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

“對付崔二郎的法子?”張易之緩緩停手,猶豫道:“你……真有?”

鄭連連點頭,道:“有!確實有!張少卿請想,不管怎麼說,崔耕和趙師溫發生衝突是有的吧?徐元慶恰巧殺人也是事實吧?另外,崔耕曾給了徐元慶二十兩金子的事兒,更是事實。說趙師溫之死完全和崔耕無關,誰信啊?”

張昌宗不以爲然地道:“那又怎麼樣?徐元慶二十年矢志復仇,那是古之義士才能比的。說他爲報崔耕的知遇之恩,恰巧選在當天報仇,完全說得通啊!”

“要的就是這個知遇之恩。”鄭得意地道:“你們說,徐元慶若是真的被朝廷明正典刑,崔耕自己是不是得負點責任呢呢?他不是人稱崔青天嗎?他不是爲救閻氏孤兒,在天樞下跪了三天三夜嗎?怎麼就眼睜睜地看着這個報恩的人身首異處?這天下人可都在看着呢。”

張昌宗神色稍緩,嘆了口氣,道:“哎,鄭先生,你這個法子好歸好,奈何提出來得晚了點兒。老太太已有決心,赦了徐元慶之罪,我們兄弟總不能爲了這點小事兒,惹她不高興吧?”

“嗯……關於此事,下官也有所預料。”

鄭緩緩起身,在房間內來回踱了兩步,氣色從容,二眸子中精光閃爍,看樣子,亞賽諸葛之亮,遠超關雲之長!

他沉吟半晌,道:“陛下可是想起了東漢趙娥的典故?”

別看二張是以弄臣身份得官,但他們本身卻是世家子弟,對趙娥的典故,當然不陌生。

趙娥是東漢的一個女子,家中老父被仇人李壽殺死,三位兄長本欲報仇,卻不幸染了瘟疫而亡。

最終,趙娥勤練武藝,趁着李壽外出之際,將其殺死,並投案自首。

爲父報仇是爲孝,當街殺人是爲罪,該如何判刑呢?當地縣令一邊派人飛報上級,一邊掛印而去,不忍判孝女之罪。

太守也做不了主,最後這個官司直達御前,皇帝直接特赦無罪。涼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劉班等人,共同上表朝廷,刻石立碑彰其節烈,並贈束帛二十段。黃門侍郎(相當於宰相)親自爲趙娥作傳。西晉傅玄爲其作《秦女休行》,光耀千古。

張昌宗點頭道:“老太太確實想起了趙娥,徐元慶的官司,和趙娥的案子大同小異。她掌權將近二十年了,徐元慶有此孝心,可以說完全是朝廷的教化之功所致。老太太正準備大肆宣揚呢,又怎麼可能治他的罪?”

鄭全無氣餒之色,輕笑一聲道:“陛下要放……卻不一定能放得了呢。到底是孝行重要,還是朝廷律法重要,可是一本糊塗賬,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下官找個人寫一篇雄文,保管能讓陛下回心轉意。”

“此人是誰?”

“聞名天下,堪與崔飛將並稱的大才子,陳子昂!”

宋之問再次質疑道:“陳子昂可是和崔耕交情不淺,他能同意?”

張昌宗卻馬上就反應過來了,道:“宋學士你怎麼那麼糊塗啊,陳子昂因爲文采出衆,已經被調去秘書監,修《三教珠英》了。他最近半個月都沒回家,徐元慶的案子肯定不知道。”

張易之馬上會意,道:"這下妥了!咱們就單說徐元慶的案子,和那篇陳情表,卻不提崔耕半個字兒。陳子昂是愛張揚的性子,咱們再給他灌幾句迷魂湯,不愁他不上鉤。"

宋之問此時也顧不得跟鄭唱反調了,湊趣道:“用崔耕的好朋友對付崔耕,諸位說,這叫大義滅親呢,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哈哈”!

……

……

洛陽百姓們這些天來,可是大有後世網絡社會,讓"新聞飛一會兒”的感慨。

首先,是《大周皇家報》和《神都時報》上,同時頭版頭條,刊登了一條新聞,題目爲“張莊驛御史中丞之死爲哪般?”

在這條新聞裡,以驛正索勇的角度,詳述了御史中丞趙師溫之死的經過。並且有意無意地,將幕後主使指向崔耕。

對比人們當然是不信得多,信得少。

茶館酒肆中爭論起來,崔耕的粉絲就使出撒手鐗,道:“張氏兄弟靠胯~下那玩意兒上位,崔青天可是靠實打實靠的爲咱們老百姓辦事兒升官,該信誰,那還用問嗎??”

結果不出大多數人所料,三天後,新聞反轉,此事乃徐元慶爲報父仇,苦心孤詣二十年所致,跟崔青天完全無關啊。並且崔青天還和蘇相爺一起上書,引用聖人關於仇恨的教誨,力證徐元慶無罪,理應釋放。

一時間,原來對那條新聞信以爲真的人,垂頭喪氣,原來判斷對的人揚眉吐氣,甚至得意地道:“崔青天怎麼可能出錯?”

結果,崔青天還真出錯了。

又是三天後,新聞再次反轉,曾經寫下《登幽州臺歌》的陳子昂,再次寫出一篇足以流傳千古的雄文《復仇議狀》。

在這篇文章裡,雄辯滔滔,從情理兩方面,把崔耕和蘇味道署名的那張陳情表駁了個體無完膚。

最後,陳子昂提出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徐元慶以下犯上,謀殺三品朝廷大員,依律當斬。爲了維護朝廷威嚴,這是不容討論的。但是,考慮到聖人教誨,可以在徐元慶的墳墓前,開一個表彰大會,旌其孝行。

這個解決辦法,堪稱情理兩顧。一經刊出,原來因爲上一篇報道被揶揄的那部分人,頓時揚眉吐氣,甚至質問對方道:“你們不是說崔青天永遠不會錯嗎?這回可怎麼說?”

