙釀。難不成神仙都喝這種渣酒?”

“不不不,掌櫃的,”二德子連連搖頭,說道,”我可是聽說了,崔家的神仙釀不僅釀造繁瑣,而且產量極低,所以崔家祖先就沒打算釀造神仙釀來賣。而崔家的木蘭燒只是改良了神仙釀的釀造之法。掌櫃的,你是品酒行家,咱清源縣的崔家木蘭燒,曹家美人醉,薛家一鍋香,誰家的酒最香最烈最淳?”

“自然是崔家木蘭燒……”

徐仁德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猛地他詫異地看了一眼二德子,有些回過味兒來,不禁懷疑道:“照你這麼說,還真有些道理。二德子,崔家真的有藏酒?”

二德子又甩了下抹布,點頭說道:“真真兒的,外頭都傳瘋了。不然崔二郎被奪了家業爲何還敢回清源縣,還不是有祖宗留下來的倚仗唄。”

徐仁德沉默片刻,心中不由嘀咕起來,如果能從崔二郎手中購置一批崔家的藏酒置於酒肆中來供賣,興許真的能扳回一局,將這王家酒肆轟出迎春坊哩。

相由心生,只見徐仁德瞬間展開了愁眉,輕輕踹了一腳二德子的屁股,樂道:“那你小子還傻愣着幹嘛?趕緊去問問崔二郎現居何處?順便打聽打聽這崔家藏酒如何處置,價值幾何!”

二德子這次捱了踹不過卻是樂呵,將抹布一甩櫃檯,大喊一聲得嘞,屁顛屁顛跑出了酒肆。

徐仁德望着遠處酒旗飄揚的王家酒肆,想着購到崔家那批藏酒後的光景,不由浮想聯翩起來。

……

……

城西,牌樓大街。

足有數丈之高的旗杆沿街而起,氣勢恢宏,碩大的酒旗迎風飄蕩,酒旗上繡着三個斗大的名號醉仙居。

牌樓大街醉仙居,清源縣最大的一家食肆。人分三教九流,客分三六九等,清源縣上至縣衙胥吏,下至商賈鄉紳素喜在醉仙居聚宴羣飲。

醉仙居的東家唐福國跟清源三大酒坊中的薛家是姻親,所以醉仙居只售薛家所釀的一鍋香。

唐福國剛從二樓天字號雅間裡出來,便快步下樓到了醉仙居門口,衝店前當壚賣酒的妙齡女子招招手,示意她過來。

錦裡多佳人,當壚自沽酒。

僱傭妙齡女子站於店前當壚賣酒,招攬街上往來豪客入肆飲酒用飯,是醉仙居的一大招牌,也只有財大氣粗的清源第一食肆醉仙居纔敢幹。

妙齡女子款款走至唐福國跟前,微微一欠身,道:“東家喚奴過來有何吩咐?”

唐福國擺擺手,說道:“你今日不用當壚沽酒了,你去打聽打聽崔家二郎的住處,崔家歷代珍藏的美酒到底囤在何處?呃,工錢照算!”

妙齡女子美目一閃,頗爲訝異地問道:“東家莫非也信那街面上的流言蜚語?”

唐福國道:“寧可信其有啊,如果這批藏酒真的存在,那我便統統購進我的醉仙居了。任哪家食肆得了這批崔家歷代藏酒,對我們醉仙居都會大大的不利啊!”

妙齡女子猶豫道:“可是咱們醉仙居一向只賣薛家的一鍋香,萬一薛坊主知道東家您要購買崔家的藏酒,會不會……”

“這就不需要你操這份心了。”

唐福國不耐煩地揮揮手,道:“你只管幹好我吩咐你的事兒便是了。趕緊去,耽誤了本東家的正事兒,這當壚沽酒的活計你也不用幹了。”

“喏~”妙齡女子再次欠了欠身子,轉身投入街中人羣之中。

看着女子消逝的身影,唐福國扯了扯嘴角邊的一綹鬍子,自言自語道:“我這親家啊,釀了這麼些年的一鍋香,愣是比不上崔家的木蘭燒。要是讓別家食肆得了崔家這批藏酒,那我醉仙居的招牌還能立得住?”

