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慧明立奇功

王弘義這回馬屁拍到馬腿上,也只怪他自己光顧着去鑽營薛懷義的門路,忘了去了解薛懷義現如今的狀況。

如今的薛懷義,早已不復當初的如日中天,現階段只是一隻死老虎了。因爲薛懷義是武則天的面首,他當不當紅,地位穩不穩,完全取決於當今天子武則天本人的態度。

他若是簡在帝心,那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三朝老臣都抵不過他的枕頭風一吹。他若是不被武則天寵信,那他的地位就跟宮中一個婢女沒什麼兩樣。

話說今年三月,後突厥犯邊,薛懷義被封爲爲伐逆道行軍大總管,宰相李昭德爲行軍長史,另一個宰相蘇味道爲行軍司馬,帶領十八路將軍,出兵討逆。

兩個宰相做幕僚,麾下二十萬大軍任由驅使,薛懷義真是志得意滿。

然而武周大軍出征不到一個月,還沒走到地方呢,後突厥就退兵了。

沒有了犯邊的敵人,薛懷義這個行軍大總管自然那也就率軍回返。嚴格來說,這叫無功而返。

不過武則天很給這個小情~人面子,雖然沒和敵軍交兵對陣,也還是讓他官升一級,爵封鄂國公,官爲右衛輔國大將軍,秩二品。

薛懷義自然非常高興,想好好地“感謝感謝”女皇陛下。可當天晚上,人家武則天並沒有招他侍寢。

他一打聽下才知道,原來武則天最近喜歡上了一個叫沈南的御醫,好得如同蜜裡調油一般。

薛懷義未發跡之前,就是個走街串巷,賣大力丸的江湖人,能有什麼心機?

在他的觀念裡,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肯跟你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已經夠委屈了。你一個白髮老嫗怎麼還能對我不忠?

薛懷義當時就炸毛了,闖入內宮跟武則大鬧一頓之後,跑回了白馬寺,賭氣再也不主動拜見。

他也不想想,武則天是什麼人?豈會對一個圈養的面首玩物動起真感情?你不主動拜見,人家再寵幸其他的美男也就是了。天底下又有顏值又聽話乖巧的年輕面首多了去,武則天一紙詔書下去,還怕找不到?

趕巧了,正在這時候,有個叫周矩的侍御史上了一道奏摺。

他說,陛下,白馬寺裡面,薛懷義整天帶着幾百個精壯的和尚,舞槍弄棒的,是不是想造反啊?

武則天仔細一尋思,薛懷義這過氣的小白臉不知天高地厚,犯起小性子來還真有這個可能。當即就下了一道聖旨,讓周矩查辦此案。

薛懷義這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失了聖眷呢,只以爲是夫妻牀頭打架牀尾和。

聖旨下到白馬寺,他就騎着一匹快馬,來到了右肅政臺。他也不進衙門,就在臺階上等着。

周矩一露面,薛懷義恃寵而驕,壓根兒就不他,打了個照面,就說了一句,聖上下旨讓我來肅政臺配合調查,我人已經來過了,現在可以走了吧?

也不等周炬吱聲兒,薛懷義便翻身上馬,小馬鞭那麼一甩啊,回奔白馬寺去了。

周矩很沒面子地被晾在了肅政臺的門口,氣壞了,只得去找武則天要說法。

武則天還是比較念舊情的,就說,薛懷義是個瘋和尚,周愛卿不要和他一般見識。但是,白馬寺的其他和尚們,任由你處置。

於是乎,周矩調了一隊禁軍圍了白馬寺,除了薛懷義外,所有和尚盡皆流放嶺南。這其中就包括,樑有貴的靠山薛有福。

就這樣,薛懷義重新變回了光桿司令。

由此可斷,武則天不再縱容寵溺薛懷義了,換而言之,薛懷義已經在武則天的心裡掛不上號了,接下來便是漫長的坐冷板凳日子。

……

……

崔耕自然是在荒唐大夢中瞭解了這樁事情的來龍去脈。

薛懷義就算是變成了一頭死老虎,也遠不是他小小的江都縣令能招惹得起的,所以動手的時機得把握精準。

當日,他領了張潛交代的強拆任務後,他一算日子,巧了,這樁影響薛懷義後半生的轉折之事也快發生了,於是他暗裡趕緊派人去長安打探消息

臨行前崔耕交代的清楚,只要周矩一上奏摺彈劾薛懷義,就趕緊回報。

所以,崔耕在樑家祖宅大門外仗斃樑有貴的那天,整好是薛有福被流放的那二天。

薛懷義連薛有福都保不住,哪還顧得上連面都沒見過的樑有貴?