甚至有人惡意揣測道:“徐元慶報仇的時機實在可疑,若說和崔耕完全無關,我反正是不信的。另外,崔耕那麼大的學問,陳子昂所說的道理,他不會不明白吧?恐怕是揣着明白當糊塗,其心可誅啊!”

一時間,擁崔派被駁了個啞口無言。同樣啞口無言的,是武則天。

通天宮。

張昌宗將一份《大周皇家報》遞到了武則天的近前,指着《復仇議狀》,道:“陛下請看,最近民間對這篇報道,可是一片叫好呢。”

武則天接過報紙仔細觀瞧,剛把這篇雄文瀏覽完畢,就瞬間被說服了,嘆道:“這是陳子昂寫的?此人的才氣,恐怕當真要獨步天下了。不過……”

“怎樣?”

武則天輕哼一聲,道:“有才無德,不過是個賣友的酈生而已。”

張昌宗才懶得爲陳子昂辯解呢,道:“酈生賣友,雖然對友不義,卻是於國有功。您看徐元慶的案子,到底該怎麼處置呢?”

“這個……”

說實話,武則天還真有些爲難了。

不錯,陳子昂的建議,的確對各方面都交代得過去,但是,這就變成一個普通案件了,哪有自己特赦徐元慶,成就一段佳話來得痛快?

再者,她對崔耕和二張之爭洞若觀火,明白這件事已經成爲雙方政爭的戰場。人家崔耕纔出外不久,就如此偏向二張,這不正應了崔耕“三人成虎”的擔憂了嗎?

當然,話說回來了,陳子昂的文章說得的確非常有道理,自己若是不聽,那還是一代名君嗎?

張昌宗見狀,趕緊再次強調,道:“洛陽百姓們看了報道之後,可都認爲陳子昂所言情理兼顧,官府理應如此斷案呢。”

“好吧,就依……”這件事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武則天當然明白輿論的力量,就準備不大情願地在這件事上妥協。

可正在這時,上官婉兒突然輕咳一聲,淡淡地道:“若是凡事都依百姓的意見斷案,還要官府幹什麼?”

張昌宗怒道:“上官婉兒,你莫要強詞奪理。孟子云,民爲貴……”

“行了,還是你張常侍莫要講那些大道理了。”上官婉兒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婉兒不是說民~意不重要,而是說百姓愚氓,恐怕會被有心人挑唆,做出親仇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張昌宗好懸沒氣樂了,道:“百姓受人挑唆?你說別的事兒,還真有點可能。但是徐元慶的案子,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陳子昂這篇文章更是情理兼顧有理有據,怎麼可能是有人挑唆?”

“哦?是嗎?”

上官婉兒微微一笑,從袖兜中掏出了一個錦盒,將那盒子打開,裡面赫然是一張白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

她脖子一昂,有些挑釁似地道:“不知張常侍可敢在《大周皇家報》上,將這篇文章登上?嘻嘻,到時候,百姓們認爲到底該如何斷案,那可就不好說了。”

“哼,有什麼了不起?……呃……這……還真有道理啊!”

張昌宗不信邪,將那張紙拿過來看了一遍,當時就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武則天見他這副樣子,心中好奇,接過那張紙看了一遍之後……就又看了一遍……

簡短截說,一連看了五遍之後,她纔將此文放下,嘆道:“婉兒,這篇文章可不像你的手筆。此人之才,當遠在陳子昂之上啊!不知我大周何時出了這等賢才?”

第1067章 啓程往長安第1771章 二郎要翻船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671章 癡情真種子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1202章 四兩撥千斤第966章 攸緒下嵩山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第1751章 誤入金鈴峒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577章 雪兒的決斷第1132章 孟族第二計第1603章 再向長安行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1757章 大富大貴人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第1451章 近鄉人更怯第1438章 復爲皇后尊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296章 有事弟子勞第776章 談判孤芳島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451章 賭約滿城飛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225章 新開糖作坊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1530章 這回鬧大了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302章 熱烈來歡送第904章 宴請劉幽求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457章 小小激將計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761章 再見王嫣然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1659章 香氣引辟邪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1430章 室韋要崛起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36章 馮樸調令來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418章 招婿在聖山第1794章 時來運速轉第1559章 強逼定鴛盟第497章 伏兵連番現第408章 密室救壁龍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767章 親臨正錢會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1358章 六詔三美人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1739章 箭如飛蝗下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第1814章 打油能退敵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1091章 日用爲說客
第1067章 啓程往長安第1771章 二郎要翻船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671章 癡情真種子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1202章 四兩撥千斤第966章 攸緒下嵩山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第1751章 誤入金鈴峒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577章 雪兒的決斷第1132章 孟族第二計第1603章 再向長安行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1757章 大富大貴人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第1451章 近鄉人更怯第1438章 復爲皇后尊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296章 有事弟子勞第776章 談判孤芳島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451章 賭約滿城飛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225章 新開糖作坊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1530章 這回鬧大了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302章 熱烈來歡送第904章 宴請劉幽求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457章 小小激將計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383章 婚禮進行時第586章 李休不領情第1761章 再見王嫣然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第1659章 香氣引辟邪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1430章 室韋要崛起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36章 馮樸調令來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418章 招婿在聖山第1794章 時來運速轉第1559章 強逼定鴛盟第497章 伏兵連番現第408章 密室救壁龍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767章 親臨正錢會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1358章 六詔三美人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1739章 箭如飛蝗下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第1814章 打油能退敵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1091章 日用爲說客