……

……

牌樓大街的街尾,四海貨棧。

貨棧沿街而開,連帶貨倉,足有六個門面之大。四海貨棧除了販賣外地貨物至清源外,也替清源本地的貨物銷往外地,如泉州、嶺南等地。崔、薛、曹三家的自釀酒若要銷往外地,基本都由四海貨棧負責包銷。

四海貨棧東家姓田,名文昆,四十歲許,河南道登州人氏,來清源縣經營四海貨棧已有十年。

田文昆做得本就是走南闖北的生意,所以消息也較爲靈通。當街麪坊間還在傳揚崔家有藏酒之事時,他已經派出了四五名貨棧的夥計去打聽事情的真僞了。

過了晌午,夥計們便紛紛返回,向他彙報着打聽到的消息。

“東家,已經打聽到崔二郎自打被奪了家業返回清源後,便租住在了城南的周溪坊。”

“東家,小的看見崔府原來的管家茂伯和崔二郎的使喚小廝前日早早出了一趟城,回來的時候卻趕着一輛牛車。牛車之上裝載得滿滿當當,上面還蓋着一層草垛子,依稀可見一些酒罈子。”

“東家,除了咱們,還有好些酒肆食肆的夥計在周溪坊一帶晃悠,應該都是打聽崔二郎手中這批藏酒的。”

“東家……”

田文昆耐着性子,靜靜聽完夥計們的回報之後,神色漸漸鬆動了起來,說道:“空穴不來風,看來崔家有藏酒,還真有其事。這滿縣城散佈傳唱歌謠之事,應該就是出自崔二郎之手啊。平日裡還真是小看了這個平日裡只知道風花雪月的崔二郎了。”

一名年紀稍長的夥計點頭道:“東家所言極是,崔二郎這般做,無非就是想讓全縣城的酒肆食肆都知道他手中有這批藏酒,到時哄搶好坐地擡價唄。整個清源誰不知道崔二郎被三娘和賬房管事篡了家業,急着用錢啊。”

“呵呵~”田文昆抿嘴笑了笑,道,“在清源這地方,他再怎麼哄價能哄到哪兒去?這批藏酒到了我手中,一旦銷往泉州嶺南一帶,肯定能賺他個盆滿鉢滿啊。福耀”

田文昆衝剛纔那個年紀稍長夥計吩咐道:“你從櫃檯支上幾吊錢,替我備上一份厚禮,一會兒隨我前往周溪坊登門造訪崔二郎!這批崔家歷代藏酒,咱們絕對不能讓別人捷足先登了!”

“明白!”

……

……

城南,周溪坊。

崔耕臨時租住的雜院裡,茂伯和初九按着崔耕的吩咐,用一根粗壯的木棍將院門抵得死死,任誰敲門拜訪也絕不開門。

院中,隱約飄溢着淳厚濃郁的酒香。.

“就衝這酒香味兒,二郎這新酒絕對不凡啊!”

二孃、茂伯兩人在院中來回踱步,不約而同地齊讚一聲,不過很快兩人走到一間房子外,扒着半掩的房門,看着屋裡的一切。

這間房是崔耕臨時騰出來作造酒用的。

此時釀酒的房間並未緊閉窗門,所以房內煙氣繚繞,熱氣騰騰直撲院中,看得茂伯這個資深老酒蟲五迷三道,連連猜疑自家二公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在釀酒。

因爲無論是清源的各家酒坊,還是唐朝時期的釀酒工藝絕大多數還是以發酵爲主。

通常是取糧食(基本是大米)、清水、酒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裝入大甕中密封,等待發酵完成。發酵時間往往從幾天到幾月不等。隨後釀酒師們會根據經驗在差不多的時間,撒上石灰結束髮酵過程。發酵流程走完之後,這酒稍稍一過濾,便能飲用了。

發酵時間太短,酒色渾濁,乍一眼看上去,更是有些發綠。正如唐詩人白居易詩中所言:”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說得就是短期發酵出來的酒色。故唐朝市面上,酒色綠而渾濁,度數低而帶甜,且粘稠的酒,基本都被歸檔進廉價酒,不上檔次。

但發酵時間太久呢,這酒就變酸了,能跟老陳醋有得一拼。

所以選擇什麼質量的大米,用哪裡的水,混合多少比例,用什麼樣的酒麴來發酵,發酵時間需要多久,這些都非常考究功夫的,基本上各家有各家的絕招。因此各家酒坊都釀酒,但酒的品質也各有不同。

清源縣的三大酒坊中,又以崔氏酒坊的木蘭燒爲最。

儘管如此,但萬變不離其宗,像崔耕這般造酒的,茂伯生平還是第一次見。

猜疑歸猜疑,不解歸不解,茂伯還是耐着性子在院外觀摩着,同時看着二孃,生怕她冒然闖進驚擾了屋內的崔耕和初九。

臨時造酒屋內。

新砌得大竈上架着一口巨大的大鍋,鍋上套着一個數尺之高的大木桶。大鍋和木桶的銜接嚴絲無縫。爲防銜接不夠,崔耕還讓茂伯請來匠人,用材料重新加封了一次。

同時,他命匠人在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開了幾個小口,用精心打造的幾根銅管伸出來,而這大木桶的正上方則放着一口淺底大鍋,一旁還臨時讓木匠打造了人字梯。