王大中只顧着構陷崔耕,沒有留意朝中的風向。當然,有些秘辛也不是他也不夠格去知道。

所以,當孤身在白馬寺當光桿司令的薛懷義,聽了王大中打得這個構陷崔耕的小報告後,還誤以爲是這廝在拐彎抹角地奚落自己呢,當場翻臉之下沒有胖揍他一頓,算是王大中運氣好了。

眼下的薛懷義,滿腦子想得都是如何重回武則天的懷抱,再次得到寵信,然後再想方設法置周矩於死地,至於王弘義,他哪有時間理會?

至於打死了樑有貴,不知拐了多少道彎兒得罪了自己的崔耕,更是不在他的關注和關心範疇之內。

因此,這也是崔耕有恃無恐,柿子專挑硬的捏,三家釘子戶裡,第一家找的便是樑家祖宅的緣由。

他故意當衆打死樑有貴,而不是把他抓到衙門裡面明正典刑,當然是爲了殺雞儆猴。

看見沒有?

樑有貴有薛懷義做靠山,獅子大開口,都被本縣當場打死了。你們其他人仔細掂量掂量,是不是背後的靠山比薛懷義更硬?

果不其然,此事一經傳開,死了樑有貴,崔縣令竟然安然無恙,不見長安鄂國公派人來報復,整個揚州地界兒都在暗中議論此事。

出了這麼一個變故,接下來的拆遷工作倒也沒那麼棘手了。他們再去找那些釘子戶談條件的時候,那些人的囂張氣焰,驟降不少。

這年頭敢做釘子戶的,哪有普通老百姓啊?不是身驕肉貴的,就是心眼靈活有眼力勁兒的,至於爲了錢財拼命嗎?

不過態度雖然服帖了許多,不敢再硬抗,但這些刁民卻敢軟磨啊,因爲到底要出多少錢才肯拆遷,他們還在觀望另外兩個大釘子戶的風向。

接下來,崔耕琢磨,到底是該先對付宮家,還是先對付般若寺呢?

還沒等崔耕選擇好朝哪家下手,宮家的家主就前來拜訪了。

不等崔耕張嘴,他便第一時間宣佈,宮家主動遷墳,分文不取,絕不讓崔縣令爲難。

這可真是想瞌睡遇到了枕頭。

崔耕一打聽才知道,是慧明小和尚出手了。

人家既然敢來揚州弘法,當然是有兩把刷子的。原來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小和尚已經把宮家的大部分族老,忽悠成了南禪宗的忠實信徒。小和尚跟宮家的人說,宮家祖墳這個陰宅乃上等的風水穴,但正所謂福緣也有盡時,保子孫富貴的福澤,今年已經到頭了。若要繼續惠及子孫,必須遷墳。

宮家本來就對慧明小和尚甚爲信任,現在主動遷墳又能與崔耕這個父母官結上一番善緣,自然樂見其成。

這纔有了今日之事。

崔耕當然也不能讓宮家白受了這一場無妄之災,非常痛快地從知府衙門請了一筆款子,作爲宮家遷墳的補償。

非但如此,他還請張潛親自執筆,爲宮家寫了遷墳後的碑文。

張潛乃清河張氏子弟,三品大員,能夠給宮家寫碑文,已經算是相當給面子了,雙方皆大歡喜。

就連宮家那個監察御史,都給張潛連寫了幾封書信,爲自己之前的孟浪言語致歉。

三家已去其二,只要再把般若寺解決了,這拆遷工作就算完成得差不多了。

不過留到最後的骨頭,也是最難啃的骨頭。

般若寺的和尚們軟硬不吃,你出錢搬遷,他們就獅子大張口。你要抽查度牒,人家手續齊全。

你要考察和尚們的課業,人家把《金剛經》背的滾瓜爛熟。

想辦法抓點和尚們的品行錯誤吧,人家除了採買物品的和尚之外,根本就不準其他僧人外出。

到了最後,封常清甚至跑去般若寺出言警告,你們再這樣冥頑不靈對抗到底的話,今後就別想我們縣令大人給你們般若寺分配新和尚了。

因爲這年頭出家當和尚的過程,是先取得官府發放的度牒,然後再由官府分配寺廟。

什麼時候一個人在一座寺廟待夠了五年,受完二壇“比丘戒”,才允許獨自修行,雲遊天下。

崔跟的江都縣令任期還有兩年多呢。兩年內不給般若寺分配和尚資源,倒是讓般若寺內掀起了不小的爭論。

有僧侶更是擔心,我們般若寺這麼不給地方縣衙面子,熬過了這兩年,萬一繼任的縣令見我們這麼不配合地方縣衙,繼續執行崔縣令這項政策,那從此往後我們般若寺就再也分不到新的和尚資源了?