崔耕就坐在人字梯上居高臨下觀察着變化,而初九則負責給大竈添柴禾燒火。

“慢着點慢着點,”崔耕看見初九一個勁兒地往裡塞柴禾,提醒道,”小九兒,蒸酒要用慢火,一點點地將酒氣蒸出來。你這火太大的話,反而不出酒啊。”

初九在屋裡忙活了數天,至始至終都是一頭霧水,因爲自家公子的造酒法太違背常規了。他尋思,這世上哪有蒸酒的,這用火一蒸,酒不都化作水氣跑光了嘛~

不過他心裡的十萬個爲什麼終於讓他按捺不住了,放慢添柴火的同時,開口問道:“公子,爲啥我們和別人家釀酒不一樣啊。原先咱家酒坊我也去過,壓根兒就沒有這些傢伙什,老師傅們也不是這般造酒的。”

崔耕見這小子終於忍不住提問了,不由笑了笑,促狹道:“我還以爲好奇寶寶轉性了呢,這不,還是沒忍住啊。”

初九抹了抹臉上的柴火灰漬,央求道:“公子你就跟我說說唄,也好讓我長長見識,是不?”

“好吧,省得你到外頭吹牛沒草稿。”

隨即,崔耕用手分別指點着大竈上這些傢伙什,一一介紹道:“竈上個大鍋呢,叫做地鍋,中間這個大木桶呢,叫做蒸桶,至於上面那個淺底平鍋呢,叫做天鍋!地鍋裡鋪得是酒糧酒母,通過你慢火細蒸之後,酒氣就會上升。因爲天鍋裡放着冷水,酒氣在天鍋上就會凝成酒水,逐一掉在天鍋下面的露臺上,順着那幾根銅管流出來。這就算出酒啦……”

“這麼神奇?”

好奇寶寶再次追問:”爲甚酒氣到了那啥天鍋上就變成酒水,這又是什麼道道呢?”

“這是因爲…呃…”

說到這兒,崔耕卡殼了一下,瞪了好奇寶寶一眼,沒好氣地說道,“科學原理,懂不?”

好奇寶寶初九萌噠噠地搖了搖頭,表示不懂。

崔耕心道,不懂就對了,因爲他也是在夢中學來的。如果初九表示懂,那豈不是跟他一樣,荒唐大夢三個月了?

初九見崔耕突然不回答了,又急急問道:“公子,那出來的酒跟咱們酒坊以前釀的酒一樣不?”

“當然不一樣!”

“有啥不一樣?”好奇寶寶還是沒有放棄,繼續追問。

就在這時,滴答~一聲!

崔耕眼尖地發現,其中一根銅管上開始徐徐滴出酒水了。

緊接着,滴答~滴答~

其他幾根銅管也不甘落後,同一時間開始滴出酒水。

這說明……

“出酒了,哈哈哈,真的出酒了!”

崔耕振臂大呼一聲,搖搖晃晃,險些從人字梯上摔了下來。

“真…真的出酒了?”

聲音落罷,咣噹一聲。

半掩着的房門被人猛地推開,茂伯神情激動,率先衝入造酒屋來。

緊隨着,一記噗通落地聲。

“哎喲我的娘!崔茂你這個老幫菜,天殺的,摔死老孃了!”

倚在茂伯身後一直偷窺造酒屋的二孃,一個趔趄,冷不丁摔了個狗啃泥。

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623章 大周失棟樑第164章 人人心有鬼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338章 遍灑金錢雨第520章 二郎能掃興第904章 宴請劉幽求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1661章 過河慢拆橋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826章 端午鬥草會第468章 吐蕃倒黴蛋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997章 雙方終翻臉第1305章 治下蓄奴事第1028章 太阿入手中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606章 吐蕃有內亂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兩章合一)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594章 崔光得聖眷第1313章 鄉民救歌仙第129章 要命不要錢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257章 慧明立奇功第861章 華服私訪中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309章 子嶠身世奇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551章 破局關鍵處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488章 風雲會房州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356章 賽修倫示好第1633章 十三有消息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
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623章 大周失棟樑第164章 人人心有鬼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785章 婉兒來求救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854章 成王李千里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537章 模棱不模棱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338章 遍灑金錢雨第520章 二郎能掃興第904章 宴請劉幽求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081章 此路已不通第1661章 過河慢拆橋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826章 端午鬥草會第468章 吐蕃倒黴蛋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997章 雙方終翻臉第1305章 治下蓄奴事第1028章 太阿入手中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606章 吐蕃有內亂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357章 最美甜藤酒(兩章合一)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594章 崔光得聖眷第1313章 鄉民救歌仙第129章 要命不要錢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770章 二郎得封侯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1854章 會合新敗軍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257章 慧明立奇功第861章 華服私訪中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309章 子嶠身世奇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551章 破局關鍵處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488章 風雲會房州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1963章 一上又一下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356章 賽修倫示好第1633章 十三有消息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