時間一長,般若寺沒有新血補充,自然不廢而廢了。

不得不說,封常清的這一手,正好打在了般若寺的軟肋上。

老方丈本因和尚聽完了,雙眉緊蹙,最後提出要考慮三天,三日後再給予答覆。

三天之後,本因老和尚又出了幺蛾子,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搬遷態度,而是提出,要和崔耕當面談判。

不過崔耕看來,這算是取得不小的進展。談判嘛,有談纔有判嘛,籌碼到位了,應該就不存在什麼難度了。就要看對方要的籌碼是什麼了。

……

……

翌日,般若寺,方丈室。

封常清對着本因和尚甕聲甕氣道:“老和尚,我家大人已經到了,你現在總該出個實在價了吧?”

“錢財的事好說。”本因和尚道:“崔縣令愛民如子,縱是老衲不爭競,想必他也不會讓般若寺吃虧。只是……”

“別吞吞吐吐的,大家都都爽快些!”封常清自覺耐性被拷打到極致了。

“唉,”本因和尚輕嘆一息,還是慢慢悠悠地說道,“說實話,老衲是真捨不得搬。此地有靈泉三眼,不僅甘甜無比,還有祛病消災的妙用。般若寺能如此興旺,有一半的功勞,得記在這三眼靈泉上。”

崔耕聞言,嘴角不由抿笑,暗罵本因老和尚滑頭,不過對般若寺內的三口靈泉他也早有耳聞,隨即大手一揮,道:“本因方丈,貴寺要得補償,只要不是太離譜,本縣都能答應。”

“這真不是錢的事兒……”本因和尚一番搖頭,不迭苦笑道:“我禪宗寺廟志在弘法,若是香火不旺,要再多的錢財有什麼用?”

說到這兒,他頓了頓,發現封常清這廝牛眼一瞪,貌似要發飆,於是趕緊補了一句:“當然了,興建揚州羅城利國利民,按說我般若寺也不應阻攔。這樣吧,崔縣令只要說服了一位貴人,我們般若寺就再無異議。”

貴人?還能做得了般若寺的主兒?

崔耕奇疑道:“本因大師,難道現今的般若寺不是由你做主?”

“呃……”

本因和尚的面色有些古怪,雙手合什,低頭唸了一聲善哉,道:“原來是,但現在不是了。”

說着話,他緩緩站起身來,邀請道:“事不宜遲,現在就請崔縣令隨老衲一起,去見見那位貴人吧。”

“也好。”

本因和尚帶着崔耕出了方丈室,在寺中七扭八轉,來到了一處頗爲素雅的小院。

他指着一間禪房道:“崔縣令,請吧,貴人已經恭候多時了。”

般若寺乃揚州當地名寺,並非什麼下九流的藏污納垢之地,外面又有封常清和雍光等人接應,崔耕倒不認爲本因和尚敢害他,當即推門而入。

一進禪房,本因方丈口中那個所謂的貴人正背對着崔耕。

恰在此時,對方迴轉了身子。

崔耕一見此人的廬山真面目後,霎時,他臉色驟變,“怎…怎麼是你?”

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947章 畫蛇又添足第961章 主使另有人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240章 還有第二場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1217章 紅娘名秋月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785章 萬事有關聯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836章 死前綻光芒第158章 海內存知己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470章 忠義封常清第1285章 波斯終鬆口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325章 南詔有內爭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486章 藏用不簡單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204章 再會黑水教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657章 夜遊牡丹園第321章 獵人再上山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037章 臨時大反轉第281章 終得強臂助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902章 無心獻眼鏡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152章 衣錦還鄉來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20章 林邑有至寶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062章 動土儀式上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32章 成事卻在天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240章 監鑄方丈鏡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295章 揚州有園林第1852章 蛇蠍毒美人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
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947章 畫蛇又添足第961章 主使另有人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240章 還有第二場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1217章 紅娘名秋月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785章 萬事有關聯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836章 死前綻光芒第158章 海內存知己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470章 忠義封常清第1285章 波斯終鬆口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991章 二郎鴻鵠志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325章 南詔有內爭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486章 藏用不簡單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527章 刺客終出現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1557章 雙方都勸降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204章 再會黑水教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657章 夜遊牡丹園第321章 獵人再上山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037章 臨時大反轉第281章 終得強臂助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902章 無心獻眼鏡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152章 衣錦還鄉來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20章 林邑有至寶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278章 忽想舊卷宗第062章 動土儀式上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32章 成事卻在天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240章 監鑄方丈鏡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165章 再見封常清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295章 揚州有園林第1852章 蛇蠍毒美人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